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41)
- 2023(4219)
- 2022(3462)
- 2021(3056)
- 2020(2493)
- 2019(5603)
- 2018(5460)
- 2017(10011)
- 2016(5521)
- 2015(5820)
- 2014(5584)
- 2013(5432)
- 2012(5032)
- 2011(4753)
- 2010(4916)
- 2009(4453)
- 2008(4491)
- 2007(3980)
- 2006(3654)
- 2005(3155)
- 学科
- 济(22357)
- 经济(22332)
- 管理(16166)
- 业(12203)
- 方法(10023)
- 环境(9499)
- 企(9440)
- 企业(9440)
- 数学(8691)
- 数学方法(8537)
- 学(8170)
- 农(6461)
- 生态(5687)
- 中国(5163)
- 划(5157)
- 业经(4928)
- 财(4695)
- 地方(4532)
- 农业(4428)
- 资源(4325)
- 贸(4300)
- 贸易(4300)
- 易(4174)
- 和(4140)
- 规划(3936)
- 环境规划(3835)
- 理论(3747)
- 发(3689)
- 融(3566)
- 金融(3565)
- 机构
- 大学(84491)
- 学院(84226)
- 济(32682)
- 经济(32090)
- 研究(31437)
- 管理(29767)
- 理学(26502)
- 理学院(26111)
- 管理学(25351)
- 管理学院(25216)
- 科学(22460)
- 中国(21681)
- 农(17889)
- 京(17597)
- 所(16848)
- 研究所(15951)
- 业大(14788)
- 财(14399)
- 农业(14170)
- 中心(13411)
- 江(12622)
- 范(12263)
- 财经(12203)
- 师范(12088)
- 院(11630)
- 经(11158)
- 北京(10737)
- 经济学(10710)
- 科学院(10005)
- 师范大学(9884)
- 基金
- 项目(62958)
- 科学(50125)
- 基金(47156)
- 家(43286)
- 国家(42986)
- 研究(42308)
- 科学基金(36086)
- 社会(27651)
- 社会科(26340)
- 社会科学(26332)
- 基金项目(25114)
- 省(24705)
- 自然(24525)
- 自然科(23880)
- 自然科学(23870)
- 自然科学基金(23418)
- 划(21522)
- 教育(19090)
- 资助(18926)
- 重点(15085)
- 编号(14989)
- 发(13810)
- 部(13575)
- 创(13065)
- 计划(12776)
- 科研(12338)
- 国家社会(12312)
- 创新(12296)
- 成果(11439)
- 教育部(11185)
共检索到1144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周毅 杨红生 张福绥
在双壳贝类的氮(N)排泄中,尽管NH4+-N含量占主导地位,但氨基酸含量占据着相当可观的比例,其他形态的N,如尿素、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也有检出,但比例不大。在双壳贝类磷(P)排泄中,有机磷含量约占总溶解磷排泄的1/3。双壳贝类N、P排泄在沿岸生态系统的营养动力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我国高密度的沿岸贝类养殖海区,双壳贝类N、P排泄对养殖海区的营养循环可能产生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双壳贝类 排泄 氮 磷 生态效应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周丽青 赵丹 吴宙 吴磊 杨金龙
本文简要概述了主要经济双壳贝类性别分化分子机制研究进展,介绍国内外研究性别分化和性别决定的代表性双壳贝类物种及主要研究成果,主要涉及牡蛎科(Ostreidae)、扇贝科(Pectinidae)、珍珠贝科(Pteriidae)等常见的经济物种,分子层面涵盖了核酸、蛋白质和激素等,通过综述这些物种相关研究的现状,展望双壳贝类性别分化研究的发展趋势,以助加深对双壳贝类性别分化和性腺发育的认识,为解析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及其他双壳贝类性别分化分子机制研究理清思路。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选召 宋浩 王芳 李永仁 张涛
海洋硫化物环境普遍存在,硫化物的产生与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的水体缺氧情况密切相关,过量的硫化物对海洋生物具有毒性效应。但部分栖息于富硫化物环境的双壳贝类,通过适应性进化获得较强的耐受性,具备很强的代谢硫化物能力。基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总结了硫化物的生物和非生物性来源,以及深海和浅海等典型富硫环境,归纳了硫化物的生物毒性效应,如造成线粒体去极化、破坏大分子结构、引发细胞凋亡等,并简述了耐硫化物的双壳贝类类型,总结并阐述了硫化物的代谢方式与过程,包括线粒体硫化物氧化途径、硫代牛磺酸途径、血红蛋白转运以及内共生菌代谢,最后从共生菌对硫化物的代谢研究、硫代硫酸盐的排出和运输机制研究、双壳贝类对硫化物耐受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提出研究展望。有助于了解海洋双壳贝类对硫化物的耐受能力及代谢过程,为阐释硫化物对双壳贝类生态角色的影响提供重要参考,并为理解生物对硫化物的响应和适应过程提供重要见解。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代克涛 李娇 关长涛 张媛 赵学伟
研究了多棘海盘车(Asterias amurensis)对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褶牡蛎(Ostrea plicatula)、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5种双壳贝类的摄食选择性和对栉孔扇贝的摄食节律。结果显示,在有或无日本蟳、刺参等干扰饵料的条件下,多棘海盘车对于5种双壳贝类均可摄食,且表现出明显的摄食选择性。其中,多棘海盘车对菲律宾蛤仔的摄食选择性均显著高于其他4种贝类(P<0.05),分别为5.7、5.0、5.7、5....
