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72)
- 2023(12088)
- 2022(10463)
- 2021(9505)
- 2020(8190)
- 2019(18840)
- 2018(18379)
- 2017(34677)
- 2016(19608)
- 2015(21837)
- 2014(22200)
- 2013(21579)
- 2012(20062)
- 2011(18284)
- 2010(18528)
- 2009(17184)
- 2008(17133)
- 2007(15649)
- 2006(13497)
- 2005(11746)
- 学科
- 济(80443)
- 经济(80365)
- 管理(53229)
- 业(51031)
- 方法(41871)
- 企(40856)
- 企业(40856)
- 数学(36746)
- 数学方法(36227)
- 农(21790)
- 财(19623)
- 学(19247)
- 中国(18408)
- 业经(16609)
- 贸(15593)
- 贸易(15589)
- 易(15127)
- 农业(14958)
- 地方(14844)
- 理论(13781)
- 制(13035)
- 务(12658)
- 财务(12623)
- 财务管理(12583)
- 环境(12194)
- 企业财务(11855)
- 和(11497)
- 技术(11493)
- 银(10907)
- 银行(10842)
- 机构
- 学院(288709)
- 大学(286699)
- 济(109476)
- 管理(107469)
- 经济(107047)
- 研究(95936)
- 理学(93395)
- 理学院(92244)
- 管理学(90092)
- 管理学院(89571)
- 中国(70556)
- 科学(65966)
- 农(60801)
- 京(60380)
- 业大(51317)
- 所(51292)
- 财(48660)
- 农业(48658)
- 研究所(47196)
- 中心(44380)
- 江(44223)
- 财经(39515)
- 范(38258)
- 师范(37686)
- 北京(37417)
- 经(35710)
- 州(35267)
- 院(34155)
- 经济学(33110)
- 农业大学(32538)
- 基金
- 项目(196739)
- 科学(152158)
- 基金(141125)
- 研究(133431)
- 家(127027)
- 国家(125968)
- 科学基金(105920)
- 社会(82742)
- 省(79743)
- 社会科(78389)
- 社会科学(78361)
- 基金项目(75399)
- 自然(72810)
- 自然科(71113)
- 自然科学(71088)
- 自然科学基金(69817)
- 划(67144)
- 教育(62713)
- 资助(59060)
- 编号(53204)
- 重点(44984)
- 发(42143)
- 部(41863)
- 成果(41352)
- 创(40527)
- 计划(39759)
- 科研(39136)
- 创新(37909)
- 课题(37376)
- 大学(35969)
- 期刊
- 济(115665)
- 经济(115665)
- 研究(73673)
- 学报(56177)
- 农(53453)
- 中国(52817)
- 科学(48221)
- 大学(40318)
- 学学(38411)
- 财(38114)
- 农业(35965)
- 管理(35133)
- 教育(28163)
- 技术(24519)
- 融(20789)
- 金融(20789)
- 业经(20563)
- 业(19628)
- 经济研究(18709)
- 财经(18697)
- 版(16257)
- 经(16018)
- 问题(15847)
- 统计(15661)
- 业大(15075)
- 技术经济(14656)
- 策(14372)
- 科技(14234)
- 商业(14013)
- 资源(13976)
共检索到4084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国琴
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可能影响海岛型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27个指标,并以浙江海岛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因子分析把这些指标综合成了六大因子,即海岛自然旅游资源、海岛人文旅游资源、海岛旅游形象认知、海岛旅游产品、海岛旅游设施及海岛旅游区可进入性。依据这些变量因素,结合浙江海岛旅游发展现状,提出了浙江省海岛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红贤 游细斌 白伟杉 黄瑛
将目的地接待的游客量和目的地与客源地的距离结合起来,采用空间交互模型测算目的地旅游吸引力,以浙江省为案例,测算不同城市的旅游吸引力。结果表明:旅游吸引力与接待游客量成显著的正比关系,游客量越多的旅游目的地,其旅游吸引力越大;在接待游客量相当的情况下,能够吸引更多远距离游客的目的地,其旅游吸引力越大。浙江省旅游吸引力呈现"镶嵌式圈层结构"的空间分异规律。该圈层以杭州市为中心,形成了Ⅰ级旅游吸引力区域;在杭州市外围,由湖州市、嘉兴市、宁波市、台州市和丽水市形成了圈层结构的第Ⅱ级旅游吸引力区域;在第二圈层的外围,由舟山市、温州市形成了圈层结构的第Ⅲ级;在第一圈层和第二圈层的南部地区,由衢州市和金华市组成的区域形成了镶嵌式的旅游吸引力第Ⅲ级区域。目的地旅游吸引力的强弱与旅游吸引物的等级、旅游设施和服务的数量及质量等高度相关。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余意峰 保继刚 丁培毅
