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40)
- 2023(10279)
- 2022(8912)
- 2021(8044)
- 2020(6919)
- 2019(15764)
- 2018(15311)
- 2017(29812)
- 2016(16117)
- 2015(17813)
- 2014(17944)
- 2013(17984)
- 2012(17305)
- 2011(15951)
- 2010(16283)
- 2009(15451)
- 2008(15066)
- 2007(13830)
- 2006(12314)
- 2005(11220)
- 学科
- 济(92401)
- 经济(92346)
- 管理(40205)
- 业(37070)
- 方法(34542)
- 数学(29959)
- 数学方法(29724)
- 企(28363)
- 企业(28363)
- 地方(23909)
- 农(20432)
- 中国(19582)
- 学(18553)
- 业经(16666)
- 财(16553)
- 地方经济(14708)
- 农业(13969)
- 贸(13687)
- 贸易(13681)
- 制(13412)
- 易(13051)
- 环境(12197)
- 和(11326)
- 融(11101)
- 金融(11099)
- 理论(10642)
- 银(10498)
- 银行(10473)
- 产业(10293)
- 体(10237)
- 机构
- 学院(245447)
- 大学(243650)
- 济(109846)
- 经济(107582)
- 研究(89970)
- 管理(88136)
- 理学(75069)
- 理学院(74031)
- 管理学(72721)
- 管理学院(72231)
- 中国(66277)
- 科学(55723)
- 京(51697)
- 财(47433)
- 所(46697)
- 研究所(42456)
- 农(41757)
- 中心(39935)
- 财经(37969)
- 江(37895)
- 业大(35471)
- 经济学(35151)
- 范(34233)
- 经(34135)
- 师范(33917)
- 北京(33028)
- 农业(32676)
- 院(32270)
- 经济学院(31525)
- 州(29863)
- 基金
- 项目(157265)
- 科学(122983)
- 基金(113603)
- 研究(112401)
- 家(99748)
- 国家(98981)
- 科学基金(83465)
- 社会(72524)
- 社会科(68857)
- 社会科学(68834)
- 省(61722)
- 基金项目(60941)
- 自然(53329)
- 自然科(51962)
- 自然科学(51945)
- 划(51785)
- 自然科学基金(50988)
- 教育(50397)
- 资助(47113)
- 编号(44423)
- 发(36715)
- 重点(36101)
- 成果(35337)
- 部(34291)
- 创(31327)
- 课题(31306)
- 国家社会(30222)
- 科研(30146)
- 创新(29506)
- 发展(29467)
- 期刊
- 济(130588)
- 经济(130588)
- 研究(73931)
- 中国(43076)
- 学报(38025)
- 农(37539)
- 科学(36299)
- 财(36048)
- 管理(30366)
- 大学(27955)
- 学学(26726)
- 农业(25119)
- 经济研究(21610)
- 融(21018)
- 金融(21018)
- 技术(20160)
- 业经(19864)
- 财经(19337)
- 教育(18602)
- 问题(17498)
- 经(16836)
- 技术经济(13819)
- 贸(13297)
- 业(13219)
- 统计(12907)
- 资源(12648)
- 商业(12187)
- 世界(11498)
- 策(11268)
- 国际(11222)
共检索到3687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永平 吴健生 黄秀兰 乔娜 刘洪萌
本文以4A级景区(点)为例,基于GIS技术,通过地理集中指数、分布椭圆、最近邻指数等方法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厦门是旅游景区资源最丰富的城市;旅游景区总体上在市际尺度呈集中分布趋势,在空间上呈聚集分布;自然景点、红色景点和客家景点是主要景点类型和特色景点类型,其分布范围与区域自然地貌特征、历史文化渊源相符;自然景点、红色景点、客家景点在市际尺度上都呈集中分布趋势,在空间上自然景点、红色景点呈均匀分布,客家景点呈聚集分布。本文认为自然地貌特征与历史文化渊源、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参与是影响海峡西岸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并基于此提出一些优化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邹永广 朱尧 何月美
文章以海西经济区20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网络,运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测量2006、2009、2012和2015年的旅游经济联系度与旅游经济联系量,分析了海西经济区旅游经济空间结构演进特征。研究发现:(1)城市间的旅游经济联系逐渐密切,各市的旅游经济联系量整体上呈现递增的趋势;(2)旅游经济空间结构在发展中不断成熟,旅游经济联系一体化进程加速;(3)区域内各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网络中心性存在差异。整体而言,海西经济区内福建省各城市的网络中心性相对较强,而广东省各城市的网络中心性相对较弱。研究认为,海西经济区内各城市旅游合作空间应布局为:西北生态与文化旅游产业集群、东北滨海与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南部"海丝"与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和西南生态和红色旅游产业集群,且认为需发展壮大各城市旅游业、加强海西城市间旅游业互动、完善和提升旅游合作机制、加大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力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宝强 陈腾 尹海伟 张博
从"核心-边缘"理论视角出发,主要以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通过SPSS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以及空间分析方法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进行解析,探讨了其空间重构的趋势及相应对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宪建
空间结构是区域发展的函数。科学谋划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必须重组福建区域空间结构,这是今后福建区域结构调整的战略任务之一。
关键词:
福建 海峡西岸经济区 区域空间结构 重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明水 谢红彬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经历了提出、发展和形成3个阶段,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区位意义,应用引力模型对海峡西岸经济区20个城市间的经济联系量进行计算,并用Mapinfo9.0专题地图显示海峡西岸经济区空间发展格局。研究结果表明,海峡西岸经济区东部"双核"城市群之间密切的经济联系形成沿海放射长廊,中、西部"次增长点"构成海峡西岸经济区多级体系,沿海发展轴对中、西次增长点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区域内部的经济联系度由沿海向内陆山区随着距离成本的增加呈现出衰减规律;区域内陆各城市之间的彼此经济联系强度较弱,其中山地地形条件和距离成本是海西城市之间经济联系的主要阻碍因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一星
