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26)
2023(5787)
2022(5170)
2021(4699)
2020(4292)
2019(10416)
2018(10374)
2017(21269)
2016(11818)
2015(13436)
2014(13808)
2013(14107)
2012(13523)
2011(12189)
2010(12273)
2009(11612)
2008(11587)
2007(10674)
2006(9096)
2005(8243)
作者
(34865)
(29675)
(29287)
(28505)
(18823)
(14248)
(13622)
(11552)
(11086)
(10517)
(9984)
(9906)
(9531)
(9427)
(9339)
(9294)
(9185)
(8619)
(8607)
(8603)
(7393)
(7301)
(7285)
(6837)
(6724)
(6674)
(6673)
(6540)
(5991)
(5930)
学科
(55921)
经济(55878)
方法(28745)
(28739)
管理(28337)
数学(26478)
数学方法(26308)
(21022)
企业(21022)
(14966)
(12993)
地方(12803)
中国(12463)
(10899)
农业(10130)
(10047)
贸易(10044)
(9710)
业经(9102)
(8772)
(7928)
银行(7904)
(7874)
金融(7872)
(7600)
财务(7580)
财务管理(7557)
(7481)
(7154)
企业财务(7087)
机构
大学(172605)
学院(171055)
(75940)
经济(74417)
管理(64033)
研究(59577)
理学(54695)
理学院(54054)
管理学(53113)
管理学院(52796)
中国(47177)
(36960)
科学(36377)
(34213)
(32196)
(31084)
中心(29036)
研究所(28291)
财经(27355)
业大(26751)
(26449)
农业(25502)
经济学(24827)
(24823)
北京(23317)
经济学院(22852)
(21728)
师范(21510)
(21052)
(20602)
基金
项目(110863)
科学(85845)
基金(80289)
研究(78860)
(69964)
国家(69433)
科学基金(58307)
社会(49812)
社会科(47263)
社会科学(47245)
基金项目(42934)
(42491)
自然(37736)
自然科(36802)
自然科学(36787)
(36561)
教育(36438)
自然科学基金(36148)
资助(34259)
编号(31942)
成果(26175)
(25536)
重点(25161)
(24290)
(22200)
课题(22012)
科研(21719)
教育部(21645)
创新(20919)
大学(20882)
期刊
(81108)
经济(81108)
研究(50783)
中国(31749)
(28248)
学报(27640)
(27196)
科学(24703)
管理(20342)
(20314)
金融(20314)
大学(20168)
学学(19198)
农业(18602)
技术(14494)
财经(13870)
经济研究(13703)
教育(13458)
业经(12114)
(11920)
问题(11714)
(10288)
技术经济(9488)
统计(9475)
理论(9221)
(9214)
实践(8274)
(8274)
(8187)
(8136)
共检索到2548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马俊  钱正逸  沈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蔡则祥  卢亚娟  
目前的储蓄高增长主要是由于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消费和投资的增速缓慢、居民手持现金的逐步减少而引起,充分暴露出我国经济架构的严重失衡。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缓解储蓄增长的势头,并积极引导储蓄向投资转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屠裕程  许永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则祥  卢亚娟  
近几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高速增长,主要是由于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消费和投资的增速缓慢、居民手持现金的逐步减少而引起。居民储蓄存款高增长暴露了目前我国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必须采取措施缓解储蓄增长的势头,并积极引导储蓄向投资转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维洪  邢兰荣  王沼洪  
随着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总储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居民储蓄在总储蓄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90年代已成为银行资金和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由此,居民储蓄行为构成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因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齐天翔  涂宏  
储蓄增长是以个人收入为前提的,但是负利率下的增长说明居民储蓄行业中出现了非获利动机。同时,金融市场的初步建立,并未起到分流储蓄的作用。本文从货币角度结合不确定性概念对中国居民储蓄增长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扬  殷剑峰  陈洪波  
本文探讨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并存的现象。文章认为:人口红利、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改革,是造成中国经济“三高”的实体经济因素和体制因素,这些因素并不能由宏观经济政策予以调整。文章最后提出了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的改革对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曲扬  
近年来我国国内居民储蓄的高增长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乐观的态度认为 10万亿元的居民储蓄表明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并且将成为中国经济走向繁荣的有力保证 ;悲观者则认为在储蓄高增长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认为畸形的储蓄高增长恰好暴露出经济结构的失衡。本文分析了导致我国国内居民储蓄高增长的深层原因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系列问题 ,并试图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巍  
中国是一个高储蓄的国家,如何正确看待这一现象,本文给出了客观的分析,并提出了有建设性的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信  
我国居民收入高增长时期的储蓄存款分析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王信改革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个人部门在国民收入最终分配结构中的比重迅速提高,与此相适应,总储蓄结构中居民储蓄占总储蓄的百分比,也从1979年的23.6%上升为1989年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利平  
本文在一个引入消费攀比的离散时间、内生增长模型中,讨论了增长与储蓄的关系。在引入理性消费攀比后,不仅高储蓄可以导致高增长,高增长也可以导致高储蓄,其原因是攀比效应同时提高了现在消费和未来消费的边际效用,当公众提高当前消费时,会导致未来消费低于其他个体,从而造成个体未来效用的较大损失,这从理论上支持了增长导致储蓄的观点,也为近年来中国消费需求不旺、储蓄率偏高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释。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永强  
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表明:1989年全国城乡储蓄存款余额达5146.9亿元,1990年为7034.2亿元,截至到去年年底,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超过9000亿元,而且这是市场销售一度疲软、存款利率连续下调情况下出现的现象。储蓄存款的这种超常规增长已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将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