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12)
- 2023(10438)
- 2022(8610)
- 2021(7908)
- 2020(6271)
- 2019(14312)
- 2018(14301)
- 2017(26440)
- 2016(13911)
- 2015(15475)
- 2014(15059)
- 2013(14638)
- 2012(13789)
- 2011(12642)
- 2010(13004)
- 2009(11885)
- 2008(11767)
- 2007(10622)
- 2006(9672)
- 2005(8901)
- 学科
- 济(56866)
- 经济(56809)
- 业(42367)
- 管理(40850)
- 企(34263)
- 企业(34263)
- 中国(21850)
- 地方(19844)
- 技术(18388)
- 农(18096)
- 业经(16416)
- 方法(13957)
- 技术管理(13004)
- 制(12857)
- 银(12856)
- 银行(12838)
- 融(12648)
- 金融(12647)
- 行(12550)
- 农业(12364)
- 发(11435)
- 财(10925)
- 地方经济(10893)
- 数学(10683)
- 数学方法(10551)
- 理论(10315)
- 贸(10003)
- 贸易(9988)
- 易(9583)
- 学(9512)
- 机构
- 学院(191543)
- 大学(187604)
- 济(78705)
- 经济(76816)
- 管理(72366)
- 研究(68940)
- 理学(60253)
- 理学院(59539)
- 管理学(58723)
- 管理学院(58336)
- 中国(54127)
- 京(40896)
- 科学(39540)
- 财(36212)
- 所(34219)
- 中心(31841)
- 江(31694)
- 研究所(30509)
- 农(28861)
- 范(28122)
- 师范(27866)
- 财经(27144)
- 北京(26749)
- 州(26159)
- 院(25119)
- 经(24408)
- 业大(24211)
- 经济学(23020)
- 技术(22862)
- 师范大学(22026)
- 基金
- 项目(120281)
- 研究(95705)
- 科学(95366)
- 基金(82505)
- 家(70626)
- 国家(69899)
- 科学基金(60197)
- 社会(59853)
- 社会科(56667)
- 社会科学(56653)
- 省(50928)
- 教育(43945)
- 基金项目(43384)
- 划(41464)
- 编号(40320)
- 自然(35176)
- 自然科(34415)
- 自然科学(34410)
- 自然科学基金(33810)
- 成果(33754)
- 发(32958)
- 创(31633)
- 资助(31495)
- 课题(29821)
- 创新(28479)
- 重点(27355)
- 发展(27163)
- 展(26664)
- 部(25302)
- 年(24645)
共检索到3168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黎敏
阐述新型研发机构的缘起、概念与特征及存在问题;阐述基于用户和全球资源的海尔开放式创新的背景、理念、运行特点和成效。借鉴海尔集团开放创新平台(HOPE),为中山市建立一个基于开放创新的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产业创新平台,提出设计思路,对总体框架、角色、平台功能、关键资源运行进行设计,以实现科技体系的创新突破。
关键词:
新型研发机构 科技体制 海尔开放式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玉磊 邓晓峰 刘艳 许泽浩 张光宇
高校主导的新型研发机构作为政产学研合作研发的有效载体,可以提高组织的创新效率,降低创新投资风险,促进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开放式创新通过不同时空的创新资源在创新主体间流动,可最大程度释放创新资源的价值。因此,开放式创新成为高校型新型研发机构成长路径的必然选择。基于此,本文对开放式创新视角下的高校型新型研发机构四模块的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并提出针对高校型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开放式创新 高校型新型研发机构 运行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米银俊 刁嘉程 罗嘉文
运用战略生态位管理(SNM)理论探究构建多主体参与的新型研发机构开放式创新模式,形成多元化创新资源网络,为社会创新管理及其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基于SNM理论,从新型研发机构与社会网络交互的角度出发,对新型研发机构的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的全过程、开放式创新实践与创新机理、创新主体及不同程度创新模式的特征等方面深入系统地分析,强调多元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联动,为新型研发机构营造良好的内外部创新环境;同时通过对比不同主体参与的开放式创新模式,发现在多主体参与的完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能实现创新收益最大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管亚梅
美国作为开放式基金发展最早、规模最大、运行最成熟的国家 ,有不少成功的经验 ,本文将以此为鉴 ,围绕如何在我国发展开放式基金展开讨论。
关键词:
开放式基金 封闭式基金 增量资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建生 玄兆辉 吕永波 田芬
本文以OECD统计数据为基础,总结了美英德法日韩等典型创新型国家在R&D经费投入规模、投入强度、来源结构与分配结构等方面的变化特征,通过分析中国现阶段R&D经费投入模式并与典型创新型国家比较,认为目前中国R&D投入存在着强度低、结构不合理,尤其是政府R&D资金占比偏低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加大R&D投资、改善投资结构的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R&D经费配置提供依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石丽静 洪俊杰
以中国2009-2011年371家创新型企业为样本,本文实证分析自主研发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选取技术联盟、外国技术购买和海外研发三种开放式创新活动,探讨其在二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自主研发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开放式创新对二者的关系存在正向调节作用,即开展技术联盟、外国技术购买和海外研发活动的企业,增加自主研发投入对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更强。与以往文献研究自主研发或开放式创新对企业创新的直接影响不同,本文将三者放在统一框架中,揭示了开放式创新在企业自主研发和创新中的调节作用机制,为新常态背景下中国企业如何依托开放式创新增强自主研发能力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石丽静 洪俊杰
以中国2009-2011年371家创新型企业为样本,本文实证分析自主研发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选取技术联盟、外国技术购买和海外研发三种开放式创新活动,探讨其在二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自主研发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开放式创新对二者的关系存在正向调节作用,即开展技术联盟、外国技术购买和海外研发活动的企业,增加自主研发投入对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更强。与以往文献研究自主研发或开放式创新对企业创新的直接影响不同,本文将三者放在统一框架中,揭示了开放式创新在企业自主研发和创新中的调节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辜胜阻 杨嵋 庄芹芹
