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76)
2023(10242)
2022(8692)
2021(7853)
2020(6524)
2019(14402)
2018(13695)
2017(26049)
2016(13776)
2015(14806)
2014(14356)
2013(13768)
2012(12407)
2011(11406)
2010(11151)
2009(10474)
2008(10283)
2007(9014)
2006(7896)
2005(6866)
作者
(40056)
(33844)
(33541)
(31480)
(21315)
(16274)
(14855)
(13009)
(12491)
(11585)
(11392)
(11158)
(10971)
(10397)
(10270)
(10172)
(10158)
(9943)
(9857)
(9708)
(8386)
(7995)
(7888)
(7631)
(7600)
(7355)
(7265)
(7234)
(6712)
(6691)
学科
(56406)
经济(56320)
管理(38531)
(35915)
(28653)
企业(28653)
方法(26707)
数学(22283)
数学方法(22112)
(21887)
贸易(21879)
(21233)
(16311)
(14189)
中国(13183)
业经(12671)
(10757)
(10628)
地方(10289)
农业(10029)
环境(9095)
(9030)
(8653)
财务(8644)
财务管理(8633)
理论(8514)
关系(8304)
企业财务(8118)
(7872)
金融(7872)
机构
学院(199339)
大学(197597)
(85504)
经济(84156)
管理(75409)
理学(66590)
理学院(65833)
研究(65820)
管理学(64842)
管理学院(64468)
中国(47754)
科学(40569)
(39221)
(37425)
(36579)
(32421)
业大(32126)
财经(30994)
研究所(29874)
中心(29656)
农业(29219)
(28298)
(27815)
经济学(27137)
(25613)
师范(25252)
经济学院(24945)
(24340)
北京(23938)
财经大学(23140)
基金
项目(140307)
科学(110505)
基金(104598)
研究(96866)
(93706)
国家(92975)
科学基金(78997)
社会(65578)
社会科(62414)
社会科学(62400)
基金项目(56378)
(54019)
自然(52009)
自然科(50812)
自然科学(50794)
自然科学基金(49930)
(45554)
教育(43498)
资助(41822)
编号(36508)
重点(31660)
(30763)
(30274)
(29476)
国家社会(28337)
科研(27591)
创新(27546)
成果(26697)
教育部(26450)
人文(26292)
期刊
(86536)
经济(86536)
研究(51636)
学报(34779)
(31981)
科学(31274)
中国(30044)
(26744)
大学(26080)
学学(25278)
管理(24288)
农业(22060)
业经(16143)
(15781)
经济研究(15723)
(14919)
金融(14919)
财经(14705)
国际(13791)
问题(13135)
(12653)
教育(12553)
技术(12100)
(11937)
(11386)
商业(11255)
(9869)
理论(9822)
世界(9128)
实践(8973)
共检索到276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欣  庞玉兰  
自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战略确立以来,如何建立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旅游价格问题又经常成为热点话题。本文根据游客的问卷调查,得到了游客感知价值和价格接受度的数据,并进行了因果关系判断。研究表明,文化创新力直接促进了游客对于消费价格接受度的上升,但是还未发展到文化创新驱动型的高层次发展阶段。为了提升游客的感知价值,进而提升价格接受度,建议景区在文化建设中采取打造独特的文化标签、强化文化元素外溢、构建多维立体的媒体宣传矩阵、深化文旅融合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措施,推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建强   裴雨菲  
在自贸港建设背景下,海南旅游业迅速恢复与快速发展,其对旅游业的相关人才需求程度也逐渐加大。基于此,本研究以OBE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认同度切入,从专业前景、专业情感、专业行为、专业教学四个方面来设计调查问卷,对旅游管理本科生的专业培养满意度进行研究,通过相关文献回顾、数据收集,确定专业满意度量表由4个因子、15项评价要素组成,得出海南省旅游管理类专业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文末,针对专业存在的一些不足,在OBE理念指导下,提出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进的相关建议,以期更好推进旅游管理专业高质量教学与实践发展。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陈扬乐   杨海鑫   苏超  
现有研究大多关注游客价值共创的促进因素,忽略了目的地和网红为博取眼球和流量而过度滤镜宣传导致游客认知失调等抑制因素的影响。本文基于认知失调理论和信号理论,探讨认知失调对游客价值共创意愿的影响,以及游客情绪反应的中介作用和目的地声誉的调节作用,从而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并通过两个情景模拟实验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游客认知失调越高,其价值共创意愿越低;(2)游客情绪反应(面对vs.回避)在认知失调对游客价值共创意愿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3)目的地声誉调节了认知失调对游客价值共创意愿的负向影响;(4)目的地声誉调节了游客情绪反应(面对vs.回避)的中介作用,当声誉高时,认知失调通过回避情绪反应影响游客价值共创意愿,反之则通过面对情绪反应产生影响。本研究将认知失调理论拓展至旅游领域,为目的地合理使用滤镜、建设和监管声誉、应对游客认知失调、引导游客参与价值共创等提供有效参考。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玉婷  袁永友  
