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4)
2023(1058)
2022(890)
2021(801)
2020(738)
2019(1626)
2018(1535)
2017(2593)
2016(1719)
2015(1825)
2014(1738)
2013(1922)
2012(1814)
2011(1666)
2010(1598)
2009(1549)
2008(1569)
2007(1344)
2006(1108)
2005(1022)
作者
(7497)
(6536)
(6350)
(6161)
(4161)
(3189)
(2953)
(2561)
(2492)
(2392)
(2322)
(2315)
(2225)
(2106)
(2102)
(2054)
(2036)
(1974)
(1941)
(1838)
(1786)
(1688)
(1656)
(1608)
(1573)
(1570)
(1521)
(1456)
(1418)
(1381)
学科
(5124)
经济(5122)
方法(3258)
数学(3072)
数学方法(3034)
(2919)
管理(2558)
(2484)
(1728)
企业(1728)
(1636)
(1387)
(1374)
(1356)
中国(1237)
(1226)
虫害(1152)
水产(1112)
动物(1009)
(993)
贸易(992)
及其(991)
病虫(978)
病虫害(978)
(970)
(942)
农业(887)
(857)
业经(845)
(841)
机构
大学(25330)
学院(25045)
(13507)
研究(12298)
农业(11500)
科学(10793)
业大(8846)
(8546)
研究所(8079)
中国(7843)
农业大学(7244)
(6825)
(6692)
经济(6658)
(6516)
实验(6286)
实验室(6129)
(6075)
重点(5787)
(5773)
管理(5652)
中心(5254)
科学院(5176)
理学(4901)
理学院(4807)
技术(4648)
管理学(4549)
管理学院(4522)
(4350)
(4110)
基金
项目(20437)
(15021)
国家(14932)
科学(14391)
基金(14275)
科学基金(11202)
研究(9388)
(9242)
自然(9141)
自然科(8951)
自然科学(8946)
自然科学基金(8773)
(7975)
基金项目(7148)
科技(6645)
计划(6538)
资助(6525)
(5456)
专项(5191)
重点(4970)
社会(4966)
(4938)
社会科(4736)
社会科学(4736)
科研(4548)
农业(4325)
教育(4184)
(4168)
(4105)
技术(4005)
期刊
学报(13005)
(12721)
农业(8891)
大学(8165)
科学(7933)
学学(7881)
中国(5802)
(5160)
经济(5160)
(4944)
业大(4517)
研究(4374)
农业大学(4073)
中国农业(2997)
(2755)
自然(2455)
自然科(2338)
自然科学(2338)
(2120)
林业(2078)
农业科学(2047)
管理(1997)
统计(1942)
农学(1889)
华北(1889)
科技(1745)
(1711)
图书(1662)
农林(1657)
(1657)
共检索到367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车海彦  罗大全  杨旭光  符瑞益  叶莎冰  
为了解粉虱传双生病毒在海南的发生情况,从海南儋州采集了3个菜豆病样,症状表现为花叶、皱缩、叶背部叶脉突起,根据粉虱传双生病毒基因组DNA基因间隔区及外壳蛋白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的简并引物,对这3个样品进行了PCR检测,从其中两个样品中扩增到预期大小为522 bp的DNA片段。PCR产物经克隆后进行序列测定,BLAST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与与印度绿豆黄花叶病毒豇豆分离物(GenBank登录号:AF481865)的同源性最高,为65.9%,说明海南菜豆中存在着粉虱传双生病毒的侵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自福  虞皓  毛明杰  佘小漫  
在严重发生番茄曲叶病的田间,发现主要杂草鲤肠表现出叶脉褪绿黄化、叶片皱缩或卷曲等症状,田间病株率达63%;用烟粉虱传双生病毒兼并引物对随机采集的20个鲤肠病样进行PCR检测,结果发现,从这些病样中均能扩增出1条356 bp的特异片段;室内人工接种试验结果显示,鲤肠分离物可以侵染番茄而引起曲叶症状。因此,鲤肠可能是广东番茄曲叶病毒的自然中间寄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丁铭  何跃峰  杨莉  王玉  董家红  张仲凯  
