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77)
2023(7043)
2022(5855)
2021(5350)
2020(4540)
2019(10047)
2018(9852)
2017(18344)
2016(10430)
2015(11298)
2014(11341)
2013(11305)
2012(10535)
2011(9515)
2010(9618)
2009(8418)
2008(8691)
2007(7688)
2006(6644)
2005(5986)
作者
(34318)
(28813)
(28592)
(27170)
(18485)
(13895)
(12818)
(11036)
(10708)
(10432)
(9988)
(9737)
(9689)
(9265)
(9098)
(8925)
(8797)
(8601)
(8496)
(8172)
(7394)
(7185)
(7007)
(6715)
(6562)
(6386)
(6257)
(6214)
(6007)
(6000)
学科
(39104)
经济(39058)
(31434)
管理(29336)
(25557)
企业(25557)
方法(19891)
数学(17128)
数学方法(16889)
技术(13594)
(12693)
(10852)
(9571)
中国(9240)
业经(8365)
农业(7389)
技术管理(7350)
理论(7310)
(6998)
贸易(6996)
(6816)
(6764)
(6544)
财务(6529)
财务管理(6514)
企业财务(6325)
环境(6287)
(6247)
银行(6202)
(6101)
机构
大学(157325)
学院(155300)
(58378)
研究(58135)
经济(57170)
管理(55241)
理学(48555)
理学院(47821)
管理学(46696)
管理学院(46404)
科学(41199)
中国(40225)
(36979)
(33732)
(32099)
研究所(29990)
农业(29825)
业大(29795)
(25452)
中心(25391)
(23694)
(21270)
财经(21019)
师范(20903)
北京(20489)
(20472)
技术(19794)
农业大学(19503)
(19258)
(18296)
基金
项目(112143)
科学(88346)
基金(83118)
(76743)
国家(76189)
研究(73755)
科学基金(63404)
社会(46306)
基金项目(44274)
自然(44270)
(44143)
社会科(44076)
社会科学(44059)
自然科(43296)
自然科学(43279)
自然科学基金(42551)
(38528)
教育(34510)
资助(33300)
编号(26818)
重点(26596)
(24733)
(24350)
计划(24098)
(23656)
创新(22970)
科研(22231)
成果(21793)
科技(21407)
(20548)
期刊
(58728)
经济(58728)
研究(39947)
学报(36106)
(32572)
中国(31222)
科学(31166)
大学(25531)
学学(24480)
农业(22416)
(19671)
管理(19144)
教育(16359)
技术(14300)
(12294)
(10990)
金融(10990)
业大(10744)
财经(10432)
科技(9914)
(9883)
经济研究(9576)
(8995)
农业大学(8951)
技术经济(8797)
业经(8388)
问题(7486)
林业(7142)
统计(6920)
(6855)
共检索到219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谢晶  裴聚鑫  郁慧洁  孙锦涛  
海水鱼捕捞上岸后,因为环境的不适应性常常在短时间内死亡。由于其富含水分、营养丰富,海水鱼死亡后会迅速进入腐败过程,货架期短,因此海水鱼保鲜技术的研发十分重要。本文解析了不同海水鱼死后的酶自溶、微生物和脂质氧化导致的腐败,分析了海水鱼冷藏过程中各种内源性酶对海水鱼品质的影响,同时也归纳了不同种类海水鱼的特定腐败微生物及其产生的腐败代谢物。重点阐述了传统、新兴保鲜技术在食品工业的研究进展,比较了上述技术的保鲜原理和效果,同时也展望了海水鱼保鲜技术的未来发展。旨在为进一步开发及优化海水鱼保鲜技术应用于食品工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云  王际英  李宝山  乔洪金  
微量元素作为海水鱼类生长发育和繁殖重要的营养物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水生动物营养与饲料方向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在这个背景下,本文简述了部分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吸收机理,综述了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us)、石斑鱼属鱼类(Epinephelus)等海水鱼类对不同微量元素的需求量与缺乏或过量症,并列举了微量元素之间交互作用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对海水鱼类微量元素需求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今后微量元素在海水鱼类营养需求上的研究方向。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周志刚  石鹏君  姚斌  何夙旭  苏永全  
