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1)
2023(1210)
2022(969)
2021(866)
2020(747)
2019(1555)
2018(1552)
2017(2682)
2016(1513)
2015(1707)
2014(1550)
2013(1529)
2012(1397)
2011(1262)
2010(1266)
2009(1043)
2008(1103)
2007(925)
2006(791)
2005(701)
作者
(5259)
(4443)
(4424)
(4276)
(2817)
(2223)
(1933)
(1775)
(1672)
(1591)
(1575)
(1510)
(1492)
(1489)
(1468)
(1365)
(1360)
(1332)
(1292)
(1280)
(1172)
(1157)
(1146)
(1024)
(1014)
(1012)
(967)
(949)
(942)
(926)
学科
(4331)
经济(4326)
(2819)
(2629)
管理(2501)
(2433)
税收(2255)
(2224)
(1996)
企业(1996)
方法(1600)
数学(1389)
数学方法(1363)
(1353)
中国(1214)
(1194)
土地(987)
业经(925)
地方(917)
(897)
农业(895)
(854)
环境(777)
生态(768)
(751)
土壤(750)
(746)
银行(740)
(734)
(716)
机构
大学(20598)
学院(20523)
研究(9719)
科学(7666)
中国(7142)
管理(6231)
(6164)
经济(5959)
(5668)
(5570)
研究所(5413)
理学(5319)
理学院(5199)
管理学(5017)
管理学院(4984)
(4625)
农业(4489)
中心(4484)
业大(4053)
(3961)
实验(3854)
(3805)
实验室(3711)
(3593)
重点(3524)
(3442)
(3433)
师范(3376)
(3318)
科学院(3216)
基金
项目(16488)
科学(12963)
基金(12324)
(12138)
国家(12068)
研究(9807)
科学基金(9650)
自然(7364)
自然科(7183)
自然科学(7182)
自然科学基金(7047)
基金项目(6803)
(6224)
(5912)
社会(5715)
社会科(5384)
社会科学(5383)
资助(4637)
重点(4413)
教育(4224)
计划(4130)
科技(3844)
(3674)
科研(3609)
编号(3587)
专项(3491)
(3416)
(3261)
创新(3107)
中国(2844)
期刊
(6118)
经济(6118)
研究(5670)
学报(5599)
科学(5125)
(4520)
中国(3872)
大学(3634)
学学(3545)
农业(3053)
资源(2234)
(2062)
(2029)
(1773)
管理(1771)
(1672)
林业(1661)
税务(1600)
教育(1582)
业大(1446)
(1270)
自然(1254)
科技(1222)
(1209)
(1144)
金融(1144)
地理(1057)
(1045)
经济研究(1023)
农业大学(1019)
共检索到29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王飞久  刘涛  段德麟  陈四清  张岩  高淳仁  于东祥  崔竞进  
系统地研究了海带 (LaminariajaponicaAresch .)的种质特征。详细地描述了海带的形态构造、生活周期与繁殖、特殊物质及含量、鲜干比、同工酶、分子标记等方面特征 ,确定了海带物种特征的指标范围 ,为海带种质检测和鉴定提供了技术参考指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舒本胜  王飞久  尚德荣  宁劲松  孙修涛  赵艳芳  汪文俊  李涛  翟毓秀  
通过分析不同养殖海域、不同品种海带中无机砷和总砷含量在养殖期间的变化,研究海带中总砷及无机砷的富集规律。结果显示,在生长期内海带对总砷的富集呈增长趋势,而无机砷含量则逐渐降低,其占总砷的比例由3月份1.36%~1.47%下降到7月份的0.41%~0.57%;同一海域、不同品种的海带对总砷和无机砷的富集具有差异性;同时期在不同养殖海域采收的同品种海带总砷和无机砷含量差异显著。基于监测数据对海带中的无机砷进行分析,所有海带样品中无机砷含量远低于现行食品卫生标准中的限量要求,不对食用安全性造成影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汉祥  刘子藩  周永东  
根据1986-2000年对东海和南黄海渔获带鱼的生物学基础调查,利用世代分析方法计算了东海带鱼的资源数量,分析了东海带鱼生殖和补充特征的变动状况,同时研究了环境与带鱼补充量变动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捕捞压力的增大,东海带鱼的最小成熟体长、产卵亲体的平均体长、平均体重组成进一步缩小,个体繁殖力提高而卵径变小;实行伏季休渔后,东海带鱼的补充群体数量大幅度增加,单位亲体的补充量比伏休前增加45%~60%,证明了伏季休渔的生态效益;带鱼补充群体数量与亲体数量、海中温度、伏休时间成正比。目前东海带鱼的亲体数量仍显不足,应进一步减少对带鱼的捕捞强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志华  朱婉茹  徐世永  陈杰  黄瑞华  刘红林  Archibald A.L.  Haley C.S.  
