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79)
2023(6022)
2022(4371)
2021(3895)
2020(2998)
2019(6539)
2018(6558)
2017(12573)
2016(6722)
2015(7525)
2014(7446)
2013(6880)
2012(6132)
2011(5377)
2010(5501)
2009(4975)
2008(4723)
2007(4154)
2006(3689)
2005(3604)
作者
(17867)
(14919)
(14735)
(14138)
(9614)
(7021)
(6715)
(5693)
(5666)
(5194)
(5063)
(4915)
(4775)
(4754)
(4616)
(4528)
(4405)
(4344)
(4303)
(4302)
(3778)
(3559)
(3527)
(3407)
(3398)
(3361)
(3324)
(3270)
(2983)
(2918)
学科
(27870)
经济(27835)
(16857)
管理(16311)
(12518)
企业(12518)
中国(10319)
(9639)
方法(8536)
业经(8147)
(6873)
(6864)
贸易(6860)
数学(6777)
数学方法(6719)
(6713)
农业(6557)
(6277)
金融(6277)
地方(6202)
(5914)
(5529)
发展(5232)
(5223)
(5154)
银行(5149)
(4982)
产业(4969)
(4713)
理论(4547)
机构
学院(91389)
大学(90554)
(39577)
经济(38851)
研究(34115)
管理(31797)
理学(26893)
理学院(26606)
管理学(26152)
中国(26082)
管理学院(25986)
(19314)
科学(18709)
(18498)
(16729)
研究所(15121)
中心(15073)
财经(14520)
(14053)
(13737)
(13346)
(13072)
师范(12959)
(12793)
经济学(12695)
北京(12270)
业大(11657)
经济学院(11517)
(10881)
财经大学(10864)
基金
项目(60018)
科学(47627)
研究(46691)
基金(43330)
(37557)
国家(37235)
科学基金(31828)
社会(30447)
社会科(28883)
社会科学(28876)
(22768)
基金项目(22450)
教育(21192)
编号(19344)
(19160)
自然(18705)
自然科(18278)
自然科学(18274)
自然科学基金(17941)
资助(16811)
成果(15914)
(14016)
重点(13959)
课题(13615)
(13340)
国家社会(13171)
(12352)
(12194)
(11761)
教育部(11700)
期刊
(46433)
经济(46433)
研究(29873)
中国(18116)
(14645)
(13410)
学报(12860)
管理(12016)
科学(11965)
教育(11689)
(10550)
金融(10550)
大学(10446)
农业(10378)
学学(9658)
国际(8412)
经济研究(8106)
业经(7929)
(7128)
财经(7122)
技术(7092)
问题(6636)
世界(6489)
(6204)
(5777)
现代(4544)
(4182)
论坛(4182)
商业(4170)
图书(4130)
共检索到1431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裴绍峰  刘海月  叶思源  袁红明  徐刚  王丽莎  
据国际水资源协会(IWRA)201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海水淡化技术与相关产业在近些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当前世界上大约有150多个国家在不同程度地实施海水淡化技术,将海水淡化后当作饮用水或工农业用水。在很多国家,尤其是一些淡水资源比较匮乏的国家,已将海水淡化技术与产业作为水资源发展的重要战略。海水淡化技术与产业发展在国际社会日趋成熟,从整体上看,海水淡化技术与产业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但在发展中也有一些亟待破解的难题。国外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国外海水淡化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在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程海燕  栾维新  王海壮  
海水淡化是有效缓解我国淡水资源紧缺矛盾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循环经济的原理,通过探索海水淡化产业化模式来寻求降低海水淡化成本,鼓励发电厂等有条件企业充分利用能量、余液等延展海水淡化产业链条。同时加快海水淡化高技术与设备产业簇群的建立,形成规模效益,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谢海燕  
以天津北疆发电厂、南水北调工程为例,对比分析海水淡化与长距离调水在经济、环境、社会方面的综合效益,可以得出结论:应从产业扶持、自来水价格改革、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技术装备研发及推广、加强监管等方面着手,以促进海水淡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施建中  顾为东  
为了缓解我国淡水缺乏的现状,将海水进行淡化成了一个主要的研究方向。针对传统海水淡化方法属高耗能产业,并且使用常规能源,对环境易造成二次污染的缺陷,介绍了基于非并网多能源协同供电的海水淡化系统。该系统基于非并网风电原理,利用风、光、潮汐等绿色能源对海水淡化系统供电,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具有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为了加强对新能源海水淡化水的利用,参考二氧化碳排放交易市场,探讨了新能源海水淡化水的交易市场。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启超   孙志伟   伍联营   周鑫  
全可再生能源与海水淡化集成联产系统可有效解决淡水资源和能源短缺问题。如何设计柔性能力较强的光热电站-海水淡化集成系统以满足复杂天气状况下的用户能量需求是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该文提出了光热电站与海水淡化集成的水热电联产系统,建立了以集成系统年总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为混合整数非线性问题。提出了适用于水热电联产系统优化的柔性指数及柔性设计方法,实现了对柔性指数的定义、计算及边界约束的优化;开发了柔性设计双层算法,外层算法获得系统规模,内层算法优化系统柔性能力。案例研究结果表明:柔性设计结果相较于固定工况设计结果,年总费用下降了10.7%,系统冗余大幅减少;与传统火热供电相比,每年节约用煤166 617 t,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436 538 t;水、热、电供需比波动得到显著抑制,电能、热能、淡水供需异常比例分别由91.11%、 98.19%、 60.69%下降到0%。案例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系统模型及算法是可行的、有效的。该文基于柔性设计的联产系统对于海水淡化由高耗能产业转换为零排放产业,以及可再生能源向高耗能产业渗透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淑静  张拂坤  王静  侯纯扬  
