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50)
2023(8056)
2022(6703)
2021(6101)
2020(5055)
2019(11106)
2018(10910)
2017(20039)
2016(11264)
2015(12253)
2014(12132)
2013(11584)
2012(10665)
2011(9569)
2010(9310)
2009(8577)
2008(8206)
2007(7212)
2006(6133)
2005(5142)
作者
(35593)
(29803)
(29626)
(28136)
(18714)
(14351)
(13280)
(11942)
(11405)
(10368)
(10366)
(9897)
(9659)
(9490)
(9371)
(9131)
(9121)
(8850)
(8583)
(8455)
(7710)
(7349)
(7214)
(6815)
(6758)
(6495)
(6489)
(6456)
(6060)
(6059)
学科
(42347)
经济(42292)
管理(29272)
(26548)
(19917)
企业(19917)
方法(19036)
数学(17309)
数学方法(17161)
(12576)
(12247)
中国(11892)
(10921)
地方(9232)
(8877)
(8663)
贸易(8660)
业经(8553)
(8408)
农业(8311)
(7443)
(7044)
银行(6996)
环境(6941)
(6928)
金融(6921)
(6678)
技术(6509)
理论(6093)
(5954)
机构
大学(156425)
学院(156163)
(61927)
经济(60790)
研究(58475)
管理(56329)
理学(49395)
理学院(48791)
管理学(47683)
管理学院(47435)
中国(42088)
科学(40253)
(38723)
(33877)
业大(32059)
(31469)
农业(30557)
研究所(29439)
(26420)
中心(25806)
(23115)
(22244)
财经(21385)
北京(21061)
农业大学(20492)
(19788)
(19623)
(19385)
师范(18990)
经济学(18940)
基金
项目(115890)
科学(89171)
基金(83738)
(78176)
国家(77553)
研究(75830)
科学基金(63737)
社会(48245)
(46124)
社会科(45701)
社会科学(45690)
基金项目(44727)
自然(43830)
自然科(42828)
自然科学(42811)
自然科学基金(42061)
(39352)
教育(34376)
资助(33609)
编号(28096)
重点(26979)
(24674)
计划(24661)
(24360)
(23935)
科研(23271)
科技(22621)
创新(22540)
成果(21207)
(20614)
期刊
(63456)
经济(63456)
研究(40679)
学报(37590)
(33299)
科学(30659)
中国(30126)
大学(27183)
学学(26363)
农业(21998)
(19450)
管理(18714)
教育(14364)
业经(11984)
(11905)
技术(11550)
经济研究(11533)
(11515)
金融(11515)
林业(11300)
业大(11230)
财经(10235)
(9774)
科技(9382)
问题(9155)
(8844)
农业大学(8821)
商业(7410)
统计(7387)
资源(7079)
共检索到222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游惠明  何东进  洪伟  游巍斌  刘进山  蔡昌棠  王磊  叶贤双  
对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长苞铁杉林粗死木质残体(coarse woody debris,CWD)的直径、数量、体积、高度及腐烂等级的分布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海拔的CWD主要分布在0-20 cm的小径级范围,数量和体积随径级的增加呈下降趋势;(2)海拔对倒木数量分布有极显著影响(df=2,P=0.006),倒木的数量随海拔上升而减少;枯立木的数量、体积随海拔的上升而增加;(3)不同海拔CWD主要分布在0-5 m高度级,且此高度级内CWD的数量分布随海拔的下降而增加;(4)倒木数量在不同腐烂等级上的分布差异显著(df=4,P=0.033).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石红  何东进  朱乃新  简立燕  吴建勤  刘进山  詹仕华  胡哲森  游秀花  游惠明  
为了解长苞铁杉林枯落物的持水特性以及水文变化过程,进一步揭示长苞铁杉林幼苗天然更新困难的内在机制,以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种类型长苞铁杉林为对象,对其枯落物层持水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4种类型长苞铁杉林枯落物层平均厚度在19~34 mm,枯落物蓄积量为10.22~24.98 t·hm~(-2),枯落物蓄积量以长苞铁杉和猴头杜鹃为建群种的类型Ⅰ最大;(2)枯落物最大持水率为149.94%~223.47%,最大持水量为11.91~34.42 t·hm~(-2),最大拦蓄量为15.32~48.84 t·hm~(-2),有效拦蓄量为8.38~18.43 t·hm~(-2);(3)不同林分类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石红  何东进  游惠明  刘进山  蔡昌棠  
