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11)
- 2023(7442)
- 2022(6205)
- 2021(5525)
- 2020(4576)
- 2019(9987)
- 2018(9351)
- 2017(17267)
- 2016(9646)
- 2015(10320)
- 2014(9697)
- 2013(9472)
- 2012(8664)
- 2011(7698)
- 2010(7403)
- 2009(6566)
- 2008(6312)
- 2007(5473)
- 2006(4725)
- 2005(3911)
- 学科
- 济(36572)
- 经济(36531)
- 管理(27079)
- 业(26934)
- 企(19409)
- 企业(19409)
- 方法(15971)
- 数学(14565)
- 数学方法(14464)
- 农(12670)
- 地方(9591)
- 财(9210)
- 农业(9117)
- 学(9084)
- 贸(8903)
- 贸易(8900)
- 业经(8739)
- 易(8680)
- 中国(8318)
- 环境(7232)
- 技术(6273)
- 务(5771)
- 财务(5769)
- 财务管理(5764)
- 制(5738)
- 划(5695)
- 企业财务(5476)
- 产业(4956)
- 地方经济(4666)
- 出(4573)
- 机构
- 学院(135202)
- 大学(133392)
- 济(53759)
- 经济(52823)
- 研究(50742)
- 管理(49384)
- 理学(43682)
- 理学院(43145)
- 管理学(42284)
- 管理学院(42082)
- 农(38181)
- 科学(36650)
- 中国(35861)
- 农业(30898)
- 业大(29979)
- 京(27786)
- 所(27650)
- 研究所(26077)
- 中心(22574)
- 财(21446)
- 农业大学(20606)
- 江(18837)
- 省(18449)
- 院(18374)
- 财经(17748)
- 科学院(17636)
- 北京(16893)
- 业(16369)
- 经济学(16289)
- 室(16277)
- 基金
- 项目(104625)
- 科学(80822)
- 基金(76558)
- 家(72766)
- 国家(72219)
- 研究(65468)
- 科学基金(59426)
- 社会(42557)
- 自然(42295)
- 基金项目(41595)
- 省(41498)
- 自然科(41287)
- 自然科学(41265)
- 自然科学基金(40539)
- 社会科(40451)
- 社会科学(40439)
- 划(36144)
- 资助(29967)
- 教育(28005)
- 重点(24471)
- 计划(23769)
- 发(23286)
- 编号(23135)
- 创(22076)
- 部(21849)
- 科技(21667)
- 科研(21016)
- 业(20850)
- 创新(20838)
- 农(18641)
共检索到184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源 赵海明 游永亮 刘贵波 翟兰菊 武瑞鑫
为探讨海河低平原区施氮磷肥对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sudanense)生产性能及饲用品质的影响,确定合理的施肥量,研究以冀草2号高丹草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小区栽培法,测定并分析了不同氮磷施肥处理下(N:0、90、180、270、360、450kg·hm(-2);P:0、45、90、135、180、225kg·hm(-2))高丹草产量性状、饲用品质以及土壤养分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氮磷施肥量的增加,不同氮肥处理下以N270P180(N:270kg·hm(-2),P:180kg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明雪花 王斌 王腾飞 马霞 张译尹 赵小娜 兰剑
【目的】研究氮肥对饲用小黑麦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确定宁夏雨养区饲用小黑麦的最佳氮肥施用量,为饲用小黑麦的高效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2021-2022年,以‘晋饲草1号’饲用小黑麦为试验材料,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曹堡村进行大田试验,研究氮肥不同施用量(0 kg/hm~2(F_1,对照),75 kg/hm~2(F_2),150kg/hm~2(F_3)和225 kg/hm~2(F_4))对饲用小黑麦生产性能和氮肥偏生产力以及营养品质的影响,并分析生产性能与营养品质间的相关性,最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氮肥处理饲用小黑麦的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021-2022年,施氮肥处理的饲用小黑麦株高、叶茎比、叶片数和叶面积均高于未施氮肥处理,其中F_3处理的上述所有指标均最高。2021年和2022年,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饲用小黑麦粗灰分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呈降低趋势,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F_3处理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较低,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均最高。