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66)
2023(6327)
2022(5249)
2021(4666)
2020(3884)
2019(8546)
2018(8111)
2017(15116)
2016(8324)
2015(8893)
2014(8366)
2013(8220)
2012(7606)
2011(6806)
2010(6589)
2009(5954)
2008(5737)
2007(4995)
2006(4351)
2005(3738)
作者
(27989)
(23221)
(23204)
(21688)
(14755)
(11471)
(10260)
(9165)
(8997)
(7996)
(7981)
(7719)
(7669)
(7496)
(7336)
(7313)
(7182)
(6999)
(6776)
(6715)
(6159)
(5749)
(5475)
(5402)
(5347)
(5169)
(5032)
(5000)
(4784)
(4740)
学科
(31574)
经济(31528)
管理(23205)
(22750)
(17660)
企业(17660)
方法(15269)
数学(13781)
数学方法(13645)
(9435)
(9183)
(8791)
中国(8122)
(7894)
贸易(7893)
(7709)
业经(7089)
农业(6414)
(5626)
技术(5534)
环境(5411)
(5254)
财务(5252)
财务管理(5240)
企业财务(5002)
地方(4837)
(4720)
银行(4676)
(4618)
金融(4618)
机构
大学(121137)
学院(118725)
(48231)
经济(47439)
研究(45857)
管理(43691)
理学(38987)
理学院(38501)
管理学(37659)
管理学院(37487)
中国(32955)
(32495)
科学(32450)
农业(26496)
业大(25671)
(25668)
(25294)
研究所(23748)
中心(19881)
(19719)
农业大学(17584)
(17181)
(17147)
财经(16322)
北京(15674)
(15145)
(15126)
(15085)
经济学(15005)
科学院(14514)
基金
项目(90227)
科学(70056)
基金(67395)
(64153)
国家(63650)
研究(55374)
科学基金(52421)
自然(37767)
自然科(36933)
自然科学(36917)
社会(36315)
自然科学基金(36305)
基金项目(35968)
(34741)
社会科(34474)
社会科学(34463)
(31021)
资助(27171)
教育(24471)
重点(21083)
计划(20692)
(19360)
(19170)
(19111)
编号(18865)
科研(18761)
科技(18536)
创新(18010)
(17810)
国家社会(15847)
期刊
(46044)
经济(46044)
学报(30926)
研究(30324)
(27649)
科学(25290)
大学(21709)
中国(21611)
学学(21070)
农业(18692)
管理(14941)
(14098)
(10363)
业大(9378)
(8899)
金融(8899)
经济研究(8864)
农业大学(7946)
财经(7911)
业经(7718)
(7494)
技术(7270)
教育(7107)
科技(6945)
(6769)
林业(6455)
问题(6387)
商业(5633)
中国农业(5612)
(5450)
共检索到165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于业绍  周琳  黄则平  陆平  吴介新  
本文阐述了海水比重、温度和底质对青蛤稚贝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青蛤稚贝在1.010~1.025比重范围内,生活正常,比重越高,生长越快;超过1.025,比重越高,生长变慢,存活率降低。青蛤适宜生长和存活的温度范围为10~33℃,在此范围内,温度越高,生长越快,存活率也就越高;超过33℃时,生长变慢,存活率降低。青蛤稚贝适宜底质为砂质和细砂质,纯泥质不适青蛤稚贝生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长松  房斌  王慧  庄平  周凯  么宗利  来琦芳  
通过青蛤稚贝不同放养密度的试验,研究了青蛤稚贝放养密度、生长与底质中硫化物间的相互关系。试验结果显示:(1)底质中的硫化物浓度(Cs)随着青蛤稚贝放养密度的增大而升高,并与稚贝瞬时生长率(IGR)存在显著负相关,IGR=8.22×10-0.484Cs(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惠玉  洪性润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小褐虾(Crangon uritai)的人工饲养,以观察栖息底质对其存活率和生长的影响。实验小褐虾样本来自韩国釜山Dadaepo(35°02′N,128°57′E)附近4 m水深海域的桁杆拖网渔获,共选取80尾样本进行实验,其中雌性40尾、雄性40尾,并分别被独立饲养在40个有沙和40个无沙的2 L容器中。为便于分析,将实验样本设为每组20尾,分别为无沙饲养的雌性组NSF和雄性组NSM,以及有沙饲养的雌性组SAF和雄性组SAM。实验环境条件为水温14℃、盐度32.5、光周期L∶D为12∶12。饲养期间,每天投喂新鲜的冷冻虾肉,投喂24 h后将残饵虹吸排除,海水每3天更换1次...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杨星星  吉红九  于业绍  管加兴  孙益奎  