对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苞铁杉林、猴头杜鹃林和柳杉林典型森林群落粗死木质残体(CWD)现存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天宝岩3种典型森林群落CWD现存量分别为33.6、45.3、31.8t/hm2,处于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森林的中间水平;2)3种森林群落中,CWD的不同形态组成较不同腐烂等级对现存量差异的贡献度更大;3)猴头杜鹃林和长苞铁杉林内各种类型CWD现存量表现为倒木>枯立木>树桩,柳杉林内CWD现存量则为树桩>枯立木>倒木;4)中高腐烂等级CWD现存量为猴头杜鹃林>长苞铁杉林>柳杉林,而在低腐烂等级中呈现长苞铁杉林>猴头杜鹃林;5)在柳杉林内,未受人为干扰地段枯立木和树桩所占比例明显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马豪霞  任毅华  郑维列  
以西藏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Abies georgei var.smithii为研究对象,运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对林下粗木质残体进行调查,采用5级腐烂系统对粗木质残体进行分等定级,测定有机C、全N、全K、全P、Ca和Mg 6种养分元素含量,分析C/N、C/P及N/P比值。结果表明:各腐烂等级养分元素含量及养分储量均表现为有机C>Ca>全N>全K>Mg>全P;C/N、C/P随粗木质残体腐烂程度的加深逐渐减小,N/P则是从Ⅰ至Ⅲ级逐渐增大,Ⅲ到Ⅳ级突然减小,之后又开始增大;在不同类型粗木质残体上,南坡养分总储量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倪舒静   肖石红   曹彦   梁瀞文   游巍斌   何东进  
[目的]揭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长苞铁杉群落木质残体在碳循环中的基础作用,为长苞铁杉群落保护与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方法]以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种长苞铁杉群落(长苞铁杉纯林、长苞铁杉+阔叶树混交林、长苞铁杉+猴头杜鹃混交林和长苞铁杉+毛竹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林内不同树种、不同存在形式(细木质残体、倒木、枯立木和树桩)开展动态调查(2012年、2014年、2016年),估算木质残体生物量和碳储量并分析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4种群落内不同树种木质残体均是长苞铁杉的生物量占比最大(31.57%~77.77%);(2)4种长苞铁杉群落同一林型不同年份相同存在形式的木质残体类型生物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同一林型不同年份的木质残体类型均是倒木生物量最高(长苞铁杉纯林:5.82~9.48 t·hm~(-2);长苞铁杉+阔叶树混交林:10.90~17.83 t·hm~(-2);长苞铁杉+猴头杜鹃混交林:7.20~10.37 t·hm~(-2);长苞铁杉+毛竹混交林:6.11~9.77 t·hm~(-2));3次调查结果中长苞铁杉纯林枯立木生物量与其他3种群落枯立木生物量均差异显著(p<0.05);(3)4种长苞铁杉群落均是长苞铁杉的碳储量最多,且随着年份的增长,其碳储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长苞铁杉纯林:3.64~4.62 t·hm~(-2);长苞铁杉+阔叶树混交林:4.67~4.71 t·hm~(-2);长苞铁杉+猴头杜鹃混交林:2.29~2.53 t·hm~(-2);长苞铁杉+毛竹混交林:3.10~4.79 t·hm~(-2));(4)4种长苞铁杉群落木质残体中均是倒木的碳储量最高,除长苞铁杉+毛竹混交林倒木碳储量是先减少后增加外,其他3种长苞铁杉群落倒木的碳储量均呈现上升趋势,且4种群落中,长苞铁杉+阔叶树混交林的倒木碳储量最高,为4.91~7.68 t·hm~(-2);3次调查结果中,长苞铁杉纯林枯立木碳储量与其他3种混交林枯立木碳储量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p4种长苞铁杉群落中,不同形式木质残体中均是倒木的生物量和碳储量最高;不同树种木质残体均是长苞铁杉的生物量和碳储量最高。长苞铁杉纯林内枯立木生物量、碳储量与其他群落内枯立木差异显著(p<0.05)。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金光泽  刘志理  蔡慧颖  台秉洋  蒋小兰  刘妍妍  
论文以小兴安岭谷地云冷杉林大面积固定样地(9.12 hm2)为对象,分析了粗木质残体(CWD)的物种组成、径级分布、存在形式、腐烂等级。主要结果如下:①CWD的密度为1 097株/hm2,胸高断面积为18.49 m2/hm2,材积为96.25 m3/hm2。②所有CWD个体的径级分布呈典型的倒"J"型,其中红松(Pinus koraiensis)和兴安落叶松(Larix gm elini)呈双峰型,其他主要组成树种呈典型的倒"J"型;从材积上看除了兴安落叶松呈随着径级的增加材积也增加的"J"型分布外,其余主要树种均呈近正态分布,总体上材积呈近正态分布。③云冷杉林主要以干基折断、拔根倒、枯立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垚  盛基峰  于美佳  段少荣  叶彦辉  韩艳英  
