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21)
2023(6144)
2022(5265)
2021(4933)
2020(4186)
2019(9097)
2018(9033)
2017(17290)
2016(9089)
2015(10055)
2014(9447)
2013(9310)
2012(8706)
2011(7785)
2010(7975)
2009(7219)
2008(7181)
2007(6557)
2006(5642)
2005(4926)
作者
(24067)
(19925)
(19509)
(18564)
(12905)
(9377)
(9037)
(7564)
(7395)
(7083)
(6720)
(6679)
(6351)
(6320)
(6061)
(5933)
(5908)
(5674)
(5652)
(5645)
(4969)
(4700)
(4656)
(4647)
(4509)
(4425)
(4372)
(4369)
(4068)
(3920)
学科
(37154)
经济(37118)
(32771)
(29361)
企业(29361)
管理(29248)
技术(17079)
方法(12458)
技术管理(11983)
业经(11466)
产业(10254)
中国(10081)
地方(10030)
(9593)
数学(9466)
数学方法(9335)
(7462)
(7143)
理论(7143)
农业(6641)
(6489)
金融(6489)
(6286)
银行(6271)
(6266)
地方经济(6066)
(6041)
(5860)
贸易(5855)
(5779)
机构
学院(124691)
大学(123136)
(54874)
经济(53898)
管理(51543)
理学(44529)
理学院(44064)
管理学(43574)
管理学院(43304)
研究(41371)
中国(30444)
(25303)
(23316)
科学(23082)
(19772)
(19331)
中心(18824)
财经(18339)
研究所(17852)
(16616)
经济学(16558)
(16513)
师范(16460)
北京(16112)
(15584)
(15555)
业大(15491)
(15137)
经济学院(14887)
商学(14451)
基金
项目(83715)
科学(68045)
研究(65940)
基金(59209)
(50434)
国家(49980)
科学基金(44029)
社会(42951)
社会科(40877)
社会科学(40872)
(35050)
基金项目(31542)
教育(29908)
(28387)
编号(26192)
自然(26033)
自然科(25485)
自然科学(25483)
自然科学基金(25090)
(24783)
资助(22435)
创新(22021)
成果(21237)
(20381)
课题(19070)
重点(18903)
(18251)
国家社会(17646)
(17464)
发展(17264)
期刊
(61389)
经济(61389)
研究(37915)
中国(27871)
管理(22618)
教育(18266)
(17076)
科学(15190)
(14692)
学报(13352)
技术(12612)
(11349)
金融(11349)
业经(11053)
大学(10976)
农业(10466)
学学(10037)
经济研究(9843)
科技(9554)
财经(8612)
技术经济(7927)
问题(7778)
(7686)
(7322)
论坛(7322)
(6793)
商业(6537)
现代(6462)
(6402)
世界(6147)
共检索到1885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傅羿芳,朱斌  
本文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海峡西岸典型区域的高新区产业集群持续创新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福建省高新区产业集群在持续创新能力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福建省产业集群持续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陆娱  
本文分析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情况;依据现代新增长理论,对海峡西岸经济区通过自主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9位,产业结构已实现由"二、一、三"向"二、三、一"跨越,工业主导经济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最后,提出建议: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加快创建协调高效的自主创新体系,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以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炳辉  李晓青  
区域产业竞争力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部分,它决定着一个区域竞争力的强弱。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竞争力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研究表明,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竞争优势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且呈现出明显的轻型化特征,区域重点扶持产业的竞争优势尚不明显,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应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创新,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等措施来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产业竞争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一星  
2004年1月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作者基于对中国宏观城市地理结构的研究,提出过一些类似的思想。在这篇文章里,作者以3个阶段的认识来解读海峡西岸经济区。早在1988年,作者在中国沿海6个都市连绵区的假设中,已经认为闽东南具有形成都市连绵区的潜在条件。在全国一级城市经济区的研究中发现,福建既不是长三角的紧密腹地,也不是珠三角的紧密腹地,而是它们二者共同的竞争腹地。在全国二级城市经济区框架中,福建省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二级经济区。作者的研究和观点从理论和实证方面支持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最后对福建省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范群林  邵云飞  唐小我  
以中国成都高新区为例,考察了一个在传统的严格管制和区域经济体制下,促进技术转让和创新的产业集群的起源和发展及集群将来可能面临的挑战。这可以构造一种分析框架,以便更好地了解科技园区是如何促进技术转让和创新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林自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产业集群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初步形成了适合我省省情的产业集群区,为我省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但在对产业集群的认识和关注程度;内外部环境和政府引导与服务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今后要加强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构建产业集群区域服务平台和支撑体系;营造良好的产业集群发展的“生态环境”;加强闽台合作,把握合作重点,提升合作层次,全力推进产业集群的培育与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巧  孔庆书  
