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00)
2023(2399)
2022(2090)
2021(1911)
2020(1722)
2019(3904)
2018(3911)
2017(7488)
2016(3896)
2015(4378)
2014(4309)
2013(4398)
2012(3994)
2011(3041)
2010(3655)
2009(3533)
2008(3473)
2007(2973)
2006(2591)
2005(2360)
作者
(10234)
(8330)
(8206)
(8119)
(5640)
(3965)
(3937)
(3162)
(3145)
(3058)
(2912)
(2872)
(2708)
(2606)
(2480)
(2473)
(2425)
(2425)
(2412)
(2338)
(2228)
(2146)
(2086)
(1987)
(1901)
(1852)
(1838)
(1775)
(1678)
(1652)
学科
管理(14720)
(13888)
(12849)
企业(12849)
(12492)
经济(12478)
审计(12124)
(7543)
方法(6463)
(5949)
财务(5942)
财务管理(5875)
各类(5873)
(5669)
企业财务(5288)
数学(4883)
数学方法(4839)
(4622)
银行(4621)
(4432)
中国(4341)
(4220)
金融(4220)
(3638)
体制(3379)
业经(2913)
(2635)
(2454)
制度(2453)
技术(2410)
机构
学院(50614)
大学(50384)
管理(20444)
(20213)
经济(19722)
理学(17420)
理学院(17302)
管理学(17022)
管理学院(16942)
中国(14228)
(14130)
研究(13865)
(11262)
财经(10964)
(10020)
(8448)
财经大学(8381)
会计(7811)
中心(7345)
(7140)
科学(7120)
商学(6602)
(6595)
商学院(6571)
北京(6480)
经济学(5969)
审计(5909)
(5682)
(5582)
研究所(5576)
基金
项目(30690)
科学(24369)
基金(23017)
研究(22880)
(19681)
国家(19509)
科学基金(17336)
社会(14855)
社会科(14193)
社会科学(14189)
基金项目(12078)
(11579)
自然(11515)
自然科(11218)
自然科学(11218)
自然科学基金(11013)
教育(10927)
资助(10008)
(9432)
编号(9199)
成果(8139)
(7496)
(6978)
重点(6976)
教育部(6823)
人文(6605)
项目编号(6441)
课题(6414)
科研(6299)
(6262)
期刊
(21332)
经济(21332)
研究(17041)
中国(15168)
(14937)
审计(9348)
(7147)
金融(7147)
会计(7022)
管理(6984)
财会(6588)
学报(5882)
财经(5392)
科学(5229)
大学(4901)
学学(4717)
(4514)
通讯(4382)
会通(4378)
(4292)
经济研究(4039)
技术(3434)
教育(3333)
(3003)
内部(2960)
国内(2960)
(2910)
(2849)
业经(2662)
问题(2597)
共检索到834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周泽将  宋淑婵  
海外经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企业会计审计行为,但当前海归高管如何影响审计师选择问题尚未引起关注。基于此,选择2010—2016年中国资本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①海归高管更加倾向于选择国际"四大";②当代理成本增加时,海归高管选择国际"四大"的倾向更强;③国有产权性质强化了海归高管选择国际"四大"的动机。结合以上研究结论和进一步补充测试中海归高管影响代理成本和海归高管通过审计师选择影响企业价值的两大检验结果,基本上证实代理成本是驱动海归高管选择国际"四大"的动因。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明辉  
西方大量研究表明,公司的代理冲突程度越高,选择大事务所进行审计的动力就越强。文章在对179家IPO公司研究后发现,建立在英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代理理论对我国审计师选择行为的解释力并不充分。在公司规模、成长性、财务杠杆、管理层持股比例、董事会独立性等反映公司代理冲突的变量中,仅公司规模与是否选择大事务所进行审计有显著正向关系,管理层持股与是否选择大事务所审计则呈倒U形关系,没有发现成长性、财务杠杆与审计师选择存在显著关系的证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明辉  
根据代理理论,独立审计的产生源自于降低代理成本的需求。代理冲突的程度将导致不同的审计质量需求,因此产生对异质审计师的需求。西方大量关于审计师选择和审计师变更的经验研究证实了这一点。但是,这一结论建立在有效的价格保护机制前提之下,对于市场发展和公司代理关系均与英美有较大差异的转型经济(包括我国)未必成立。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明辉  
西方大量研究表明,代理成本对公司审计师选择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公司的代理冲突程度越高,选择大事务所进行审计的动力就越强。本文在对我国179家IPO公司研究后发现,在公司规模、财务杠杆、管理层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这四个反映公司代理冲突的变量中,公司规模与是否选择大事务所进行审计有显著正向关系,管理层持股比例与是否选择大事务所审计则呈倒U形关系,没有发现财务杠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审计师选择存在显著关系的证据。因此,建立在英美条件下的代理理论对我国审计师选择行为的解释力并不充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尹美群  杨映月  
文章以代理理论为出发点,对在深圳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如何进行审计师选择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公司总资产、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成长性与审计师的选择正相关,但都不显著;股权集中度与审计师选择负相关;地理位置对审计师选择有重要影响。针对创业板市场的审计风险,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姚可宁  李心稳  
本文基于代理成本理论,采用2013-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运用Logit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高管持股、代理成本与审计需求之间的关系,并且考虑对于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高管持股比例对于代理成本与审计需求之间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1)公司代理成本越高,具有越高质量的审计需求,更倾向于聘请"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2)高管持股比例对代理成本与高质量审计需求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具有负向调节效应;(3)在民营上市公司,这种负向调节作用显着高于国有上市公司,这可能是由于国有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比例普遍较低,以及国有上市公司内部激励市场化程度低所导致。研究结果说明:高管持股可以作为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一种补充,以缓解代理冲突,进而降低公司的审计需求。而国有上市公司在高管持股这种内部激励机制的发展方面还有待完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娜  李世刚  
