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87)
- 2023(17303)
- 2022(14440)
- 2021(13445)
- 2020(10885)
- 2019(25041)
- 2018(24701)
- 2017(46066)
- 2016(24342)
- 2015(27295)
- 2014(27010)
- 2013(25950)
- 2012(23996)
- 2011(21557)
- 2010(21677)
- 2009(19290)
- 2008(18965)
- 2007(16951)
- 2006(14870)
- 2005(12998)
- 学科
- 济(100302)
- 经济(100208)
- 管理(70980)
- 业(67379)
- 企(55789)
- 企业(55789)
- 方法(38669)
- 数学(31918)
- 中国(31483)
- 数学方法(31463)
- 农(28885)
- 地方(27524)
- 业经(25161)
- 贸(24871)
- 贸易(24849)
- 易(24023)
- 财(23502)
- 技术(21724)
- 理论(19355)
- 农业(19283)
- 制(18119)
- 学(17978)
- 银(17115)
- 银行(17096)
- 融(16734)
- 金融(16732)
- 行(16447)
- 和(16141)
- 环境(15937)
- 发(14841)
- 机构
- 学院(331358)
- 大学(327188)
- 济(137332)
- 经济(134420)
- 管理(127925)
- 研究(109051)
- 理学(108733)
- 理学院(107519)
- 管理学(105740)
- 管理学院(105085)
- 中国(84212)
- 京(68786)
- 财(63222)
- 科学(63045)
- 江(52299)
- 所(51880)
- 中心(51693)
- 财经(49081)
- 农(46496)
- 范(46437)
- 研究所(46365)
- 师范(46020)
- 经(44552)
- 业大(43252)
- 北京(43210)
- 州(42490)
- 经济学(41787)
- 院(40841)
- 经济学院(37574)
- 技术(37437)
- 基金
- 项目(218217)
- 科学(173359)
- 研究(169171)
- 基金(155009)
- 家(132440)
- 国家(131193)
- 科学基金(114635)
- 社会(107253)
- 社会科(101633)
- 社会科学(101614)
- 省(88267)
- 基金项目(81848)
- 教育(79462)
- 划(72424)
- 编号(70726)
- 自然(70353)
- 自然科(68764)
- 自然科学(68752)
- 自然科学基金(67496)
- 资助(61156)
- 成果(57258)
- 发(51696)
- 创(50272)
- 课题(49774)
- 重点(49495)
- 部(47842)
- 创新(46181)
- 国家社会(44011)
- 项目编号(42923)
- 教育部(42031)
- 期刊
- 济(158460)
- 经济(158460)
- 研究(101139)
- 中国(75026)
- 管理(50912)
- 财(49727)
- 教育(49555)
- 农(43467)
- 学报(42666)
- 科学(41834)
- 大学(34609)
- 技术(34564)
- 融(32609)
- 金融(32609)
- 学学(31524)
- 农业(30110)
- 业经(27957)
- 经济研究(24900)
- 财经(23711)
- 问题(21034)
- 经(20655)
- 图书(20058)
- 贸(19522)
- 国际(16885)
- 技术经济(16624)
- 业(16460)
- 坛(16268)
- 论坛(16268)
- 科技(16214)
- 商业(15933)
共检索到515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熊坚 冯婉吉 朱罗娜
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视角,探索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认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应明晰目标定位,加强政府引导、区域联动、多层级互动,坚持特色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以"内循环"为基点,提升"外循环"水平,高质量发展贸易、教育、旅游服务产业,优化城市生态文明,探索多元参与下的协同治理体系,强化政府监督职能,完善风险化解机制,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核心形成产业高质量、管理高水平、贸易高效率、公民高素质的内涵式发展路径,全面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健康、可持续性、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自由贸易港 理论探索 实践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熊坚 朱罗娜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系统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视角,分析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机遇及存在的现实困境,探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认为:我国政府颁布的系列利好政策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给海南省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但由于海南经济基础薄弱,内生动力不足,高层次人力资源短缺,面临管理制度和贸易冲突多方面的挑战,复杂的国际关系对自由贸易港的冲击等问题,海南自贸港建设需要以新发展格局为引领,构建自贸港管理制度体系,优化"内循环"结构,强化"外循环"质量,分类设置教育、贸易、旅游产业区,优化生态文明环境,优化市场管理,化解贸易摩擦,加强《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的执法力度,规避国际风险,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贾康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意义重大。把握历史机遇,应充分认识海南新一轮发展建设中思想再解放的迫切性与必要性,从速贯彻落实打造高标准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原则体系,以创新发展为第一动力和核心,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在金融特色产业、服务业和人才队伍建设及探索离岸贸易示范区等方面形成超常规发展而行稳致远的充沛动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猛 黄庆平 翟营
