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61)
- 2023(9413)
- 2022(7661)
- 2021(6851)
- 2020(5879)
- 2019(13026)
- 2018(12958)
- 2017(25110)
- 2016(12845)
- 2015(13820)
- 2014(13492)
- 2013(13506)
- 2012(12064)
- 2011(10359)
- 2010(10778)
- 2009(10454)
- 2008(10957)
- 2007(10137)
- 2006(8817)
- 2005(8218)
- 学科
- 业(78677)
- 企(72925)
- 企业(72925)
- 管理(59229)
- 济(55941)
- 经济(55868)
- 方法(24863)
- 业经(24781)
- 财(22455)
- 农(19488)
- 务(18986)
- 财务(18980)
- 财务管理(18960)
- 技术(18883)
- 企业财务(17979)
- 数学(17151)
- 数学方法(17065)
- 制(16262)
- 农业(14642)
- 中国(14558)
- 技术管理(13433)
- 银(13302)
- 银行(13298)
- 理论(12613)
- 策(12565)
- 行(12528)
- 划(11741)
- 和(11548)
- 经营(11082)
- 险(11028)
- 机构
- 学院(186295)
- 大学(179402)
- 管理(83134)
- 济(82713)
- 经济(81268)
- 理学(70356)
- 理学院(69830)
- 管理学(69193)
- 管理学院(68828)
- 研究(50712)
- 中国(48803)
- 财(42157)
- 京(36250)
- 财经(32765)
- 江(29914)
- 经(29648)
- 农(27421)
- 科学(27202)
- 中心(24975)
- 商学(24886)
- 商学院(24679)
- 经济学(24359)
- 财经大学(24110)
- 所(23818)
- 州(23446)
- 业大(23222)
- 北京(22584)
- 经济管理(22101)
- 经济学院(21977)
- 农业(21297)
- 基金
- 项目(116102)
- 科学(94961)
- 研究(88453)
- 基金(86611)
- 家(72591)
- 国家(71848)
- 科学基金(65692)
- 社会(59957)
- 社会科(56904)
- 社会科学(56891)
- 省(47074)
- 基金项目(45675)
- 自然(41547)
- 自然科(40635)
- 自然科学(40630)
- 自然科学基金(40040)
- 教育(38519)
- 划(36867)
- 编号(34178)
- 资助(34121)
- 创(31715)
- 业(31541)
- 创新(28422)
- 成果(25844)
- 部(25554)
- 制(25087)
- 重点(25063)
- 发(24866)
- 国家社会(24753)
- 人文(23454)
共检索到287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洪彬 陈泽缘
随着集采等医改政策的推进和行业竞争的加剧,传统药企利润大幅下降,创新成了医药行业的主旋律,因此传统药企面临新老业务风险交织的困境。海正药业作为典型的传统药企,为了实现新老业务的风险隔离,提出了“聚焦、瘦身、优化”的战略选择,进行了多次资产剥离,实现了价值创造。海正药业通过剥离新业务子公司的部分股权,隔离了研发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在满足整体战略的基础上规避了风险,既促进了新业务的发展,也避免了其对老业务的冲击,成为传统药企价值创造的一种选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玉婷
文章利用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财务数据,实证考察资产剥离对企业资本投资的影响,以及现金持有价值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资产剥离动因不同,对企业资本投资产生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战略性资产剥离与企业资本投资显著正相关,而非战略性资产剥离则与企业资本投资显著负相关;现金持有价值与企业资本投资间显著正相关;现金持有价值显著增强战略性资产剥离与企业资本投资间的正相关程度,并显著削弱非战略性资产剥离与企业资本投资间的负相关程度。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陈佳 李强 曾勇
资产剥离会通过改变在位资产的构成而影响总资产风险收益特征。区别于已有研究将资产剥离看作看跌期权的通常做法,本文考虑企业剥离非核心资产并将资源重新聚焦于核心资产的一般情形,将资产剥离决策视作一种交换期权。运用实物期权方法和定价核技术,本文在连续时间框架下分析了资产剥离影响资产风险溢价的理论机理,并利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资产剥离对资产风险溢价的影响方向取决于非核心和核心两类资产风险溢价的相对大小,影响程度则由两类资产价值占比的差异和交换期权的价值占比共同决定;进一步,等待剥离的决策灵活性会削弱资产剥离的影响;年轻阶段的资产剥离更加可能对风险溢价具有提升作用。
关键词:
资产剥离 交换期权 风险溢价 生命周期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文强 赵会玉