本文针对海水淡化工程易产生的环境影响因素,系统分析了以色列、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海水淡化环境保护政策,主要集中在淡化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科学选址、浓盐水排放和环境影响监测等方面。同时,在客观分析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政策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从开展海水淡化浓盐水排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与容量评估、加快环境保护相关标准研究、建立环境监测制度和科学布局海水淡化工程点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海水淡化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铭  刘伟  陈芃  吕庆春  
海水淡化被公认为是解决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已得到广泛应用。淡化厂运行过程中的取、排水环节涉及与周边水体的交互作用,为了避免潜在的环境影响,需制定相关环境管理条例对淡化厂的建设、运营进行规定。美国的淡化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淡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淡化产业环境管理方面已形成了联邦、州和地方三个层面较为完备的管理体系,囊括淡化项目的立项、实施、环境影响以及淡化水的安全饮用等各个方面。文章就美国淡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其环境管理政策体系进行了介绍和梳理,以期对我国刚刚起步的淡化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尚宝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年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且分布时空不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发展海水淡化产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静  刘淑静  侯纯扬  邢淑颖  史玉莲  贾丹  
海水淡化是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迅速,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绩,但面对未来产业发展需求,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本文立足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现状、特点及发展需求,总结借鉴国外国家发展经验,从沿海、海岛及内陆三个方面分别提出了促进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模式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邵冬冬  罗永强  
近年来由于淡水资源短缺和海水淡化处理成本的显著下降,海水淡化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出于环境保护考虑,保证海水淡化后产生的高盐度尾液能够迅速与受纳海水掺混的排放口设计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实践中广泛采用的型式是圆形倾斜淹没式排放,而之前的研究建议倾角设计与水平方向成60°为最佳。但伴随60°倾角的射流上升高度相对较高,可能不适用于排放入浅海海域。应用先进的粒子图像测速(PIV)和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技术在实验室模拟较小角度(30°和45°)的排放,从而研究其掺混及稀释特性。通过实验数据整理得到相应的射流最大上升高度、碰撞点水平距离、碰撞点稀释度等属性,从而为浅海区的海水淡化高盐度尾液排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喜鹏  傅学起  
华北水资源2050年将产生严重危机,缺口高达520×108m3,除了节水、远程调水之外,还应注意开发新的水源。计算表明,海水淡化可补充15×108m3(占总缺口的3%),可考虑作为缓解华北水资源危机的有效措施,且有助于拉动经济增长。在几种大型海水淡化技术中反渗透法较优,其能耗可以通过建3座2×600MW核电站解决,从而优化了华北地区的电源结构,补上3525MW的电力缺口,为本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核能反渗透海水淡化可以创造一系列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护了环境,节约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开发利用了海洋资源,具有深远的可持续发展意义。多效蒸馏的多项技术和经济指标都不如反渗透,并且由于2...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璇   黄朝  
氧化石墨烯(GO)膜具有良好的分离性能,但是其水渗透率低和稳定性差需要进一步改善。为此,本文采用水热法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利用二氧化硅(SiO_(2))对RGO进行插层,然后通过真空抽滤法制备RGO/SiO_(2)复合膜。结果表明SiO_(2)插层后在不损失截留率的和稳定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了水渗透率。当SiO_(2)(0.05mg/mL)为3mL时,RGO/SiO_(2)复合膜的纯水渗透率高达21.1 L/(m~(2)·h·bar)约是纯GO膜的6倍,对Na_(2)SO_(4)的截留率约为83.7%。对不同盐的截留率顺序为R(Na_(2)SO_(4)) > R(MgSO_(4)) > R(NaCl) > R(MgCl_(2))。因此,RGO/SiO_(2)复合膜在海水淡化方面有着一定的应用潜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淑静  王静  邢淑颖  李磊  
针对当前我国海水淡化水推广应用及配置入网面临的困境,系统梳理总结国际海水淡化水配置的经验做法,客观分析我国海水淡化水供水现状,并结合我国国情和发展需求,从配置模式、合理布局、试点示范、分类指导等角度提出进一步推进海水淡化水在水资源配置中应用的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