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69)
- 2023(13377)
- 2022(11686)
- 2021(10767)
- 2020(9074)
- 2019(20887)
- 2018(20656)
- 2017(40386)
- 2016(21496)
- 2015(24195)
- 2014(24071)
- 2013(24016)
- 2012(22193)
- 2011(20078)
- 2010(20045)
- 2009(18563)
- 2008(17705)
- 2007(15367)
- 2006(13694)
- 2005(12045)
- 学科
- 济(108024)
- 经济(107920)
- 管理(63209)
- 业(58256)
- 企(48046)
- 企业(48046)
- 方法(45962)
- 数学(40573)
- 数学方法(40240)
- 中国(24224)
- 地方(23505)
- 农(22905)
- 财(22415)
- 学(20782)
- 业经(20536)
- 农业(16026)
- 贸(15769)
- 贸易(15760)
- 理论(15741)
- 制(15355)
- 易(15155)
- 地方经济(14636)
- 环境(14453)
- 和(14336)
- 务(13977)
- 财务(13915)
- 财务管理(13888)
- 技术(13515)
- 融(13301)
- 金融(13300)
- 机构
- 大学(313486)
- 学院(310412)
- 济(134643)
- 经济(131987)
- 管理(125086)
- 理学(109091)
- 理学院(107893)
- 管理学(106114)
- 管理学院(105553)
- 研究(104192)
- 中国(76451)
- 京(65803)
- 科学(62120)
- 财(59538)
- 所(51203)
- 财经(48440)
- 研究所(46499)
- 中心(46147)
- 农(45073)
- 经(44127)
- 业大(44031)
- 江(43922)
- 经济学(41750)
- 北京(41698)
- 范(39796)
- 师范(39462)
- 院(37771)
- 经济学院(37496)
- 财经大学(36077)
- 州(35581)
- 基金
- 项目(211940)
- 科学(167606)
- 研究(155878)
- 基金(155309)
- 家(134047)
- 国家(132963)
- 科学基金(115435)
- 社会(99988)
- 社会科(94894)
- 社会科学(94870)
- 基金项目(82480)
- 省(81688)
- 自然(74533)
- 自然科(72809)
- 自然科学(72797)
- 教育(71783)
- 自然科学基金(71533)
- 划(68232)
- 资助(64821)
- 编号(62496)
- 成果(50347)
- 部(47443)
- 重点(47008)
- 发(45164)
- 创(43933)
- 课题(42933)
- 教育部(41444)
- 国家社会(41262)
- 创新(40890)
- 人文(40514)
- 期刊
- 济(148472)
- 经济(148472)
- 研究(96068)
- 中国(56000)
- 管理(46648)
- 学报(46108)
- 财(44093)
- 科学(42841)
- 农(39991)
- 大学(35602)
- 学学(33493)
- 教育(32925)
- 农业(27825)
- 技术(27721)
- 融(25879)
- 金融(25879)
- 经济研究(25010)
- 财经(24508)
- 业经(21756)
- 经(20910)
- 问题(18889)
- 技术经济(17012)
- 理论(15557)
- 图书(14936)
- 统计(14379)
- 科技(14155)
- 贸(13969)
- 实践(13895)
- 践(13895)
- 现代(13842)
共检索到4544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艳涛 李燕 黄鲁成
文章首先构造了一个海外人才回流与技术溢出效应的简单的理论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构造了有待检验的实证模型,然后采用《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实证分析了海外人才回流对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分别计算出了海外回流人员在生产率和产出水平方面相对国内人员的能力溢价。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艳涛 李燕 黄鲁成
文章首先构造了一个归国人员满意度与城市竞争力关系的理论模型,然后采用《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竞争力年鉴》等数据,实证分析了影响归国人员满意度的各种因素。研究发现,"经济基础"和"科技环境"两者本身对归国人员满意度起着显著的直接影响,而"社会环境"和"人力资本"两项,则通过"经济环境",对"归国人员满意度"产生间接效应。
关键词:
归国人员满意度 城市竞争力 结构方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田帆
目前,世界上人才国际流动的规模整体呈现上升之势,人才国际流动的目的国以发达国家为主。我国是人才流失较为严重的国家,海外人才每年的回流比例虽然有所提高,但整体依然较低,高端人才流失率较高。下一阶段,国家应将引才工作的重点放在吸引海外人才回流上,具体工作可从提高人才回流之后的期望收益、节约人才回流的支出成本、提高整个引才政策的运行效率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人才国际流动 人才流失 海外人才回流的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楠 田帆
随着国际环境的不断变化,关于发展中国家吸引人才回流议题的研究呈现出越来越高的研究价值。本研究将前人的理论视角进行了融合,提出了新的分析海外人才回流意愿的理论框架。通过对374个样本的分析,研究发现:家庭和国籍因素对海外人才回流意愿有显著影响;东道国人才生态环境对海外人才回流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原籍国人才生态环境对海外人才回流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人才成长预期在东道国人才生态环境对海外人才回流意愿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感知机会在原籍国人才生态环境对海外人才回流意愿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家庭和国籍因素在各潜在变量对海外人才回流意愿的影响中起到调节作用。本研究丰富了海外人才回流意愿影响因素研究的理论维度,探讨了各因素的影响机制,为我国进一步吸引海外人才回流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许家云 李淑云
作为海外人才回流的主体,海外留学归国人员是一国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而如何吸引并留住海归人才是当前中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问题。本文将海外人才回流引入开放经济条件下的CES生产函数,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了影响海外人才回流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当前影响中国海外人才回流的因素主要有中国经济增长、中国国内工资水平、国外收入水平以及中国失业劳动力总量等因素。中国人才强国战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潜力仍相对不足。文章最后根据上述结论给出了吸引海外人才回流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海归 就业 CES生产函数模型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文书
利用2000~200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国外人才引进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引进国外人才的经济增长弹性为0.0325,即引进国外人才每增加1%,可带来中国GDP增长0.0325%。分地区的研究表明,国外人才引进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非常显著,在中西部地区并未表现出来。量化分析了中国引进国外人才的主要进展,并提出促进中国引进国外人才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国外人才 人才引进 引智 经济增长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蓝庆新 黄婧涵 李飞