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是党中央着眼于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因此,在探求海南自由贸易港与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内在关系的基础上,发挥海南自由贸易港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支撑示范作用显得至关重要。未来,海南自由贸易港可从着力扩大和提升消费供给、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主动衔接和融入RCEP、打造总部经济集聚高地、贯彻实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等方面积极作为,以实现战略的有效对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新城 霍忻
文章基于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现实,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范式,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和社会资本循环理论,从理论、历史、实践等角度,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内涵、生成逻辑、实践价值进行了深入研究,回答了"什么是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从何而来、新发展格局价值何在"等热点问题。研究认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一个具有丰富科学内涵的战略决策,与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经济体系、安全发展等理论全方位对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新成果。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适应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新要求,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目标和规律,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开辟新道路,为世界经济的复苏注入了新动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新城 霍忻
文章基于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现实,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范式,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和社会资本循环理论,从理论、历史、实践等角度,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内涵、生成逻辑、实践价值进行了深入研究,回答了"什么是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从何而来、新发展格局价值何在"等热点问题。研究认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一个具有丰富科学内涵的战略决策,与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经济体系、安全发展等理论全方位对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新成果。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适应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新要求,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目标和规律,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开辟新道路,为世界经济的复苏注入了新动力。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徐华鸿 陈丽琴 叶婷
贸易便利化是海南自贸港建设中的关注点,美国、新加坡和迪拜等全球典型自贸区(港)贸易便利化的制度实践可以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经验。目前,海南通过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优化贸易便利化软环境、实行货物贸易“零关税”等,推进贸易便利化制度创新,逐步彰显政策优势。未来,海南自贸港应继续深化制度集成创新、优化营商政务环境、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推进“三智海关”建设、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和科学布局港口功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翠
"双循环"背景下企业合作呈现出更多的模糊特征,联盟的组建及运营主要关注合作中能否形成稳定的模糊合作格局及能够驱动长期合作的最优分配策略。将模糊博弈及其解集应用到"双循环"背景下企业联盟合作与收益分配中,定义模糊谈判集的概念,构建模糊博弈模型,从最大模糊博弈均衡性的视角,对模糊凸博弈下模糊谈判集与模糊核心的等价性质进行论证。研究表明:模糊博弈及模糊谈判集作为传统超量博弈及谈判集的自然延拓,可满足企业联盟合作形成的模糊凸博弈下分配方案等价性证明需求。该结果不仅丰富了模糊合作博弈解的研究及其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应用,也为不确定情形下的联盟合作及收益分配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翠
"双循环"背景下企业合作呈现出更多的模糊特征,联盟的组建及运营主要关注合作中能否形成稳定的模糊合作格局及能够驱动长期合作的最优分配策略。将模糊博弈及其解集应用到"双循环"背景下企业联盟合作与收益分配中,定义模糊谈判集的概念,构建模糊博弈模型,从最大模糊博弈均衡性的视角,对模糊凸博弈下模糊谈判集与模糊核心的等价性质进行论证。研究表明:模糊博弈及模糊谈判集作为传统超量博弈及谈判集的自然延拓,可满足企业联盟合作形成的模糊凸博弈下分配方案等价性证明需求。该结果不仅丰富了模糊合作博弈解的研究及其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应用,也为不确定情形下的联盟合作及收益分配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窦丽琛 柳源
