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9)
2023(1949)
2022(1500)
2021(1657)
2020(1191)
2019(2945)
2018(3063)
2017(3786)
2016(3402)
2015(3921)
2014(4140)
2013(3218)
2012(2936)
2011(2835)
2010(3102)
2009(2401)
2008(2255)
2007(2146)
2006(1995)
2005(1877)
作者
(6199)
(5077)
(4992)
(4938)
(3192)
(2499)
(2457)
(2195)
(1974)
(1917)
(1797)
(1786)
(1761)
(1633)
(1591)
(1562)
(1557)
(1547)
(1534)
(1534)
(1455)
(1397)
(1332)
(1226)
(1216)
(1189)
(1135)
(1126)
(1122)
(1098)
学科
教育(18154)
中国(8169)
教学(5243)
理论(5211)
(3262)
(3130)
改革(3092)
(3062)
发展(3018)
高等(2985)
思想(2984)
(2896)
政治(2851)
研究(2782)
教育改革(2760)
思想政治(2739)
政治教育(2739)
治教(2739)
德育(2719)
学校(2437)
学法(2302)
教学法(2302)
(2198)
教育学(2191)
计算(2191)
算机(2185)
计算机(2185)
机化(2168)
计算机化(2168)
(2096)
机构
大学(38126)
学院(33156)
教育(24837)
(16440)
师范(16416)
研究(15843)
师范大学(13875)
(10093)
职业(9919)
教育学(9692)
技术(8482)
科学(8456)
(7501)
北京(7458)
教育学院(7095)
研究所(6877)
职业技术(6752)
(6708)
(5767)
中心(5758)
技术学院(5594)
管理(5437)
教育科(5088)
教育科学(5052)
(5000)
研究院(4821)
(4659)
理学(4562)
中国(4488)
理学院(4369)
基金
研究(21764)
教育(19556)
项目(18618)
科学(16180)
成果(12640)
课题(12065)
编号(11978)
(10787)
社会(10586)
(9877)
社会科(9635)
社会科学(9633)
基金(9411)
(8851)
规划(8392)
(7712)
(7193)
年度(7126)
研究成果(7100)
项目编号(6969)
国家(6953)
(6501)
(6195)
(6168)
阶段(6153)
(6143)
教育部(6048)
(5974)
重点(5949)
阶段性(5669)
期刊
教育(42986)
研究(21645)
中国(17563)
职业(10317)
技术(7330)
技术教育(6768)
职业技术(6768)
职业技术教育(6768)
高等(4762)
(4668)
经济(4668)
成人(4615)
成人教育(4615)
高等教育(4242)
(3941)
论坛(3941)
大学(3531)
职教(3521)
(3517)
发展(3375)
(3375)
比较(3253)
学报(2921)
教研(2756)
高教(2756)
科学(2450)
远程(2199)
远程教育(2199)
图书(1760)
(1712)
共检索到61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衍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积极地推动终身学习,或者把建设学习型社会当作是一种非常具有时代意义的社会运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9年召开的第六次国际成人教育会议特别发表贝伦宣言,呼吁加强运用成人学习与教育的力量及潜能,促使人类迈向美好的未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冯明  潘国青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术蕊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传统的教育理念、教育体系制度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的教育和学习体系,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而且发展成为教育变革的实践和现实的社会活动。适应时代的迫切需求,终身教育活动在全国多个城市蓬勃开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良好态势。10月27日,2011全国终身学习常州论坛在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江苏省常州市隆重开幕。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国家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王思睿  
5月17日,"2008海峡两岸大学会计教育发展论坛"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召开,两岸会计教育交流互赢、教育改革发展成为此次来自祖国大陆与台湾20多所与会高校探讨的主要内容。"海峡两岸高校会计专业交流的平台,可由各自具有代表性的大学组成。"台湾政治大学前校长郑丁旺首先提出设想。他认为,在这一组成结构的平台之上,在制定制度化规则的基础上,可定期组织不同形式的活动,从两岸教师之间、学生之间两个层次进行交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冬桦  
海峡两岸环境教育比较王冬桦环境教育(EnvironmentalEducation)是现代教育的新领域,是本世纪六十年代末在一些发达国家的“生态复兴”运动中才初露端倪的教育新趋势。国际性的环境教育始于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其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殷小平  黄少平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中心5月17日在厦门揭牌,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邓力平在揭牌仪式上致辞,清华大学、台湾政治大学等两岸180多所院校的校长出席揭牌仪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富蕾  
随着进入建立学习型社会的新发展阶段,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对职业教育的高阶需求更加明显。虽然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取得大幅提升,但在观念层面、制度层面、功效层面和目标定位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职业教育要打造满足新时代职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需要从学习群体、功能内容和主体结构模式三方面构建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从而更好地服务终身学习体系,构建学习型社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榴红  
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作为20世纪影响最深远的教育理念之一,已经成为当代各国和地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发展趋势。最近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我国要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伯军  
海峡论坛是开展两岸民众交流、形成两岸多层次交流合作格局的重要平台。两岸职业教育论坛是海峡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创办以来,在促进两岸职业教育领域学术交流、职业院校合作、大学生创业就业等方面取得了丰富成果。今年海峡两岸职业教育论坛确定的主题是"高技能人才培养",会议的宗旨是回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技术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汇聚众智和力量,共同推动两岸高技能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迫切需要建设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曾祺林  
定位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抉择。电大定位必须明确"自己是谁?""应该做什么?""应当怎么做?"等基本问题。电大要坚持开放理念,以建设世界一流的开放大学为目标,着眼于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科学准确地设计和把握自身的定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新宪  
1683年,康熙皇帝令大将施琅率军跨海作战,迅速征服了明郑政权,统一了台湾。此后,在长达200余年的时间里,尽管台湾的地方建制有所改变,但始终由大陆的福建省负责管辖。直到1885年,清政府才决定台湾单独建省,下立三府一州。随着汉文化在台湾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谌启标  
通识教育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潮流。由于历史原因和政治原因,台湾和大陆高校通识教育发展沿革不同,课程体系有别,通识教育课程宗旨、设置内容和实施方式既有一定共性,又有一定个性。比较海峡两岸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对促进内地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邱均平  倪超群  孟园  
为深入了解海峡两岸图书情报学教育的现状,本文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师资力量、继续教育等5个方面对海峡两岸的图书情报学教育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比较分析认为,海峡两岸的图书情报学教育的相似之处表现在其具有相似的系名变革、专业课程变革以及面临的危机;其不同之处表现在专业教育体系设置、专业教育改革主导因素及教育层级发展上存在差异。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促进海峡两岸的图书情报学教育的共同发展提供一点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宝蓉  
海峡两岸高等教育的相互开放、交流与合作,是两岸关系深层结构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台湾民众的文化认同、历史认同、政治认同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008年以来,两岸高等教育互动进入更加全面、深入发展的时期,在思维、功能、策略、路径、规模和领域等方面均实现突破性的进展。同时,两岸高等教育互动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短期内难以有效解决的问题。在持续推动已有互动方式的基础上,两岸应加强高等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