数据包络分析在多个输入、多个输出情形下的投入产出效率分析中多有应用,并可进行规模效应分析。以部分省会城市的国家高新区为样本,采用其2008年度财务数据,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石家庄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加大投入力度,吸引高难度科技人才,加强企业与海外市场联系,促进产品的出口创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冀新   汤洁文  
高端化与创新融合纵深发展正逐步成为国家高新区新的发展方向。自2013年我国设立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以来,创新型产业集群成为国家高新区高端化和创新发展的又一影响因素。为厘清创新型产业集群对国家高新区的影响机制,选取113家国家高新区2013—2020年面板数据,其中以第二批和第三批获批设立创新型产业集群的53家高新区作为实验组,以同期未设立创新型产业集群的60家高新区作为对照组,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创新型产业集群政策实施对国家高新区高端化与创新能力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2015—2018年间,创新型产业集群设立政策对国家高新区高端化与创新能力影响均较为显著,但在2018年后对高新区创新能力的影响更为显著;增加R&D经费内部支出能显著促进高新区高端化水平与创新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加能促进高新区高端化水平提升,但R&D人员投入对高新区高端化水平与创新能力提升作用有限;创新型产业集群设立对中部地区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较为明显,对中部和东北地区国家高新区高端化能力的提升作用较为明显。为此,应结合各国家高新区的区位优势,探索建立创新型产业集群差异化发展机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跃  罗彬杰  
建立一个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金融支持体系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但我国信托行业在这个科技金融支持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其金融业排行第二的地位远不相称。成都高新区立足金融服务创新,通过构建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平台,长期扶持和培养科技型中小企业,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本文通过对成都高新区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创新经验的梳理,基于详实的数据与案例分析,为信托如何有效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及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冀新  李燕红  
因产业集聚转型的迫切性及产业集群创设先天优势,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在国家高新区开展,并成为国家高新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创新型产业集群对高新区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结论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显著提高了实验组的创新效率;相比东部和东北地区,创新型产业集群对中部和西部地区的高新区创新效率影响更为显著。未来可通过在中西部地区扩大政策实施范围,提升整体区域产业创新能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谭观音  左泽平  
在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2005年和2010年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物流竞争力进行了动态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海西城市物流竞争力总体较弱,城市间呈现"洋葱头"型的不平衡结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局面并没得到根本扭转,但具有后发优势;不同层级的城市在挖掘物流潜力和提高物流产业效率上具有差异性;提升城市物流竞争力函需大力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业和第三产业;海西物流人力资源匮乏,已不能适应城市物流发展的需要。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根荣  
本文主要从产业规模、结构、效率的三维视角分析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流通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海西区流通产业发展中存在着产业组织规模小、流通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流通产业城乡差距大等诸多问题,并提出了优化流通产业组织、加强流通产业区域合作、推进城乡流通一体化、实施流通创新战略等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廖福霖  
阐述了世界各国将生物质能开发利用作为优先发展的重大战略产业;论述了中国能源产业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中,中国发展生物质能明显的三赢效果,中国发展生物质能能够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和谐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极其有效的举措;指出能源危机是制约福建省中长期发展的瓶颈,开发生物质能是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福建省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有力保证,并提出福建发展生物质能的战略、布局和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方传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有着重要意义。当前,福建海峡西岸文化的"软实力"和经济快速发展的"硬实力"还不相匹配。就海峡西岸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对策和建议进行研究探讨,有利于促进海峡西岸文化产业的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安增军  
为了不被边缘化,福建省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以下简称"海西区")。海西区是以福建为主,包括闽粤浙赣四省部分区域在内的新经济增长区域板块。该区域处在珠三角和长三角之间,并受到这两大板块的牵引,两大三角洲既可能带动海西区发展,也可能挤压海西区发展,所以,建立海西区将是一个复杂和充满曲折的过程,历史上福建及周边地区的形势是:交通落后,城市化水平低,经济腹地狭小,产业结构滞后。应大力发展跨省际交通,扩大经济腹地,发展壮大中心城市,提升产业结构,从海西区建设最终发展到由海峡两岸参与的"海峡经济区"建设,首先从两岸一体化起步,加强两岸经济关系,最终实现两岸政治上的统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