采用PCRRFLPs、PCRSSCPs和PCRDSCPs分析方法,对我国太湖猪(二花脸猪和梅山猪)18个功能基因特征进行了研究,并与大白猪进行了比较。18个功能基因是:乌头酸酶2(ACO2)、缩胆囊素肠促胰酶肽(CCK)、17β雌二醇脱氢酶(ED)、雌激素受体(ESR)、血纤维蛋白原(FGG)、生长激素(GH)、黏合素(HXB)、促黄体素释放激素受体(LHRHR)、白血病抑制因子(LIF)、莫洛尼鼠肉瘤病毒致肿瘤基因同系物(MOS)、黏病毒抗性1(MX1)、甲状旁腺激素(PTH)、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PGD)、维生素A结合蛋白2(RBP2)、T细胞受体α(TCRA)、T细胞受体β簇(TCRB)...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贺刚  何力  许映芳  张征  李晓莉  
观察了湘西盲高原鳅(Triplophysa xiangxiensis)的形态特征,分析了其染色体核型和同工酶组织特异性。结果显示:湘西盲高原鳅形态学可数性状为背鳍Ⅲ-8,臀鳍Ⅲ-6,胸鳍Ⅰ-11,腹鳍Ⅰ-15~16,尾鳍Ⅰ-16,脊椎骨35;其染色体核型为2n=48,12 m+16 sm+12 st+8 t,臂数NF=76。乳酸脱氢酶(LDH)、酯酶(EST)和醇脱氢酶(ADH)3种同工酶谱在湘西盲高原鳅中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许强  高菲  杨红生  
运用脂肪酸标志法分析了海带新鲜组织、降解组织及脱落碎屑中定殖微型生物群落的组成特征。研究结果显示,降解组织和脱落碎屑的总脂含量显著提高,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降低。降解组织和脱落碎屑中细菌脂肪酸标志18∶1(n-7)和奇数碳及支链脂肪酸含量相比于新鲜叶片有大幅度的提高,表明碎屑中定殖了繁盛的细菌群落;海带碎屑的硅藻脂肪酸标志16∶1(n-7)/16∶0比值最高,降解组织中该比值也显著高于新鲜叶片,表明硅藻类也大量定殖于海带降解组织和碎屑中。鲜海带组织中不含原生动物脂肪酸标志——DHA,而在降解叶片和脱落碎屑中都检测到一定含量的该标志物(0.65%和1.57%),指示了原生动物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石微微  王丽丽  陈晶  欧阳珑玲  周志刚  
根据海带雄配子体抑制消减cDNA文库中筛选出的克隆18序列设计基因特异性引物,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克隆了一条长2087bp的cDNA序列(GenBank登陆号:EF490312),其中开放阅读框1275bp,5′-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长118bp,3′-UTR长694bp且具有明显的polyA尾巴。蛋白同源搜索显示,它编码的蛋白与Guillardiatheta这种隐藻核型体编码的CbbX蛋白(GenBank登录号:CAB65663)具有66%同源性。推测的海带配子体cb...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余贞  毕燕会  周志刚  
根据海带雄配子体抑制消减cDNA文库2个长为376 bp的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sequence tag,EST),Blastn搜索发现它们与掌状海带的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CA)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AJ130777)有70%的相似性,结合该EST以及掌状海带CA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得到海带配子体CA基因部分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序列,再以此为基础设计基因特异性引物,然后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克隆得到一条长2 804 b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陈云龙  单秀娟  戴芳群  金显仕  
根据2007年5月、2008年5月和6月东海近海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对该水域带鱼群体的相对资源密度、空间分布及产卵群体的生长特征和繁殖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5月、2008年5月和6月带鱼群体的相对资源密度分别为13.07±5.17、14.34±6.64、16.10±6.28kg/h,出现频率均在85%以上,对总渔获量的贡献率分别为63.55%、60.20%、53.77%。东海近海带鱼产卵群体平均肛长为182.62mm,优势肛长为150~200mm;平均体重为102.77g,优势体重为50~110g。雌、雄产卵个体间肛长-体重关系无显著差异(P>0.05),呈等速生长,肛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梅  周志刚  
本研究根据海带基因组及糖海带转录组数据库中获得的编码着丝粒相关蛋白CENH3、Nuf2和NdC80的CoNtig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技术自海带中克隆得到它们的开放阅读框(oRf)序列,分别命名为Sj CENH3、Sj Nuf2和Sj NdC80,大小分别为432、1365和2172 bP,相应地编码由143、454和72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同源序列比对表明,Sj CENH3由氨基端尾巴和羧基端的组蛋白折叠域组成,后者包括4个α螺旋(αN、α1、α2和α3)和2个环(LooP1和LooP2);但与组蛋白H3相比,Sj CENH3的氨基端略长且序列不相似,同时组蛋白折叠域的α1、α2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青柏  刘明国  肖德平  纪连军  杨玉玲  