关于旅游经历对旅游者目的地感知的影响,现有的研究文献从感知形象和感知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但尚未出现从目的地感知吸引力角度进行的相关研究。目的地的初游者和重游者代表着两类具有不同旅游经历的目的地游客,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二者对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感知及其差异。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目的地感知吸引力包含了整体环境吸引和观光体验吸引两个维度,重游者在整体环境吸引上的感知显著高于初游者,二者在观光体验吸引的感知上没有显著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钟艳 厉新建
文章提出了旅游吸引力三层次和目的地发展创新的三阶段假说,并以此为全文论证的逻辑起点,认为旅游景区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这种“制度创新”是地区发展旅游经济竞争的必然结果,目的地旅游发展应该从旅游产业的概念回归到旅游经济的层面上来,对于目的地旅游吸引物资源也应该完成从资源性管理向资产性管理的跳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钢华
文章以旅游渗透度指数(TPI)作为分析工具和方法,利用2003年、2006年和2009年的数据,较为综合地测量和分析了海南全省及各重点市县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3方面的渗透程度及其发展趋势;并利用2009年的数据,就海南全省及各重点市县与加勒比地区的19个海岛目的地、马尔代夫和夏威夷等进行了旅游渗透度的比较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三亚市在2003年、2006年和2009年3个年份都是海南全省旅游渗透度最高的城市,但2009年海南全省及重点市县的旅游渗透度在所有样本案例地中尚处较低水平。通过聚类分析,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邓伟伟 林迎星
基于S-O-R理论模型,本研究构建并且实证分析了摄影美学、环境美学、视觉感知和旅游目的地选择意向这些因素的关系模型。研究将眼球追踪方法和问卷调查方法相结合,采集30个被试者样本。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环境摄影图片比建筑环境摄影图片具有更高的视觉吸引力和积极的审美情绪,同时专业美学摄影图片比业余美学摄影图片具有更高的视觉吸引力和积极的审美情绪。游客的视觉吸引力和审美情绪对其目的地选择意向具有正向的影响。本文不仅扩展了目的地形象的美学在影响游客吸引力和审美情绪中的作用,而且以新颖的研究视角,丰富了现有旅游领域中的视觉美学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丽卿
中国海岛资源蕴藏丰富、景观奇特秀丽,是理想的海洋旅游目的地。就目前的开发现状而言,海岛旅游产品类型多样、体验性特色明显、开发热潮初现,但其自然生态脆弱、基础设施落后、开发投资成本较高,目的地成熟程度不高。文章对舟山群岛海洋旅游目的地进行实证分析,归纳出特色主题旅游岛、大旅游产业、城市(镇)旅游化、海岛生态旅游4种单岛型开发模式,区域联动开发和期限性有序开发2种群岛型开发模式,并建议从健全海岛管理体制、发挥社区参与作用、以特色化塑造海岛旅游整体形象、改善海岛旅游交通环境、提升海岛特色旅游产品开发水平五个方面入手,促进我国群岛型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运波 肖建红
生态补偿标准是生态补偿研究的核心问题,但目前有关旅游生态补偿的研究成果较少。本文以旅游生态补偿相关理论(交通、住宿、餐饮、游览、娱乐、购物和废弃物等旅游过程,对旅游目的地及其外部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产生负外部性影响)为基础,运用生态足迹成分法(自下而上方法),构建了5类(渔家乐旅游)生态足迹模型,以此为基础,确立了(渔家乐旅游)生态补偿标准评价模型;并以山东省长岛县渔家乐为案例,以2011年为评价基准年份,进行了海岛型旅游目的地生态补偿标准研究。结果表明:①长岛县渔家乐每位游客每天的生态足迹为0.008 676 hm2,每位游客每天需承担的生态补偿标准为15.97元,其中承担养殖海域的生态补偿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尹鹏 刘曙光 段佩利
以舟山市为例,通过构建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分析海岛型旅游目的地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特征及障碍因子。结果显示:(1)2000年以来,舟山市海岛旅游活动的开展对经济系统的干扰强度最大,面对海岛旅游产生的敏感性影响,自然系统的应对能力较为理想,三个子系统中,自然系统的脆弱性最强;(2)舟山市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的波动特征明显,稳定程度较低,与自然系统脆弱性的变化幅度基本一致,2004年以前呈现逐年递增,2004年以后呈现波动递减;(3)影响舟山市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的单项指标障碍因子方面,应对能力指标的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肖建红 王敏 于庆东 张志刚
