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05)
2023(2667)
2022(2092)
2021(2216)
2020(1654)
2019(3971)
2018(4011)
2017(5740)
2016(4337)
2015(5005)
2014(5364)
2013(4381)
2012(4072)
2011(3699)
2010(3855)
2009(3176)
2008(3117)
2007(2957)
2006(2592)
2005(2499)
作者
(8754)
(7051)
(6996)
(6781)
(4561)
(3536)
(3438)
(2944)
(2756)
(2685)
(2594)
(2351)
(2350)
(2316)
(2264)
(2218)
(2172)
(2169)
(2107)
(2058)
(2039)
(1842)
(1823)
(1716)
(1696)
(1632)
(1589)
(1535)
(1512)
(1501)
学科
教育(19289)
中国(9466)
理论(6942)
教学(5634)
(5023)
经济(5020)
(4207)
思想(3890)
研究(3800)
政治(3765)
文化(3735)
管理(3638)
思想政治(3619)
政治教育(3619)
治教(3619)
德育(3585)
(3294)
(3275)
发展(3222)
高等(3168)
改革(3150)
(3100)
(3004)
企业(3004)
教育改革(2781)
学校(2666)
(2563)
学法(2529)
教学法(2529)
(2302)
机构
大学(51145)
学院(46290)
教育(25946)
研究(19668)
(19283)
师范(19188)
师范大学(16040)
(12910)
职业(11303)
科学(10973)
教育学(10085)
技术(9943)
管理(9593)
(9256)
北京(9146)
(9061)
研究所(8452)
理学(7955)
(7908)
职业技术(7728)
理学院(7697)
中心(7529)
教育学院(7416)
经济(7363)
中国(7348)
管理学(7338)
管理学院(7200)
(7114)
(7102)
技术学院(6616)
基金
研究(28379)
项目(26634)
教育(22297)
科学(22203)
成果(15604)
编号(14990)
社会(14809)
基金(14583)
课题(14073)
社会科(13623)
社会科学(13621)
(12768)
(12476)
(12167)
(11383)
国家(11064)
规划(10044)
(9013)
项目编号(8986)
科学基金(8665)
研究成果(8560)
(8261)
年度(8241)
重点(7813)
(7700)
(7677)
(7675)
阶段(7651)
(7628)
教育部(7340)
期刊
教育(45566)
研究(25629)
中国(20557)
职业(10866)
(10234)
经济(10234)
技术(7994)
技术教育(7088)
职业技术(7088)
职业技术教育(7088)
大学(5624)
学报(5513)
高等(5370)
(4911)
论坛(4911)
成人(4875)
成人教育(4875)
高等教育(4774)
科学(4612)
(4378)
图书(3873)
发展(3849)
(3849)
职教(3748)
管理(3399)
(3362)
比较(3357)
学学(3319)
书馆(3152)
图书馆(3152)
共检索到83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海外华文教育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潘懋元张应强海外华文教育,既是海外华人的民族文化教育,又属于华人所在国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受所在国教育政策、法规的约束与管理。由于具有这一特点,更由于各国的政治条件、社会环境不同,华文教育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面临诸多复...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晓  
我们的祖先并非惟擅农耕、拙于工商。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辉煌的农业文明,而且创造过发达的工商业文化,开展过繁荣的国际贸易,其代表就是从中国出发、贯通亚欧非、扬帆两大洋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在工商业经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上,中华民族创造了独具特色、自成一脉的商业文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蔡连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包括"讲仁爱"的伦理思想、"重民本"的民本思想、"守诚信""崇正义"的传统美德和"尚和合""求大同"的和谐思想。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国家、社会和公民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庄重而崇高的历史使命,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夏文斌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正是通过这样一种教育人文追求,在弘扬道德、启迪民智、推动社会和平与进步的历史进程中一路走来。大学是文化传承的高地,是学术研究的宝地,更是人格培育的圣殿。在当今,大学能否承担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职责,关键要看我们的大学是否具有浓厚的精神积淀和价值目标,是否具有一种能够吸引青年学子并影响社会的文化气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正>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8月至2023年9月期间有关重要论述的节录。文章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
关键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乐天  王凤芹  李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历经沧桑而积淀传承下来的精华,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智慧的基本元素和珍贵结晶。习近平同志强调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因为中国和世界需要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也是因为中华文化能够为当今的中国和世界贡献特有的生存智慧和发展能量,既来源于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文化的自觉与自醒,也是根植于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与自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正林  