2021年和2022年,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饲用小黑麦干草产量和粗蛋白产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饲用小黑麦氮肥偏生产力呈降低趋势,其中F_3处理饲用小黑麦的干草产量和粗蛋白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饲用小黑麦的干草产量与株高、叶片数、粗蛋白产量以及粗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叶茎比与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不同氮肥处理对饲用小黑麦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综合评价得分由高到低为F_3>F_2>F_4>F_1。【结论】当氮肥施用量为150 kg/hm~2时,饲用小黑麦生长指标、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总体均较优,为宁夏雨养区饲用小黑麦的最佳氮肥施用量。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雨薇 任春环 赵梦宇 唐俊 张子军 黄桠锋
随着我国对羊肉的需求日益增加,传统的放牧饲养方式不足以满足生产需求,而全舍饲饲养方式片面追求羊肉产量,易导致羊肉品质劣化问题。研究表明:肉羊生长性能、瘤胃发育和肉品质等指标受饲养方式的影响较大,因此饲养方式在指导肉羊生产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综述了舍饲、放牧及其两者结合方式对肉羊生长性能,瘤胃组织发育、发酵参数及微生物区系,背最长肌的食用品质、常规营养物质和脂肪酸的影响,以期为我国肉羊生长性能提高和肉品质改善提供实践技术与理论指导。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洋 崔国文 尹航 杨柳 张亚玲 闫得朋 巩林
以种植第2年的东农1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Dongnong No.1’)为试验材料,肥料采用自主研发的苜蓿专用复合肥(专利号:201810193040.0)。以年施肥量(225、300、375、450、525和600 kg·hm~(-2))和施肥时期(返青期,第1次刈割后,第2次刈割后)两个因素进行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18个不同的施肥方案,以不施肥作为对照,探讨施肥时期和施肥量对苜蓿产草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时期、不同施肥量均能影响苜蓿的产量和品质。其中,返青期一次性施肥525 kg·hm~(-2),年干草产量达到最高,为12.15 t·hm~(-2),比不施肥对照增产38.54%,比第1次和第2次刈割后施同样肥量处理分别高12.50%和18.42%,比返青期一次性施225和600 kg·hm~(-2)处理分别高25.65%和5.29%。年平均粗蛋白含量在返青期施肥450 kg·hm~(-2)时达到最高,为23.54%,比不施肥对照提高14.83%。研究结果为寒地黑土农区紫花苜蓿的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尚俊秀 姚晓华 谢德庆 姚有华
为寻求适于青海省农牧交错区推广的高产优质禾豆混作饲草生产模式,本研究以小黑麦(Triticale)、饲用蚕豆(Vicia faba)、饲用豌豆(Pisum sativum)、箭筈豌豆(Vicia sativa)和毛苕子(Vicia villosa)为研究对象,对小黑麦、4种豆科作物单作和不同比例混作下的物候期、株高、生产性能和饲用品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小黑麦与豆科作物混作,显著影响豆科作物物候期和株高(P<0.05),对小黑麦物候期和株高无显著影响;总干重M处理(小黑麦150 kg·hm~(-2)+箭筈豌豆150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达8500.4 kg·hm~(-2)且混作优势较强;混作处理粗蛋白与小黑麦单作稍高或持平,而粗脂肪、可溶性糖、粗纤维、无氮浸出物、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大多混作组合高于小黑麦单作;通过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综合评价得出小黑麦与豆科作物最优混作组合和最佳混作播量为小黑麦150 kg·hm~(-2)+箭筈豌豆150 kg·hm~(-2),可在青海省农牧交错区推广应用,以期为农牧交错区优质饲草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源 游永亮 赵海明 刘贵波 武瑞鑫 杨建忠