关键词:
多棘海盘车 摄食选择性 摄食节律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代克涛 李娇 关长涛 张媛 赵学伟
研究了多棘海盘车(AsteriAs Amurensis)对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褶牡蛎(ostreA PlicAtulA)、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5种双壳贝类的摄食选择性和对栉孔扇贝的摄食节律。结果显示,在有或无日本蟳、刺参等干扰饵料的条件下,多棘海盘车对于5种双壳贝类均可摄食,且表现出明显的摄食选择性。其中,多棘海盘车对菲律宾蛤仔的摄食选择性均显著高于其他4种贝类(P<0.05),分别为5.7、5.0、5.7、5....
关键词:
多棘海盘车 摄食选择性 摄食节律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郭远明 刘琴 顾捷 尤炬炬 孙秀梅 刘士忠
为研究4种海洋贝类(泥蚶、菲律宾蛤仔、缢蛏、单齿螺)对海水中铜(Cu)的富集效应。设置Cu浓度分别为0.015、0.020、0.025、0.035、0.065和0.115 mg/L 6个试验组,采用半静水法进行泥蚶、菲律宾蛤仔、缢蛏、单齿螺对海水中Cu的富集试验,分别在0、1、3、5、10、15、20、25、30 d取出部分贝类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Cu含量。结果表明:4种贝类均对Cu表现出了一定的富集效应,单壳类对Cu的富集效应明显大于双壳类。水体中Cu浓度达到0.035 mg/L时,泥蚶和单齿螺对Cu的富集效应明显。水体中Cu浓度达到0.025 mg/L时,菲律宾蛤仔和缢蛏对Cu富...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楠楠 陈廷贵 刘子飞
[目的]作为碳汇而非碳源,海水养殖贝类碳汇的评估及交易机制对典型蓝碳的价值实现,引领海洋渔业乃至蓝色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方法]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评估分析我国海水养殖贝类碳汇量基础上,结合中国核证碳减排(CCER)政策及经验,明晰可交易的海水养殖贝类碳汇,并评析首笔海水养殖贝类碳汇交易实践。[结果]第一,年为468万t,较2001年增长78%,预期2035年为700万t左右,碳汇价值约7亿元;第二,新增贝类养殖、结构调优的增汇和关键环节的负排放等,理论上满足额外性条件,具有碳抵消和可交易价值。第三,我国海水养殖贝类碳汇拥有重大战略机遇,但也存在评估标准和方法学明显不足,实践中监测、核查、报告和交易的机构资质不符,以及供需主体议价能力偏差引致成交价明显偏低等问题。[结论]海水养殖贝类碳汇具有交易潜力,并从加快方法学研制、交易体制机制构建、碳汇示范区建设、拓展交易实践等方面,提出我国推进海水养殖贝类碳汇交易的战略路径,以期为包括海水养殖贝类碳汇在内的海洋碳汇交易机制构建提供基础参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红智 慕永通
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海水贝类养殖产业,在海水贝类生产方面占据绝对优势。中国的海水贝类捕捞产量几乎全部来自鱿鱼、墨鱼和章鱼以及其他海产贝类,中国向FAO报告的5大主要物种组产量全部是养殖产量。尽管中国海水贝类养殖产业规模庞大,但单位养殖产值偏低,养殖效益不容乐观。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主要的海水贝类进口国和最主要的出口国,但进出口均价偏低。中国在世界海水贝类出口贸易中的地位与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海水贝类生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
关键词:
海水贝类 生产 贸易 中国 世界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娴丽 孙耀 武晋宣 尹晖 徐林梅
通过天然饵料条件下的室内流水法,测定并计算了栉孔扇贝氮、磷排泄物的排泄量及温度和壳长对其的影响,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并对栉孔扇贝排泄物中各种形态的N、P含量与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实验条件范围内,扇贝排泄物中VDTN、VPTN的分布范围分别为14.94~248.28μg.(h.ind)-1、1.47~84.08μg.(h.ind)-1,VDTP、VPTP的分布范围分别为0.007~42.54μg.(h.ind)-1、0.916~17.78μg.(h.ind)-1。DTN、PTN占总氮排泄量的百分比分别为77.2%、22.8%,其中氨氮占50.8%;DTP、PTP占总磷排泄量的百分比分别...
