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94)
- 2023(13457)
- 2022(11753)
- 2021(11260)
- 2020(9392)
- 2019(22041)
- 2018(21717)
- 2017(42073)
- 2016(22608)
- 2015(25610)
- 2014(25210)
- 2013(25148)
- 2012(23105)
- 2011(20824)
- 2010(20292)
- 2009(18573)
- 2008(18007)
- 2007(15301)
- 2006(13321)
- 2005(11684)
- 学科
- 济(92073)
- 经济(91971)
- 管理(67114)
- 业(65826)
- 企(55314)
- 企业(55314)
- 方法(43879)
- 数学(38631)
- 数学方法(38297)
- 财(26587)
- 中国(25183)
- 农(23963)
- 业经(19679)
- 贸(18491)
- 贸易(18480)
- 务(18012)
- 易(18005)
- 财务(17949)
- 财务管理(17924)
- 制(17803)
- 学(17772)
- 地方(17546)
- 企业财务(17104)
- 农业(16162)
- 和(14449)
- 环境(14418)
- 技术(13752)
- 理论(13589)
- 体(13318)
- 银(12999)
- 机构
- 大学(319270)
- 学院(315151)
- 济(131570)
- 经济(129021)
- 管理(128775)
- 理学(112587)
- 理学院(111376)
- 管理学(109771)
- 管理学院(109208)
- 研究(105551)
- 中国(80367)
- 京(68198)
- 科学(63468)
- 财(59169)
- 所(51536)
- 财经(48539)
- 中心(47341)
- 研究所(47194)
- 农(45896)
- 业大(44711)
- 经(44521)
- 北京(43513)
- 江(42300)
- 范(40937)
- 师范(40626)
- 经济学(40037)
- 院(38519)
- 财经大学(36569)
- 经济学院(36288)
- 农业(35925)
- 基金
- 项目(219671)
- 科学(173986)
- 基金(162348)
- 研究(161726)
- 家(140855)
- 国家(139735)
- 科学基金(120962)
- 社会(103530)
- 社会科(98196)
- 社会科学(98174)
- 基金项目(87158)
- 省(82054)
- 自然(78552)
- 自然科(76752)
- 自然科学(76735)
- 自然科学基金(75384)
- 教育(73420)
- 划(70031)
- 资助(66652)
- 编号(65230)
- 成果(52225)
- 部(49974)
- 重点(48438)
- 发(45914)
- 创(45446)
- 课题(43651)
- 教育部(43384)
- 国家社会(43034)
- 创新(42387)
- 人文(42070)
- 期刊
- 济(137500)
- 经济(137500)
- 研究(94336)
- 中国(55069)
- 学报(47044)
- 管理(45915)
- 财(45367)
- 科学(44956)
- 农(40843)
- 大学(36011)
- 学学(33638)
- 教育(31323)
- 农业(29090)
- 融(25502)
- 金融(25502)
- 技术(25329)
- 财经(23371)
- 经济研究(22924)
- 业经(21193)
- 经(19902)
- 问题(18350)
- 图书(16997)
- 业(16108)
- 贸(15554)
- 理论(15214)
- 技术经济(14839)
- 资源(14546)
- 科技(14451)
- 世界(14257)
- 现代(14138)
共检索到4511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赵玮
利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研究我国上市公司海外并购的剩余效应,并探讨海外并购特征对并购交易价格的影响。结果发现:国外企业凭借其议价能力可获得53.2%的剩余,而我国上市公司可获剩余略小,为47.9%,因而我国上市公司将被迫接受一个高于均衡价格约5.3%的并购交易价格;非国有上市公司获得的净剩余较国有上市公司略多;我国上市公司海外并购的交易特征,如支付方式、是否重大购、是否资产收购、公司独立董事比例以及管理层持股比例等因素上的异质性,对该交易价格均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海外并购 议价能力 双边随机前沿模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华桂 庄晨
对A股上市公司2011~2013年间517起并购事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技术并购在发生当年对公司产出绩效有负向影响,通过与后续研发投入的协同效应可以促进生产力的提高,这在国有企业中尤为显著;而非国有企业却未从并购中取得显著收益,但其国外技术引进的效率较高;并购公司的成立年限和股权集中度对最终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但与技术基础无明显关联。
关键词:
创新绩效 技术并购 协同效应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梦男 吴迪
在并购的视角下,以中国2009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四季度发布并购完成公告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中国并购公司的季度性盈余管理择机行为。根据并购高风险、受关注度高等特征,结合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资本市场动机和契约动机进行理论分析,并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发生并购的上市公司管理者会基于资本市场动机和契约动机择机在第三季度或第四季度进行机会主义盈余管理。
关键词:
并购 盈余管理 择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军敏 曹志广
通过并购来获取技术和知识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医药行业是知识密集型行业,专利数量是衡量一个医药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文章以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并购前后的专利增量作为研发绩效指标,以是否发生技术并购、并购企业规模、并购次数、现有专利水平、研发强度为自变量,对2006-200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认为:技术并购对研发绩效有正面作用,而其它目的的并购对研发绩效有负面作用。
关键词:
技术并购 研发绩效 医药行业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军 余鹏翼
本文以2006年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发生控股权转移的并购案例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并购在短期内为目标公司创造了价值,给股东带来较高的超额收益,但是在较长时间内,公司价值有受损的可能;同时在正式信息披露日前,存在信息泄漏的现象;在影响目标公司价值变化的因素中,上市公司所属行业、并购双方的关系、交易股权数都对公司并购的绩效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并购绩效 超额收益率 股票价格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卢刚