报道了在大规格青蛤苗种培育过程中,放养方式、密度、底质、饵料等因素与青蛤稚贝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规格为10~300万粒/kg的青蛤苗,在底质适宜的池塘、海涂进行培养,都能获得很好效果,培养3~11个月,稚贝可增重几十倍或上百倍;在水温实验中,8~33℃的范围内稚贝存活率为100%,33℃时稚贝的壳长增长率最大,达175%;在海水比重实验中,海水比重为1.015~1.020两组生长最好,壳长增长率分别达89%、96%;饵料实验中得出投喂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M櫣eueriLemmermann)培养青蛤稚贝效果最好,其次是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galbanaParkOA 3...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景晓  李琪  葛建龙  王许波  孔令锋  
分别以2010年通过2个野生个体进行交配获得的A01全同胞家系和2011年通过A01家系子代进行交配获得A02全同胞家系为亲本,在2013年6月采用同时建立全同胞交配子一代F1(F=0.250)、全同胞交配子二代F2(F=0.375)及设置对照组(F=0)的方法,研究在相同环境条件下,不同实验组的受精率与孵化率以及近交对长牡蛎幼虫期、稚贝期生长和存活的影响,并初步探讨近交代数与近交衰退的关系。结果发现,各组的受精率均在90%以上,除F2组外其余2组的孵化率也在90%以上;幼虫阶段,F1组和F2组的壳高与壳长均从12日龄出现衰退(近交衰退系数,inbreeding depression coef...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陈爱华  张志伟  姚国兴  张曹进  刘广丰  吴旭峰  沈和定  
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底质、养殖密度及饵料密度对大竹蛏稚贝生长及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底质对大竹蛏稚贝生长、存活均有影响,生长速度细砂组>粗砂组>细粉砂组,细砂组存活率(64.25%)>粗砂组(62.79%)>细粉砂组(60.41%);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2)随着养殖密度增大,大竹蛏稚贝的生长速度减慢,存活率也逐渐降低。(3)随着饵料密度增加,大竹蛏稚贝生长速度加快,存活率表现为先高后低,饵料密度为20×l04ind/mL时的成活率最高。可见,粒径在0.25~0.063mm的细砂为大竹蛏稚贝培育的最佳底质,壳长5~10mm稚贝的适宜培育密度为1×l04ind/m2,每日2次投...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于业绍  王慧  陆平  吴介新  启东盐场  
青蛤生境及生长HABITATANDGROWTHOFCLAM(CYCLINASINENSISGMELIN)¥YuYeshaoandWangHui(EastChinaSeaFisheriesResearchInstitute,ASF,Shanghai2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周琳  于业绍  陆平  杨世俊  
本文报道了青蛤受精卵密度对孵化的影响和青蛤幼虫培养密度对生长的影响。受精卵密度在26个/ml、30个/ml、38个/ml、44个/ml、53个/ml时,孵化率在87.8~89.9%之间;受精卵密度为53个/ml时,幼虫畸形率较高。实验发现,幼虫的培养密度应控制在6~11个/ml,幼虫变态后,减少培养密度,可以提高幼虫成活率。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于业绍  周琳  陆平  黄则平  
本试验以几种单细胞藻类为饵料,研究青蛤稚贝的生长和成活率。经21天饲养证明,小球藻、扁藻、三角褐指藻、底栖硅藻都是青蛤稚贝的适宜饵料,其成活率均达90%以上,其中又以投喂底栖硅藻生长最快。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蔡瑞钰  赵健蓉  黄静  苏胜齐  王志坚  
为探究不同温度对云南盘鮈(Discogobio yunnanensis)仔稚鱼生长及存活率的影响,实验设置14、17、20、23和26℃五个温度梯度,以刚出膜且发育正常的云南盘仔鱼为实验对象,定期观察仔稚鱼的生长发育情况并统计死亡数量,测定全长、体长、体重等生长参数。结果显示:温度显著影响云南盘鮈仔稚鱼的生长发育及存活。随着温度的升高,发育进程加快;实验结束时,23℃组云南盘鮈口吸盘最早发育完整,20℃组云南盘鮈存活率最高。在整个实验过程中,20、23和26℃组间全长和体重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这几个温度对云南盘的全长、体重生长产生的效应大致相同。综合多种因素考虑,建议在实际生产中,以20~26℃作为云南盘的养殖温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梦清  游出超  林立蔚  李世才  董兰芳  刘海娟  龙子扬  彭慧婧  陈瑞芳  