从海水鱼消化道结构、消化道菌群结构、消化道菌群功能及消化道菌群结构研究手段等几个方面综述了海水鱼消化道菌群结构的研究进展。指出海水鱼消化道菌群结构受到生长发育阶段、养殖环境及饵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论述了正常消化道菌群的重要功能,比较分析了目前消化道菌群结构不同研究手段,阐明了消化道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的学术价值。为筛选高效、专一性、可定植性的海水鱼益生菌奠定了基础。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彭士明  李云莉  施兆鸿  高权新  张晨捷  王建钢  
脂肪酸营养特别是其中的必需脂肪酸在海水鱼类生殖调控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饲料中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以及花生四烯酸(ARA)含量在调控海水鱼类性腺发育、排卵、孵化率及仔鱼质量等方面作用显著。本文主要从必需脂肪酸需求量、对繁殖性能影响、对机体脂肪酸存储影响及对内分泌调控作用4个方面归纳总结了海水鱼类亲体脂肪酸营养的研究概况,并重点分析探讨了在内分泌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对后续的研究重点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彭士明  施兆鸿  侯俊利  
脂类在鱼类营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为机体提供生长所需的必需脂肪酸等营养物质,机体中的必需脂肪酸对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至关重要。此外,脂类在能量供应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海水鱼类必需脂肪酸、鱼油替代、脂类营养与水产品品质关系以及海水鱼饲料这四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就未来海水鱼脂类营养与饲料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陈慕雁  张秀梅  
综述了海水鱼类仔稚鱼消化系统的发育过程 ,讨论了消化系统中各种酶的分布以及各发育时期参与消化的酶的种类及其活性 ,分析了饵料与消化系统中酶的互动关系 ,以及外源性消化酶和神经肽在仔稚鱼消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时瀚  孙谧  于建生  王跃军  
以取自中国黄海的22种鱼类为研究对象,测定其鱼肉组织上清液的酶解物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抑制作用。从6种商业用酶和1种新型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MLAP)中,筛选出MLAP作为酶解制备ACEI的理想水解酶。以该酶水解上述22种海水鱼鱼肉组织上清液,并将水解液经Sephadex G-25凝胶层析和DEAE Sepharose阴离子交换层析,得到ACEI纯品。测定各类ACEI体外抑制ACE的活性发现,这22种海水鱼中以鱼(Engraulis japonicus)所产A-CEI活性最高,其余鱼类无显著差异。以鱼制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22),并对ACEI-22作进一步研究,结果发...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孙龙启   杨正勇   彭乐威   张迪   刘东   赵志远  
海水鱼养殖业作为中国海水养殖重要产业,在大食物观背景下正面临推进绿色转型的关键阶段,亟需提升绿色发展效率。本文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构建起包含非期望产出的海水鱼养殖业绿色发展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海水鱼养殖业开展绿色发展效率评价,并基于面板Tobit模型探究影响海水鱼养殖业绿色发展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17—2019年中国海水鱼养殖业绿色发展效率值分别为0.887、0.969、0.734,整体未达到绿色发展效率有效率状态。其中,卵形鲳鲹、军曹鱼在2017—2019年处于绿色发展效率有效率状态,大黄鱼和大菱鲆分别在2018年和2019年处于绿色发展效率有效率状态,其余养殖品种均未达到绿色发展效率有效率状态。海水鱼养殖绿色技术水平、海水鱼绿色养殖结构占比、海水鱼市场价格对绿色发展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策支持对绿色发展效率呈正向影响,但不显著。本文通过对中国海水鱼养殖业绿色发展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提出提升中国海水鱼养殖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中国海水鱼养殖业向绿色转型升级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智慧  李宁求  白俊杰  石存斌  潘厚军  叶星  劳海华  吴淑勤  