尽管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对企业的融资带来了便利,丰富了金融市场可供选择的金融工具,但是资产证券化也加剧了金融市场的风险,美国次级债风波就是验证。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隔离机制的基础,认为资产合格、SPV合格、真实销售、重组增值、管理牵制和持续的信息披露等构成六道防线,这对当前我国防范资产证券化中的风险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风险隔离机制 启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柯晔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网络开始在资本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P2P网络借贷平台与资产证券化相结合就是互联网金融创新下的产物。但是面对强金融监管的制约,P2P平台资产证券化发展较为缓慢,其中蕴含了诸多法律风险。面对这种现状,如何平衡金融监管与金融效率之间的关系,使之能在促进金融创新的同时,保护投资者利益。为此,P2P平台资产证券化过程中风险隔离制度不可或缺。本文试图从目前成功的类资产证券化PPmoney模式入手,分析在当前语境下P2P平台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合法性,围绕风险隔离的两个角度,即SPV组织形式以及真实出售,尝试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风险隔离制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业顺 李建胜
资产证券化以其融资结构的创新和资本利用率高的特点,成为各国资本市场上极具活力的金融产品。我国的资本环境也适时引入了资产证券化,并已进行了资产证券化方面的尝试。而风险隔离机制是资产证券化构建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从我国现有法律制度环境出发,探讨资产证券化以及风险隔离机制的有关问题,主要从SPV的独立、SPV的设立方式以及资产转移方式等方面,进一步探讨如何完善风险隔离机制。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SPV独立性 风险隔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魏妍炘 戴娟萍
资产剥离特别是改善短期绩效的战术性资产剥离,对公司价值效应的影响尚无定论。面对强大退市风险的中国远洋,在2013年剥离三项资产,通过战术性资产剥离扭亏为盈,保住上市资格。研究发现:战术性资产剥离的总体价值效应并不确定;剥离的资产属性对股东价值产生不同的影响,剥离混合资产为股东创造价值,剥离纵向资产会毁损股东价值。本文的结论对研究战术性资产剥离如何为股东创造价值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资产剥离 剥离类型 资产属性 价值效应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华
种族居住隔离已深深扎根于美国城市生活中 ,许多美国主要大都市区的城市中心 ,至今都保持着高度的居住隔离。本文介绍了这种居住隔离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 ,并指出 ,它是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住房业、银行业和私人共同作用的结果 ;居住隔离对黑人的生活质量和文化产生了许多破坏性的后果。
关键词:
居住隔离 联邦政府 黑人聚居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雷建波
为研究国有企业剥离及其绩效,本文选取2006~2010年间发生剥离同时其前一年及后两年都未曾再发生剥离的35家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笔者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样本公司剥离前后4年的绩效分别进行评估,研究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在剥离当年绩效得到显著改善,但在剥离后第一年绩效下降明显,随后,绩效又有所提升。这说明国有企业剥离的短期效果还是不错的,但长期效果一般。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剥离 因子分析 绩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婧
文章从不同产权配置约束视角出发,本文以沪深A股工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资产剥离对工业企业环保投资效率的作用与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资产剥离会显著提升工业企业环保投资效率;进一步发现不同产权配置下资产剥离对环保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呈现出异质性,相较而言,在非政府控制企业和地方政府控制企业中资产剥离对环保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显著,在中央政府控制企业中并未体现出显著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严复海 李焕生
本文以资产剥离概念、理论基础、剥离决策、剥离绩效评价等维度,对国内已有的研究文献和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我国企业资产剥离的规范化操作流程和逻辑顺序提供参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靳群星 李英新 陈希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锋
近年来,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较快,为满足各类市场主体多元化需求、服务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金融控股公司如何建立风险隔离机制,补齐监管制度短板,防范跨市场、跨业态风险传染至关重要。国外金融控股公司风险隔离的主要做法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完善我国金融控股公司"防火墙"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