建设创新型城市对于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深圳作为中国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第一个试点城市,创新发展成效显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深圳模式"。深圳创新发展得益于其富有开放、包容、多元的创业文化,各类创业创新人才的集聚,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深度融合,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模式和良好的创新环境。通过总结深圳创新发展的经验,本文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从培育创业创新文化、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构建配套金融支持体系、激发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营造创业创新环境等方面多措并举,多方协同,最终形成创业创新生态系统,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共建创新型城市。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宏宇 傅佳莎
创新驱动发展成为维持一个国家经济命脉的新要素,而一个国家的创新水平则与其科技创新集群的发展有着直接联系。文章简要概括了我国创新集群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在原有的创新环境下影响技术转化率的因素,并结合开放式创新背景提出了创新集群改革的建议供政策制定者和创新主体等实践参考。
关键词:
创新集群 开放式创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少毅 吴红斌
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新型研发机构作为现代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破解科技与经济发展"两张皮"现象具有关键作用。近年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取得了快速发展,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面对新型研发机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和制约因素,迫切需要遵循知识生产的科学规律,进一步完善新型研发机构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推动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和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杜传忠 薛宇择
研发联盟、开放式创新作为企业研发创新的重要组织与模式,对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企业研发联盟“关系建立—联合创新—价值获取”的开放式创新阶段出发,实证检验了以企业作为研发主体的研发联盟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研发联盟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该作用主要通过促进信息流通、缓解资源错配、提升创新能力三重机制得以实现,企业提高自主创新意识也有助于强化该作用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仅有以共同研发作为契约机制的研发联盟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提升效应,且提升效应在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不易被反向工程行业企业、东部地区、强知识产权保护地区以及中心城市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持续提升在研发联盟中实现的开放式创新广度和深度有助于规避联盟机会主义行为、提升联盟创新协同效应从而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影响。本文研究不仅为研发联盟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也为打造以企业作为研发主体的研发联盟与创新联合体、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对策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会文 吴春琼
数字化转型可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利于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选取2012—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数字化转型、开放式创新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三者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可通过促进开放式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开放式创新在数字化转型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发挥中介效应;当开放式创新水平高于门槛值后,数字化转型可驱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国有类实体经济中数字化转型对开放式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基于此,提出加快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优化开放式创新合作方式、推广开放式数字转型模式的对策建议,希冀切实提升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会文 吴春琼
数字化转型可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利于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选取2012—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数字化转型、开放式创新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三者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可通过促进开放式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开放式创新在数字化转型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发挥中介效应;当开放式创新水平高于门槛值后,数字化转型可驱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国有类实体经济中数字化转型对开放式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基于此,提出加快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优化开放式创新合作方式、推广开放式数字转型模式的对策建议,希冀切实提升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诗炜 张光宇 罗嘉文
以2003—2018年国内关于新型研发机构的139篇研究文献为分析样本,使用内容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新型研发机构的研究现状进行评估与综述。研究发现,近年新型研发机构论文发表数量不断增长,多以案例研究为主要方法进行定性分析与现状总结,定量分析与实证研究不多,也缺乏完整的理论框架。为此,从新型研发机构作为官产学等多创新主体"耦合"的角度出发,基于创新生态系统与创新价值链视角,从知识来源、获取、转化到应用的内在创新过程,构建一个创新生态范式,促进科技成果跨越"死亡之谷",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和实证探索路径。
关键词:
新型研发机构 创新生态系统 创新价值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