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14)
2023(11361)
2022(9333)
2021(8530)
2020(7145)
2019(15974)
2018(15166)
2017(28418)
2016(14979)
2015(16676)
2014(15851)
2013(16017)
2012(14909)
2011(13608)
2010(13179)
2009(12213)
2008(11860)
2007(10070)
2006(8623)
2005(7662)
作者
(44943)
(37774)
(37749)
(35602)
(24020)
(18243)
(16693)
(14829)
(14328)
(13135)
(13008)
(12565)
(11965)
(11950)
(11852)
(11675)
(11246)
(11007)
(10993)
(10780)
(9391)
(9141)
(9109)
(8587)
(8423)
(8362)
(8164)
(7878)
(7452)
(7409)
学科
(71724)
经济(71652)
(45736)
管理(45371)
方法(37447)
(35431)
企业(35431)
数学(34760)
数学方法(34608)
中国(20816)
(17629)
(17280)
(17073)
贸易(17068)
(16708)
技术(15701)
业经(12990)
农业(12292)
(11972)
(11272)
环境(10775)
(10736)
金融(10736)
(10407)
银行(10368)
(10239)
财务(10227)
财务管理(10215)
(9936)
企业财务(9842)
机构
大学(228285)
学院(223422)
(106908)
经济(105559)
管理(87619)
研究(80356)
理学(77744)
理学院(76944)
管理学(75914)
管理学院(75517)
中国(60813)
科学(47238)
(46960)
(44583)
(41275)
(40108)
财经(37623)
研究所(37104)
经济学(35762)
中心(35685)
业大(35517)
(34933)
农业(32993)
经济学院(32812)
北京(29617)
(28911)
财经大学(28685)
(28529)
(25747)
商学(25450)
基金
项目(160144)
科学(128326)
基金(123204)
(110629)
研究(110003)
国家(109838)
科学基金(93813)
社会(76704)
社会科(73321)
社会科学(73307)
基金项目(64724)
自然(60840)
自然科(59597)
自然科学(59579)
自然科学基金(58644)
(57589)
(50490)
资助(50294)
教育(49832)
编号(38599)
(37778)
重点(36560)
国家社会(34772)
(34476)
(33723)
教育部(32720)
创新(32461)
科研(31234)
中国(31103)
人文(30888)
期刊
(101286)
经济(101286)
研究(64402)
学报(39993)
中国(38966)
科学(36682)
(35088)
(32078)
管理(30732)
大学(30183)
学学(28884)
农业(24236)
经济研究(19620)
(19526)
金融(19526)
财经(19520)
技术(18272)
(16821)
(14976)
教育(14938)
(14636)
问题(14074)
业经(14055)
技术经济(13208)
国际(13068)
世界(12706)
统计(11677)
科技(11556)
(10904)
(10403)
共检索到3141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怡安  杨河清  
本文构建了一个海归回流技术溢出效应的测度模型,利用中国2000~2011年各省市面板数据对海归回流引致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海归回流对中国技术进步具有正向影响作用;(2)我国各省市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差异,海归回流后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在东部、中部、西部成递减趋势;(3)北京、上海、广州的海归技术溢出效应值高于其他省份;(4)海归对中国技术进步的效应受地区环境的影响,一个地区的科研环境、经济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对外开放度,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等都是海归技术进步效应的必要条件。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各省市应着重发展经济,提高科研、教育投入,完善各省市引才环境,在保证东部经济发展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怡安  
本文利用中国1995-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门槛面板模型得出海归对中国技术进步效应与技术差距存在非线性关系。研究表明,技术差距对海归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倒U型关系,当初始阶段技术差距较大时,海归所引致的知识溢出效应呈上升趋势,在达到特定临界值后,呈现递减趋势。随着技术差距的进一步缩小,对中国海归技术进步的影响负相关;影响海归回流知识溢出的技术差距存在门槛效应,技术差距使得海归知识溢出呈现非线性的演进规律。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政策含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河清  陈怡安  
文章构建了海归回流量的门限面板模型,利用中国1995~2011年各省市面板数据对海归回流引致的知识溢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并进一步考察海归回流量与吸收能力变量与海归知识溢出关系。结果表明:发现海归回流作为国际知识转移的新渠道对中国知识溢出效应有显著影响作用,能促进中国技术进步;海归回流量一旦跨越某一门槛值,海归回流的知识溢出效应呈现跃升、加速态势。地区本土人力资本吸收能力越强,其接受海归知识溢出的效果越好,同时地区本土人力资本吸收能力对海归知识溢出效应具有单一门限特征;省际海归回流的知识溢出效应呈现"非均衡性";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差异,海归回流后产生的知识溢出效应在东部、中部、西部呈递减趋势。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怡安  
由于海归企业家精神受到空间因素的影响,而之前大部分区域海归企业家精神影响方面的研究都忽略了空间相关性。本文利用空间滞后面板模型测度了1998—2015年中国31个省域海归企业家精神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一地区海归企业家精神不仅受到本地海归创业的影响,邻近地区跨地理边界的空间溢出效应也对其有间接贡献;平均而言,创新水平每增长1个百分点,各省市海归企业家精神发展水平将提高12个百分点。同时,金融发展对省际海归企业家精神具有显著作用,其促进效应远远超过了本土人力资本和创新水平。而法治水平对于西部海归企业家精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怡安  
由于海归企业家精神受到空间因素的影响,而之前大部分区域海归企业家精神影响方面的研究都忽略了空间相关性。本文利用空间滞后面板模型测度了1998—2015年中国31个省域海归企业家精神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一地区海归企业家精神不仅受到本地海归创业的影响,邻近地区跨地理边界的空间溢出效应也对其有间接贡献;平均而言,创新水平每增长1个百分点,各省市海归企业家精神发展水平将提高12个百分点。同时,金融发展对省际海归企业家精神具有显著作用,其促进效应远远超过了本土人力资本和创新水平。而法治水平对于西部海归企业家精神的溢出效应显著为负。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启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平  董馨莉  
以经济增长结构为视角,探讨现行转型经济环境下海归回流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选取2000-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根据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经济增长结构指标,采用门限回归等方法检验海归溢出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归回流促进了各地区技术创新;而且随着经济增长结构水平的不同,海归对技术创新的贡献度呈现出显著的区间效应;不同地区经济结构应进行战略性升级与改革,以更好利于海归技术溢出效应的充分发挥。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平  董馨莉  
