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17)
- 2023(12437)
- 2022(10401)
- 2021(9733)
- 2020(7968)
- 2019(18501)
- 2018(17905)
- 2017(35372)
- 2016(18762)
- 2015(21339)
- 2014(21038)
- 2013(21269)
- 2012(20258)
- 2011(18581)
- 2010(18642)
- 2009(17477)
- 2008(17730)
- 2007(15843)
- 2006(14289)
- 2005(13624)
- 学科
- 济(94352)
- 经济(94261)
- 业(57922)
- 管理(53813)
- 企(45683)
- 企业(45683)
- 方法(40498)
- 数学(36740)
- 数学方法(36615)
- 中国(30692)
- 财(25371)
- 银(24472)
- 银行(24463)
- 制(23794)
- 农(23765)
- 行(23220)
- 地方(21374)
- 融(20783)
- 金融(20783)
- 贸(19346)
- 贸易(19325)
- 业经(19106)
- 易(18769)
- 务(16801)
- 财务(16785)
- 财务管理(16745)
- 企业财务(16177)
- 农业(15766)
- 体(13915)
- 发(12856)
- 机构
- 大学(273519)
- 学院(271532)
- 济(131713)
- 经济(129507)
- 管理(105649)
- 研究(96951)
- 理学(88500)
- 理学院(87604)
- 中国(87207)
- 管理学(86752)
- 管理学院(86221)
- 财(64944)
- 京(58597)
- 财经(50656)
- 科学(49996)
- 所(47956)
- 经(46298)
- 中心(44969)
- 经济学(43061)
- 研究所(42360)
- 江(40801)
- 农(40091)
- 经济学院(38913)
- 北京(38647)
- 财经大学(38049)
- 院(34257)
- 州(33025)
- 范(32509)
- 师范(32250)
- 业大(31702)
- 基金
- 项目(165766)
- 科学(133087)
- 研究(125313)
- 基金(125015)
- 家(106252)
- 国家(105374)
- 科学基金(91626)
- 社会(85306)
- 社会科(81230)
- 社会科学(81213)
- 基金项目(64292)
- 省(59966)
- 教育(56322)
- 自然(55137)
- 自然科(53858)
- 自然科学(53846)
- 资助(53353)
- 自然科学基金(52984)
- 划(51071)
- 编号(48552)
- 成果(40250)
- 发(40072)
- 部(39857)
- 重点(36949)
- 国家社会(36751)
- 教育部(35461)
- 创(34219)
- 人文(34098)
- 发展(33692)
- 中国(33578)
- 期刊
- 济(149288)
- 经济(149288)
- 研究(95676)
- 中国(58596)
- 财(50818)
- 融(49471)
- 金融(49471)
- 管理(41344)
- 农(37332)
- 科学(34571)
- 学报(33058)
- 财经(27107)
- 大学(26926)
- 学学(25364)
- 经济研究(25243)
- 农业(23962)
- 经(23174)
- 教育(22965)
- 业经(22562)
- 技术(21488)
- 问题(19930)
- 贸(19417)
- 国际(18323)
- 世界(16658)
- 技术经济(14608)
- 理论(13999)
- 业(13880)
- 统计(13220)
- 商业(12809)
- 经济问题(12340)
共检索到4449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昌阳 尹玉刚 刘亚辉
伴随"走出去"程度的加深,中国跨国企业的东道国风险敞口越来越大,这将如何影响跨国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海外子公司的国家分布,利用国际国家风险指数(ICRG),刻画中国上市跨国企业的东道国风险暴露及其对公司债券发行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东道国风险上升将显著提高中国上市跨国企业发行债券时的信用利差,表明企业付出了更多融资成本以补偿债券投资者对企业海外业务高风险的担忧。从风险分拆来看,东道国政治、经济和金融风险上升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显著提高信用利差。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具有国有背景、海外经营经验丰富以及东道国与中国关系越"近",越有助于调节东道国风险对债券发行利差的负面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大楷 王鹏
本文以2007年至2013年6月在沪、深两市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为样本,基于应计项目操控和真实活动操控两类模型,研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对于公司债券发行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都与信用利差显著相关,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公司债券的信用利差越大;另外,债券发行方的资产规模和产权性质对于信用利差的影响也十分显著。这些发现有助于规范公司债券的发行监管,提高一级市场的定价效率,从而促进公司债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晓琴 万迪昉 付雷鸣
以2007年1月~2010年6月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政治关联对公司新增债务融资规模和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政治关联有利于公司获得更高水平的融资规模,而且这种便利性在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融资中都有体现。不同于以往研究,当以增量法刻画债务期限结构,并以债券种类代表公司新增债务期限时,研究发现政治关联公司更可能以短期融资券融资,而不是中期票据。
关键词:
政治关联 短期融资券 中期票据 债务结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许屹
信用利差是信用债券定价的决定性因素。国内外很多文献表明,违约风险只能解释信用利差的一小部分,而税收、流动性及系统风险对信用利差也有很大影响。本文基于中国公司债券月度面板数据,研究了市场系统风险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系统风险对信用利差影响显著,信用债券和股票市场的收益有一定的联动性。
关键词:
信用利差 系统风险 违约风险 流动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许屹
信用利差是信用债券定价的决定性因素。国内外很多文献表明,违约风险只能解释信用利差的一小部分,而税收、流动性及系统风险对信用利差也有很大影响。本文基于中国公司债券月度面板数据,研究了市场系统风险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系统风险对信用利差影响显著,信用债券和股票市场的收益有一定的联动性。
关键词:
信用利差 系统风险 违约风险 流动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宝臣 马志茹 苏云鹏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公司债券流动性风险测度指标,引入M-Copula函数和Markov机制转换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公司债券的流动性风险与信用利差的关系。结果表明,M-Copula函数与Markov机制转换模型的实证结果一致。具体如下:公司债券的流动性风险对信用利差的影响是一个动态的非线性过程;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非对称尾部相关性,其中上尾相关性较高,即熊市时期流动性风险和信用利差同时增大的概率高于牛市时期,且熊市时期流动性风险对信用利差的影响程度显著高于其他时期。
