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06)
- 2023(17400)
- 2022(15038)
- 2021(14013)
- 2020(11843)
- 2019(27111)
- 2018(26595)
- 2017(51335)
- 2016(27562)
- 2015(30756)
- 2014(30368)
- 2013(29661)
- 2012(27226)
- 2011(24217)
- 2010(23962)
- 2009(21388)
- 2008(20819)
- 2007(18084)
- 2006(15511)
- 2005(13477)
- 学科
- 济(108429)
- 经济(108302)
- 管理(81250)
- 业(79628)
- 企(67111)
- 企业(67111)
- 方法(53480)
- 数学(46493)
- 数学方法(45865)
- 财(30001)
- 农(28304)
- 中国(27909)
- 学(24342)
- 业经(24144)
- 贸(22832)
- 贸易(22824)
- 易(22312)
- 技术(22035)
- 地方(19637)
- 农业(19239)
- 务(19037)
- 财务(18960)
- 财务管理(18923)
- 理论(18734)
- 制(18442)
- 企业财务(18005)
- 和(16963)
- 环境(16027)
- 融(15967)
- 金融(15965)
- 机构
- 大学(387460)
- 学院(382913)
- 管理(154762)
- 济(153625)
- 经济(150506)
- 理学(135337)
- 理学院(133876)
- 管理学(131361)
- 管理学院(130654)
- 研究(125588)
- 中国(91729)
- 京(81160)
- 科学(78478)
- 财(69843)
- 所(61744)
- 农(60975)
- 业大(58518)
- 中心(57734)
- 财经(57050)
- 研究所(56784)
- 江(53915)
- 经(52262)
- 北京(50437)
- 范(50038)
- 师范(49508)
- 农业(47859)
- 经济学(47293)
- 院(45974)
- 州(43618)
- 财经大学(43059)
- 基金
- 项目(272720)
- 科学(215471)
- 基金(200339)
- 研究(196771)
- 家(175888)
- 国家(174281)
- 科学基金(150288)
- 社会(125143)
- 社会科(118817)
- 社会科学(118785)
- 基金项目(106097)
- 省(105020)
- 自然(98854)
- 自然科(96639)
- 自然科学(96614)
- 自然科学基金(94873)
- 教育(90704)
- 划(88838)
- 资助(82685)
- 编号(78897)
- 成果(62939)
- 重点(60667)
- 部(60500)
- 创(57289)
- 发(56856)
- 创新(53449)
- 课题(53034)
- 科研(52749)
- 国家社会(52423)
- 教育部(52184)
- 期刊
- 济(156343)
- 经济(156343)
- 研究(108295)
- 中国(68325)
- 学报(63260)
- 科学(57556)
- 管理(55657)
- 农(53892)
- 财(53349)
- 大学(48373)
- 学学(45399)
- 教育(41451)
- 农业(37951)
- 技术(35137)
- 融(29572)
- 金融(29572)
- 财经(27340)
- 经济研究(25789)
- 业经(24925)
- 经(23415)
- 图书(21661)
- 问题(20586)
- 业(20332)
- 科技(19945)
- 技术经济(19430)
- 版(18229)
- 理论(17979)
- 贸(17354)
- 统计(17263)
- 实践(16441)
共检索到544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程惠芳 陈超
本文将海外知识资本溢出渠道分为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通过建立指标体系测算了G20国家1991-2010年间的国内外知识资本指数,在进行异质性检验的基础上运用组间FMOLS法对海外知识资本对各成员国技术进步的溢出效应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是G20国家海外知识资本技术进步溢出的重要渠道,但不同成员国的技术进步溢出效应存在明显差异。我国出口贸易和外商投资中海外知识资本的技术进步溢出效应明显,但进口贸易和对外投资中海外知识资本的技术溢出效应还不太明显。我国应更加重视优进优出的贸易政策,更加重视优化进口贸易的商品结构,积极发展技术获取型对外...
