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65)
- 2023(9001)
- 2022(8133)
- 2021(7735)
- 2020(6507)
- 2019(15283)
- 2018(15328)
- 2017(29939)
- 2016(16077)
- 2015(18071)
- 2014(17772)
- 2013(17551)
- 2012(15881)
- 2011(14248)
- 2010(13904)
- 2009(12517)
- 2008(11874)
- 2007(10040)
- 2006(8594)
- 2005(7279)
- 学科
- 济(62251)
- 经济(62186)
- 管理(44967)
- 业(41772)
- 企(35304)
- 企业(35304)
- 方法(29941)
- 数学(25907)
- 数学方法(25609)
- 农(15449)
- 中国(14558)
- 学(14401)
- 财(14192)
- 地方(13471)
- 业经(13348)
- 环境(11180)
- 贸(10849)
- 贸易(10845)
- 理论(10602)
- 和(10514)
- 易(10381)
- 农业(10349)
- 技术(9860)
- 务(9391)
- 财务(9331)
- 财务管理(9317)
- 划(9266)
- 制(9219)
- 企业财务(8831)
- 教育(8692)
- 机构
- 大学(222029)
- 学院(219890)
- 管理(91759)
- 济(82847)
- 经济(80951)
- 理学(80711)
- 理学院(79813)
- 管理学(78455)
- 管理学院(78070)
- 研究(72046)
- 中国(50771)
- 京(47189)
- 科学(47124)
- 财(35822)
- 所(35769)
- 业大(34658)
- 农(34557)
- 研究所(33107)
- 中心(32156)
- 江(29878)
- 财经(29736)
- 北京(29611)
- 范(29251)
- 师范(28991)
- 农业(27223)
- 经(27099)
- 院(26819)
- 州(24931)
- 师范大学(23643)
- 经济学(23456)
- 基金
- 项目(160383)
- 科学(125440)
- 研究(116795)
- 基金(115968)
- 家(101047)
- 国家(100233)
- 科学基金(86212)
- 社会(71460)
- 社会科(67662)
- 社会科学(67642)
- 基金项目(62900)
- 省(62818)
- 自然(57603)
- 自然科(56224)
- 自然科学(56213)
- 自然科学基金(55168)
- 划(52904)
- 教育(52712)
- 编号(48042)
- 资助(47464)
- 成果(38125)
- 重点(35396)
- 部(34652)
- 发(33812)
- 创(33387)
- 课题(32349)
- 创新(31074)
- 科研(30941)
- 项目编号(29921)
- 大学(29807)
共检索到302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侯西勇 张安定 王传远 王秋贤 应兰兰
海岸带是人类活动的集中区和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受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其环境和生态极易遭受扰动而恶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海岸带陆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对该区域的环境质量和生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非点源污染是海岸带河口及近海水体陆源污染的重要方面,在很多区域,非点源污染甚至已超过点源污染而成为河口和近岸海域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在这种背景下,加强海岸带陆源非点源污染研究,意义非常重大。本文在概述非点源污染基本特征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海岸带陆源非点源污染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了当前及未来时期需重点研究的内容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海岸带 非点源污染(NPS) 研究进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梁修存 丁登山
海洋与海岸带旅游已成为国外旅游研究最重要的领域之一。论文在国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海洋与海岸带旅游发展的环境问题、经济问题、社会文化问题、海洋与海岸带旅游资源评价、规划管理与可持续旅游发展、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旅游开发等方面对国外海洋与海岸带旅游主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评价,并为我国海洋与海岸带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马万栋 张渊智 施平 邢前国
海岸带地区作为海洋、陆地和大气相互作用的区域,其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的特点,海岸带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研究是海陆交互作用(LOICZ)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海岸带LUCC研究的目标、内容以及海岸带LUCC研究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综述了国内外海岸带LUCC研究的进展,指出目前在海岸带LUCC研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即驱动力模型和机制研究相对欠缺;对气候、水环境等的影响机理不明确;对环境脆弱地区的LUCC研究甚少等。今后应该加强海岸带地区LUCC物质通量研究、海岸带地区环境之间的影响模式以及与海岸带区域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模式研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睿倩 徐成磊 李永富 胡恒
海岸带韧性可为沿海地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压力的复合风险提供新的理论源泉和分析视角,对保障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解析海岸带韧性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剖析了以社会生态系统、复杂适应系统等理论为支撑的海岸带韧性理论框架,比较了现有4类评价方法,进而厘清了要素型、过程型和复合型3类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阐释了影响海岸带韧性的社会、自然等多维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明确了提升海岸带韧性的抵御型、预防型和适应型3类基本策略。基于现有国外研究成果发现,不同学科和理论视角下海岸带韧性要素关系和韧性能力方面的内涵界定有待厘清,从人地耦合与多维时空视角挖掘海岸带韧性过程与作用机制尚存薄弱之处,多重扰动下海岸带韧性的尺度效应和影响机理分析仍存挑战。最后,本文明确了中国海岸带综合风险防范、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诉求,探讨了以概念内涵为引领、系统评价为支撑、机理解析为重点的本土化理论框架构建内容,提出海岸带韧性理论方法在中国海岸带安全预警、政策精细化制定、国土空间规划与海岸带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应用路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勇 冯永忠 杨改河