国际上,旅游税(污染者付费原则)和旅游费(使用者付费原则)是广泛应用的解决旅游引起的环境外部性问题的方法,其中,住宿税、燃油税和(额外)门票费是一些最常见的例子;作为科斯市场解决环境外部性问题的方法,生态系统(环境)服务付费(受益者付费原则)在旅游领域已逐渐引起重视。海岛生态系统脆弱,海岛型旅游目的地环境的可持续性是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海岛旅游发展威胁海岛型旅游目的地环境的可持续性。本文运用生态系统(环境)服务付费(PES)和条件价值评估法(CVM),以普陀山、朱家尖、桃花岛和南北长山岛为例,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谌贻庆 毛小明 甘筱青
本文认为,旅游吸引力的本质是旅游资源子系统与旅游客源市场子系统之间在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在旅游资源与开发系统中,并不只存在旅游吸引力,还存在着许多其他的作用力,在这些作用力中,有一些推动旅游的实现,另一些阻碍旅游的实现。根据对旅游吸引力和其他作用力的分析,本文建立了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最大可能旅游吸引量的理论模型。
关键词:
旅游吸引力 旅游资源与开发系统 模型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陈岩英
旅游地的吸引力是一种结构性的吸引力 ,它由旅游资源吸引力、旅游服务吸引力、旅游环境吸引力等要素共同构成 ,这一结构系统中的吸引力要素存在演化逻辑上的差异。从形成过程看 ,旅游地吸引力系统要经历运作结构形成、运作结构被感知、结构形象树立和结构吸引力定型等基本阶段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郭安禧 黄福才 杨晶 孙雪飞 王纯阳
随着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市场竞争加剧,如何吸引旅游者重游成为旅游业界和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厦门市为例实证研究了目的地形象对感知吸引力及重游意向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情感形象、总体形象以及认知形象中的目的地品牌、自然和文化维度对感知吸引力有显著正向影响;(2)情感形象、总体形象以及认知形象中的目的地品牌、自然和文化维度通过感知吸引力对重游意向产生间接影响;(3)认知形象中的接待环境维度对感知吸引力没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重游意向有显著直接正向影响;(4)目的地品牌、情感形象、总体形象对感知吸引力的影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郑耀星 林文鹏 储德平
近年来,作为滨海旅游发展的延伸,海岛旅游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旅游研究重要领域之一。但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海岛型旅游地有较为相似的旅游资源、重叠的客源市场以及相当的重视程度,同时,其资源特色、发展环境、市场定位、发展条件、政策条件、介入机会等竞争因素差异较大,这些都决定了海岛型旅游地之间是竞争与合作共存的对立统一关系。本文以福建省4个特色海岛——海坛岛、湄洲岛、鼓浪屿、东山岛为例,从分析4个特色海岛的概况入手,重点比较分析它们之间的空间竞争优势,最后提出海岛型旅游地区域合作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
海岛型旅游地 空间竞争 区域合作 福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骏 古风 卢凤萍
人居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资源系统观的具体体现。基于人居环境资源视角研究城市旅游吸引力,是保持和发展城市"人居环境"优势,并将其转换为现实旅游竞争力,从而彰显城市特色,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扩展资源开发视野,开展相关研究的新角度。优秀的人居环境应坚守以人为本、天人和谐的理念,彰显出对人性的终极关怀和对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心向,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从这一角度出发,城市旅游的开展也应该以人为本,进行整体论上的思考。通过量化研究显示,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人与人的和谐程度、人与社会的和谐程度不仅是人居环境资源水平的体现,与城市旅游的吸引力也呈显著性正相关,因此可从自然环境治理、民众教育以及目的地...
关键词:
人居环境资源 城市 旅游 吸引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