关键词:
公司债券 信用利差 流动性风险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超 郭志明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资本市场发展迅速,公司债券市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首先,扩展了企业融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银行风险和资金供应的压力;其次,为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重点支持了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和城市公用设施等领域的发展;最后,提高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春强 鲍群 盛明泉
近期债券市场连续爆发违约事件诱发金融风险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违约事件不仅给投资者造成了财产损失,而且对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也构成了直接的冲击和潜在的影响。本文选取2015—2017年中国债券市场违约和发债定价信息探讨了债券违约的信用风险传染效应。研究发现,公司发债前,行业内若出现债券违约事件,则发债定价水平会显著提高。这表明,违约引发的信用风险经行业传染后在一级市场具有定价效应。而且,当违约事件特征表现为次数多、距离发债时间近或更多地由外部经济环境恶化所导致时,公司发债定价水平也会更高;此外,违约公司中非国有控股公司占比以及与发债公司同省份的公司占比均与债券发行定价正相关。进一步地,相对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债券违约风险传染效应更强烈;同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产能过剩行业的风险传染效应也比非产能过剩行业更为突出。本文基于公司发债视角和行业维度实证检验了债券违约的风险传染效应,不仅有助于充实债券违约经济后果的研究框架,而且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债券定价的影响机理类文献。
关键词:
公司债券违约 信用风险传染 债券发行定价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詹正茂 陈刚 廉晓红
公司债券市场是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自身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公司债券市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本文研究了具体而可行的措施来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公司债券市场,以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公司债券 做市商 对策研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学春
公司债券市场是一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健全的金融市场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它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一国的投融资体制以及金融市场的资本配置状况。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提出了大力发展公司债券的精神,这也是证监会系统今年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白钦先 常海中
中国公司债券市场目前面临着诸多发展瓶颈,主要有:债券管理的指标制和审批制、利率管制呆板僵化、信用定价机制失灵无效、多头监管错综复杂、保护债权人权利的法律环境不完善、二级市场分裂割据。推进公司债券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需要寻求解决这些瓶颈的方法:对债券管理实行市场化、逐步推行债券利率市场化、重建债券市场信用定价机制、建立功能监管体制、完善法律环境和发展多层次的债券市场。
关键词:
中国 公司债券 市场瓶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董裕平
在资本市场中,公司债券与政府债券、股票同为基础性证券。在美国,公司债券的每年融资额占基础性证券的比重大约在60%~70%,是股票融资的16倍以上。我国1994年《公司法》列专章对公司债券进行了规范(这些规范的一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龚仰树 辛明磊
信息不对称是影响债券市场上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因素,文章考察信息披露质量是否可以降低公司信息不对称性,进而降低企业的债券融资成本。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信息披露质量较高的公司,债券融资成本较低;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效应在民营企业中更明显。结果表明,较高的信息披露质量有利于减少债券直接融资市场上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降低公司融资成本,进而提高了资金的配置效率。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韩鹏飞 胡奕明
债券增信对定价的影响如何,不同的增信方式对定价影响又如何?通过对2007-2012年上市债券的研究,我们发现,债券增信可以降低信用利差,提升信用评级,因为债券增信可以促进监督。我们还发现,第三方保证比其他增信方式更能降低信用利差,更能提升信用评级,因为第三方保证将强有力的第三方引入债务合约,不仅增强了债务人偿债的动力,还合理分配了监督职责,既降低了监督成本又提高了监督收益。此外,我们还发现,审计质量与债券增信对定价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我们认为,债券增信是投资者实现自我保护的途径,尤其是第三方保证。在像中国这样制度保护弱的国家,第三方保证对于发展债券市场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担保 保证 定价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雪鹿 张宗新
基于International CAPM理论,本文运用NLSUR方法,在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背景下,检验了人民币债券价格中是否出现汇率风险溢价,并分析了汇率对债券融资成本中各部分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债券通启动近一年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成为债券新的定价因子。第二,与债券市场开放前相比,长期限国债的汇率风险溢价为正,收益率会在汇率过快升值时上升不足;信用债的汇率风险溢价为负,收益率会在汇率过快贬值时上升过多。第三,债券收益率各组成部分与汇率的关系主要呈现门限效应,当升值超过一定幅度时,国债的期限溢价会增大;当贬值超过一定幅度时,信用债的信用溢价会增大。本文就防范汇市、债市风险传染和债券投资双向开放提出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