【目的】粗木质残体(CWD)是林芝云杉林中重要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组成要素,其储量特征是研究CWD的基础。采用国际上统一的分类标准对林芝云杉林CWD进行分类并调查其储量和影响因素,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结果比较,利于整合和完善全球CWD数据。【方法】在西藏自治区波密县岗乡云杉林自然保护区内内设置1 hm~(2)样方,对样方内环境因子、CWD类型、分解等级和径级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对CWD储量的影响。【结果】林芝云杉林内CWD的密度、体积和储量分别为191 株/hm~(2),261.966 m~(3)/hm~(2)、80.72 t/hm~(2)。林内主要以10~20、20~30、30~40 cm径级倒木分布为主,CWD总体径级储量顺序为:大径级(61.25%)>中径级(28.55%)>小径级(10.20%);分解等级以Ⅱ、Ⅲ等级为主。不同分解等级CWD储量变化为:Ⅱ>Ⅲ>Ⅰ>Ⅳ>Ⅴ,倒木储量与CWD总体变化规律一致,枯立木和大枝储量分布为:Ⅱ>Ⅰ>Ⅲ>Ⅳ>Ⅴ,树桩密度较小,主要为Ⅰ级。林内倒木、枯立木、大枝和树桩储量分别为77.26、2.78、0.31和0.37 t/hm~(2)。其中倒木在密度、体积和储量中占比最高,是CWD的主要贡献者,构成林芝云杉林CWD的主体。【结论】林芝云杉林CWD储量与全球针叶林CWD储量的平均值相近,可能与藏东南的水热条件、树种组成、森林植被类型和分布规律等因素相关。本文通过对藏东南林芝云杉林CWD的研究可为藏东南云杉林的可持续发展与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东进  何小娟  洪伟  刘勇生  卞莉莉  覃德华  游惠明  
详细论述了粗死木质残体(CWD)的内涵及其分类系统,对国内外粗死木质残体的研究动态进行了梳理与归纳,并指出CWD的生态功能已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重视,特别是对CWD的贮量、分解量(率)、养分贮量(C、N等)、动态变化过程及其特征、CWD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更新演替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功能、强大的水土保持功能(抑制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质地)以及与水土保持相关的幼苗保育功能等方面都作了较多的论述和研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沈林  杨华  亢新刚  岳刚  
探讨不同强度的择伐对天然云冷杉林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为合理经营森林提供依据。采用点格局分析法的O-ring统计,对天然云冷杉林在3种不同强度(弱度20%、中度30%、强度40%)择伐22年后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树种间空间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块样地林分整体和主要树种均表现为随机分布,强度择伐林木多呈聚集分布,而弱度、中度择伐树种大多处于随机和均匀分布;主要树种间的空间关联性表现为弱度择伐的负相关现象多于其它择伐类型。弱度择伐更加有利于天然云冷杉林林分空间结构的优化。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吕琨珑  饶良懿  李菲菲  李会杰  朱梦洵  朱振亚  周建  
粗木质残体(CWD)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组成和功能发挥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收集整理文献资料数据的基础上对长白山、小兴安岭、秦岭、武夷山、鼎湖山、哀牢山等地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粗木质残体储量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初步统计和分析。初步结果认为:中国南、北方森林生态系统的粗木质残体储量存在差异,北方的粗木质残体储量是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南方的粗木质残体储量是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海拔、林分结构、年平均降水量、自然灾害、人为干扰均是影响粗木质残体储量的因子,枯立木和倒木是中国原始林粗木质残体储量的主要贡献者。研究结果可为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粗木质残体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及相应的合理保护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罗大庆  王军辉  任毅华  朱登强  
