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80)
2023(11089)
2022(9471)
2021(8775)
2020(7601)
2019(17742)
2018(17345)
2017(33032)
2016(18381)
2015(21153)
2014(21496)
2013(20661)
2012(19362)
2011(17177)
2010(16892)
2009(15220)
2008(15007)
2007(13300)
2006(10961)
2005(9579)
作者
(51265)
(43048)
(42907)
(41100)
(27284)
(20751)
(19753)
(17100)
(16405)
(15390)
(14681)
(14427)
(13584)
(13567)
(13537)
(13499)
(13247)
(12756)
(12612)
(12385)
(10657)
(10600)
(10476)
(9857)
(9747)
(9688)
(9601)
(9527)
(8702)
(8624)
学科
(73649)
经济(73572)
管理(51256)
(49481)
(40286)
企业(40286)
方法(39794)
数学(35585)
数学方法(35111)
中国(21377)
(20219)
(19787)
业经(14632)
(14598)
(14310)
贸易(14303)
(13923)
地方(13697)
(13318)
财务(13275)
财务管理(13244)
农业(13115)
企业财务(12579)
理论(12276)
(12131)
技术(11561)
(10948)
(10163)
银行(10136)
环境(10121)
机构
学院(256882)
大学(256171)
(103412)
经济(101265)
管理(101054)
理学(88051)
理学院(87120)
管理学(85429)
管理学院(84945)
研究(81113)
中国(59667)
(52736)
科学(49638)
(47066)
(42091)
(40101)
中心(39757)
业大(39068)
(38388)
财经(38370)
研究所(36636)
(34755)
(34636)
师范(34281)
农业(33220)
北京(32538)
经济学(32152)
技术(30618)
(30040)
(29393)
基金
项目(177243)
科学(140337)
研究(130554)
基金(128114)
(111006)
国家(110067)
科学基金(95083)
社会(81478)
社会科(77264)
社会科学(77243)
(70472)
基金项目(67766)
教育(64403)
自然(62105)
自然科(60686)
自然科学(60668)
(60018)
自然科学基金(59549)
编号(54415)
资助(53286)
成果(42827)
(40554)
重点(40496)
(38203)
课题(38054)
(36896)
教育部(35140)
科研(34909)
创新(34464)
大学(33642)
期刊
(102288)
经济(102288)
研究(69461)
中国(47791)
学报(38541)
(37616)
(35927)
教育(34876)
科学(34713)
管理(33986)
大学(29471)
技术(28720)
学学(27623)
农业(24344)
(20027)
金融(20027)
财经(18092)
统计(17754)
业经(17084)
经济研究(16356)
(15467)
(14881)
职业(14138)
问题(14129)
决策(13911)
(13526)
技术经济(12783)
(11979)
图书(11781)
理论(11761)
共检索到365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卫华  
根据大样本的统计资料,从默顿的积累优势理论视角出发,分析了海归博士和本土博士在职业生涯和职业成就方面的差别。统计结果显示,虽然二者在职业生涯上有很大差别,但是就学术成就来看,二者并没有显著的差别。这一结论促使我们反思现在的人才评价和使用体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澄锋  沈文钦  陈洪捷  
伴随着政府和高校一系列"引智"工程,高校具有海外学位背景的博导规模在迅速扩张。那么,具有海外学位背景的博导相较于"本土"博导,二者指导博士生的水平谁更胜一筹呢?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博士毕业生调查课题"的8207份博士生数据,运用线性回归和标准负二项回归分析了博导海外学位背景对博士生学位论文指导满意度以及博士生国际期刊论产出的影响。结果显示,具有海外学位背景的博导所指导的博士生,其国际期刊论文产出更高,但学位论文指导满意度更低。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孙伟  张彦通  赵世奎  
在对1999~2013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相关数据进行整理的基础上,通过对优秀论文的地域分布、学科分布、培养单位分布及指导教师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描述出优秀论文的多个特征,探究了优秀博士论文产生的规律,并对如何提高我国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出了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淑云  
以1999-2011年全部1 279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为样本,首先,对中国科学院大学与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进行论文的一级学科分布以及年度论文一级学科分布数的对比分析;其次,对中国科学院大学与清华大学等其他高校就年度论文数、论文数第一的一级学科分布以及论文的指导教师等进行对比分析;第三,针对中国科学院大学独具特色的院所的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进行分析;最后,肯定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并针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韩兆洲  徐芳燕  桂文林  
统计学博士是统计科研的中坚力量之一,其博士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我国统计学科研的热点和前沿,代表着我国统计教育的先进水平。本文通过对1987-2009年509篇统计学博士学位论文(简称博士论文)的选题及其研究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其变动规律和特点,总结选题的得失与启示,为今后科学选题以及进一步深入开展统计学术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韩霜  罗英姿  
博士专业学位因独特的职业导向性特征而区别于传统的博士学术学位,这引发社会大众对其教育功能的质疑。基于全国专业学位博士教育质量调查数据,从个体职业发展视角出发,通过实证分析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对毕业博士职业发展的影响路径,对博士专业学位的教育功能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博士专业学位不仅具有显著的生产功能,还具备一定的信号功能,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通过促进毕业博士人力资本增值进而促进其职业发展,且专业博士文凭对毕业博士的职业发展与地位获得具有直接影响。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路淑琨  甄良  丁雪梅  
