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66)
2023(3965)
2022(3238)
2021(3216)
2020(2743)
2019(6220)
2018(6134)
2017(11916)
2016(6707)
2015(7940)
2014(7987)
2013(8057)
2012(7473)
2011(6756)
2010(6876)
2009(6803)
2008(7268)
2007(6872)
2006(6290)
2005(5742)
作者
(20787)
(17492)
(17224)
(16277)
(11121)
(8448)
(7957)
(6656)
(6479)
(6303)
(5998)
(5818)
(5703)
(5506)
(5403)
(5318)
(5209)
(5061)
(5021)
(4994)
(4328)
(4319)
(4211)
(3944)
(3943)
(3905)
(3892)
(3749)
(3601)
(3402)
学科
管理(30178)
(29010)
(27977)
企业(27977)
(26142)
经济(26101)
(14110)
方法(12712)
(11503)
财务(11480)
财务管理(11457)
企业财务(11103)
数学(10400)
数学方法(10209)
(9133)
(7428)
体制(6694)
中国(6086)
(5842)
业经(5792)
(5766)
理论(5676)
(5500)
公司(5204)
资源(5010)
(4613)
人事(4527)
人事管理(4527)
(4525)
组织(4236)
机构
大学(104443)
学院(102749)
管理(40758)
(36688)
经济(35713)
理学(34616)
理学院(34272)
管理学(33652)
管理学院(33468)
研究(32345)
中国(27295)
(23297)
(21351)
科学(20517)
(17075)
财经(16547)
(15813)
中心(15286)
研究所(15040)
北京(15017)
(15006)
(14997)
业大(13509)
(13254)
师范(13113)
(13071)
财经大学(12394)
商学(11800)
农业(11784)
商学院(11713)
基金
项目(62223)
科学(48356)
基金(45207)
研究(44128)
(39498)
国家(39163)
科学基金(33680)
社会(26827)
社会科(25355)
社会科学(25347)
基金项目(23818)
自然(23240)
(23046)
自然科(22563)
自然科学(22557)
自然科学基金(22177)
教育(20898)
(19760)
资助(19543)
编号(18493)
成果(16148)
(14271)
重点(13922)
教育部(12130)
课题(12038)
项目编号(12004)
(11966)
(11898)
科研(11850)
(11637)
期刊
(44012)
经济(44012)
研究(28428)
中国(22981)
(20730)
学报(17557)
管理(16972)
科学(15150)
(12959)
大学(12722)
学学(11692)
教育(11077)
(9297)
金融(9297)
财经(8854)
农业(8764)
技术(8301)
图书(7624)
(7494)
财会(7340)
会计(6900)
资源(6471)
业经(6194)
经济研究(6134)
书馆(5617)
图书馆(5617)
问题(5479)
(5434)
(5356)
(4955)
共检索到1620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秦伟宏  
双重上市(DLC)结构不同于常见的双/多地上市结构,是必和必拓、力拓等少数大型资源或矿业公司采取的特殊公司结构,该架构中包括两个股东结构不同但管理层相同的上市公司。随着我国在自然资源领域"走出去"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中国铝业公司等海外开发的领军企业在并购等交易中已经开始初步接触该结构。对该结构的深入理解有助于对相关公司的行动、交易的深刻理解。本文结合作者在海外并购领域的丰富实务经验,结合力拓公司的具体安排对其特殊机制进行了全面分析;并结合海外并购中涉及的外资审查、反垄断审查和上市公司监管三条监管主线,对该结构对海外并购的特殊影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姜鸿  张艺影  
中国矿产资源短缺,与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签署自贸协定是中国利用国外资源的重要举措。蒙古是矿产资源丰裕的国家,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蒙古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国,两国具有坚固的建立自贸区的经济基础。中国可以采取以市场换资源、以技术换资源、以资金换资源、以资源换资源等四种模式,获取蒙古稳定的矿产资源供给,实现互利共赢。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海燕  李月娥  
本文以近年来矿产资源类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相关数据为依据,采用主成分法和因子分析法对矿产资源类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多重比较法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并购当年及以后各年与并购前一年相比,公司的绩效均有所提高;股权分置改革、银行贷款利率的变化以及人民币汇率的变化等对矿产资源行业并购绩效具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颖  陈其慎  柳群义  邢佳韵  陆挺  
为系统研究我国矿产资源海外供应的总体安全状况,本文创建了集资源综合对外依存度、资源通道依存度和资源地域依存度为一体的海外矿产资源供应安全指标体系,及对应的计算模型。收集了2013年我国39种矿产资源的进出口价值、消费量等数据,测算了2013年我国资源综合对外依存度、资源通道依存度和资源地域依存度,分析了我国海外矿产资源供应安全形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对外依存度过高,而且呈不断上升趋势,对资源安全影响较大;我国南海地区尤其是马六甲海峡,资源通道依存度过高,对资源安全风险较大;我国中东、非洲矿产资源地域依存度相对较高,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建议增加陆路通道资源进口比例,加强我国矿产品、产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喻建良  
我国在矿产资源产品国际定价权问题上的教训表明,很多地方政府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存在战略上的错误,这种错误源于对矿产资源的价值认识不足。矿产资源的价值包括了它的稀缺价值、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等往往容易被人忽略的价值组成部分。比照人们打理稀世珍宝的策略,我国现阶段要采取"富人经济"思想指导矿产资源开发。而这种开发战略的实施手段之一就是实行矿产资源价值补偿,保证矿产资源稀缺价值、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正常体现。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石予友  