以经济增长结构为视角,探讨现行转型经济环境下海归回流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选取2000-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根据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经济增长结构指标,采用门限回归等方法检验海归溢出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归回流促进了各地区技术创新;而且随着经济增长结构水平的不同,海归对技术创新的贡献度呈现出显著的区间效应;不同地区经济结构应进行战略性升级与改革,以更好利于海归技术溢出效应的充分发挥。
[期刊] 求索  [作者] 吴建军  黄丹  
在三大传统国际技术扩散渠道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各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考察中国留学生回流的技术进步空间扩散效应及其对各地区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在地理空间的邻接上表现出明显的空间依赖性,空间变量对技术进步空间扩散效应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回流留学生虽然对中国各地区技术进步的贡献度有所下降,但依旧是中国获取国际先进技术的重要渠道。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平  许家云  
本文将海归引入国际研发溢出的计量模型,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海归对各地区技术进步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海归技术溢出效应显著,但在不同地区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并且在使用多个工具变量解决变量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稳健。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运用Hansen(1999)提出的门槛检验方法对影响海归技术扩散效应的若干因素及其门槛特征进行检验,并从财政收入、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测算了引发海归积极技术外溢效应的门槛水平。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家云  张玉  吴石磊  
从理论层面梳理了海归技术溢出、产业集聚与东道国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通过构建产业集聚的HHI指数,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别考察了海归技术溢出对中国产业集聚影响及海归技术溢出与产业集聚的互动对中国产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海归技术溢出对中国产业地理集聚具有积极影响,海归技术溢出与产业集聚的互动促进了各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且该效应在不同集聚度行业和不同技术层次行业差异显著,其在高技术行业和高集聚度行业中的效应最为显著。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细雄  朱红艳  淦未宇  李万利  
近年来国家引智计划吸引了大批海外优秀人才回国(来华)工作,其实际效果到底如何?这是学术界和政策部门共同关注的话题。不同于传统的"海归"技术外溢效应研究,本文重点从文化趋同视角考察"海归"高管对本土企业社会责任的促进作用。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结果表明,"海归"高管有利于借由文化导入实现本土与西方企业之间的伦理价值趋同,进而促进本土企业CSR行动。具体来讲,当公司高管团队存在"海归"成员时,企业CSR绩效显著更好;高管团队中"海归"比例越高,企业CSR绩效显著越好;相对于普通高管,CEO和董事长"海归经历"对CSR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大。我们还发现,良好的制度环境是实现"海归"高管决策文化趋同的重要条件。企业所在地区制度环境越完善,"海归"高管促进CSR绩效的积极效果越明显。本研究从文化趋同视角拓展了对"海归"高管回流价值和企业社会责任决定因素的理论认知,也从微观企业层面为合理评估国家公派留学、高端引智计划等政策效果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仇怡  聂萼辉  
经济全球化时代,人才跨国流动已成为国际技术外溢的重要渠道。文章从人力资本效应、物质资本效应、竞争示范效应和网络集聚效应等方面探讨留学生回流的技术外溢效应作用机理,在经典CH模型基础上构建留学生回流的技术外溢测度模型,并以中国留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检验。通过对2000-2011年中国30个省市区及七大区域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中国留学生回流的技术外溢效应显著,但国内研发投入的增加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大于留学生回流;中国留学生回流的技术外溢效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且留学生回流对TFP的间接作用呈明显区域异质性特征;留学生回流的技术外溢效应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晓宏  孙林岩  何哲  
建立VAR模型,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在5个变量系统内分析了1981~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政府科研投入、外资投入、技术进步自身和产业结构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自身在短期内促进作用明显,但也存在阻碍作用;政府科研投入推动作用滞后期较大,但持续作用时间较长;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促进作用具有滞后性,持续力度作用不明显;此外,外资对我国技术进步作用不明显。实证研究还进一步发现当前推动我国技术进步的主要因素为技术进步自身和政府科研投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敏  高越  
作为国际智力回流的主体,海外留学归国人员是一国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而一国金融市场发展水平是影响其国内海归技术溢出状况的重要因素。本文以1985年~2008年国家层面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金融市场对海归技术溢出的积极作用开始显现,但是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不高,金融市场体系不尽完善,不能为海归技术溢出效应的充分发挥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春燕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分析了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技术进步通过影响资本存量的增加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来对就业产生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在长期和短期之中有不同的表现,在短期之中技术的进步会减少就业,但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各个方面的调整,在长期之中又会促进就业的增长,技术进步通过提高资本存量促进了就业的增长,而在我们所考虑的影响就业增长的因素中,技术进步在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却没有相应地促进就业,这就要求我国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就业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