利用中国2002—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以国际人才迁移和中国海归回流为研究背景,以R&D投入强度作为人力资源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门槛变量,构建门限回归模型,实证研究海外高科技人才回流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D投入的双重门限效应显著作用于海外高科技人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随着R&D投入强度的不同,海外高科技人才回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U型关系。
关键词:
人才回流 研发投资 区域经济 门限回归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柯善咨
本文综合增长极理论和中心地学说构建了扩散回流和市场区效应空间计量模型,使用全国除西藏以外的2169个市县数据对2000年至2007年的各市县非农业产出、就业和资本增长所受到的溢出效应进行计量分析。联立方程估计表明,虽然各级市县产出、就业和资本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是要素投入和产出规模以及人力资本和地方要素,但是不同等级的城市间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互作用。其中,省会和地级中心城市的经济增长对下级市县有显著的回流效应,而下级市县的经济增长对位于市场中心的上级城市有明显的市场区增长作用,同级市县经济增长有互相促进作用。本文最后简要总结了研究结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政策意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平 董馨莉
以经济增长结构为视角,探讨现行转型经济环境下海归回流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选取2000-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根据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经济增长结构指标,采用门限回归等方法检验海归溢出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归回流促进了各地区技术创新;而且随着经济增长结构水平的不同,海归对技术创新的贡献度呈现出显著的区间效应;不同地区经济结构应进行战略性升级与改革,以更好利于海归技术溢出效应的充分发挥。
关键词:
海归回流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结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柯善咨
本文基于增长极理论构建了空间计量模型对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第一个五年的西部和东部经济增长效益和溢出作用进行比较研究。统计模型估计显示,固定资产的增长是非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但是西部资产边际产出只及东部的2/3;FDI的效益远高于国内资本,且西进的FDI比在东部有更高的边际效益;西部与东部最大的差别源于劳动力边际效益的巨大差距;西部和东部经济都有显著的集聚倾向。对增长外溢作用的检验表明西部中心城市对县级经济有回流作用,西部中心城市和县级经济都受到东部中心城市的扩散作用,而东部中心城市增长虽比西部快,但是增速却因西部中心城市的增长而相对减缓。本文最后讨论了研究结果的若干政策意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平 董馨莉
以经济增长结构为视角,探讨现行转型经济环境下海归回流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选取2000-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根据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经济增长结构指标,采用门限回归等方法检验海归溢出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归回流促进了各地区技术创新;而且随着经济增长结构水平的不同,海归对技术创新的贡献度呈现出显著的区间效应;不同地区经济结构应进行战略性升级与改革,以更好利于海归技术溢出效应的充分发挥。
关键词:
海归回流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结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健 纪建悦 王丹
海外科技人才作为一支特殊的人才队伍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成为国际人才争夺的一个焦点,然而我国人才回流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人才流失现象十分严重。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各国海外科技人才回流的原因及引进策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构建海外科技人才回流动因的数量模型,着重对海外科技人才回流的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我国在吸引人才回流方面应该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海外科技人才 人才回流 模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宋之帅 杨善林 龙丹
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构建了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人才"双向互动关系"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进行了脉冲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研究结论显示: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和科技创新人才以及专利产出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短期来看经济增长对科技创新人才及专利产出的推动作用是明显的,反之作用不显著,说明我国科技创新人才和专利产出对经济增长贡献仍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熊启泉 杨十二
理论上,进口与经济增长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互为因果关系。但长期以来,我国政界和学界表现出高度重视出口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而低估甚至忽视进口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的倾向。本文认为,无论是从进口发展与GDP增长的经验数据还是从进口影响经济的经济学逻辑的角度分析,都无法获得充分的证据支持出口贸易在推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要胜过进口贸易的观点,同时,通过对我国1980-2003年的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数据的协整分析,指出了进口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及其传导机制。
关键词:
进口贸易 经济增长 协整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玉枚
我国作为世界上的大国,拥有世界1/5的人口,但是资源的稀缺约束着我国的发展。不过,我国所具备的充裕人力劳动资源是不可忽视的优势,若能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必定会推动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通过计量经济学分析模式,剖析了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阐明了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就如何加强我国人力资本投资与建设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人力资本投资 经济增长 内生增长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