服务业作为海南的支柱产业,近些年发展迅速,服务贸易也实现了快速增长,自由贸易港建设为海南进一步发展服务贸易提供了新机遇。为使海南服务贸易发展与自由贸易港建设深度契合,将海南打造成服务贸易新高地,海南应该充分发挥其资源禀赋优势、交通区位优势及产业结构优势,利用自由贸易港建设带来的开放水平提高、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的发展机会,深入优化产业结构,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与发展新兴服务业同步进行;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服务贸易数字化转型,推动数据跨境流动;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改善营商环境,大力引进外资,进一步扩大海南服务业开放度;坚持人才引进与培养并重,建设数字化人才体系;融入一带一路和RCEP战略部署,加强与东盟各国在服务业与服务贸易、信息科技、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务实合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秦亚琳  
2020年6月国家出台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其中对自由贸易港内金融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和加快金融改革创新等,同时对于金融业来说也是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机遇。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海南发展的基础,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深入推进,绿色发展势能不断积聚,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的建设将海南的生态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生态文明的保护与建设需要资金的支持,绿色金融再次成为焦点。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旭超  
文章主要研究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背景下,政府利用财政科技投入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借助海南省企业的财务数据与宏观经济数据集,基于SPSS等实证研究分析方法建立模型,检验海南省财政政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探究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差异化政策供给,从而厘清新时代下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艳菊  
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研究了不同利用水平下游客的拥挤感知与游憩利用影响的感知差异,并探讨了其对游客总体满意度的作用,主要研究结论为:①在利用水平高的游憩环境中,游客对各种游憩利用影响的感知显著高于利用水平低的游憩环境;②游客对某些游憩影响较为敏感,但它们并不一定影响其总体满意度;③对游客总体满意度产生作用的主要为“环境”与“设施”因素,在高利用水平环境中,拥挤感知也会对游客满意度产生负面作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璇璇  林德荣  
近年来,游客对文化创意产品的消费需求急速增长,使拥挤成为制约展览馆等文化创意旅游项目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从环境-行为角度出发,综合运用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探讨展览馆情境下游客拥挤感知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厘清密度、拥挤感知和满意度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对378份有效样本数据进行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室内空间形态对游客拥挤感知有显著的影响,在折线、矩形、圆形和自由形4种不同空间内,游客的拥挤感知程度依次增强;个人社会经济背景特征方面,客源地和出游方式对拥挤感知有直接影响,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团体游客拥挤敏感度最高;密度是影响拥挤感知的最主要因素,但不是影响游客满意度的关键因素;拥挤感知对满意度没有直接的负向作用,但在高密度情境下,该负向作用显著且得到强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海莉  严佳星  原悦  
由于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且产业链长、种质资源丰富,椰子产业已成为海南省的主导产业之一,但其同时也具有种植管理粗放、加工企业稀少、精深加工水平落后等劣势。海南省自由贸易港的建立使得椰子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多项政策的倾斜为海南省椰子产业带来了资金和技术等的支持,扩大了椰子产品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海南本地缺少足够的椰果原材料,并且产品同质化以及低价竞争的现象逐渐加剧,面对低价优质的进口椰果,本地椰子产业也面临着转型的挑战。总结了海南省椰子产业种植与生产状况的时空特征,并通过SWOT分析,探讨了基于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贸港协同发展背景下海南椰子产业的优化路径。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曲颖  董引引  