本文以2001-2010年A股上市公司海外并购交易为样本,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海外并购对于收购方的中长期绩效具有负面影响;相关影响因素中,收购方前一年的经营业绩、交易的相对规模与并购绩效呈负相关,收购方经营年限与并购绩效呈正相关。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国银行业海外并购的绩效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就银行业未来海外并购的策略提出建议。
关键词:
并购 绩效 银行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明明 余鹏翼
近几年上市公司并购浪潮汹涌,业绩承诺成为市场常态,同时也伴随着业绩失诺的大量增加。本文以斯太尔业绩失诺后随意变更补偿方案为例,从收购方、被收购方、并购项目中的资产评估机构三个角度出发,分析斯太尔随意变更补偿方案的后果以及造成它业绩失诺的原因。分析表明,并购中的业绩失诺受多方影响,收购方对并购的过于乐观、被收购方为促进并购而过高许诺业绩、中介评估机构对市场的过于乐观都能会影响业绩承诺的指标。为避免业绩失诺的发生,参与并购的三方都应该谨慎行为。
关键词:
业绩失诺 随意变更补偿 责任分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雷辉 赵海龙 任利琴
以2002~2008年沪深两市发生并购的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集为研究总样本,通过构造面板数据中的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探究并购对公司劳动力需求的影响。主要结论是:并购对公司劳动力需求有显著的影响,发生并购后会使劳动力需求显著地减少;在并购前提下,职工薪酬对公司劳动力需求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总销售收入对公司劳动力需求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并购 劳动力需求 面板数据 固定效应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杜兴强 聂志萍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对1998~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2128起广义上的并购交易进行了全面分析。实证研究表明,在[-30,30]的事件窗内,总样本并购活动的确会引起显著的短期财富效应变动。分类研究发现,股权收购和股权转让类的子样本、目标公司的子样本、公用事业类和综合类的子样本、规模小于10%的子样本、现金支付方式的子样本、国有股比重最大和法人股比重最大的子样本,均在事件期内取得显著为正的超常收益,但累计超常收益的大小均不超过3%。
关键词:
公司并购 财富效应 事件研究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瑞稳 冯杰
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2005年度并购事件中的86家样本公司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对收购公司没有产生应有的协同效应,收购公司的股东财富受到损害,市场对并购的前景持怀疑态度。另外本文还分行业、交易类型对并购样本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行业的并购其协同效应的差异并不明显,是否为关联交易对协同效应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
并购 协同效应 实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琼 游春
本文以2005年中国上市公司开展的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产业效应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和并购动机的影响。在对整体样本的并购绩效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横向、纵向、混合三种不同类型并购的绩效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产业创新型并购和非产业创新型并购的产业效应差别进行了分析。从整体来看,产业效应对公司并购的影响可以忽略。同时产业效应对公司并购绩效确实有影响。产业效应对不同类型并购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对混合并购具有积极的、显著的影响,而对横向并购的影响最小。从产业效应的视角来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樊秀峰 李稳
以2009年发生海外并购的44个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倾向评分配比法和财务指标的综合得分法构建二阶差分模型,评估上市公司海外并购的财务绩效影响,并试图从企业生命周期、所有制性质、行业类别和企业规模四个层面比较分析海外并购绩效。结果表明:海外并购在整体上并未改善上市公司财务绩效,成长期的企业绩效优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企业,国企的整体绩效变化优于民企,服务业和初级部门的并购绩效优于制造业,规模因素对企业绩效影响不显著。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晓明
从2000~2004年发生于我国证券市场的208起上市公司并购情况来看,收购公司在并购后1~3年实现显著负的超常收益,即收购方发生了价值损失,遭受了显著的财富损失。同时,国有控股公司的并购绩效好于非国有公司,同城并购表现好于异域并购,多元化并购绩效差于同业并购,优势控股公司表现差于非优势控股公司。此外,与资产收购相比,股权收购的长期绩效表现更好。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并购绩效 连续持有超常收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璋礼
世界并购热潮是经济全球化的直接产物,同时并购又反过来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从理论上讲,并购这类有效的经济手段目前受大多数上市公司采纳,主要用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规模效应、提高经济效率。文章采用经营业绩研究法从财务角度来研究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对进行并购活动的上市公司沪、深两市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财务绩效的实证检验。同时,将并购事件按照并购类型分类,比较分析不同并购类型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如何。
关键词:
并购 并购绩效 财务绩效评价 因子分析法
[期刊] 会计之友(上)
[作者]
王彤彤
本文在总结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发生外资并购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主体,进行实证分析,以显示外资并购的绩效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