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4)
- 2023(690)
- 2022(653)
- 2021(531)
- 2020(561)
- 2019(1246)
- 2018(1354)
- 2017(2388)
- 2016(1390)
- 2015(1662)
- 2014(1639)
- 2013(1660)
- 2012(1501)
- 2011(1359)
- 2010(1436)
- 2009(1340)
- 2008(1385)
- 2007(1327)
- 2006(1127)
- 2005(1030)
- 学科
- 济(5697)
- 经济(5692)
- 方法(4249)
- 数学(3643)
- 管理(3633)
- 数学方法(3435)
- 业(3067)
- 学(2893)
- 企(2880)
- 企业(2880)
- 财(1306)
- 理论(1239)
- 和(1092)
- 务(1031)
- 财务(1023)
- 财务管理(1019)
- 策(1016)
- 企业财务(954)
- 统计(881)
- 决策(801)
- 技术(801)
- 制(794)
- 中国(745)
- 划(712)
- 水产(700)
- 教育(670)
- 经济学(662)
- 环境(659)
- 银(642)
- 银行(633)
- 机构
- 大学(22491)
- 学院(21544)
- 管理(7885)
- 研究(7766)
- 理学(6715)
- 济(6699)
- 理学院(6625)
- 经济(6467)
- 科学(6322)
- 中国(6310)
- 管理学(6268)
- 管理学院(6240)
- 京(5188)
- 所(4665)
- 农(4593)
- 研究所(4347)
- 业大(4166)
- 农业(3771)
- 中心(3563)
- 北京(3375)
- 江(3350)
- 工程(3254)
- 财(3219)
- 院(3104)
- 技术(3097)
- 室(2975)
- 省(2868)
- 实验(2745)
- 实验室(2659)
- 财经(2629)
共检索到321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张岩 张立敬 黄健 陈四清
利用戊二醛作固定液,通过对脱水、透明、透蜡、染色技术的改进,在海水鱼卵子石蜡切片过程中,省略了卵膜剥离程序,获得了良好的切片效果。
关键词:
卵子 石蜡切片 海水鱼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志平
本研究首次检测到斑马鱼(Danio rerio)受精卵中存在母源性补体成分C3和Bf。在斑马鱼卵子胞浆中加入适量C3(所有补体激活途径的关键因子)抗体使补体C3沉淀失活,或将卵子胞浆45℃水浴30min(热灭活补体),均可显著降低卵子胞浆的抑菌率,说明斑马鱼卵子胞浆中的补体系统具有免疫活性。在此基础上,通过补体激活途径的抑制实验研究了母源性补体的作用方式。向斑马鱼卵子胞浆中分别加入适量C1q(经典途径关键成分)抗体和C4(同时参与经典途径和凝集素途径)抗体对其抑菌率无显著影响,而加入Bf(替代途径关键成分)抗体却能够显著降低卵子胞浆的抑菌率。另外,在斑马鱼卵子胞浆中加入EGTA螯合Ca2+抑制...
