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16)
2023(15068)
2022(13069)
2021(12022)
2020(10004)
2019(22980)
2018(22987)
2017(44231)
2016(24214)
2015(27101)
2014(27341)
2013(26801)
2012(24856)
2011(22700)
2010(22924)
2009(20995)
2008(20308)
2007(18045)
2006(16133)
2005(14348)
作者
(71687)
(59553)
(59139)
(56650)
(38092)
(28488)
(26896)
(23405)
(22747)
(21234)
(20273)
(20228)
(19227)
(19122)
(18493)
(18486)
(17744)
(17353)
(17057)
(17012)
(14922)
(14795)
(14458)
(13589)
(13460)
(13222)
(13167)
(12980)
(12041)
(11802)
学科
(113676)
经济(113563)
管理(69151)
(61917)
(52001)
企业(52001)
方法(43218)
数学(37133)
数学方法(36687)
中国(29117)
地方(28258)
(25453)
(25368)
业经(22950)
(22824)
(19292)
理论(17353)
农业(16895)
(16516)
贸易(16505)
(16468)
地方经济(16372)
环境(16359)
(15813)
(14994)
(14800)
银行(14745)
(14674)
金融(14665)
(14460)
机构
大学(349035)
学院(348252)
(142931)
经济(139657)
管理(134852)
研究(123797)
理学(116099)
理学院(114685)
管理学(112705)
管理学院(112056)
中国(89112)
科学(77175)
(75333)
(62792)
(62647)
研究所(57344)
(55693)
中心(53768)
(51559)
业大(51407)
财经(50315)
北京(47829)
(47012)
师范(46546)
(45571)
(45528)
农业(43421)
经济学(42906)
(41784)
经济学院(38214)
基金
项目(236164)
科学(184574)
研究(171122)
基金(169705)
(148691)
国家(147485)
科学基金(125711)
社会(107176)
社会科(101471)
社会科学(101441)
(92192)
基金项目(89966)
自然(82066)
自然科(80072)
自然科学(80053)
自然科学基金(78591)
教育(78005)
(77874)
资助(70232)
编号(69475)
成果(56774)
重点(53060)
(51351)
(51000)
课题(48979)
(48015)
创新(44829)
科研(44391)
国家社会(43579)
教育部(43478)
期刊
(165211)
经济(165211)
研究(106447)
中国(65538)
学报(56184)
科学(52037)
管理(51507)
(50131)
(46066)
大学(41907)
学学(39649)
教育(38057)
农业(34217)
技术(30872)
(27897)
金融(27897)
经济研究(26791)
业经(25408)
财经(24905)
问题(22412)
(21418)
技术经济(17792)
图书(17596)
(17176)
现代(16494)
科技(16449)
理论(16168)
资源(15597)
(15504)
商业(15442)
共检索到518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曾鹏  张显春  阙菲菲  
本文从城市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三个方面确定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结构特征,从而发现当前限制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体系进一步发展的诸多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体系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一星  
2004年1月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作者基于对中国宏观城市地理结构的研究,提出过一些类似的思想。在这篇文章里,作者以3个阶段的认识来解读海峡西岸经济区。早在1988年,作者在中国沿海6个都市连绵区的假设中,已经认为闽东南具有形成都市连绵区的潜在条件。在全国一级城市经济区的研究中发现,福建既不是长三角的紧密腹地,也不是珠三角的紧密腹地,而是它们二者共同的竞争腹地。在全国二级城市经济区框架中,福建省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二级经济区。作者的研究和观点从理论和实证方面支持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最后对福建省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书华  
海峡西岸经济区以其特殊的地缘战略成为我国东南沿海一个备受瞩目的重要战略区域。福建省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切实发挥科技在深化两岸合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成为大家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重点对福建省科技支撑状况做初步思考,指出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加强区域科技合作、搭建两岸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设立闽台科技人才交流计划、促进闽台现代服务产业投资等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曾鹏  张显春  阙菲菲  
城市体系是经济区的基本骨骼系统,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带动区域最有效的组织形式,研究宁夏的结构体系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价值。综合运用分形理论、城市经济基础研究法等方法,从城市群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三个方面确定宁夏的结构特征。从而发现当前限制宁夏城市体系进一步发展的诸多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宁夏城市体系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立冰  
本文就海峡西岸经济区产生背景、定位以及如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问题发表一孔之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鲁丹萍  
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温州市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条件,指出了面临的挑战,从强化规划引导、推进紧密合作、促进设施共建、加强产业对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提出了温州市参与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建议和保障措施。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鲁丹萍  