选择光周期不敏感型冀草1号、光周期敏感型冀草2号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sudanense)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种植密度处理,分别于抽穗期、开花期、乳熟期分析了高丹草农艺性状及饲用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抽穗―乳熟期,低密度(6.0万7.5万株·hm(-2))处理下,冀草1号、冀草2号高丹草的主茎直径显著高于高密度处理(30.0万37.5万株·hm(-2))(P0.05)。乳熟期,不同种植密度对冀草1号高丹草的干草产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15.0万株·hm(-2)处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丁琼 解关琦 张欢 班琦沁 路晓雯 王小珊 黄琳凯
为筛选适宜于成都平原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 sudanense)品种,2018-2020年在成都平原地区对4个高丹草品种进行大田试验,对其物候期、农艺性状及干草产量进行测定,其中产草量进行了3年测定,其他指标为第1年测定,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4个品种的7个生长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生长特性方面,‘蜀草1号’、‘冀草2号’的株高最高,‘JC-009’的叶片数、分蘖数、叶宽及干草产量最高,茎叶比最小。应用灰色关联度对4个高丹草品种进行综合评价得出,‘JC-009’较其他品种更适宜在成都平原地区推广种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肖健宇 张光雨 王江伟 黄绍琳 王志述 付刚 沈振西 余成群
为探究西藏地区白草(Pennisetum flaccidum)优质高产的种植方式,本研究在拉萨河谷区设置N0(0 kg·hm~(-2))、N300(300 kg·hm~(-2))、N600(600 kg·hm~(-2))和N900(900 kg·hm~(-2))施肥处理,分别于抽穗期、乳熟期和成熟期采集试验样品,分析不同施肥梯度和收获期对白草产量、饲用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草干草产量随施肥量增加呈上升趋势,在抽穗期和成熟期显著高于乳熟期(P<0.05)。白草粗蛋白含量随收获期推迟而逐渐降低,粗灰分含量随施肥量增加呈下降趋势,但施肥对不同收获期的白草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粗脂肪和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均无显著影响。白草土壤全氮含量在抽穗期随施肥量增加呈现先增后减趋势,全磷含量随施肥量增加以及收获期的推迟而趋于下降。在抽穗期收割N900处理的白草生产性能最佳,其次是同期收割N600处理的白草,但后者较前者拥有更优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巧玲 花立民 周建伟
【目的】研究冷季补饲对白牦牛生产性能及草地生产力的影响,旨在为缓解冷季白牦牛掉膘现象以及减少白牦牛冬春季草场放牧压力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4头8月龄牦牛犊牛,分为4组,3组为补饲试验组,燕麦籽粒补饲量分别为0.1,0.2,0.3kg/(d·头),另1组为对照;同时选取72头5~7岁成年牦牛,分为4组,其中3组为试验组,青贮玉米秸秆补饲量分别为1,2,3kg/(d·头),另1组为对照,所有试验组采用白天放牧+早晨补饲,对照组只进行放牧;在补饲同时,随机选取补饲组成年牛18头,对照组成年牛18头进行放牧试验,研究冷季补饲放牧对草地植被群落及开花、结实的影响。【结果】成年牦牛青贮玉米秸秆饲喂量为2...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雪珊 孔晓蕾 刘杰淋 张强 彭大庆 于利民 刘新鹏
为明确施氮对人工羊草地的生产性能及土壤养分的影响,本研究以人工羊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不同施氮处理:N0(0 kg·hm~(-2))、N1(42 kg·hm~(-2))、N2(84 kg·hm~(-2))和N3(126 kg·hm~(-2))处理,通过连续两年(2018年和2019年)试验观测,分析不同施氮水平下人工羊草地的株高、干草产量及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施氮后羊草的株高和干草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施氮量为84 kg·hm~(-2)(N2处理)时表现最好,随后呈下降趋势。2018年和2019年,在N2处理下羊草的干草产量较N0(对照)分别提高了43.2%(P<0.05)和22.15%。与N0相比,N2处理显著提高了2019年0-10 cm土壤氮磷含量,但对pH值影响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羊草的株高、干草产量与土壤全磷含量、速效磷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综合分析,当氮肥施用量为84 kg·hm~(-2)时,对松嫩平原人工建植羊草地的羊草生产和土壤肥力改善效果最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灵哲 宋锋惠 史彦江 罗达 凌锦霞 左琛