在描述哈尔滨工业大学执行匿名评审制度以来相应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情况的基础上,总结了其匿名评审工作的经验,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改进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管祎  夏品奇  
博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是评价或衡量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尺度,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和评价作用。通过对我国46个研究生院高校的博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的评价内容及其所占分值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制定博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的标准性、导向性和操作性三项原则,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一个符合三项原则的、合理的博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许丹东  沈文钦  陈洪捷  
博士生教育规模的增加、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以及逆全球化思潮向教育领域的渗透使我国博士毕业生面临复杂的就业形势。基于2017年与2021年两次全国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博士毕业生进入学术部门的比例整体上有所下降,博士后比例有所上升,但境外博士后比例(主要是美国)大幅减少。博士毕业生的择业心态偏向一份有发展前景的稳定性工作,对工资待遇的重视程度在提高,对继续做研究和发表机会的重视程度明显减弱,其就业满意度也出现下降趋势。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吴晓晶  袁熙贤  
采集了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2006—2015年10年间的博士论文盲评结果的89258个信息,对采集的数据运用SPSS进行卡方检验,主要检验了四个部分相对于论文评价的影响,包括博士生所属的二级学科,博士生进校类型,博士生入学年份,博士生论文的评阅意见。结果显示,博士生所属的二级学科之间,博士生的进校类型之间和入学年份之间,在论文的评价方面,没有显著性的差异。而博士生论文的不同评阅意见之间,在论文评价方面,则存在显著的差异。但是整体上来看,差异不是特别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澄锋  陈洪捷  沈文钦  
课题参与是博士生科研能力训练的重要途径和方式。然而,在理论及实践中,我们往往过于关注课题参与数量,而忽视了对课题参与质量的关注和考察。通过对2017年"全国博士毕业生离校调查课题"的8 207份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课题参与数量对博士生科研能力增值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仅在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领域得到验证,在人文学科领域并不成立;而课题参与质量对博士生科研能力增值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自然学科、社会学科及人文学科均得到支持,并且相较于课题参与数量,课题参与质量对博士生科研能力增值的影响更大。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许丹东  沈文钦  翟月  陈洪捷  
博士毕业生的实际就读体验对于改进博士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基于全国261所博士生培养单位、15512名博士毕业生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博士生的培养状况,结果表明:博士毕业生对于导师、课题研究过程、科研硬件条件的评价较高,但对课题申请环节、课程教学、生活条件、教学能力提升的评价相对较低。另外,约50%的博士生是延期毕业的,并且其归属感和整体满意度得分都明显不如未延期毕业的博士生。博士生培养单位需要进一步重视博士生的学术训练过程,重点在课题研究支持、课程教学、生活条件保障、教学能力培养方面做出改进,并通过提升培养过程各环节的质量降低博士生的延期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谢鑫   许丹东  
跨学科学位论文是推动博士生跨学科学术训练的重要抓手,但跨学科研究通常存在挑战度高、周期长的特点,开展跨学科学位论文研究的博士生可能面临着更高的延期毕业风险。基于2022年度“全国博士毕业生调查”项目的研究表明:跨学科学位论文给博士生带来了较大的研究压力、需花费更多时间成本,对其延期毕业的概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在影响的异质性方面,跨学科学位论文更可能增加自然科学、学科背景单一化博士生的延期毕业风险。据此,建议对博士生完成跨学科学位论文提供全流程、多方位的支持。通过延期后的项目资助、弹性学制,助力合理延期博士生完成高水平、长周期的跨学科研究。重点支持自然科学博士生的跨学科研究,积极招收有跨学科教育背景的生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立保  赵慧  
学术职业社会化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状态。学术职业认同是学术职业社会化的结果之一,能够体现学术职业社会化的效果。基于社会化视角,从背景特征、组织支持、导师指导、自我认知四个方面分析博士后学术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卡方检验显示不同性别、工作领域、类型博士后差异显著,多项logistics回归发现职业晋升机会影响显著,组织支持影响较小,导师指导无显著影响,自我认知所代表的个人社会化阶段是影响博士后学术职业认同的关键因素。从博士后的不同类型、国家差异等方面分析学术职业认同的差异性,发现影响学术职业认同的关键因素有所不同,中国博士后多数为高校博士后,说明对比西方国家,中国博士后更多是一种师资储备,流动性相对较弱,博士后类型有待拓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玥  张峰铭  
基于Nature2020全球博士后调查数据,综合运用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揭示博士后职业前景的基本情况,探索导师支持对于博士后职业前景的影响机制,以及工作满意度在影响机制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博士后职业前景的总体状况差强人意;导师支持与工作满意度、博士后职业前景显著正相关;工作满意度能够显著预测博士后职业前景,并在导师支持对博士后职业前景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为改善博士后未来职业发展,亟需开拓非学术就业市场,促进博士后就业多元化;完善导师支持结构体系,优化支持指导的有效性;构建平等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提升博士后工作满意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