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1)
- 2023(384)
- 2022(275)
- 2021(295)
- 2020(234)
- 2019(536)
- 2018(511)
- 2017(1064)
- 2016(583)
- 2015(725)
- 2014(631)
- 2013(675)
- 2012(633)
- 2011(574)
- 2010(472)
- 2009(462)
- 2008(462)
- 2007(398)
- 2006(349)
- 2005(337)
- 学科
- 济(1837)
- 经济(1835)
- 业(1686)
- 管理(1652)
- 农(1597)
- 生产(891)
- 企(798)
- 企业(798)
- 农业(796)
- 方法(790)
- 行业(779)
- 行业管理(779)
- 数学(699)
- 数学方法(689)
- 产品(634)
- 市场(611)
- 农产(579)
- 农产品(579)
- 价格(555)
- 产品价格(545)
- 贸(534)
- 贸易(533)
- 易(527)
- 关系(491)
- 学(455)
- 对外(454)
- 业经(440)
- 制(431)
- 外经(423)
- 体(419)
- 机构
- 学院(8500)
- 大学(8069)
- 农(4360)
- 济(4274)
- 经济(4242)
- 研究(3861)
- 农业(3578)
- 管理(3316)
- 中国(3282)
- 理学(2975)
- 理学院(2952)
- 管理学(2901)
- 管理学院(2889)
- 科学(2548)
- 业大(2508)
- 所(2222)
- 研究所(2072)
- 农业大学(2056)
- 业(1895)
- 京(1867)
- 中心(1717)
- 经济管理(1538)
- 科学院(1528)
- 发(1519)
- 江(1396)
- 发展(1326)
- 展(1321)
- 院(1264)
- 财(1248)
- 省(1150)
共检索到127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萍
70年代,日本京都大学人类环境研究所家森幸男教授在研究白鼠患脑溢血过程中,发现蛋白质和胆固醇并不是导致高血压的祸根。通过动物实验得到促使患脑溢血和预防脑溢血的第一手资料。 心肌梗塞的起因是胆固醇在血管中沉积所致,而脑溢血破坏血管的程度却与心肌梗塞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安成日
日本人的饮食与烹调深受其自然环境和农业特点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在日本,大米一向是主食,平常的每日三餐都以大米为主,其消费量很大。副食则以蔬菜和鱼类为主。米饭、酱汤、腌菜、鱼类及海产品是日本人的日常食谱。传统的饮料则有茶和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郭振东
饮食常识二则郭振东喝啤酒的益处啤酒,素有"液体面包"之称,它不仅是人们用以解热祛暑的良性饮料,而且有以下五大益处。一、啤酒是消除疲劳的良药。啤酒对神经系统有一定的兴奋作用,当人们工作一天之后,晚餐喝上一杯啤酒,会使疲劳顿消,精神振奋。二、啤酒有助于记...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戴一峰
本文以清代中国与南洋间的海参贸易为个案 ,探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与区域市场拓展两者间的互动关系。同时也揭示了海参贸易与这一时期南海海域发展变化着的贸易格局间的密切关系 :包括海参在内的华人传统食品的贸易 ,成了环南中国海华商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维系着这一时期该区域华商贸易网络的内在发展。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市场拓展 海参贸易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曾国军 刘梅
全球化远非一个去地方化的过程,而是一个在全新关系体系中重新定义地方性,并生产出新的地方性的过程。全球化背景下,人和企业的频繁迁移突破了以往的既定边界,形成了越来越多的"跨地方(translocality)"。而饮食的地方性是食品之源,是基于全球化背景对"地方身份(place identity)"的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金荣
《论语》中孔子谈论饮食、食品的文字有数十处,涉及到营养素的形态、质量、种类、数量、比例等要素,既基本符合营养学原理,又讲出中国饮食文化的"和合"思想,为中国的饮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孔子 饮食观 文化内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全霞
推进饮食安全管制是政府的主要职责之一。传统意义上饮食安全定义比较注重客观后果,没有注意到饮食安全中的主观因素,为此必须强化政府在监管上的责任。
关键词:
主观 饮食安全 政府责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铭铎
饮食美的创造过程中的审美化实际上是“人——机——环境”系统中饮食劳动主体人与成为其审美对象的饮食劳动工具和劳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具体而言,饮食劳动主体进行饮食美创造时,其审美对象的饮食劳动工具和劳动环境是分别以其直接和间接的无机身体的身份而存在的创作条件,其审美化是形式美依附于功能美,功能美寓于形式美。只有这样系统把握饮食美的创造才能够全面实现饮食劳动的审美化,为饮食美的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关键词:
饮食美的创造论 劳动工具美 劳动环境美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俸俊馨
双江傣族饮食文化是稻作民族文化与双江独特地理环境熔铸后,结合传统智慧就地取材,融信仰于饮食,生存于自然而师法自然并食法自然的产物,其独特的物质形式下蕴含着简约之美、和谐之美和傣族朴素的生态观,具有普适性的饮食文化哲学观、人生观,保留、传承着傣族饮食文化的精髓,也弥补着现代社会人们对饮食文化精神解读的缺失,成为弘扬傣族饮食文化的经典。
关键词:
双江 傣族 饮食文化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黎虎
饮食原料市场是人类为保证基本生活需求的必要型饮食市场,与满足更高层次需求的享受型的饮食成品市场既有联系而又有区别,它们共同构成人类社会需求程度和必要性、迫切性不同的两个层次的饮食市场。前者指粮食、蔬果、肉类、副食调料等主副食原料或半成品,后者指各种食店、酒肆等食物成品店肆。唐代饮食原料市场得到空前发展,粮市、屠肆、鱼市、菜市、果品市、调料市遍及全国通都大邑乃至乡邑村镇,把我国古代饮食原料市场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其原因一是唐代农业和林、牧、副、渔的发展为饮食原料市场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二是商业和城市经济的发展,突破传统封闭性的坊、市,形成了新型的街市、商行,为饮食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自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