2004年1月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作者基于对中国宏观城市地理结构的研究,提出过一些类似的思想。在这篇文章里,作者以3个阶段的认识来解读海峡西岸经济区。早在1988年,作者在中国沿海6个都市连绵区的假设中,已经认为闽东南具有形成都市连绵区的潜在条件。在全国一级城市经济区的研究中发现,福建既不是长三角的紧密腹地,也不是珠三角的紧密腹地,而是它们二者共同的竞争腹地。在全国二级城市经济区框架中,福建省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二级经济区。作者的研究和观点从理论和实证方面支持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最后对福建省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肖永平 李晓华
纳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给赣东地区带来新的发展良机。本文分析了赣东地区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优势以及不足,认为赣东地区要继续做强比较优势,才能巩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和增强影响力。阐述了赣东地区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各种现实基础,并着重探讨了赣东地区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最后提出了赣东地区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海峡西岸经济区 赣东地区 战略定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林喜庆 郑琳琳
创建有竞争力的区域人才环境是区域人才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之一。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主体的福建,在人才的经济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人文环境和政策环境等方面既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也有不足和弱点;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大背景下,福建的人才环境既有重大的机遇,也面临国内外双重压力的挑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水红 曾菊新
依据经典的增长极理论,区域经济发展首先应把少数优区位地区培育成经济增长中心。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厦门、福州及温州成为经济增长的三大增长极,在TP模型理论框架下,利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对海峡西岸经济区三大中心城市技术扩散空间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心城市厦门、福州及温州的技术扩散对区域经济增长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建议在加强区域金融合作的基础上促进资本流动与融合,继续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实行外商直接投资的差别化战略来提高中心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及技术扩散效应从而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快速发展。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钱文挥
加快海西地区的经济建设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对增强福建省的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完善全国区域经济布局,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也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作为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大型国有银行。交通银行一直以来把海西经济区作为战略发展的重点,未来也将一如既往地为繁荣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金融事业、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多的努力和贡献。
关键词:
海西经济区 福建省 交通银行 金融服务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阮学峰 张烨
通过计量模型分析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在福建省存在集聚效应,尤其以漳州、福州、莆田等沿海地区最突出,厦门比上述地区差些;内地以南平比较突出;外商直接投资在工业和农业部门有明显的集聚效应,工业中又以缝纫业、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较为突出,而在第三产业的行业则不存在集聚情况。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海峡西岸经济区 集聚效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鲁丹萍
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温州市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条件,指出了面临的挑战,从强化规划引导、推进紧密合作、促进设施共建、加强产业对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提出了温州市参与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建议和保障措施。
关键词:
海峡西岸 经济区 港口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鲁丹萍
从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来看,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潮流。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区域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基本情况,根据温州经济发展的特点,提出了温州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思路。
关键词:
海峡西岸 经济区 边缘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叶飞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