【目的】分析不同干露条件对织锦巴非蛤稚贝呼吸代谢和潜沙行为的影响,为优化织锦巴非蛤苗种运输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模拟织锦巴非蛤稚贝实际运输环境,选取体长3.89±0.33 mm的织锦巴非蛤稚贝进行试验,测定不同干露温度(10、15和20 ℃)和干露时间(0、3、6、9和12 h)下织锦巴非蛤稚贝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对检测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并对织锦巴非蛤稚贝重新入水后的潜沙行为进行观察,分析织锦巴非蛤稚贝的耐干露能力及干露后的呼吸代谢和潜沙行为差异。【结果】不同干露时间和温度对织锦巴非蛤稚贝在恢复期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有一定程度影响。当干露温度相同时,织锦巴非蛤稚贝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随着干露时间延长而升高。当干露时间相同时,织锦巴非蛤稚贝的耗氧率随着干露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排氨率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干露时长对织锦巴非蛤稚贝耗氧率的直接影响程度大于干露温度,干露时长与耗氧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祁剑飞  郑雅友  巫旗生  宁岳  郭香  曾志南  贾圆圆  
为改进菲律宾蛤仔垦区育苗技术,设置一口池塘(A)培育高密度浮游植物并定期添加至育苗池(B),未添加藻类育苗池(C)作为对照,比较了A、B、C以及邻近自然海区(D)的水体、沉积物、浮游植物状况和池塘B、C中稚贝生长情况。结果显示,池塘A、B、C之间水质和沉积物各指标无显著性差异,但三者水体中盐度、pH、溶解氧、氨氮、硝酸盐氮、活性磷酸盐和沉积物中有机碳、硫化物与自然海区D差异显著;浮游植物密度A>B>C>D,但仅A、D间差异显著;池塘B稚贝壳长和密度均显著大于池塘C。这表明垦区与自然海区环境差异大,而育苗期间通过外源补充藻类能提高稚贝的生长率和成活率,进而提高菲律宾蛤仔垦区育苗成功率。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任晓亮  吕国华  姜海洲  王林  梁建超  马学艳  金武  徐东坡  占明飞  闻海波  顾若波  
为提高橄榄蛏蚌(Solenaia oleivira)稚蚌成活率,在稚蚌生长3个阶段设置不同的饵料和底质组合,探究饵料和底质对稚蚌成活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期稚蚌投喂破壁微拟球藻组的成活率、壳长和壳高生长均显著高于投喂未破壁微拟球藻组;3.4×10~5个/mL和6.8×10~5个/mL饵料浓度对前期稚蚌成活率、壳长和壳高生长无显著性差异。中期稚蚌成活率5组间差异不显著;投喂混合饵料组(50%卵囊藻+50%未破壁微拟球藻)的壳长、壳高与投喂破壁微拟球藻组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投喂卵囊藻组与未破壁微拟球藻组;相同饵料条件下,添加硬黄泥底质组成活率与添加黄泥底质组差异不显著,但壳长和壳高硬黄泥组显著低于黄泥组。后期稚蚌硬黄泥组、铁锈泥组、黄泥组和花园泥组间成活率和壳长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前期稚蚌消化吸收能力差,投喂机械破壁微拟球藻有利于稚蚌存活和生长,3.4×10~5个/mL的饵料浓度即可满足稚蚌生长所需;中期稚蚌投喂混合饵料或破壁微拟球藻更有利于稚蚌的存活和生长,黄泥为其适宜底质;后期稚蚌对底质要求降低,硬黄泥、花园泥、铁锈泥和黄泥均是其适宜底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薛素燕  赵法箴  方建光  孔杰  毛玉泽  张继红  张庆文  
采用室内受控实验方法测定了不同温度(15,20,25和30℃)和盐度(盐度5,10,15,20,25,30和35)以及温度和盐度交互作用对中华原钩虾幼体孵化、存活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华原钩虾幼体孵化的数量受水温影响显著(P<0.05),20℃幼体孵化率最高,平均每只亲体孵化幼体30.67个。水温对幼体生长的影响差异十分显著(P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冬冬  徐官根  李晓英  董志国  葛红星  董迎辉  林志华  张倩  
为筛选适宜在连云港推广的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innaeus)新品种,课题组引进了文蛤"万里红"系列新品种(系)。通过前期的成贝试养殖,预选出"万里红"与"万里2号"的池塘养殖性能更优,但稚贝到幼贝阶段生长尚不清楚。进一步比较研究了这两种文蛤稚贝在池塘中生长性能以及季节性差异。经过1年的生长比较(2016年12月10日-2017年12月10日),结果表明,稚贝在160~220 d养殖期间,"万里2号"的壳长、壳高、壳宽和体质量都显著大于"万里红"(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