对侵染云南烟草的粉虱传双生病毒致病性相关分子DNAβ进行PCR扩增和克隆。对9份采自不同时间和地区的样品中的DNAβ分子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发现,9个DNAβ都具有典型双生病毒DNAβ卫星分子的基因组结构特征:在互补链上编码1个大小约为118个氨基酸的βC1蛋白,含有1个卫星分子保守区(Satellite conserved region,SCR)和1个A富含区。核苷酸同源性分析显示,9个分离物的DNAβ分子中,7个分离物的DNAβ属于TYLCCNV伴随的DNAβ分子,1个属于MYVYNV伴随的DNAβ分子,2个属于TYLCTHV伴随的DNAβ分子,1个属于TbCSV伴随的DNAβ分子。系统进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彬  吴新华  粟寒  吴翠萍  安榆林  许志刚  
从进口美国大豆中挑选具有典型斑驳症状的种子,在隔离温室内种植。出苗后,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ISA)进行菜豆荚斑驳病毒(bean pod mottle virus,BPMV)的血清学检测。对BPMV血清学反应阳性的幼苗进一步采用反转录(RT)PCR方法和测序方法进行鉴定。结果从大豆幼苗中筛选并鉴定出菜豆荚斑驳病毒。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沈建国  高芳銮  蔡伟  金晶  廖富荣  吴祖建  
【目的】针对进境大豆种子上症状相似的菜豆荚斑驳病毒(Bean pod mottle virus,Bpmv)和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建立同时快速检测2种病毒的多重rt-pcr技术。【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Bpmv、smv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以复合感染Bpmv、smv的大豆种子为材料,提取dsrna作为模板进行多重rt-pcr的引物浓度、退火温度和循环数的优化。利用优化建立的多重rt-pcr方法分别对健康大豆种子、Bpmv、smv及2种病毒复合感染的大豆种子进行检测,测定该方法的特异性。利用健康大豆种子提取的dsrna,将从复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斐斐  刘圆圆  王炎炎  杨雅云  阿新祥  汤翠凤  董超  王斌  胡剑  
【目的】为深入研究植物病毒—介体昆虫—寄主植物三者互作关系及机制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方法】以3个不同番茄品种为供试植物,MED烟粉虱为供试昆虫及近年来发现的云南本地双生病毒的优势种PaLCuCNV和TYLCTHV为供试病毒,探究烟粉虱取食、双生病毒侵染及烟粉虱与双生病毒互作对番茄生长发育特性及SA和JA信号途径防御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不同处理均能引起番茄植株高度、地上部鲜重和干重的降低,不同处理与不同材料之间差异较大,总体表现为烟粉虱与双生病毒互作较烟粉虱取食、双生病毒侵染对植株高度、地上部鲜重和干重的影响较大。此外,不同处理普遍引起番茄JA和SA信号途径防御基因不同程度的上调表达,只是SA信号途径基因上调幅度较JA信号途径基因的上调幅度大。【结论】植物病毒—介体昆虫—寄主植物之间的互作关系及机制复杂多样,因植物种类、昆虫种类及病毒种类的不同而不同程度地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及防御基因的表达。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永萱  郭景荣  
从表现黄化和卷叶症状的蚕豆病株上分离到病毒B-2分离物。它只能由豆蚜、豌豆蚜、棉蚜和桃蚜以持久性方式传毒。豆蚜可以终生传毒,传病有间歇性。病毒B-2分离物可以侵染14种豆科植物。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表明B-2分离物与菜豆卷叶病毒和甜菜西方黄化病毒有血清学关系。根据传病分体、寄生范围和血清学反应,将病毒B-2分离物鉴定为菜豆卷叶病毒(BLRV)的一个蚕豆株系,属于大麦黄矮病毒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永江  李桂芬  施宗伟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DAS-ELISA)检测法和反转录PCR(RT-RCR)扩增法对海南省送检的香草兰叶片样品进行病毒病的病原检测,结果在香草兰叶片样品上发现了建兰花叶病毒。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梅  林友伟  吴新华  郭坚华  
根据在GenBank已登录的萎蔫短小杆菌 (Curtobacterium flaccumfaciens)的基因间重复序列 ,用DNAman 5 0软件比较同源性 ,设计了一对引物CffF1和CffR2 ,并以菜豆萎蔫病菌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扩增 ,得到了一段长 2 80bp的PCR特异产物。参试的其他属如棒形细菌属 (Clavibacter)、节杆菌属 (Arthrobacter)、拉氏杆菌属 (Rathayibac ter)、红球菌属 (Rhodococcus)细菌和萎蔫短小杆菌的其他致病变种 (Cur f pv oortii、Cur f pv poinsettiae、Cur f pv...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沈良  崔瑾  夏妍  崔晓艳  陈新  