关键词:
知识资本 技术进步 异质性 溢出效应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韩亚峰 冯雅倩
以G20国家为样本,构建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理论模型,通过动态面板估计(GMM)分析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不同类型国家和我国不同类型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自主研发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具有显著影响,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G7、欧盟和金砖国家制造业价值链升级有显著影响;流向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国家的OFDI对我国高技术制造业的技术提升具有显著影响,但对中、低技术制造业的价值链升级影响则不显著。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鹏 肖宇
本文利用跨国面板数据测算了G20国家的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并将其纳入产业转型升级的动态面板模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从分项服务产品出口来看,商业服务、旅游和交通运输具有较高的出口技术复杂度,而政府购买、保险和通讯则相对较低;从国别来看,美、英、法具有较高的出口技术复杂度,而印度、中国和印尼较低;另外,出口技术复杂度与产业转型升级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鉴于此,我国应加强服务贸易领域的人力资本积累、推动高端服务外包发展以扩大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并重新诠释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逻辑,从单纯强调"高技术产业"向"优势产业组合"转变,并最终重新确立中国在世界服务贸易版图中的定位。
关键词:
服务贸易 出口技术复杂度 转型升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楚尔鸣 王真
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增大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也将对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产生溢出效应。本文使用1998—2016年51个国家的年度面板数据,从静态与动态两个方面研究了中国货币政策对其他国家的溢出效应。研究表明,中国货币政策存在溢出效应,并具有异质性。异质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他国的作用时效存在差异;二是在其他国家不同金融开放程度、对华不同贸易依存度和不同经贸金融合作的条件下,中国货币政策的溢出程度与溢出渠道存在差异。中国应利用溢出效应与自身的货币政策操作更好地促进世界经济稳定与均衡增长。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溢出效应 异质性 面板回归模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冯烽 叶阿忠
针对现有文献测算回弹效应普遍忽略技术溢出效应的缺憾,文章构建了三要素经济增长的空间误差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回弹效应的估算方法,并利用1995-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技术溢出视角下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的回弹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技术进步所导致的能源回弹效应显著存在,中、西部的平均回弹效应明显高于东部,全国的平均回弹效应呈现上升趋势。因此,政府在制定能源政策时需要注意降低单位GDP能耗可能出现的回弹效应,把提高能源效率与自主创新、产业结构调整、政府宏观调控等手段结合起来以实现既定的节能目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燕 韩伯棠 张庆普
运用我国1991—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门槛模型实证分析外商直接投资(FDI)技术溢出对我国科技进步的促进作用。揭示研发投入强度、人力资本和基础设施等变量存在单门槛效应,技术差距存在双门槛效应,再用两阶段最小二乘回归说明了这些变量的门槛区间决定着FDI溢出促进各地区技术进步的效果差异,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高凌云 王永中
有关证明R&D资本存量溢出效应存在性的文献,基本没有考虑Lichtenberg和van Pottelsberghe(LP)模型存在的重复测算缺陷,也没有细分溢出产生的渠道,导致估计模型产生重要解释变量缺失等方面的误设。本文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测算各国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变化,利用面板单位根及协整检验技术防止伪回归,估计了非物化型渠道R&D溢出对东道国生产率变动的影响。在证明非物化型R&D溢出渠道存在的同时,解释了国内R&D资本存量生产率弹性为负的原因。而且,从可观测因素的角度发现,新变量的加入使得物化型R&D溢出弹性不再显著,基于不可观测因素的分位数计量也提供了类似证明。因此,现阶段中...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苑德宇 韩俊霞
本文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构建了反映公共资本与技术进步之间关系的实证框架;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29个省1988-2007年相关面板数据对公共资本、省际溢出与全要素生产率间的长期关系进行了协整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在长期中,"硬"公共投资比"软"公共投资具有更大的技术进步效应;无论是"硬"公共投资,还是"软"公共投资,各项构成的技术进步效应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硬"公共资本和"软"公共资本对技术进步的跨区溢出呈现不同态势。
关键词:
公共投资 技术进步 面板协整检验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马述忠 陈亚平 刘梦恒
中国农业处于全球农业价值链的"微笑曲线"谷底,长期遭受不平等待遇。对农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所作的测算显示,相对于G20国家而言,中国农业在全球农业价值链地位并不高,且与最高国家差距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对G20国家农业OFDI数据所作的面板回归表明,农业OFDI存在溢出效应,能够提升母国农业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且其提升需要"学习过程"。此外,农业FDI对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的影响具有滞后性。据此,研究认为,中国为了实现全球农业价值链地位的攀升,应该进一步鼓励农业企业"走出去";改善农业投资环境,为外商直接投资创造条件;提高对外开放程度,为农业发展提供支持;推动金融体制改革,提高国内金融服务发展程度。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马述忠 陈亚平 刘梦恒