在“双循环”新格局下,创新驱动贸易具有独特的发展机制和路径。通过多元机制及路径的支持,中国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能够相互促进、协同发展。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双循环”新格局下创新驱动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进行了研究。首先,明确了“双循环”新格局下贸易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必要性。其次,明确了“双循环”新格局下创新驱动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包括可持续发展驱动机制及科技创新驱动机制。最后,从可持续发展驱动机制及科技创新驱动机制视角出发,分析了“双循环”新格局下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郑剑辉
加快构建国内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立足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的战略性布局。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推行的数字普惠金融,具有更为广泛的包容性,能够充分发挥金融在释放消费潜力、升级产业链、协调城乡发展、推进对外开放中的牵引作用,赋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目前,我国在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农村金融等领域的数字化发展,为数字普惠金融赋能新发展格局持续献力,并打造出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然而,中小金融机构数字化能力薄弱、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覆盖不足、数据获取难度大等问题,正制约着数字普惠金融对新发展格局的赋能效应。因此,需要从数字化建设、服务可及性、数据供给、监管变革等层面重点发力,全面推进我国数字普惠金融体系建设,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保障。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建军 孙大尉 赵启兰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是实现我国经济安全稳定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立足供应链与"双循环"之间的逻辑关系,深度揭示供应链促进"双循环"的形成机理,即通过锻造供应链的韧性,提升供应链的柔性,促进国内大循环;通过增强供应链的安全性和自主可控能力,实现"双循环"的互促协调;通过提高供应链的可持续性,优化国内大循环的质量,疏通国际经济循环的堵点,进而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在此基础上,基于供应链的新视角,通过供应链跨境协同将由需求侧、供给侧、供应链本身的结构优化与机制创新所形成的内循环与外循环有机结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嵌套、互促协调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完整理论框架。最后,基于供应链视域提出助力"双循环"实现的具体路径。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梁若浩 冯均科
国家审计的经济秩序治理功能在助力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提升区域创新效率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以2006—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简单中介效应模型和多重中介效应模型的联合检验方法,研究了国家审计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以及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审计综合效能显著促进了区域创新效率的提高,经济内循环和外循环发挥了双重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国家审计通过助力形成新发展格局来促进区域创新效率的过程中,应当格外注意政府债务风险和区域数字化建设差异的影响。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戴翔 金碚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本质上是一种新的开放发展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开放发展的理论总结和创新发展,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国际经济理论的新境界,因而,新阶段构建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从理论层面看,中国前一轮开放发展形成的国际大循环模式,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发挥比较优势的必然选择,目前转向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亦是实现动态比较优势变迁与经济全球化形势之变高度契合的必然性要求和必由之路。顺应乃至引领全球分工演进大趋势,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一方面要以坚持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另一方面要实施更高水平开放。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臧铖 冼国明 初晓
本文首先通过定量识别《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构造出我国外资开放度指标,然后,采用价格法测算了我国省际地区市场分割程度,同时借助贸易增加值核算框架测度了我国各省市制造业细分行业的产业升级;在此基础上,将交互模型与非线性模型相结合,实证考察了市场分割视角下外资开放对产业升级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外资开放与产业升级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第二,市场分割的弱化会对外资开放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倒U型”关系起到缓解,甚至翻转的作用,特别是在外资开放程度较高时,外资开放对产业升级的抑制作用会随着市场分割弱化而得以缓解,甚至转变为促进作用。换言之,我国在持续深化外资开放以推动产业升级过程中需要配合统一的大市场。第三,在解决内生性问题,替换指标、加入更多控制变量以及剔除部分样本之后,结果依然稳健。上述研究表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进一步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而打破市场分割促进以统一大市场为基础的国内大循环的畅通是当前阶段重要的突破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