为确定从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温室大棚所采集到的表现花叶、皱缩、明脉症状的绿豆植株是由何种病毒引起的,采取了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RT-PCR、序列测序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风轮状、束状病毒内含体,与Potyvirus属病毒粒子形态一致;对所提取的病样总RNA使用Potyvirus通用引物进行RT-PCR扩增,得到由1 082个核苷酸组成的序列,包含编码228个氨基酸的完整cp基因,产物通过NCBI比对,发现和已报道的菜豆普通花叶病毒(Bean common mosaic virus,BCMV)HB分离物同源性高达95%,初步判定该病原为菜豆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海保  许志刚  
1990年夏季,在甘肃省春蚕豆区采集到蚕豆病毒病标样30余份,经单斑分离得到3个病毒分离物,接种8科24种植物,只侵染豆科和藜科的8种植物。它们都能通过桃蚜和豆蚜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播。体外失毒温度55~60℃,稀释限点10~(-3)~10~(-4),体外存活期(20~30℃)1~2d.病毒粒体均为线形,750nm×15nm.血清学试验结果表明,都能与菜豆黄花叶病毒的抗血清发生阳性反应.根据以上特性,将G17,G12和 G8三个分离物鉴定为菜豆黄花叶病毒(BYMV)。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芳銮  沈建国  史凤阳  方治国  谢联辉  詹家绥  
【目的】查明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病在中国的发生情况,及时、准确地鉴定出PVY并对其分子变异进行分析。【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采自中国14个省(直辖市)马铃薯种植区疑似受PVY感染的样品进行了检测,并对其中的部分材料镜检验证,然后根据CP基因序列设计1对简并引物针对随机选择感染PVY的14个省(直辖市)代表样品进行CP基因扩增克隆,将测序得到的序列进行分子变异分析,并使用贝叶斯法(Bayesian inference,BI)重建系统发育关系。【结果】ELISA检测结果表明,691份样品中220个样品与PVY抗体呈阳性反应,其余呈阴性反应;ELISA检测的阳性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丽丽  杨洪一  
为探索分子杂交技术在草莓斑驳病毒(Strawberry mottle virus,SMoV)检测中的运用,利用CTAB法从草莓叶片中提取总核酸,并以此为模板,利用特异引物扩增SMoV非编码区序列,经克隆、测序获得SMoV非编码区序列。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中的分离物与GenBank中已报道的分离物的亲缘关系较远,独立形成1个小的进化支。以带有病毒特异片段的质粒为模板,运用PCR技术制备了地高辛标记的cDNA探针。以草莓感染SMoV叶片为试材,利用地高辛标记探针可有效检测草莓叶片中的SMoV,草莓总核酸样品稀释10倍后仍可有效检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利利  孙国珍  王勇  高苇  张春祥  张安胜  竺晓平  
为明确2014年夏天在天津番茄种植区采集到疑似感染番茄褪绿病毒的番茄样品的侵染病原,利用To CV外壳蛋白和热激蛋白的特异引物进行反转录PCR(RT-PCR)检测,分别扩增得到特异核苷酸片段。序列分析表明,HSP70核苷酸序列与已登录的番茄褪绿病毒日本分离物Tochigi(AB513442)相似性为99.5%,CP氨基酸和核苷酸序列与已登录的番茄褪绿病毒日本分离物Tochigi(AB513443)相似性分别为99.2%和99.3%,表明天津地区的番茄受到To CV侵染,且天津与日本To CV分离物序列相似性最高。由于调查地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发生普遍,针对To CV阳性样品利用TYLCV特异性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少立  谭玮萍  杨园园  代惠洁  孙晓辉  乔宁  竺晓平  
【目的】鉴定山东省辣椒上的主要病毒种类,明确该地区辣椒上的主要病毒病原。【方法】2014—2015年,在山东省临沂、日照、青岛、烟台、潍坊、淄博、济宁、菏泽、聊城、德州共10个市(区)采集253份疑似感病的辣椒植株叶片,提取叶片总RNA和总DNA,利用双生病毒的通用引物(PA/PB)、马铃薯卷叶病毒属通用引物(POL-F/POL-R)及已报道侵染辣椒的主要病毒的检测引物对样品进行PCR、RT-PCR分子检测与鉴定,将扩增得到的目的条带经凝胶回收试剂盒回收纯化后连接到pMD18-T载体上,再送至公司进行克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