中国农业处于全球农业价值链的"微笑曲线"谷底,长期遭受不平等待遇。对农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所作的测算显示,相对于G20国家而言,中国农业在全球农业价值链地位并不高,且与最高国家差距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对G20国家农业OFDI数据所作的面板回归表明,农业OFDI存在溢出效应,能够提升母国农业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且其提升需要"学习过程"。此外,农业FDI对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的影响具有滞后性。据此,研究认为,中国为了实现全球农业价值链地位的攀升,应该进一步鼓励农业企业"走出去";改善农业投资环境,为外商直接投资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滨
当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时,通常假定他们的一部分技术会转移至东道国的企业里。但是,经验研究还不能为这种正的溢出效应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本文运用1999~2007年中国制造业27个行业的面板数据,检验了FDI的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FDI对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横向和前后向关联溢出效应为正,且在统计上均非常显著。通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发现,前向关联对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影响都显著为正;后向关联仅对技术进步有显著的正效应,而横向溢出效应对技术进步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路世昌 杨肃志 李丹
文章通过测算G20国家创意商品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从G20国家整体层面、发达国家层面及发展中国家层面,运用2003~2012年跨国面板数据对创意商品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投入、贸易开放度、外商直接投资对创意商品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外商直接投资的这种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实际人均GDP与物质资本变量对G20国家创意商品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具有差异性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褚婷婷 郎丽华 李雪亚
本文利用2012-2016年高技术产业五大类21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FDI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及其异质性考察。研究结果表明:一是FDI能够提高高技术产业生产率,技术溢出效应显著;二是不同来源地的FDI对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存在异质性,外国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大于港澳台地区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三是不同动机的FDI对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存在异质性,出口导向型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大于市场导向型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四是FDI对五大类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存在差异,对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技术溢出效应显著,对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生产率有负向冲击,对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的技术溢出效应较弱。据此,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外资引进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FDI 技术溢出 高技术产业 异质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聪 冯琰 朱先奇 刘玎琳
采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分析山西省11个地级市FDI技术溢出效应及吸收能力。结果表明,山西省FDI技术溢出效应对创新绩效影响存在内部差异性,综合吸收能力呈现显著门限效应,在FDI技术溢出效应与创新绩效之间并未真正承担起互动传导的调节作用。平衡各地政策支撑,着力促进区域内资源自由流动,发展多元型、区域协动型经济,营造良好的技术吸收环境,是提升区域创新绩效,改善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技术溢出 吸收能力 创新绩效 门限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肖文 林高榜
本文首先基于知识驱动的内生增长模型,对Coe和Helpman的研发溢出模型进行推导和扩展,并将进口渠道拆分为消费品进口和资本品进口进行比较分析。其次,选择了占世界研发资本近80%的24个国家作为海外研发资本的来源,度量了海外研发资本的存量,按照各个渠道的权重计算得到各自的知识溢出效应。最后,运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海外研发资本对中国技术进步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外商在华投资渠道的不同,对技术进步的作用存在显著的差异。本国R&D资本积累和资本品进口,对中国技术进步具有较显著和较强的正面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和外商在华R&D直接投资次之,消费品进口、对外直接投资和技术引进合同的作用则不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金融异质性、金融调整渠道与中国外部失衡短期波动——基于G20国家数据的门限效应分析
知识产权保护、进口贸易国际R&D溢出与技术进步——基于中国省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技术结构视角下吸收能力与知识溢出效应——基于中国省际1995~2009年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基于国家间面板数据的人力资本溢出与经济增长研究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溢出效应——基于企业异质性与微观面板数据的考察
不同来源地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经济自由度的增加能否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基于G20国家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反向技术溢出、技术进步和我国经济增长——基于面板协整模型的分析
适宜技术、人力资本与区域知识溢出——基于1995—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