通过野外观察和样地调查,分析和比较藏东南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的结实状况、球果和种子的基本性状在不同海拔间及其与冷杉属其他树种的差异。结果表明:急尖长苞冷杉的结实属于有明显间隔周期的类型,天然林通常3年为1个结实丰年轮回期。不同海拔间结实母树的比例和数量差异较大,结实母树比例在25%~80%之间,平均为45%;结实母树数量128~483株·hm-2,平均为230株·hm-2;单株结实球果数量24~366个,平均为157个。林分及树冠空间结实特点为:林冠层树木结实,下层和林内母树不结实;单株树冠上层结实,下层不结实;树冠南面结实较多。与冷杉属其他树种相比,急尖长苞冷杉的球果长度略短,宽度居中;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剑芬  杨玉盛  钟羡芳  贺旭东  
粗木质残体(CWD)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要素,由于定量研究某特定区域CWD的贮量和碳量的工作量相当大,需要长期的研究才能获得可信的数据,因此有关全球森林生态系统CWD的贮量和碳量仍不太清楚。本文根据国内外研究结果综述全球不同森林中CWD的贮量和碳库情况。结果表明:温带针叶林CWD贮量最高(30~200t.hm-2),而阔叶林最低(8~50t.hm-2);全球森林CWD碳贮量范围大致为75~114或157Pg。各森林CWD贮量值变化大,因林龄、CWD分解阶段和人类经营活动(如疏伐、皆伐和控制火烧)而异。今后需更广泛地开展森林CWD调查,以更深刻理解CWD与林分结构、树种特性及干扰的关系。此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梦婷  王振锡  王雅佩  李擎  师玉霞  
[目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20周年之际,划分新疆天山云杉林群落类型,定量分析天山云杉林群落分布格局与环境及采伐干扰因子之间的关系,为新疆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森林资源恢复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新疆典型天山云杉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样方调查,采用双向指示种法(TWINSPAN)对天山云杉林群落进行群落划分,采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方法对其群落类型进行排序,定量分析森林群落分布格局与环境因子和采伐干扰因子的关系。[结果](1)TWINSPAN将47个森林群落调查样方划分为14个群落类型;(2)RDA排序结果表明海拔、坡度环境因子及森林采伐干扰因子是影响天山云杉群落格局的主要环境因素;(3)因子分离显示出环境变量对森林群落格局解释率达33.9%,采伐强度对森林群落格局解释率占5%,两者共同解释率为17.9%,未解释的部分占43.2%。未能解释的部分主要包括群落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其他干扰等因素造成。[结论]新疆典型天山云杉林林区新疆农业大学实习林场有14个森林群落类型,其分布格局受环境因子和采伐干扰因子的共同控制,并且二者的交互作用非常显著。森林采伐干扰的强弱是新疆天山云杉林可持续经营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贵峰  臧润国  张新平  郭仲军  成克武  巴哈尔古丽·阿尤甫  
选择新疆天山山脉从西到东处于不同经度的昭苏、巩留、乌苏、乌鲁木齐和哈密的天山云杉林进行垂直样带调查:将各地点划分为低、中和高3个海拔范围,比较不同范围内主要林分因子的差异;分析主要林分因子随海拔梯度(50m间隔)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地点3个海拔范围内主要林分因子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天山云杉林分平均胸径和最大胸径随海拔梯度的变化差异不显著,而平均树高、最大树高、林分密度、胸高断面积和蓄积量随海拔的增加总体上呈现单峰型的变化趋势;尽管不同经度位置天山云杉林分布的海拔上下限范围不同,但各个位置天山云杉林分的平均树高、最大树高、林分密度、胸高断面积和蓄积量随海拔梯度的变化都可以用二次曲线方程进行描述...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魏书精  孙龙  魏书威  胡海清  
粗木质残体(coarse woody debris,CWD)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组成要素,是联系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碳库储存、群落更新以及为其他有机体提供生境等主要功能的载体和纽带,对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及物质循环以及在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科学有效地对其进行定量化研究,对了解粗木质残体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和全球碳循环与碳平衡中的地位与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从4个方面阐述森林生态系统粗木质残体的研究进展:①粗木质残体的来源及分类;②粗木质残体的研究内容;③粗木质残体的研究方法;④粗木质残体的生态功能。最后提出了提高粗木质残体定量化研究以及结构与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