关键词:
母源性补体 检测 溶菌活性 斑马鱼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康云艳 宋爱婷 柴喜荣 杨暹
在黄瓜幼苗茎段石蜡切片制作的教学实验中,以常规石蜡切片方法为基础,通过延长材料固定时间、70%低浓度乙醇脱水时间以及脱蜡和复水时间,缩短高浓度乙醇脱水时间和番红染色时间,改良浸蜡、包埋、展片、烘片、封片方式,得到了连续、完整的蜡带,使最终获得的切片在显微观察下,可见茎横切面结构完整、染色清晰。优化后的石蜡切片技术,避免了常规制片过程中出现的组织变硬变脆、组织与蜡带分离、组织硬化导致切片碎裂、蜡带断裂、组织脱片、固绿颜色过深覆盖番红染色等问题。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云 王际英 李宝山 乔洪金
微量元素作为海水鱼类生长发育和繁殖重要的营养物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水生动物营养与饲料方向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在这个背景下,本文简述了部分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吸收机理,综述了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us)、石斑鱼属鱼类(Epinephelus)等海水鱼类对不同微量元素的需求量与缺乏或过量症,并列举了微量元素之间交互作用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对海水鱼类微量元素需求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今后微量元素在海水鱼类营养需求上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海水鱼类 微量元素 需求量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周志刚 石鹏君 姚斌 何夙旭 苏永全
从海水鱼消化道结构、消化道菌群结构、消化道菌群功能及消化道菌群结构研究手段等几个方面综述了海水鱼消化道菌群结构的研究进展。指出海水鱼消化道菌群结构受到生长发育阶段、养殖环境及饵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论述了正常消化道菌群的重要功能,比较分析了目前消化道菌群结构不同研究手段,阐明了消化道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的学术价值。为筛选高效、专一性、可定植性的海水鱼益生菌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海水鱼 消化道 菌群结构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彭士明 李云莉 施兆鸿 高权新 张晨捷 王建钢
脂肪酸营养特别是其中的必需脂肪酸在海水鱼类生殖调控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饲料中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以及花生四烯酸(ARA)含量在调控海水鱼类性腺发育、排卵、孵化率及仔鱼质量等方面作用显著。本文主要从必需脂肪酸需求量、对繁殖性能影响、对机体脂肪酸存储影响及对内分泌调控作用4个方面归纳总结了海水鱼类亲体脂肪酸营养的研究概况,并重点分析探讨了在内分泌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对后续的研究重点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雷霁霖
我国的海水鱼类养殖,自新中国成立至今,经历了几代人半个世纪的奋力开拓,取得了由传统养殖向工业化养殖方向的转变。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第4次海水养殖产业浪潮,向世人昭示中国人已经扭转了海水鱼类养殖长期滞后(与藻、贝、虾类相比)的局面,形成了北方以工厂化为主,南方以网箱为主的养殖热潮,成功开辟了海水鱼类养殖主流产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使我国的海水鱼类养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最重要的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根据各海区和岸带的特点和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去构筑符合国情的海水鱼类养殖大产业。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绳秀珍 邢婧 战文斌 王云忠
取山东、河北、浙江等地感染淋巴囊肿病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许氏平鮋(Sebastes schlegeli)、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及纹腹叉鼻(Arothron hispidus),利用光镜和电镜技术及组织化学方法,对患病鱼淋巴囊肿组织的病理特征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发现,来自不同地区同一种鱼的淋巴囊肿组织的病理特征无明显差异,不同种鱼的淋巴囊肿细胞具有共同的特征:细胞膨大,细胞核不规则,细胞质内有嗜碱性的、呈Feulgen和Mann氏反应阳性的包涵体,囊肿细胞的细胞膜外有呈PAS反应阳性的均质囊壁,细胞质内病毒颗粒的大小200~22...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彭士明 施兆鸿 侯俊利