从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溶藻弧菌(V.alginolyticus)、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克隆、测定了共19株海水鱼类致病性弧菌外膜蛋白OmpK基因序列,探讨其作为海水鱼类致病性弧菌共同抗原的分子基础。根据已知的弧菌外膜蛋白OmpK序列设计1对简并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从19株弧菌总DNA中分别扩增得到约800 bp外膜蛋白OmpK的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pDM18-T Vector载体筛选阳性重组子进行序列测定。结果显示,OmpK基因分别含有786 bp~849 bp的开放读码框,编码261~282个氨基酸,其核苷酸序列之间的相...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李娜  王锦锦  廖梅杰  王世锋  李彬  荣小军  王印庚  郑童潇  
本研究采用模拟生态学的方法,选取化学驱鲨剂和电脉冲驱鲨装置2种驱鲨产品,以牙鲆(Paralichthy solivaceus)、许氏鲆鲉(Sebastes schlegelii)和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幼鱼鱼苗为测试对象,测定不同驱鲨方式使用后对海水水质和鱼苗的生理及存活的影响。在不投放鱼苗的水槽中使用相关驱鲨产品测定水质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化学驱鲨剂的溶解和释放可显著降低水体的透明度和pH(P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储  卢长宝  把多勋  马斌斌  秦泽青  
基于百度指数数据,运用指数测度、空间地理分析、回归模型和地理探测器,对2011—2019年中国大陆26个代表性滑雪场网络关注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时间演化上,网络关注度呈先增后减且逐渐平稳的规律。2015年、2016年为峰值年份,季节性差异明显,共两个波动峰值且为“南北为单,中东为双”的分布格局。(2)空间特性上,全国和地区均为先增后减特征,地区差异显著;变异程度先降后增并趋于稳定,全国分布相对稳定平衡,地区分布呈不稳定集聚特性。省区冷热区域分布总体呈“东北热—西南冷”格局,层级变化以稳定型为主。(3)滑雪场层面上,滑雪场总体偏好层级变动较大,高偏好保持稳定领先,其余层级以下降变动为主。滑雪场冷热点分级呈“北热南冷”的格局,东北、华北两个热点集聚区域演变较为稳定。(4)影响因素上,需求侧影响因素排序为滑雪消费吸引力>受教育程度>经济发展水平>信息化水平>滑雪场建设水平。供给侧的滑雪人次占比、滑雪经济贡献、客运承载力、冰雪旅游资源丰度、官方媒体建设水平解释力较强,其他因素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子轩   王方邑   杨锐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代表性水平是自然保护地选址和管理的重要依据。然而,代表性概念的定义、评估方法及研究进展缺乏系统性梳理。本研究综述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概念及其研究进展,指出代表性概念在已有研究中包括定性与定量两个维度的含义。定性层面是指在自然保护地内的保护对象兼具典型性、独特性与综合性特征,且在该范围内能够保障和支持保护对象持续存在并发挥其生态功能;定量层面是指代表性所达到的水平。已有研究中,代表性水平大多通过保护对象的类型数量体现,较少考虑维持保护对象长期存在所需的自然过程、功能或结构是否充分。建议未来开展研究与实践应首先明确概念内涵,并构建对应的评估标准与框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子轩   王方邑   杨锐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代表性水平是自然保护地选址和管理的重要依据。然而,代表性概念的定义、评估方法及研究进展缺乏系统性梳理。本研究综述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概念及其研究进展,指出代表性概念在已有研究中包括定性与定量两个维度的含义。定性层面是指在自然保护地内的保护对象兼具典型性、独特性与综合性特征,且在该范围内能够保障和支持保护对象持续存在并发挥其生态功能;定量层面是指代表性所达到的水平。已有研究中,代表性水平大多通过保护对象的类型数量体现,较少考虑维持保护对象长期存在所需的自然过程、功能或结构是否充分。建议未来开展研究与实践应首先明确概念内涵,并构建对应的评估标准与框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程罗根  陈之浩  张晓飞  李忠英  
采用代表性差异分析方法 ,以小菜蛾的敏感品系作为驱赶扩增子 ,抗杀螟丹近等基因系作为检测扩增子 ,通过 3轮消减杂交得到大小为 15 0~ 30 0bp的差异片段 ,经亚克隆测序并与GenBank等数据库同源比较 ,发现其中一个亚克隆序列与P4 5 0基因有部分同源性 ,其余亚克隆与已知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较低 ,判断这些序列可能是新基因的片段。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魏秀芳  
1949—2012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建设外交关系国家和地区有172个,中国有了更多外交朋友。国与国之间互赠礼物,是体现两国友谊的表现。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收到的国礼不计其数,各有特色。不同时代,接收到的国礼类别亦不相同。以中国国家博物馆向世人展出的604件代表性国礼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不同时期收到代表性国礼具有的各种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