本文基于海南营销战略需从"交易型"向"关系型"转变的现实背景,针对性选择重游目标市场,从供需主体的心理认知网络视角出发,借鉴社会网络分析思想,对海南"官方投射形象—游客目的地依恋"网络的运行机制进行深度表征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投射网络的联接密度和网络效率均低于依恋网络,投射网络的整体态势具有脆弱性;(2)核心类元素在投射和依恋网络中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依恋记忆中被率先激活的元素(美食、气候天象、旅游设施和生活方式)不被官方所重视,而官方所重点投射的民俗文化、服务质量、户外游憩、免税购物却并未被依恋游客所同等认可;(3)依恋网络中海洋风光—美食和海洋风光—旅游设施的组合被游客所偏好,而投射网络中海洋风光—民俗文化和海洋风光—户外游憩组合间的联系最为紧密;(4)依恋子群规模较小,以核心元素和重点元素为主,而投射子群冗长,构成元素复杂多样,极化效应却不显著。研究证实交易型营销策略下的官方投射在吸引依恋型重游客方面的失控和低效率,并为DMO关系型营销策略的调整和重游市场的维护提供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黎  
旅游地形象已成为国内外旅游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了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各个旅游机构或公司一直努力设计和推广自家的旅游地形象。本研究构建了旅游地形象、游客动机以及游客满意度的关系模型,并探讨了游客涉入度与信任的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在深化理论的同时,也为旅游品牌或企业提供了有价值的管理启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岚  周玮  朱明远  
城市重游者比率是衡量旅游目的地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的重要标志。根据艾克特内&芮特科尔(Echtner&Ritchie)的城市空间感知形象的评价模型与科扎克(Kozak)重游空间决策模型,实证研究尝试提出新的理论研究框架,重点就空间视角下影响旅游者的重游意向的因素及影响效应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拥有丰富文化节庆活动以及体育文化设施的城市空间是促使游客重游的重要因素;同时城市新开发的满足游客娱乐休闲和深度体验的购物及娱乐场所也是吸引游客重游的重要因素。为塑造城市形象与可持续营销决策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猛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加快绿色低碳转型、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带来新机遇。海南自由贸易港在绿色低碳转型中拥有国家政策支持、自然资源丰富、地理区位独特、现代服务业发展强劲、制度创新环境良好等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法律政策体系不完善、碳金融支撑体系尚未建立、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空间有限、工业和科技基础相对薄弱等问题。因此,需在考虑我国现实国情和海南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实践经验,以将海南打造成为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区为目标,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财税金融制度,建立碳汇交易制度与碳排放积分制度,出台支持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政策,尽快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制度框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赞才  陈双兰  
感知价值是行为意向的关键前置因素,为促使游客表现出更多的环境负责行为,缓解日益凸显的生态景区环境问题,研究生态旅游景区游客的感知价值对其环境负责行为意向的影响意义重大。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案例地,构建了游客感知价值对其环境负责行为意向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1)生态旅游者的环境负责行为意向包括知识支持、一般负责、经济行动和主动保护四个维度。(2)生态旅游者感知价值中的服务价值、环境价值、情感价值和成本价值均直接显著影响其环境负责行为意向,而功能价值除外。(3)依据路径系数大小,对生态旅游者环境负责行为意向影响程度最高的是服务价值,其次是成本价值和情感价值。基于上述结论,我国生态旅游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强  程兴火  
由于生态旅游景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并能为旅游者解除工作压力,使其获得身心健康,一经出现便风靡全球,成为当今世界的旅游热点。我国生态系统类型众多,近年生态旅游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每年以15%~20%的速度增长。"旅游者的个人价值取向决定其目的地选择偏好",在当前旅游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形势下,开展游客感知价值研究,将有助于旅游景区和旅游企业"以游客为中心"了解如何认识、评价旅游产品价值,进而了解游客对景区、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动机。本文对与生态景区游客感知价值有关的概念、理论及模型进行系统的论述与评价,使读者对相关研究有更深入的认识,为景区管理者分析相应的问题提供一定的意见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