脂类在鱼类营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为机体提供生长所需的必需脂肪酸等营养物质,机体中的必需脂肪酸对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至关重要。此外,脂类在能量供应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海水鱼类必需脂肪酸、鱼油替代、脂类营养与水产品品质关系以及海水鱼饲料这四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就未来海水鱼脂类营养与饲料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海水鱼 脂类 饲料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陈慕雁 张秀梅
综述了海水鱼类仔稚鱼消化系统的发育过程 ,讨论了消化系统中各种酶的分布以及各发育时期参与消化的酶的种类及其活性 ,分析了饵料与消化系统中酶的互动关系 ,以及外源性消化酶和神经肽在仔稚鱼消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时瀚 孙谧 于建生 王跃军
以取自中国黄海的22种鱼类为研究对象,测定其鱼肉组织上清液的酶解物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抑制作用。从6种商业用酶和1种新型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MLAP)中,筛选出MLAP作为酶解制备ACEI的理想水解酶。以该酶水解上述22种海水鱼鱼肉组织上清液,并将水解液经Sephadex G-25凝胶层析和DEAE Sepharose阴离子交换层析,得到ACEI纯品。测定各类ACEI体外抑制ACE的活性发现,这22种海水鱼中以鱼(Engraulis japonicus)所产A-CEI活性最高,其余鱼类无显著差异。以鱼制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22),并对ACEI-22作进一步研究,结果发...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李娜 王锦锦 廖梅杰 王世锋 李彬 荣小军 王印庚 郑童潇
本研究采用模拟生态学的方法,选取化学驱鲨剂和电脉冲驱鲨装置2种驱鲨产品,以牙鲆(Paralichthy solivaceus)、许氏鲆鲉(Sebastes schlegelii)和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幼鱼鱼苗为测试对象,测定不同驱鲨方式使用后对海水水质和鱼苗的生理及存活的影响。在不投放鱼苗的水槽中使用相关驱鲨产品测定水质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化学驱鲨剂的溶解和释放可显著降低水体的透明度和pH(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海军 于泊洋 段云娇 刘星宇 翁娅政 杜晨光 王秀梅
【目的】在绵羊有腔卵泡发育过程中,多层卵丘细胞紧密包绕着卵母细胞形成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umulus-oocyte complex,COCs)特殊结构,存在于卵泡腔内。卵泡成熟后,绵羊COC从卵泡内排出,进入输卵管,等待受精。现有的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蛋白鉴定技术,或者将包含各级卵泡的卵巢组织直接进行切片处理,或者将COCs从卵泡内分离,在完整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水平上进行免疫染色。但这两种方法在检测绵羊有腔卵泡COCs中目的蛋白表达时,存在显著缺陷。研究旨在对常规石蜡组织切片技术进行改进,以期满足绵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汪倩凤 沈伟良 刘成 王迪 侯聪聪 竺俊全 吴雄飞
为探讨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和黄姑鱼(Nibea albiflora)精子的紫外辐射灭活适宜剂量及其激活大黄鱼卵子发育为胚胎的效果,以Ringer氏液为稀释液,按1:30稀释大黄鱼和黄姑鱼精子,采用自制紫外灭活装置[紫外辐射强度2200μW/(cm2·s),紫外波长254 nm]对这2种鱼的精子进行紫外照射处理及活力测定,然后与正常大黄鱼卵子进行人工授精,授精后一部分卵未作冷休克处理,另一部分卵进行了冷休克处理(受精2 min 30 s,3℃海水,冷休克10 min),并进行了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付盼 李文莹 刘美兰 李静 张琳
【目的】为了获得利用石蜡切片方法观察油桐花芽形成和分化的整个过程的最佳效果,探索针对油桐花序的石蜡切片方法。【方法】以横纵径1 cm左右的油桐花序为实验材料,针对材料处理、脱水、透明、浸蜡、包埋、染色等传统石蜡制片步骤进行改良。【结果】1)保持样品结构不变的情况除去多余苞片、分支以及密实缠绕在小花萼片外的绒毛,使得药液和蜡液更易进入材料内部,避免了由于油桐花序苞片紧实,绒毛极多所导致的脱水、浸蜡不充分等现象;2)改良后的乙醇脱水时间缩短了1 h,并且材料脱水充分,避免了因脱水透明时间过长引起的材料变硬变脆,保证了石蜡可以与材料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切片时能得到完整和连续的蜡带;3)延长浸蜡时间为1 d,保证大体积材料也能浸蜡充分,包埋过程选择在恒温烘箱中进行,保证器械与材料温度一致,避免了两者产生温差导致材料中产生气泡的不良现象,保证材料的完整性。染色后的切片细胞核颜色红亮鲜艳,核质分明,细胞间轮廓清晰,不论是花序的整体形态结构,还是不同组织的细胞结构,均清晰可见。【结论】通过对传统制作石蜡切片方法进行改良有效地解决了油桐花序石蜡切片制作过程中由于其复杂的花序结构及其分泌物质而引起的不良效果以及脱水过度、浸蜡不充分而导致的材料结构不完整、切片易碎等问题,获得了完整连续的蜡带以及结构完整、染色清晰的油桐花序切片。以期望该方法为研究油桐花芽分化及雌雄花发育的细胞学特征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为快速高效批量制作油桐花序石蜡切片提供了质量保证,同时也为花序结构复杂、外部密披绒毛树种的石蜡切片制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油桐 花序 石蜡切片 方法改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