【目的】酸枣是辽西朝阳地区重要的生态经济型资源植物,研究其果实性状多样性可为该地区酸枣资源的发掘及利用提供科学指导。【方法】以研究区51个酸枣种质变异类型为研究对象,对其果实的21个主要性状进行测定,采用相关性、主成分、聚类和概率分级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果实主要性状的变异较为丰富,变异系数在7.69%~84.36%之间,其中较大的有双仁率84.36%、单果质量68.25%、核纵径66.94%、可滴定酸65.44%等;各主要性状均符合正态分布。2)有21对主要性状之间呈极显著相关、16对主要性状之间呈显著相关,其中单果质量与还原糖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食率呈显著正相关、与可滴定酸呈极显著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左慧  
对辽宁铁岭平榛生境及平榛种质资源样品的5个形态性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平榛资源的形态特征存在广泛变异,其中单株果序与单株结果的变异系数最大(≥51.79%),单果直径与单果质量的变异最小,变异系数分别为18.16%和34.09%;单株果序与单株结果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果直径和单果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第1主成分占41.412 9%,每序结果数对它的作用很大,第2主成分占33.770 3%,单株结果对它的作用很大。根据区位与海拔的不同及辽宁铁岭平榛资源现状,可将辽宁铁岭平榛资源分为3类,铁岭南部地区聚为一类表现为每序结果数最多。铁岭东部地区聚为一类表现为单株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祥栋  潘虹  陆秀娟  魏心元  陆平  石明  秦礼康  
【目的】薏苡品质评价是其加工和综合利用的重要环节,建立合理的薏苡品质评价方法,发掘和筛选薏苡优异资源,为薏苡的品质改良提供基础材料。【方法】以86份不同产地的薏苡地方种质为试验材料,测定薏苡籽粒中的淀粉、脂肪、蛋白质和氨基酸主要营养组分指标,采用相关性分析、隶属函数转化和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薏苡的主要营养品质特征。【结果】86份薏苡种质的淀粉、脂肪、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含量均存在一定的差异,14种营养组分的变异系数在5.01%—116.90%;8种必需氨基酸平均含量为0.33%—2.47%,亮氨酸含量最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鹤山  刘洋  田宏  蔡化  
在相同栽培条件下对29份莜麦种质的13个植物学性状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质间存在广泛变异,其中倒伏性状变异幅度最大,变异系数为32.62%,其次为叶宽(27.85%)、有效分蘖数(15.31%)、茎粗(14.56%)、花序长(14.30%)、芒长(12.54%)、花序宽(11.89%)、千粒重(11.13%),而节长、株高、叶长、种子长和宽变异系数较小;各性状间具有明显相关性,株高和茎粗、倒伏性呈极显著负相关,系数分别为-0.506、-0.481;花序长和宽的相关系数为0.848;种子长度和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0.618);植株越高,其茎节特征表现细长,叶片宽大,易倒伏;芒越短,产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邵雪花   蒋浩然   陈军   张守梅   肖维强   赖多   庄庆礼   秦健  
【目的】探究不同番石榴(Psidium guajava Linn.)种质间的花粉形态差异,为番石榴的杂交育种和系统分类工作提供孢粉学依据。【方法】以来自中国、泰国和巴西的27个番石榴种质花粉为试验材料,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并测花粉粒极轴长度(L_P)、赤道轴长度(L_E)、花粉大小(L_P×L_E)、极赤比(L_P/L_E)、萌发沟长度(单面)和萌发沟宽度,对不同种质各指标数据进行比较,并采用组间连接法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27个番石榴种质花粉粒以单粒形式存在,呈辐射对称,极面观为近圆形或近三角形,有明显三孔沟,具角萌发孔,赤道面观均为椭圆形,外壁纹饰均为瘤状纹饰。27个番石榴种质的花粉大小为11.53(10.06~18.42)μm×14.45(13.45~19.64)μm,均为小型花粉粒;极赤比为0.80(0.73~0.94),其中‘草莓’番石榴的花粉粒形状为近球形,其余26个番石榴种质的花粉粒形状均为扁球形;萌发沟长度为5.51(3.27~9.95)μm,萌发沟宽度为0.78(0.33~1.26)μm;上述指标在不同种质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平方欧氏距离为2时可将27个番石榴种质分为5个类群,其中‘草莓’番石榴种质单独聚为一类,其花粉的L_P、L_E、L_P×L_E、L_P/L_E均显著大于其他种质。【结论】不同番石榴种质的萌发孔、外壁纹饰和萌发沟数具有遗传保守性,花粉特征具有遗传多样性,其中花粉特征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番石榴种质间的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