针对点源污染虽已得到有效治理,但农业非点源污染已成为全球突出的环境问题的现状,在分析国内外农业非点源污染的严峻形势的基础上,着重从当前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中的农业非点源污染定量模型研究、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农户经营行为研究、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环境经济学研究和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控制与管理战略研究4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指出当前我国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所面临的困境,最后对未来我国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研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戴志军,李春初,陈锦辉
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的重点应该放在地球系统的重要界面-海岸带。结合国外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研究,对我国华南海岸带历史与现代陆海相互作用研究的现状与问题进行较为详细的评述.并就华南海岸带开展陆海相互作用应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华南海岸 陆海相互作用研究 环境变化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高健 林捷敏 杨斌
综述了海岸带经济管理领域的研究文献,比较了不同学科对海岸带的定义以及不同学者的观点。根据学术研究目的和管理目标,海岸带可从生物自然视角和管理视角加以定义。将我国海岸带面临的各种生态环境压力归纳为人口增长、海岸带资源开发、海岸带灾害与自然变异、生物物种入侵等,并讨论了这些压力的特点。归纳了现阶段我国海岸带经济管理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方向和研究进展。现阶段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海岸带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定量评价模型;海岸带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与海岸带规划;海洋产业结构与产业竞争力;海岸带生态价值与自然灾害经济核算;海洋文化产业。
关键词:
海岸带 生态压力 经济管理 研究进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建勋
人类长期以来不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方式使海洋环境遭受严重污染,源于陆地或陆上活动的陆源污染成为全球海洋环境持续恶化的最主要因素。近40年来,国际社会采用多种法律手段应对海洋陆源污染问题,其中以区域海洋公约、相关议定书、行动计划以及各项具体法律制度等为主要形式和内容的区域性法律机制成为世界各国防治陆源污染卓有成效的法律手段,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陆源污染 区域性 法律制度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志峰,胡伟平
从系统的定义出发, 本文简要回顾了提出地球系统科学的背景与过程。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已经成为地学领域的研究焦点与热点,并带动和加速了地球信息机理、陆地地球系统科学和全球变化的研究。本文重点分析海岸带在地球系统中所处的特殊位置,海岸带研究在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简要介绍海岸带科学前沿—海岸带海陆交互作用计划 (LOICZ)。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才志
海岸带作为陆地与海洋的过渡地带,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生产力。海岸带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地带,以占地球面积约8%的区域提供超过90%海洋能源资源,全球超过一半人类活动集中在沿海60 km以内的带状区域。人类在海岸带地区的活动痕迹最早可追溯至15万年前,早期人类活动主要以采集贝类、捕鱼和狩猎为主,随着人类进入农耕文明,海岸带土地利用以农业开发为主,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规模的开发活动则使得海岸带生态环境、地貌形态、景观格局等发生着急剧变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戈华清 蓝楠
陆源污染的根本原因在于陆域经济社会活动,是陆上行为对海洋环境负外部性的集中呈现。累积性的陆源排污,是过度利用海洋环境容量与忽视海洋自净能力的体现,不仅损害海域使用者权益,也影响沿海地区发展。我国陆源污染防治一直以被动的末端污染治理与管控为基础,其预见性不足、有效性不充分,亟待确立陆海一体化综合防治对策体系,保护我国近海生态系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夏军 翟晓燕 张永勇
水环境非点源污染已引起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非点源污染的量化是当今国际研究热点,数学模拟是研究非点源污染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建立以实用性为目标的非点源污染机理模型已成为管理和控制非点源污染的有效手段。本文阐述了国内外非点源污染模型的发展、功能、存在的问题,及构建非点源污染机理模型的思路,最后展望了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机理模型 展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集宁 张丽霞
黄河三角洲作为最年轻的大陆和山东主要的石油产地,油气污染加剧了其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海岸线侵蚀与淤积、河口河势的不稳、地面沉降和浅海域地质灾害是影响海岸带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地质问题,未来海岸带的经济规划和开发建设应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油气污染 稳定性 可持续发展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雪莲 赵永志 廖洪 李晓娜 张国芳 文方芳 刘自飞 张梦佳
坡耕地极易发生土壤侵蚀,由此带来的水土流失及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制约了丘陵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坡面构建植物篱或过滤带可通过植物、土壤及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增强土壤入渗、拦截径流和泥沙、过滤氮磷及污染物,是预防坡耕地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质量的有效手段。本文在整理分析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不同植物篱和过滤带对径流、泥沙、氮、磷,以及污染物的阻控效果,分析了该技术阻控效果的影响因素,并深刻阐述了植物篱对水土流失的阻控机理,最后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建议,以期为植物篱或过滤带技术的理论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为丘陵地区耕地可持续利用、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戈华清
陆源污染的来源并不仅仅局限于海岸带或海洋地区,其具有典型的外来性。它不仅严重危及人们的健康与福祉,更直接危及到靠海生存的人们健康与资源安全。陆源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危害,不仅导致某些疾病多发、海洋食物不安全、可以供人类使用的各种资源减少,也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公众社会心理健康。虽然我国一直十分关注陆源污染防治问题,但陆源污染的发展态势显然超出了我国政策与法律监管的程度。我们不仅存在着法律对策整体偏软的问题,而且面临着公众健康权受到侵害后救济不力、救济体系不完备等问题。
关键词:
陆源污染 危害 公众健康 法律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