注重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华文明自身魅力、韵味无穷。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是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倡导者,更是践行者。切实体察学生群体的需求,让传统文化教育从"我要教"转化为"我要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深度,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使之成为实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智慧结晶,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但随着信息化程度的加深,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种知识、文化在不同领域渗透更加深刻,传播速度更快前所未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面临新的挑战。图书馆作为保存、传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图书馆有责任和义务,在新时期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四川省蒲江县职业中专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进文化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有机融合,学生人文素养、专业技术、职业品质、创业能力得到协调发展。弘扬传统文化,丰富德育工作内涵。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开发"趣品文化""三味书屋"等特色德育课程,创设"淑韵女子学堂""雅韵君子学堂",开设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帮助学生修身立信。挖掘地域文化,设立"了翁道德讲堂",用魏了翁等历史名人事迹教育学生。聘请文化专家、德育学者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帮助学生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品  
我国学术界和执政党对思维运转的认识逐年加深,越来越多的学者呼吁有序弘扬华夏思维运转,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将思维运转与党的执政理论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中的思想理论渗透到华夏思维运转中,存在较多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优秀思维运转为基础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途径、机制与特征等进行探讨和总结,提出在优秀思维运转奠基上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路和建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晓辉   李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今对其文化功能认可并未达到普遍共识,对其内容和价值的挖掘缺乏系统的指导和合理有效的建设对策。从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所包含的文化传承功能、文化创新功能、文化教育功能和文化实践功能的分析出发,探讨高等农业院校弘扬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着力点:自农耕神话发展的“人本精神”与自然和谐发展观、自农耕文化引申的守望相助的家庭伦理与耕读传家思想观,指出高等农业院校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可行路径,包括强化高等农业院校党委统筹领导、引导课程思政挖掘农耕文化资源、推动农耕文化建设区与农林特色社会实践相结合、建立耕读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及农林特色校园文化景观,在传承中发展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进而推动高等农业院校的文化建设和国家文化的总体发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晓辉   李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今对其文化功能认可并未达到普遍共识,对其内容和价值的挖掘缺乏系统的指导和合理有效的建设对策。从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所包含的文化传承功能、文化创新功能、文化教育功能和文化实践功能的分析出发,探讨高等农业院校弘扬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着力点:自农耕神话发展的“人本精神”与自然和谐发展观、自农耕文化引申的守望相助的家庭伦理与耕读传家思想观,指出高等农业院校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可行路径,包括强化高等农业院校党委统筹领导、引导课程思政挖掘农耕文化资源、推动农耕文化建设区与农林特色社会实践相结合、建立耕读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及农林特色校园文化景观,在传承中发展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进而推动高等农业院校的文化建设和国家文化的总体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左敏  
山东是孔孟故乡、齐鲁文化的发祥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十分丰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承弘扬,必须加强顶层设计,纳入学校整体规划,体现到人才培养各个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校园文化活动,以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滋养校园文化,使之成为师生文化共享、智慧共生、生命共长的精神家园。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远清  
弘扬中华文化是当代中国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学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自觉,自觉地将文化建设融入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大学不仅要把大学生群体培养成为支撑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而且应肩负起向世界宣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弘扬中华文化应大力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要花大力气建设和谐、文化的校园。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  张应强  
当前,华文教育在海外日益受到重视,其原因在于华文教育通过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弘扬与创造,促进了中华优秀文化现代价值的彰显;另一方面,中华优秀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华文教育得以受重视的直接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