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65)
2023(6901)
2022(5854)
2021(5148)
2020(4411)
2019(9625)
2018(9509)
2017(17516)
2016(9537)
2015(10886)
2014(10984)
2013(10912)
2012(10705)
2011(10096)
2010(10638)
2009(9995)
2008(9850)
2007(9263)
2006(8758)
2005(8460)
作者
(29745)
(25184)
(24963)
(24153)
(16431)
(12071)
(11397)
(9660)
(9479)
(9274)
(8873)
(8459)
(8372)
(8297)
(7941)
(7834)
(7405)
(7287)
(7160)
(7002)
(6650)
(6179)
(6084)
(5868)
(5831)
(5707)
(5629)
(5468)
(5217)
(5008)
学科
(63669)
经济(63626)
管理(27878)
(26042)
(20938)
企业(20938)
地方(20252)
方法(15584)
中国(15167)
地方经济(13598)
数学(13149)
数学方法(13009)
(12689)
业经(12023)
(11641)
(9932)
农业(9067)
(8667)
(8440)
银行(8435)
(8259)
金融(8258)
(8210)
(7996)
贸易(7985)
环境(7954)
(7787)
(7694)
技术(7689)
(7529)
机构
学院(148342)
大学(146965)
(70829)
经济(69248)
研究(59177)
管理(52945)
中国(45075)
理学(43446)
理学院(42875)
管理学(42262)
管理学院(41941)
科学(34042)
(32011)
(30682)
(30448)
研究所(27437)
中心(26366)
(25486)
财经(23331)
(22665)
经济学(22017)
北京(21165)
(21136)
(20746)
(20368)
(20279)
师范(20231)
(19404)
经济学院(19302)
科学院(18428)
基金
项目(87512)
科学(68264)
研究(66180)
基金(61132)
(53099)
国家(52625)
科学基金(43836)
社会(42228)
社会科(40033)
社会科学(40022)
(34389)
基金项目(30913)
(28986)
教育(28986)
编号(26474)
自然(26022)
资助(25685)
自然科(25311)
自然科学(25301)
自然科学基金(24827)
成果(22821)
(21833)
重点(20175)
课题(20012)
(18722)
(18151)
发展(18132)
(17861)
国家社会(17420)
创新(17085)
期刊
(94151)
经济(94151)
研究(52638)
中国(34772)
管理(23753)
(22738)
(21289)
科学(20108)
学报(19795)
(17268)
金融(17268)
教育(16233)
经济研究(15134)
大学(14910)
技术(13872)
农业(13827)
学学(13799)
业经(13296)
财经(12604)
问题(11847)
(11105)
(9630)
技术经济(9294)
国际(8804)
(8641)
论坛(8641)
世界(8543)
图书(7976)
科技(7698)
现代(7687)
共检索到253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书华  
海峡西岸经济区以其特殊的地缘战略成为我国东南沿海一个备受瞩目的重要战略区域。福建省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切实发挥科技在深化两岸合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成为大家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重点对福建省科技支撑状况做初步思考,指出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加强区域科技合作、搭建两岸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设立闽台科技人才交流计划、促进闽台现代服务产业投资等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一星  
2004年1月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作者基于对中国宏观城市地理结构的研究,提出过一些类似的思想。在这篇文章里,作者以3个阶段的认识来解读海峡西岸经济区。早在1988年,作者在中国沿海6个都市连绵区的假设中,已经认为闽东南具有形成都市连绵区的潜在条件。在全国一级城市经济区的研究中发现,福建既不是长三角的紧密腹地,也不是珠三角的紧密腹地,而是它们二者共同的竞争腹地。在全国二级城市经济区框架中,福建省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二级经济区。作者的研究和观点从理论和实证方面支持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最后对福建省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立冰  
本文就海峡西岸经济区产生背景、定位以及如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问题发表一孔之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世渊  
福建与台湾的科技合作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闽台科技合作的进 程、动因和特点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发展产学研领域的两地合作提出思路与对策。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钱文挥  
加快海西地区的经济建设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对增强福建省的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完善全国区域经济布局,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也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作为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大型国有银行。交通银行一直以来把海西经济区作为战略发展的重点,未来也将一如既往地为繁荣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金融事业、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多的努力和贡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鲁丹萍  
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温州市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条件,指出了面临的挑战,从强化规划引导、推进紧密合作、促进设施共建、加强产业对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提出了温州市参与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建议和保障措施。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阮学峰  张烨  
通过计量模型分析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在福建省存在集聚效应,尤其以漳州、福州、莆田等沿海地区最突出,厦门比上述地区差些;内地以南平比较突出;外商直接投资在工业和农业部门有明显的集聚效应,工业中又以缝纫业、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较为突出,而在第三产业的行业则不存在集聚情况。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鲁丹萍  
从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来看,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潮流。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区域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基本情况,根据温州经济发展的特点,提出了温州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思路。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蔡雪雄  茅秋建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一个立足全国发展大局提出的战略构想,体现了对区域定位认识的深化,体现了发挥对台优势、强化与两大三角洲分工协作意识的深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志梅  
本文从区域经济理论角度分析建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必要性,分析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定位问题;并通过对海峡西岸区域内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提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曾鹏  张显春  阙菲菲  
本文从城市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三个方面确定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结构特征,从而发现当前限制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体系进一步发展的诸多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体系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林自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产业集群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初步形成了适合我省省情的产业集群区,为我省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但在对产业集群的认识和关注程度;内外部环境和政府引导与服务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今后要加强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构建产业集群区域服务平台和支撑体系;营造良好的产业集群发展的“生态环境”;加强闽台合作,把握合作重点,提升合作层次,全力推进产业集群的培育与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斯杰  
从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视角阐述福建高职院校办学面临的重大机遇,围绕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强调福建高职院校必须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高技能人才支撑,同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福建省高等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六点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