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53)
2023(7260)
2022(5906)
2021(5059)
2020(4032)
2019(8911)
2018(8615)
2017(16242)
2016(8566)
2015(9566)
2014(9576)
2013(9764)
2012(9615)
2011(8935)
2010(9159)
2009(8352)
2008(8111)
2007(7375)
2006(6853)
2005(6506)
作者
(27462)
(22913)
(22728)
(21367)
(14524)
(10900)
(10266)
(8879)
(8805)
(8223)
(7896)
(7603)
(7447)
(7329)
(7225)
(7093)
(6862)
(6586)
(6571)
(6498)
(5969)
(5746)
(5668)
(5240)
(5201)
(5166)
(5157)
(5040)
(4709)
(4584)
学科
(49129)
经济(49095)
(22111)
管理(19940)
地方(19737)
中国(16619)
(15503)
企业(15503)
(14430)
业经(13705)
地方经济(11879)
产业(11230)
方法(10980)
农业(10133)
(10015)
(8850)
数学(8822)
数学方法(8771)
(8632)
金融(8632)
技术(8421)
(8278)
银行(8267)
(8184)
环境(7957)
(7828)
贸易(7818)
发展(7455)
(7446)
(7435)
机构
学院(130235)
大学(126118)
(57320)
经济(56167)
研究(53397)
管理(45224)
中国(39706)
理学(37369)
理学院(36855)
管理学(36328)
管理学院(36074)
科学(32510)
(28578)
(27955)
研究所(25199)
(24803)
(24124)
中心(23232)
(21962)
(19496)
农业(19185)
(19118)
业大(18959)
师范(18887)
北京(18809)
财经(18160)
(17895)
(17667)
经济学(17308)
科学院(16701)
基金
项目(82508)
科学(64583)
研究(62348)
基金(56538)
(49581)
国家(49120)
科学基金(40968)
社会(39543)
社会科(37666)
社会科学(37662)
(34931)
基金项目(29436)
(28509)
教育(26506)
(26312)
编号(25050)
自然(23981)
自然科(23341)
自然科学(23336)
自然科学基金(22915)
资助(22229)
发展(21585)
(21199)
成果(20206)
重点(19457)
课题(19046)
(17955)
创新(16832)
(16727)
国家社会(16309)
期刊
(75154)
经济(75154)
研究(43171)
中国(32836)
(25030)
学报(19716)
科学(19248)
管理(19069)
农业(17449)
(16378)
教育(16358)
(15349)
金融(15349)
大学(14789)
业经(14624)
学学(13908)
技术(12220)
经济研究(11919)
问题(9925)
(9123)
财经(8812)
(7863)
商业(7473)
(7304)
科技(7254)
世界(7155)
技术经济(7022)
国际(6839)
经济问题(6767)
(6736)
共检索到217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廖福霖  
阐述了世界各国将生物质能开发利用作为优先发展的重大战略产业;论述了中国能源产业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中,中国发展生物质能明显的三赢效果,中国发展生物质能能够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和谐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极其有效的举措;指出能源危机是制约福建省中长期发展的瓶颈,开发生物质能是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福建省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有力保证,并提出福建发展生物质能的战略、布局和对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谢冬生  
在应对气候变化,降低碳排放,开发使用新能源的战略背景下,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尤其在农村地区,对动物废弃物的开发与利用来推动沼气行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家也进行了大规模投入。但已有的发展基础仍存在较大问题,使以沼气为代表的农村生物质能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本文在剖析了当前的机遇和挑战之后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和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根荣  
本文主要从产业规模、结构、效率的三维视角分析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流通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海西区流通产业发展中存在着产业组织规模小、流通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流通产业城乡差距大等诸多问题,并提出了优化流通产业组织、加强流通产业区域合作、推进城乡流通一体化、实施流通创新战略等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方传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有着重要意义。当前,福建海峡西岸文化的"软实力"和经济快速发展的"硬实力"还不相匹配。就海峡西岸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对策和建议进行研究探讨,有利于促进海峡西岸文化产业的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林自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产业集群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初步形成了适合我省省情的产业集群区,为我省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但在对产业集群的认识和关注程度;内外部环境和政府引导与服务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今后要加强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构建产业集群区域服务平台和支撑体系;营造良好的产业集群发展的“生态环境”;加强闽台合作,把握合作重点,提升合作层次,全力推进产业集群的培育与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向前  刘璇璇  刘林峰  
闽台产业经济合作对于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意义重大。目前闽台在贸易、投资、农业等产业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台商投资较少、产业合作较为单一等问题,未来可通过加快福建自身发展、扩大产业合作领域等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快速健康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肖金成  
海峡西岸的发展既关系到福建及福建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关系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为此,要深入研究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和两岸合作的思路、政策和措施。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文  
本书是2007年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重大项目"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发展研究"和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项目"海峡西岸经济区地方物流发展研究"的优秀成果。海峡西岸经济区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又好又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进程中,港口是重要的战略支撑和战略依托。面对新形势、新机遇和新任务,在如何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林欣  
基于海峡西岸城市群物流业2005-2015年基本指标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基于引力矩阵构建物流业关联网络,结果发现:厦门、泉州处于网络中心地位,担任汕尾、揭阳等边缘城市与其他城市联系的中介和桥梁;城市群网络密度正不断上升,说明城市群正在不断加强联系,但需要注意不能过多的依赖中心城市,否则过多的物流资源受到中心城市配置,容易使边缘城市受到中心城市的控制。其次分析物流业发展协调度,结果显示城市物流业内部协调度存在较大差异,而整体城市群物流业协调度不断提高。最后,根据上述研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戴淑庚  金虹  
文章的计量研究表明,闽台贸易在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方面绩效显著,闽台贸易与海峡西岸经济发展之间互为格兰杰成因。目前,闽台经贸合作面临制度瓶颈等问题。因此,应当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同时建立两岸经贸合作机制,以促进两地经贸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苏明城  张向前  
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全面繁荣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保证,海西实施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已有一定基础,但仍面临人口的持续增长、环境污染仍较为严重、能源短缺等问题。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应是21世纪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主要可从控制人口数量、强化环境综合整治、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措施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尹晓波  侯祖兵  
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平台,根据美国经济地理学家诺瑟姆“S”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我国城市化已经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文章通过西方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区位理论,对海峡西岸经济城市群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经济区域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发展基础,提出城市化发展的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袁怀宇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在探讨城市群发展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合理分析福建海西区城市群发展环境:厦泉漳、福州、南三永三个城市群的发展及措施。之后,对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群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结果显示:在区域城市群的协调和整体发展方面,要加快完善福建交通网络体系、推动海西区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加大海岸、海岛、海洋的利用开发力度,发展县、乡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为海西经济区发展提高完善的金融支持服务,充分发挥祖国统一前沿平台的优势。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林欣  
基于海峡西岸城市群物流业2005-2015年基本指标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基于引力矩阵构建物流业关联网络,结果发现:厦门、泉州处于网络中心地位,担任汕尾、揭阳等边缘城市与其他城市联系的中介和桥梁;城市群网络密度正不断上升,说明城市群正在不断加强联系,但需要注意不能过多的依赖中心城市,否则过多的物流资源受到中心城市配置,容易使边缘城市受到中心城市的控制。其次分析物流业发展协调度,结果显示城市物流业内部协调度存在较大差异,而整体城市群物流业协调度不断提高。最后,根据上述研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