[目的]以新疆9年生的平欧杂种榛为研究对象,探讨氮、磷、钾不同施肥量对平欧杂种榛光合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新疆榛子产业发展提供合理施肥依据。[方法]采用"3414"田间肥料效应试验,测定氮、磷、钾不同施肥配比条件下对果仁膨大期榛子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最大光能转化效率的日变化及对产量和品质的响应。[结果]表明:平欧杂种榛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随着N肥的增加而增加;T_5(N_2P_1K_2)对Fo、Fv和Fm有显著调控作用;T_9(N_2P_2K_1)榛果的纵径、横径、侧径、单果质量、果仁质量及出仁率比T1(N_0P_0K_0)分别平均增加9.96%、9.77%、11.99%、31.94%、10.13%和5.56%,粗脂肪和粗蛋白比T_1分别平均增加11.56%和16.67%。[结论]在新疆土壤养分中等条件下,N、P_2O_5、K_2O施肥量纯量分别为1 205.6、485.00、329.3 kg·hm~(-2)时,榛果达到了优质高产,有利于提高新疆平欧杂种榛的经济效益。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坤 鲁剑巍 鲁君明 陈防
在江汉平原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磷肥配合施用对黑麦草产量、养分吸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施氮(N0)的基础上施用磷肥,增产效果不明显;在低氮(N150)条件下,施磷处理较不施磷处理可显著增产10.8%-16.1%;在高氮(N300)条件下,施用低量磷肥(P90)就可得到较好的增产效果,增产17.2%且差异达显著水平。在不同的磷水平上配合施用氮肥均可显著增产。氮、磷肥的施用可以相互提高养分的吸收。综合比较氮磷肥配施经济效益,在试验设计条件下,N300P90处理的配比效果最好,产量达62.00 kg/hm2;净利润最高,增收4 152.7元/hm2,产投比为2.23。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文轩 李瑞珍 杜文华 田新会
通过研究不同施肥量(A1:0 kg N·hm-2,A2:90 kg N·hm-2,A3:180 kg N·hm-2,A4:360 kg N·hm-2)和不同播种方式(B1:条播,B2:撒播,B3:点播)对生长第2年和第3年猫尾草(Phleum pretense)新品系生产性能和营养成分的影响,以筛选甘肃高寒阴湿区猫尾草新品系比较适宜的施肥量和播种方式。结果表明:从施肥量看,生长第2年和第3年施肥量为90 kg N·hm-2时,猫尾草新品系的平均干草产量均最高,平均CP含量均较高。从播种方式看,猫尾草新品系在点播处理下的平均株高、CP含量和EE含量均高于条播和撒播。施肥量×播种方式互作效用表明,播种方式不同,猫尾草新品系生长发育所需的施肥量不同,点播,生长第2和第3年施用90 kg N·hm-2氮肥的猫尾草新品系模式,具有用种量和用肥量少、产量高、营养好的特点,属于低投入、高产出的一种种植方式,适宜在甘肃高寒阴湿区推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微 王润莲 高振刚 贾志海 朱晓萍
研究日粮不同氮硫比对肉羊生产性能及养分代谢的影响。选40只生长发育正常、体重相近(27.08±0.86)kg的6月龄杂交肉羊公羔,日粮添加4种不同含量硫(质量分数)(0.18%,N∶S=10.5;0.20%,N∶S=9.0;0.25%,N∶S=7.5和0.30%,N∶S=6.0),饲养40 d之后进行代谢测定。结果表明:肉羊日粮中不同的含硫量和氮硫比对其生产性能和养分利用有明显的影响,含硫量为0.25%、氮硫比为7.5的日粮明显促进肉羊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效率,并显著提高养分的表观消化率及蛋白利用率;其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分别为0.26 kg和5.15(对照组为0.20 kg和6.65),日粮D...
关键词:
绵羊 氮 硫 生产性能 养分代谢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冯甘霖 蒋朝 刘彩凤 庞晓攀 刘慧霞
灌溉和磷添加是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栽培草地稳产的关键因素。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了不同磷添加量(0、64、127和191 mg·kg~(-1))和灌溉量(40%~45%、60%~65%和80%~85%土壤饱和含水量)互作下紫花苜蓿的株高、分枝数、叶片数、茎粗、单株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和磷肥农学效率,以期证实灌溉和磷添加互作时是否存在最佳理论组合。结果表明:随灌溉量增大,紫花苜蓿的株高、分枝数和叶片数均呈增加趋势,茎粗及其第1茬单株和单位面积产量先增加后降低,第2茬单株和单位面积产量呈先增大后相对稳定趋势;而其磷肥农学效率则随灌溉量增加呈先相对稳定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随磷添加量增加,紫花苜蓿的株高、叶片数、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呈增加趋势,分枝数和茎粗先增加后降低;而其磷肥农学效率呈先增大后相对稳定趋势。灌溉与磷添加互作显著影响紫花苜蓿第1茬和第2茬的株高、分枝数、茎粗、单株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和磷肥农学效率(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