- 年份
- 2024(4404)
- 2023(6444)
- 2022(5399)
- 2021(4784)
- 2020(3729)
- 2019(8476)
- 2018(8239)
- 2017(15429)
- 2016(8183)
- 2015(8958)
- 2014(8682)
- 2013(8664)
- 2012(8631)
- 2011(8166)
- 2010(8357)
- 2009(7704)
- 2008(7385)
- 2007(6740)
- 2006(6258)
- 2005(6031)
- 学科
- 济(42280)
- 经济(42245)
- 地方(18467)
- 管理(18444)
- 业(18249)
- 中国(15163)
- 农(13168)
- 企(11788)
- 企业(11788)
- 业经(10506)
- 地方经济(10442)
- 农业(9346)
- 发(9267)
- 融(8271)
- 金融(8271)
- 环境(8137)
- 学(8066)
- 银(7775)
- 银行(7762)
- 方法(7737)
- 行(7695)
- 贸(7373)
- 贸易(7363)
- 易(6914)
- 发展(6729)
- 展(6710)
- 制(6554)
- 技术(6490)
- 数学(6230)
- 数学方法(6174)
- 机构
- 学院(117800)
- 大学(113654)
- 研究(49260)
- 济(48507)
- 经济(47378)
- 管理(38931)
- 中国(37594)
- 理学(31597)
- 理学院(31082)
- 科学(30868)
- 管理学(30581)
- 管理学院(30356)
- 京(26200)
- 所(26168)
- 研究所(23544)
- 农(22929)
- 中心(21694)
- 财(21693)
- 江(19488)
- 范(18636)
- 师范(18430)
- 院(18163)
- 农业(17667)
- 北京(17562)
- 业大(17235)
- 省(17090)
- 州(16636)
- 财经(15908)
- 科学院(15790)
- 师范大学(14591)
- 基金
- 项目(73767)
- 科学(57441)
- 研究(55709)
- 基金(50131)
- 家(44238)
- 国家(43794)
- 科学基金(36276)
- 社会(34433)
- 社会科(32605)
- 社会科学(32599)
- 省(31160)
- 基金项目(26229)
- 划(25569)
- 发(23713)
- 教育(23484)
- 编号(23062)
- 自然(21752)
- 自然科(21093)
- 自然科学(21088)
- 自然科学基金(20655)
- 资助(19662)
- 发展(19301)
- 展(18945)
- 成果(18870)
- 课题(17561)
- 重点(17512)
- 创(15193)
- 部(14791)
- 创新(14261)
- 年(14159)
共检索到2007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水龙 李玉花
河岸带具有重要的生态、社会、经济和旅游价值。对河岸带的关注目前多集中于其功能的开发,而忽略其生态基础和生态保护。回顾了国内外在河岸带功能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指出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海河综合开发的具体情况,提出进行海河干流中段河岸带功能开发与保护要解决的问题和主要内容。
关键词:
河流生态学 河岸带 河岸带功能 海河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郑伯红 汤建中
本文结合苏州河沿岸文化景观带的功能潜力和上海城市功能定位提出了苏州河沿岸文化景观带功能开发的总体目标和规划原则 ,并对分段开发进行具体策划与设计
关键词:
文化景观带 功能开发 设计 苏州河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郑伯红 汤建中
本文结合苏州河沿岸文化景观带的功能潜力和上海城市功能定位提出了苏州河沿岸文化景观带功能开发的总体目标和规划原则,并对分段开发进行具体策划与设计。
关键词:
文化景观带 功能开发 苏州河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白元 徐海量 刘新华 凌红波
塔里木河流域荒漠河岸林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论文以塔里木河干流的荒漠河岸林系统为研究对象,借助于卫星遥感、GIS等技术,结合实地调查,应用缓冲区梯度分析方法,对现有林地水平分布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塔里木河干流荒漠河岸林面积为58.42×104h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4.07%,自上而下5个河段的林地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2.94%、3.75%、3.95%、1.99%和1.44%,并且北岸河岸林面积较南岸明显多,南岸受沙漠化威胁,河岸林退化严重,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匀是荒漠河岸林分布特征的重要原因;②荒漠河岸林多沿河道地形分布,随离河道距离的增加呈波动下降趋势,河流对荒漠河岸林显然具...