从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来看,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潮流。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区域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基本情况,根据温州经济发展的特点,提出了温州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思路。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健  
本文认为,当前港口成为福建物流的中心节点,港口物流是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要素整合、协调和优化的重要途径,构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港口物流网络体系对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采用模糊聚类方法对福建省沿海主要港口进行了宏观规划层次分析,根据各个港口与城市的关系、港口特征,将福州港和厦门港定位为主枢纽港(第一层次),泉州港和湄洲湾港定位为地区性重要港口(第二层次),漳州港和宁德港定位为地方性中小港口(第三层次),构建了一个以主枢纽港为骨干,区域性重要港口为辅助,地方中小港口为补充的层次分明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物流网络体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青海  张国钦  崔胜辉  
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比较,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和从业人员结构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总结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化发展的一些特征,包括: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和产值提升促进城市化率及其年递增幅度的增长;第二产业产值和从业人员增长促进第三产业产值和从业人员增长;城市化中前期,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共同增长,城市化后期第三产业产值的增长降低了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城市化发展进入质的提高阶段;海西经济区工业化快速发展伴随着快速城市化,第二、三产业蓬勃发展促进人口集中于城市。基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期,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规划与建设应重点放在城市经济发展上,促使各城市良性发展,并在自由发展过程中具备城市群的基本要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邹永广  朱尧  何月美  
文章以海西经济区20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网络,运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测量2006、2009、2012和2015年的旅游经济联系度与旅游经济联系量,分析了海西经济区旅游经济空间结构演进特征。研究发现:(1)城市间的旅游经济联系逐渐密切,各市的旅游经济联系量整体上呈现递增的趋势;(2)旅游经济空间结构在发展中不断成熟,旅游经济联系一体化进程加速;(3)区域内各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网络中心性存在差异。整体而言,海西经济区内福建省各城市的网络中心性相对较强,而广东省各城市的网络中心性相对较弱。研究认为,海西经济区内各城市旅游合作空间应布局为:西北生态与文化旅游产业集群、东北滨海与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南部"海丝"与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和西南生态和红色旅游产业集群,且认为需发展壮大各城市旅游业、加强海西城市间旅游业互动、完善和提升旅游合作机制、加大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力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谭观音  左泽平  
在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2005年和2010年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物流竞争力进行了动态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海西城市物流竞争力总体较弱,城市间呈现"洋葱头"型的不平衡结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局面并没得到根本扭转,但具有后发优势;不同层级的城市在挖掘物流潜力和提高物流产业效率上具有差异性;提升城市物流竞争力函需大力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业和第三产业;海西物流人力资源匮乏,已不能适应城市物流发展的需要。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变花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是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以来,海峡西岸经济区在经济综合实力、特色产业集群以及对台合作与交流等方面成就斐然。未来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将会继续推进海西集中区建设与福莆宁、厦漳泉、汕潮揭同城化发展,在环太平洋区域的新丝绸之路建设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但在发展中也要着力解决跨省区合作机制的完善、自贸区设立、产业融合发展、城市群与城镇化建设等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尹晓波  侯祖兵  
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平台,根据美国经济地理学家诺瑟姆“S”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我国城市化已经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文章通过西方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区位理论,对海峡西岸经济城市群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经济区域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发展基础,提出城市化发展的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