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30)
2023(10903)
2022(9544)
2021(8965)
2020(7722)
2019(17821)
2018(17432)
2017(33231)
2016(18801)
2015(21621)
2014(21745)
2013(21743)
2012(20843)
2011(18975)
2010(19019)
2009(17864)
2008(17854)
2007(15833)
2006(13962)
2005(12561)
作者
(57127)
(47616)
(47229)
(45185)
(30577)
(23120)
(21922)
(18622)
(18382)
(17153)
(16539)
(16178)
(15553)
(15283)
(15029)
(15001)
(14786)
(14153)
(14034)
(14015)
(12007)
(11983)
(11814)
(11245)
(10874)
(10784)
(10761)
(10699)
(9832)
(9663)
学科
(79289)
经济(79205)
管理(46392)
(43501)
(33851)
企业(33851)
方法(33726)
数学(29440)
数学方法(29093)
地方(22541)
(21502)
中国(20433)
(19014)
(18308)
业经(15222)
(15188)
贸易(15179)
(14627)
农业(14513)
(14488)
理论(13157)
(12594)
金融(12591)
(12368)
地方经济(12055)
环境(11625)
(11474)
银行(11431)
(10894)
(10200)
机构
大学(271350)
学院(267926)
(105716)
经济(103134)
研究(99375)
管理(95616)
理学(81358)
理学院(80183)
管理学(78646)
管理学院(78122)
中国(74499)
科学(63821)
(60314)
(52540)
(52267)
(48063)
研究所(47954)
(46794)
中心(45788)
业大(43323)
农业(41618)
(38494)
师范(38020)
北京(37731)
财经(37598)
(36258)
(34436)
(33875)
经济学(32207)
(31329)
基金
项目(177731)
科学(137114)
研究(127616)
基金(125026)
(111300)
国家(110365)
科学基金(91632)
社会(76964)
社会科(72624)
社会科学(72595)
(71240)
基金项目(66535)
(61186)
自然(60597)
教育(59423)
自然科(59073)
自然科学(59049)
自然科学基金(57948)
编号(52578)
资助(52031)
成果(43815)
重点(41555)
(40073)
(39001)
课题(38121)
(36294)
科研(34658)
计划(34190)
创新(34030)
大学(32811)
期刊
(119157)
经济(119157)
研究(80692)
中国(58383)
学报(47785)
(46002)
科学(42023)
(37784)
大学(34796)
教育(34028)
管理(33098)
学学(32209)
农业(31269)
(24789)
金融(24789)
技术(23358)
经济研究(18436)
业经(18265)
(18127)
财经(18054)
问题(16524)
(15581)
图书(14872)
资源(14834)
(14449)
(14140)
国际(13964)
技术经济(12637)
科技(12233)
世界(12145)
共检索到4137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牛珩  周建中  
以"百人计划"、"长江学者"与"千人计划"的入选者(共计4 433名)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学科领域开展了定量研究,并与美国NSF最新出版的《科学与工程指标》(2016年)报告中的美国高等教育以及美国当前科技劳动力的学科领域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引进的高层次科技人才主要聚焦在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等学科领域。美国在读博士的学科领域前三位分别是工程学、生物学以及物理科学,而当前科学与工程劳动力职业中学科领域前三位分别是计算机和数学家、工程学家和生命科学家。在此基础上,针对未来我国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引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宋晓欣  马陆亭  赵世奎  
以22位长江学者为例,对教育学科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进行探究,发现其内部条件主要涉及关注社会重大问题、保持专注的科研精神和在实践中学习与反思;其外部环境主要涉及大学阶段交叉学科背景、研究生阶段就读知名高校和博士阶段得到名师指导。研究还发现将个人研究主题与国家重大教育问题联系起来更容易取得突破;研究生阶段就读知名高校、获得名师指导对人才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交叉学科背景有利于科学人才有宽厚的知识基础;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更利于教育学科人才的成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亚征  赵伟  彭洁  
本文以中国能源领域中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奖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教育背景特征的分析,研究探讨了在高层次科技人才成长过程中,人才流动的一般规律,以及在不同的教育环境下,高层次科技人才在学术产出方面所表现的不同特征,以期为我国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提供相关借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晓光  黄惬  
以四川省和江苏省为例,基于两省相关政策文本,从人才界定、领域范围、资金支持、生活保障、激励措施和后期培养等方面对比分析东西部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的共性和差异,为完善我国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确保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提供了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静   王宏伟   陈多思  
