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93)
- 2023(8900)
- 2022(7205)
- 2021(6535)
- 2020(5658)
- 2019(12039)
- 2018(12011)
- 2017(23087)
- 2016(11903)
- 2015(13125)
- 2014(12370)
- 2013(12306)
- 2012(10918)
- 2011(9395)
- 2010(9669)
- 2009(9244)
- 2008(9557)
- 2007(8981)
- 2006(7826)
- 2005(7264)
- 学科
- 业(78480)
- 企(75539)
- 企业(75539)
- 管理(58218)
- 济(54939)
- 经济(54882)
- 业经(26059)
- 方法(22458)
- 技术(21957)
- 财(21722)
- 农(19471)
- 务(18066)
- 财务(18048)
- 财务管理(18037)
- 企业财务(17068)
- 农业(14807)
- 数学(14642)
- 数学方法(14561)
- 技术管理(14154)
- 制(13395)
- 策(12742)
- 划(12331)
- 理论(12233)
- 中国(12213)
- 企业经济(12130)
- 经营(11430)
- 和(11395)
- 体(11320)
- 体制(10358)
- 贸(9202)
- 机构
- 学院(173019)
- 大学(164459)
- 济(77304)
- 管理(77255)
- 经济(76068)
- 理学(66037)
- 理学院(65541)
- 管理学(65015)
- 管理学院(64670)
- 研究(49039)
- 中国(41451)
- 财(35716)
- 京(33715)
- 财经(27868)
- 江(27826)
- 科学(26655)
- 农(26073)
- 经(25278)
- 所(23384)
- 商学(23320)
- 商学院(23132)
- 中心(22882)
- 业大(22480)
- 经济学(21994)
- 州(21617)
- 经济管理(21066)
- 北京(21020)
- 研究所(20506)
- 农业(20269)
- 财经大学(20220)
- 基金
- 项目(108683)
- 科学(89070)
- 研究(84082)
- 基金(79757)
- 家(67297)
- 国家(66623)
- 科学基金(60787)
- 社会(56025)
- 社会科(53357)
- 社会科学(53346)
- 省(45202)
- 基金项目(42458)
- 自然(37782)
- 自然科(37044)
- 自然科学(37038)
- 教育(36939)
- 自然科学基金(36511)
- 划(35065)
- 编号(33216)
- 业(31468)
- 创(30976)
- 资助(30421)
- 创新(27691)
- 成果(24491)
- 发(24134)
- 制(23731)
- 重点(23707)
- 部(23646)
- 国家社会(23219)
- 课题(22214)
共检索到2661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建勇 江秋丽
在"去产能"居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之首的背景下,从理论上分析了海外并购、技术创新与企业产能过剩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海外并购数据为研究样本,从微观企业层面对技术创新在海外并购与产能过剩之间的中介作用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海外并购能够有效缓解企业产能过剩;海外并购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技术创新在海外并购缓解企业产能过剩的过程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
关键词:
海外并购 技术创新 产能过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冼国明 明秀南
在当前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本文利用2008-2015年上市公司海外并购交易数据和企业专利数据库,采用倾向匹配得分法和非线性双重差分法考察了跨国并购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海外并购显著地提高了企业的创新水平,且这种提升效应具有持续性但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区分专利类型来看,海外并购企业的发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及发明授权数显著增加,但对外观专利的影响不明显甚至为负,海外并购企业创新产出的增加不仅体现在数量上,创新的质量也显著提高。
关键词:
海外并购 创新 倾向匹配得分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浩强 刘树林
并购是企业整合资源、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本文以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为背景,运用2009~2013年发生关联并购的203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收购方企业文化强度对其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关联并购能促进收购方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包括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收购方的企业文化强度越强,并购后的技术创新效率越高;该显著正相关是由关联并购企业之间较小的文化差异有利于提高目标企业核心技术人员认可度与资源整合效率的积极作用引起的;该积极作用能通过收购方企业文化的明确陈述和文化培训得到强化。本文研究结论有利于理解企业文化在关联并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过程中的作用机理。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珧
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是企业获取创新性技术的重要来源,为实现并购后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并购整合策略的选择至关重要。并购整合实施至少需要考虑整合程度和目标方自主性两个方面的决策,其具体选择依赖于并购双方的资源相似性与互补性特征。通过选取2000~2013年间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和韩国企业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事件为样本进行对比实证分析,得到主要结论如下:当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双方资源相似性强互补性弱时,应与高程度整合和低程度目标方自主性匹配;当资源互补性强相似性弱时,应与低程度整合和高程度目标方自主性匹配;资源相似性互补性均强时,应与较高程度整合和较高程度目标方自主性匹配,有利于并购后技术创新能力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苏志文 吴先明
以两家中国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成功实现技术创新的典型事件作为案例,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探究了基于并购的动态能力在创造性资产寻求型跨国并购过程中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建立了基于并购的动态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并购选择能力通过驱动跨国并购的开展而构建技术创新的起点;并购识别能力通过识别技术资产并促进并购实施而奠定技术创新的基础;并购重构能力通过重构创造性资产而保障技术创新目标的实现。指出:基于并购的动态能力从3个维度作用于跨国并购的全过程,而目标企业的创造性资产是基于并购的动态能力对企业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叶娇 李冉 刘涛
本文使用2014—2019年中国A股上市家族企业跨国并购的微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考察家族企业跨国并购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家族企业可以通过跨国并购促进技术创新。第二,家族企业是通过跨国并购降低研发风险,提高研发效率的双重路径从而提升技术创新。第三,从创新战略看,跨国并购会促进家族企业利用式创新,抑制探索式创新。第四,基于不同价值导向,家族企业的创新战略有所差异。基于长期导向的家族企业在并购后会促进探索式创新,对利用式创新无显著影响;基于短期财务绩效的家族企业在并购后会促进利用式创新,抑制探索式创新。
关键词:
家族企业 跨国并购 技术创新 创新战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胥朝阳 高子欣 刘睿智 吕紫荆
文章以A股上市公司2008—2020年数据为样本,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方法检验了海外并购对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以及吸收能力在此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海外并购促进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水平的提升,吸收能力对海外并购与技术创新产出之间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行业技术属性异质性检验显示,高新技术企业海外并购有效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产出,且吸收能力在此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非高新技术企业海外并购对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没有显著作用;创新类型异质性检验显示,海外并购对不同类型的创新成果均有显著促进作用,吸收能力对海外并购与发明专利申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在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型专利中,吸收能力调节作用不显著。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朱治理 温军 李晋
基于知识吸收能力和文化距离理论,本文研究了海外并购、文化距离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并基于2004-2013年中国的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全样本和PSM)匹配法和倍差估计量"回归技术对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整体而言,海外并购对主并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且该影响在样本时间窗口内并没有呈现明显的递减趋势,文化距离的扩大阻碍了并购企业间的知识吸收和资源整合;(2)收购企业与被收购企业的文化关联越强,海外并购的创新负效应越小,与国内主并企业文化关联程度较高的亚洲组海外并购,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负向影响要显著弱于欧美等其他国家组;(3)全样本中海外并购对创新效率的消极影响主要是由...