关键词:
荒漠河岸林 生态保护 塔里木河干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雯 简耘 车越 杨凯
针对上海地区河岸带的环境质量提升情况,基于条件价值法(CVM)研究上海市居民对河岸带的偏好、支付意愿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通过SPSS软件考察影响受访者支付意愿率的主要因素。得到以下结论:①受访者对上海地区河岸带满意度与其使用河岸带频率呈显著相关性(p=0.001),表明受访者与河岸带的亲疏关系主要取决于其利用河岸带的实际频率。②使用五点评价法对河岸带状况进行分析,亲水性指标得分2.94,水质指标得分3.51,分别为受访者对河岸带最满意与最不满意要素。③针对河岸带10项评价要素进行因子分析,可将受访者对河岸带的满意度因子归纳为河岸带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且后者的影响权重更大。④受访者对树草结合...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曾立雄 黄志霖 肖文发 雷静品 潘磊
对河岸植被缓冲带的主要功能、河岸植被缓冲带设计中应注意的影响因素和模型及地理信息系统在河岸植被缓冲带管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探讨,提出今后河岸植被缓冲带领域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关键词:
河流管理 植被缓冲带宽度 水质 恢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珊珊 赵清贺 曹梓豪 张祎帆
景观渗透性指数反映景观保持水土的能力,可为景观功能评价提供新途径。本研究以北江干流河岸植被缓冲带为例,在阐述景观渗透性指数计算原理的基础上,以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Landsat TM影像为植被数据源,以30m分辨率的DEM数据为地形数据源,结合USLE模型,对景观渗透性指数在研究区的适用性进行验证,并分析研究区景观渗透性指数的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景观渗透性指数分析在研究区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渗透性值与侵蚀模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研究区景观渗透性指数时空差异显著,1995—2015年,整体呈增加趋势,而韶关、南雄和清远等地景观渗透性值较高并呈波动性变化;林地面积和建设用地面积的变化是影响渗透性指数时空分异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可为景观渗透性指数在北江河岸植被缓冲带的应用及其水土保持能力的评价提供一定的方法参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岳隽,王仰麟
本文从河岸带研究的重要性入手,在河岸带内不同要素的相互作用机制,河岸植被带的功能、有效宽度、生态建设和规划管理,河岸带土地利用,河岸带数据提取分析以及集成研究等方面初步探讨了国内外河岸带研究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指出针对不同地域的典型样带开展对比研究、选择适宜的景观分析方法和改进数据分析技术是今后河岸带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河岸带 河岸植被带 缓冲区 土地利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鸣飞 康慕谊 刘全儒 邢开雄 王菁兰 孟世勇
以东江干流河岸带为案例研究区,借助回归分析和冗余分析(RDA),从不同尺度探讨了研究区内河岸带植物群落物种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模式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①Patrick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等指示群落α多样性的指数沿东江干流河岸带的变化情况相似,从下游至上游总体上均呈现出逐渐上升趋势,其中除Pielou指数外,另三种指数的回归拟合均达显著水平(P<0.05);②以Bray-Curtis指数表示的群落β多样性在上、中、下游不同样地间群落相似性整体较低(均值仅0.17),经广义可加模型(GAM)拟合后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其中β多样性相...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鸣飞 刘全儒 康慕谊 江源 孟世勇 王菁兰
对东江干流河滨带植物群落类型进行详细调查,并对其空间分异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野外调查所获90个样地数据资料,结合应用了TWINSPAN、DCA、CCA等数量分析方法。调查中共发现样内植物56科187属271种;TWINSPAN分类将该90个样地归并划分为15个群丛;DCA排序的第一轴的累积变异量为9.3%,前两轴的累积变异量为15.8%;CCA排序前两轴对物种-环境关系的解释量为62.6%;DCA、CCA排序分析揭示了群落在上、中、下游的分布情况,以及这些群落的分布格局与温度、人类干扰强度、土壤含水量等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群落生态 东江干流 河岸带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胡海波 邓文斌 王霞