面对人才计划是激励了科技人才,还是诱发了科技人才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争议,本文系统梳理了人才计划选育人才特点和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功能异化问题,构建了包含成就动机的科技人才激励理论模型分析框架,并使用全国科技工作者调查数据和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实证检验人才计划激励高层次科技人才成就动机的净效应。结果表明:(1)人才计划的特点是强调以人为本,旨在培养和提高科技人才的创新研究能力,鼓励人才自由探索和根本创新,但实施过程中存在政策工具的过度使用、薪酬待遇和资源的过度倾斜等问题;(2)适度科研经费支持有助于强化科技人才的成就动机,而过度强调绩效激励则可能产生挤出效应;(3)入选人才计划对高层次科技人才成就动机的激发作用是显著的,在继续推进人才计划支持方式的同时应正视弊端、系统谋划。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马万华  麻雪妮  耿玥  
一个时期以来,我国政府为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吸引更多的海外学者回国,采取了一系列引智政策。其中,2008年实施的"千人计划"是目前我国人才引进力度最大的一个项目,引起了海外华人学者的积极响应。到目前,已有1000多人从世界各地回到祖国,大部分进入了高校和科研机构。是什么因素主导了"千人计划"学者的回归,这些学者回归后的学术优势是什么,"千人计划"面临哪些挑战,是本文关注的核心问题。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魏立才  赵炬明  
本文考察了"青年千人计划"政策的实施情况。考察主要依据的是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专项办公室公布的五批"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名单及相关信息的统计与分析,以及对海外人才引进工作表现卓越的8所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实地调研访谈。研究者在定量分析与访谈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供高校参考:招揽人才:引才渠道多元化并按学科布局科学引才;评审人才: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评审机制;使用人才:重视培养,建立可持续的用才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郁秋亚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愈加受到重视。2008年,为引进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创业的领军人才回到国内发展事业,国家启动"千人计划",之后,省市级地方政府的地方"千人计划"也逐渐兴起。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统筹资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6月5日至6日在天津市调研人才工作时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人才发展规划,把人才作为科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加快确立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吴伟  范惠明  
本文基于浙粤苏鄂四省高层次人才政策现实比较的视角,分析了浙江省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五位一体的人才政策良性机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国君  韦伟光  
各地在制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政策中存在明显的趋同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策略,以使政策能够有效发挥社会效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代还  段异兵  潘紫燕  
海归科学家既有基于母国纽带关系的国内网络,又有基于国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国际网络。这种职业关系的二元网络对科学产出起着重要影响。本文以中国首批"青年千人计划"143位海归科学家为研究对象,探讨国际与国内的二元关系网络对科学产出数量和质量的影响。选取该群体个人履历信息、职业发展轨迹信息、从博士毕业至2013年间发表的3061篇国际SCI科学论文建立面板数据,采用负二项面板模型进行计量回归。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合作网络对海归科学家的科学产出具有显著影响,国内关系纽带对海归科学家科学产出的作用呈倒U型曲线。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史冬波  张子江  
[目的/意义]科学家的职业流动容易受到政策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回归模型分析人才计划与科学家职业流动的关系,特别是与其职业流动方向的关系。对于我国未来的人才政策制定具有参考价值。[研究设计/方法]本文以入选长江学者特聘计划的科学家为样本,构建其职业经历数据,并通过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入选人才计划对职业流动行为的影响。[结论/发现]研究发现,入选长江计划促进了科学家的职业流动。在入选长江计划5年内,科学家更多地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流动,也更多地向排名级别更低的高校流动。[创新/价值]在研究方法上使用了回归模型而非描述性分析;研究结论为认知人才计划对科学家职业流动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角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薛睿心  
人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推动社会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根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到了一个关键时期,以人才为支撑的创新驱动成为当前的经济发展新动力。尽管我国在提出高层次人才引进发展战略后,我国在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方面取得了相应的进展,但是当前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实际行动中存在一些问题,对我国的这一战略的实施带来阻碍。基于此,文章重点分析了当前高层次人才引进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推动我国高层次人才引进战略提供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