关键词:
海外并购 文化距离 技术创新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尹亚红
以技术创新为研究对象,运用2008~2017年中国31个省[市、区(港澳台除外)]的省级面板数据就企业海外并购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海外并购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除了直接作用外,还间接通过研发经费与人力资本两条途径将其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转化为现实的生产能力,从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效率。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海外并购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性,东中部促进作用明显,西部不显著。因此,为更好地利用外部技术资源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应结合中国与各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适应的海外并购策略。
关键词:
海外并购 技术创新 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后建 张剑
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缓解产能过剩矛盾。以2012年世界银行提供的关于中国制造业企业营商环境质量调查数据为基础,就企业创新能否成为一个有效的战略手段化解产能过剩矛盾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创新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因此可将企业创新视为化解产能过剩的有效途径。不仅以产品差异化为目的的产品创新有助于提高产能利用率,而且以降低产品成本为目的的大部分工艺创新也能有效地提高产能利用率。此外,还揭示了企业创新影响产能利用率的调节机制,即政府管制弱化了企业创新所发挥的去产能效应,而法治水平则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夏晓华 史宇鹏 尹志锋
创新发展与产能过剩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两个核心议题,二者的关联性分析将为破解当前产能过剩问题提供理论支持。本文基于世界银行的中国企业调查数据,考察了创新在消除过剩产能中的作用。将创新进一步细分为产品与服务创新、工艺创新、管理创新及营销创新,发现创新能力的提升是消除过剩产能的有效工具。进一步,目前阶段加强管理创新与营销创新将有利于持续、稳定地消除过剩产能,其作用效果更为显著。研究同时表明,国有企业较非国有企业具有产能过剩更严重、创新能力相对不足双重特征,且这一双重特征主要表现在非完全政府持股的国有企业群体中。基于创新在消除过剩产能过程中的核心作用,本文提出,改善体制机制、促进国有企业创新,...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后建 张剑
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缓解产能过剩矛盾。以2012年世界银行提供的关于中国制造业企业营商环境质量调查数据为基础,就企业创新能否成为一个有效的战略手段化解产能过剩矛盾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创新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因此可将企业创新视为化解产能过剩的有效途径。不仅以产品差异化为目的的产品创新有助于提高产能利用率,而且以降低产品成本为目的的大部分工艺创新也能有效地提高产能利用率。此外,还揭示了企业创新影响产能利用率的调节机制,即政府管制弱化了企业创新所发挥的去产能效应,而法治水平则强化了企业创新的去产能效应。进一步地,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创新的去产能效应在不同规模和不同产能利用率的企业中表现出差异性,对于大中型企业和产能利用率较高的企业而言,企业创新所发挥的去产能效应会更加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丽英
本文通过中外案例剖析研究了基于并购视角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路径,指出在发展早期的技术依赖阶段,从单纯的技术购买转向通过并购获得技术许可,是企业提高技术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当企业技术能力积累到一定阶段,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战略性技术联盟和技术并购就成为企业技术能力成长的有效途径,可实现技术创新的超常规发展。同时大量实证研究也表明技术并购已成为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主要来源和趋势,技术并购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形成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我国企业的跨国技术并购通过取得的研发资源与自身要素相结合,获得技术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浩强 刘树林
运用DEA-BCC模型,对20092013年发生并购的259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计算,以此评价各行业企业在并购前后的技术创新效率。研究表明:并购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以及专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规模效率的正向作用,强于对其纯技术效率的负向作用;并购对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和综合效率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研究丰富和拓展了与企业并购相关的文献,对通过并购获取创新资源,为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提供了新的分析角度与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侯汉坡 殷晓倩 刘春成
本文从构建持续技术创新体系角度出发,研究企业如何运用技术并购的手段以提高持续技术创新能力,首次建立基于技术并购的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体系概念模型,总结出了进入新领域型、技术完善型和技术互补型的三种技术并购实施形式,并对每种形式的并购整合方式进行总结,最后针对此类并购的特殊要求,给出整合过程中的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