长江流域河岸植被缓冲带是河岸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长江流域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综述了河岸植被缓冲带的主要生态功能,分析了长江流域河岸植被缓冲带面临的环境影响因素,阐述了河岸植被缓冲带构建技术,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河岸植被缓冲带的主要生态功能为缓洪护岸、截污净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目前,长江流域河岸植被缓冲带面临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外来物种入侵、大量硬质工程建设和农业、工业发展带来的污染物排放等。长江流域河岸植被缓冲带的构建技术应根据不同河岸带的特点和功能来确定,并加强对河岸植被缓冲带的管理。未来研究应集中于:(1)开展河岸植被缓冲带遮阴效应的过程及机理研究,根据遮阴效应的研究结果,讨论遮阴的利弊问题,以及遮阴效应与缓冲极端气候的联系。(2)开展极端气候条件下生态功能研究,利用模型模拟极端气候条件下(暴雨、干旱等)河岸植被缓冲带的截留减污效应,为植被缓冲带的构建提供参考依据。(3)开展景观和流域尺度研究,结合遥感影像和各气象站点数据,从景观和流域尺度研究自然和人为活动对河岸植被缓冲带生态过程和生态功能的影响,探讨河岸植被缓冲带综合治理和管理模式。(4)建立植被缓冲带综合评价体系,应用数字化手段对河岸植被缓冲带实时监控,结合野外观察和采样分析,综合评价河岸植被缓冲带的结构和生态功能。参43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行
调查河北省高校图书馆已开通微信公众号的图书馆,分析其微信公众平台已经开发的功能,发现这些微信平台在功能的个性设计、信息的更新周期以及信息内容上存在不足。因此,应增加特色功能,进行微信平台二次开发,加强原创信息的推送,从而更好地为其他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服务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岩 张瑞香 刘占欣 冯雪琦 郭二辉
【目的】研究人为干扰强度对黄河河岸带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为黄河河岸带生态系统生态恢复与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1年10月,在黄河洛阳—郑州段选择地形地貌和地表植被覆盖相对一致的河岸带区域,依据人为踩踏程度的不同,选择3种不同干扰强度的样地类型。按照5×3网格化划分近河岸带200 m×200 m样地,共设置15个样点,系统比较分析不同人为干扰强度(轻度、中度和重度)黄河河岸带土壤容重、土壤含水率、土壤毛管持水量、土壤最大持水量、土壤最小持水量、土壤总孔隙度、土壤毛管孔隙度和土壤非毛管孔隙度等土壤物理性质的差异。【结果】(1)随人为干扰强度的增加,土壤容重、土壤非毛管孔隙度逐渐增加;土壤含水率先增加后减小;土壤毛管持水量、土壤最大持水量、土壤最小持水量、土壤总孔隙度与土壤毛管孔隙度逐渐减小。(2)土壤容重与土壤含水率、土壤毛管孔隙度呈负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土壤容重与土壤毛管持水量、土壤最大持水量、土壤最小持水量、土壤总孔隙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过度的人为踩踏等干扰增加了河岸带土壤紧实度,导致土壤物理性质退化以及土壤保水和持水能力降低。图2表4参41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传胜 孙小伍 李建海
内河岸线资源是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专门的评价研究在国内外尚不多见。国内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研究区域集中在长江中下游,研究方法已经从定性发展到定量,并引进了GIS手段。论文首先总结了前人的研究,将岸线评价分为质量分等评价、适宜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3种类型,概括为评价单元的划分、单项指标的评价和综合质量分等3个步骤。之后,论文以自然资源评价的理论方法为指导,通过武汉市域长江干流岸线的建港自然条件评价的实例,系统探索了运用GIS方法评价岸线资源的一般程序,将其分为:数据准备、建立数据库、评价实施、成果输出4个步骤。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金涛
常州古运河孕育了常州城市文明,当下常州古运河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人文生态失衡。常州古运河与英国泰晤士河在见证历史和文化传承方面具有相似性。英国诗人斯宾塞、华兹华斯、艾略特等书写泰晤士河的经典诗篇"以诗证地",具有给城市赋能的文学功能。英国文学中有关泰晤士河岸的书写对常州古运河景观文化开发的启示是:要重视发掘与古运河相关的文学作品并将其经典化,重视新时代运河诗歌创作与传播,让运河与城市在诗篇中获得永生。
关键词:
常州 古运河 泰晤士河 “以诗证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