近年来,获得境外居留权的公司高管和董事会成员普遍存在于上市公司中,其治理一直是社会关注的话题。以国有企业董事会成员境外居留权为视角,手工收集2004~2015年董事会成员境外居留权数据,实证检验了董事会成员境外居留权、审计师选择与代理成本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成员境外居留权显著提高了国有企业的代理成本,基于降低代理成本的需要,董事会成员境外居留权更倾向于选择国际"四大"进行审计,同时也付出了更高的审计费用,研究结论对于现阶段规范国有企业有关人员的境外居留权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张筱  胡春晖  
经济发展带来了经济事务的推陈出新和生活的快节奏。被誉为"经济警察"的审计师,在经济世界里承受着各种压力,并为经济事务投入自己的情感与人格,这种付出属于心理成本范畴。李继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新  毛慧贞  
本文从高管薪酬管制政策对审计意见的影响入手,系统检验了薪酬管制政策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在实施高管薪酬管制政策的同时,经理人可能通过降低会计信息质量规避社会监督,从而遭受了更多的"非标"审计意见,增大了企业的代理成本。进一步研究发现,国企经理人会通过选择不同质量的审计师来应对增加的代理成本。结论表明,薪酬管制政策只能在短期内和表面上缓解国企过高薪酬的代理问题,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予以辅助。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赵杨  
本文以2002-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董事及高管责任保险参保行为、审计师选择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质量外部审计在董事及高管责任保险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中发挥中介效应,即董事及高管责任保险对非效率投资的改善作用可以部分的被高质量审计监督加以解释。此外,研究还发现,董事及高管责任保险对于非效率投资的缓解主要通过抑制过度投资实现。研究为全面考察董事及高管责任保险治理效应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完善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制度提供了有益启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桂林  
文章选取2005年-2015年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检验了我国"任人唯亲"的董事会文化下高管超额薪酬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了高管超额影响公司绩效的路径。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超额薪酬与公司绩效具有显著地正相关关系,一方面验证了高管薪酬的有效契约理论,另一方面也说明友好型董事会能够增加董事会的咨询功能。同时,研究发现,高管超额薪酬通过降低代理成本从而提升了公司绩效。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向艺  陆淑婧  方政  
本文从最优契约理论、管理层权力理论和心理所有权理论等视角对高管显性激励安排与代理成本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发现该领域研究正在逐步由关注单一激励安排的局部均衡分析阶段,向更加注重协同效应的一般均衡分析阶段过渡。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展望,包括正确区分股权和期权激励对代理成本的不同影响、系统考虑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的协同效应、深化心理因素对高管激励安排的治理效果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林云鉴  纪善敏  
以2009—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慈善捐赠为研究对象,基于高阶理论和代理理论,重点分析了高管背景特征和代理成本对企业慈善捐赠倾向和捐赠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背景特征对企业慈善捐赠(倾向、规模)有显著影响;费用支出维度的代理成本和企业慈善捐赠(倾向、规模)显著正相关。研究还发现公司最终控制人性质、公司规模和盈利水平对慈善捐赠(倾向、规模)也有显著影响。研究丰富了相关领域文献,为从高管背景特征、代理成本角度解释公司捐赠行为提供了经验性证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郭长娟  匡紫航  王学斌  
校友关系是社会关系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董事长和总经理作为公司主要高管人员,二者是否具有较为密切的人际关系以及相互之间身份认同感的高低直接影响公司治理表现。基于社会关系网络中校友关系的视角,收集2010-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的教育背景数据,实证检验董事长和总经理的校友关系对公司委托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校友身份认同感的加强和声誉机制的约束,使得董事长和总经理在进行公司决策时会兼顾利己和利他因素,从而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道德风险,降低公司委托代理成本。在采用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上述研究结果的启示为:一是校友关系在公司治理中能够发挥正面的、积极的作用,因而可以将校友文化因素适当植入公司经营管理;二是完善企业选人用人机制,借助校友身份增强高管团队在文化上的认同感;三是完善企业高管继续教育机制,在企业高管团队培训机制之中植入校友关系文化元素;四是监管部门有必要引导上市公司对公司高管信息包括教育背景信息予以详细披露,保障投资者对上市公司高管团队状况的知情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安灵  赵婷  
运用2010~2015年沪深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基于委托代理视角实证检验高管薪酬粘性与预算松弛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薪酬粘性越大,公司"奖优而不惩劣"的问题越严重,在非国有企业中高管构建预算松弛的可能性越小,这一现象在国有企业中不明显,说明国有企业的薪酬管制现象与多重任务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管薪酬粘性与预算松弛之间的敏感性。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费用率越高,代理成本越高,高管对薪酬的依赖程度越低,高管薪酬粘性对预算松弛的负向影响被削弱;高管持股比例越高,公司治理机制越完善,代理成本越低,高管薪酬粘性对预算松弛的负向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增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