海外矿产资源并购主要存在政治和法律风险、宏观经济风险、国际市场风险、资源风险、企业内部财务风险、整合风险等。我国企业在并购前要认真制定并购战略战术,采取科学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稳步拓展海外资源渠道。建立海外矿产资源并购协调机构,避免无序恶性竞争;做好项目所在国政治、法律法规、税务、环评等方面的调查,选择好并购重点国家和区域;加强文化沟通与文化培训,适当开展本土化经营;完善海外并购金融支持体系,降低并购融资风险;立足全球,加快培养海外并购人才;搭建海外企业并购信息交流服务平台,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并购风险。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汪莹  张畅  芦翠杰  
我国矿产资源虽然总量大,但是人均占有少、禀赋差,支柱性能源矿产严重不足,再加上我国经济长期以来的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使得矿产资源尤其是能源矿产的利用效率较低。这些问题导致我国的海外矿产资源依存度逐年上升,因此,我国矿产资源企业"走出去"实行国际化战略,开发利用海外资源,建立稳定的海外资源供给渠道显得十分必要。事实上,通过资本运营尤其是海外并购重组,可以使我国矿产资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小琴  余敬  张龙  
经济全球化改变了全球资源的供需格局,矿产资源的安全问题凸显,已成为政府、学界关注及研究的重大的资源安全与战略问题。从国外重要期刊、国内核心期刊中选取了与矿产资源安全高度相关的145篇文章,从矿产资源安全的内涵、影响因素、评价、战略及保障体系等方面全面梳理了矿产资源安全的研究成果,指出了其系统概念、评价方法、模型构建、态势预测等方面的研究不足,揭示了矿产资源安全研究的方向和趋势,提出了矿产资源安全问题的研究框架,以期为后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春学  李连举  李春雪  
由于矿产资源的特殊性,利益分配不均现象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尤为显著,资源富饶的地区经济发展还较为落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大,矛盾冲突多,社会安定堪忧。本文根据对云南部分矿种和矿区的实际调研,利用相关的博弈理论和方法,构建了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和矿区居民之间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精炼贝叶斯均衡的求解,表明矿产资源开发中企业倾向于向矿区居民分配很低的利益且这种分配策略属于"混同均衡",进而推导出了各均衡点存在的必要条件,并以实际调研案例验证了其存在的真实性。在此基础上从监管、补偿机制及分配制度三个方面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汪云甲  
通过理论分析、实例计算等方式,研究探讨了有偿使用与资源保护关系、核定回采率与实际回采率测算、合理开发利用评价与强制性回采率标准确定等问题,提出了若干旨在促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建议或途径。研究表明,有偿使用能提高对资源浪费的抑制能力,但并不能完全保证其得到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管理应采用有偿使用与开发监督检查相结合的模式;核定回采率标准不应迁就某些采矿方法,应主要考虑资源条件,可通过建立统计关系模型来确定;实际回采率可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实现快速、实时、准确测算;有必要且可以通过强制性回采率标准对某些回采率低的采矿方法及采矿企业进行评价与限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欣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多年沿用"两权合一"的行政管理模式,在实践中已引发诸多矛盾与问题。为适应经济改革发展尤其是深化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应打破两位一体的采矿权利结构,代之以"两权分立""三权分管"的管理模式。为此,要抓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利时机,采取调整管理机构及职能等政策措施,加快《矿产资源法》及相关法规修订完善,并使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协同推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江源  
规范矿业开发秩序、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是当前矿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文章从主体间的利益分配及利益关系协调角度入手,运用制度经济学、博弈论、市场秩序理论等理论进行分析,通过对利益主体的自身需求及相互关系的梳理与研究,深入探寻目前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问题的本质原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德敏  胡耘通  
矿产资源规划是一种规范矿产资源利用行为的制度设计,建立在尊重矿产资源自然属性、弥补市场机制失灵以及减少个体非理性抉择的基础之上。究其本质,矿产资源规划是一种带有强烈法治印记的行政行为,因而,政府权力的行使规则和标准决定了矿产资源规划应当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实体与程序便成为矿产资源规划达致法治主义主要途径。但就现行矿产资源规划的相关法律而言,关于规划的实体法律规范存在诸多不足和难以避免的缺陷。以法治手段规范规划程序,尤其是规划制定程序显得十分必要,它在保障矿产资源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方面,成为一种理性的制度进路。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香菊  祝玉坤  
现阶段我国矿产资源价格扭曲是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环境污染的重要诱因。本文在标准的动态霍特林模型分析框架下,对税收与资源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重点对矿产资源征税应采取从量税还是从价税作出解释。最后针对我国矿产资源价格改革中存在的诸多税收问题,提出资源税收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