关键词:
栉孔扇贝 氮 磷 排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卢敬让 李德尚 杨红生 徐宁 张鸿雁
于1995年6-9月间在施肥鱼贝混养生态系中,实验研究了搭配养殖菲律宾蛤仔对浮游生物的效应和浮游生物对菲律宾蛤仔养殖的影响。在浮游生物群落构成方面,菲律宾蛤仔使蓝藻、甲藻和浮游挠足类显著减少。对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程度与养殖密度有关,而浮游生物丰度和初级生产力在时间上的变化又与营养盐有关。贝类对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和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水质。浮游生物丰度和初级生产力与菲律宾蛤仔生产量和养殖生物对氮的利用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此结果也表明,在该生态系中贝类生产主要依靠牧食链。
关键词:
浮游生物 菲律宾蛤仔 海水池塘 混养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阅兵 孙立春 刘承初 李家乐
分别对3种淡水贝和3种海水贝的大宗营养成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总体而言,这6种贝的水分含量相差不大,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却相差明显。其中,波纹巴非蛤和长竹蛏属于高蛋白贝类,其蛋白占干物质的75%,而其脂肪和灰分含量中等,分别占8%和14%左右;近江牡蛎和河蚌属于多脂肪贝类,其脂肪含量在所测贝类中最高,约占干物质的14%,而蛋白和灰分则相对较少,分别为14%和6%;螺蛳和中华圆田螺属于高灰分贝类,其灰分含量高达27%,蛋白居中(60%),而脂肪最低(3%)。在蛋白质量方面,这几种贝类的氨基酸评分总体略低于全鸡蛋蛋白,但其赖氨酸评分优于全鸡蛋蛋白,在与粮谷类的搭配上具有更明显的蛋白质增效作...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钟硕良 蔡玉婷 董黎明 吴立峰
根据2005年4月和10月对厦门海域贝类养殖区养殖贝类体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的调查资料,对4种养殖贝类(僧帽牡蛎、菲律宾蛤仔、泥蚶和缢蛏)体中石油类(TPH)和多氯联苯(PCBs)含量的分布和积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厦门海域4种养殖贝类体中TPH和PCBs含量范围分别为(2·89~34·6)mg/kg,湿重和(5·06~45·7)μg/kg,湿重,总平均值分别为12·3mg/kg,湿重和15·5μg/kg,湿重。总体上,养殖贝类体TPH和PCBs含量的区域分布,潮间带养殖贝类>浅海养殖贝类>虾池养殖贝类,呈西海域和同安湾内较高,大嶝海域较低的格局。养殖贝类体TPH和PCBs含量季节变化呈春...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林生
贝类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就业率、改善人民生活及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日益凸显。近年来,因环境胁迫和病原侵染引发的海水养殖贝类暴发性病害时有发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严重阻碍了海水养殖产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贝类缺乏适应性免疫,且主要养殖于开放或半开放水体,难以通过疫苗注射或环境调控等手段进行病害防控。贯彻“绿色防控”的理念,加快病害预警预报体系建设是海水养殖贝类病害防控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综述了我国海水贝类养殖及病害发生的现状,并结合团队前期研究和病害预警预报工作实践,提出了海水养殖贝类病害防控策略,以期提升我国水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为保障水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叶玫 阮金山 钟硕良 董黎明 罗冬莲 李秀珠
为了评估福建省海水贝类养殖区滴滴涕(DDTs)的残留水平和风险,于2005年8月和2006年8月,采集养殖区20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20个、养殖贝类样品46个,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中DDTs的残留量,并对其残留水平、分布趋势和组成特征进行分析,以期对该地区污染状况、生态风险及贝类食用安全进行探讨与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贝类养殖区表层沉积物DDTs含量范围为1.93~56.6μg/kg(干重),平均值15.8μg/kg;40%的样品DDTs的污染指数在0.697~2.83之间,不同程度受到DDTs的污染,提示存在一定的潜在生态风险。养殖贝类DDTs含量范围为2.04~107μg/kg(湿重),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