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43)
- 2023(12144)
- 2022(10576)
- 2021(10004)
- 2020(8066)
- 2019(18895)
- 2018(18665)
- 2017(36294)
- 2016(19443)
- 2015(21888)
- 2014(21890)
- 2013(21629)
- 2012(19415)
- 2011(17381)
- 2010(17121)
- 2009(15625)
- 2008(15115)
- 2007(12999)
- 2006(11529)
- 2005(9878)
- 学科
- 济(73515)
- 经济(73441)
- 管理(54888)
- 业(50373)
- 企(42658)
- 企业(42658)
- 方法(34484)
- 数学(29411)
- 数学方法(29026)
- 贸(23415)
- 贸易(23404)
- 易(22696)
- 税(21718)
- 财(21708)
- 税收(20273)
- 收(20102)
- 农(19724)
- 中国(18733)
- 业经(17161)
- 地方(16624)
- 学(15248)
- 和(13232)
- 理论(13070)
- 制(12740)
- 农业(12682)
- 务(12669)
- 财务(12596)
- 财务管理(12578)
- 环境(12053)
- 企业财务(11713)
- 机构
- 学院(269799)
- 大学(268419)
- 管理(107439)
- 济(105053)
- 经济(102755)
- 理学(93673)
- 理学院(92686)
- 管理学(91172)
- 管理学院(90706)
- 研究(86668)
- 中国(62402)
- 京(56194)
- 科学(54221)
- 财(52120)
- 所(42664)
- 财经(40929)
- 业大(39158)
- 农(38998)
- 研究所(38694)
- 江(38199)
- 中心(38081)
- 经(37044)
- 北京(35489)
- 范(34537)
- 师范(34263)
- 院(32180)
- 州(31753)
- 经济学(30630)
- 农业(30519)
- 财经大学(30240)
- 基金
- 项目(186777)
- 科学(145421)
- 研究(139600)
- 基金(133518)
- 家(115413)
- 国家(114467)
- 科学基金(98022)
- 社会(85592)
- 社会科(81128)
- 社会科学(81104)
- 省(73281)
- 基金项目(71190)
- 自然(63320)
- 教育(63046)
- 自然科(61782)
- 自然科学(61769)
- 划(61317)
- 自然科学基金(60615)
- 编号(59070)
- 资助(55016)
- 成果(47875)
- 重点(41112)
- 部(40359)
- 发(39963)
- 课题(39691)
- 创(39027)
- 项目编号(37078)
- 创新(36318)
- 科研(35645)
- 大学(35017)
共检索到3899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贺麟
海南自贸港落实"零关税"制度安排,彰显我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和制度创新的示范效应,同时也实现了与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对接。海南自贸港推进"零关税"目标的实现,总体上要关注早期试点经验、注重负面清单管理的动态调整以及关注重点地区和领域。同时,要按照时间节点分步骤、分阶段的有序推进。为此,建议将"零关税"制度纳入自贸港法律体系,及时总结2020-2025年第一阶段试点经验,把握好"零关税"落地的关键要素,从而实现"零关税"目标在海南全岛的全面落地。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何耀明 刘萍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对海南优化和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具有智能钥匙作用。从海南自贸港营商环境的现状问题清单出发,是探寻其优化的现实路径;从海南发展定位、清单编制方法、内容设计、执行透明、管控适度有限等角度考虑,是探寻其优化的原则路径;从"借鉴、建模、对标、试点、评估"等方面入手,是探寻其优化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负面清单 营商环境 路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徐则林
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海南自由贸易港作为自由开放的新高地,在国内层面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在国际层面推动全球化发展进程,能够发挥激活港内经济、联动国内经济和链接国际市场的独特功能,是国内和国际的双向连接点。但与此同时,海南自由贸易港面临双重危机,制约其充分发挥双向连接的功能:一方面,自由贸易港港内市场竞争不足致使国内大循环受限;另一方面,国际形势发生变化,逆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也阻碍了国内国际的双循环。政府干预中立、市场公平竞争是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为双向连接点的海南自由贸易港要想成为对外开放的高地,需要首先成为公平竞争的高地。公平竞争的实现,可以激活海南自由贸易港港内市场活力,也可以通过向国际输出中国版公平竞争的基本规则扭转逆全球化趋势。因此,海南自由贸易港需要内外兼修,协调自由贸易港的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确立以《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及配套性法律制度为基础的竞争立法框架,持续推动自由贸易港竞争法实施机构的改革,并以提升港内经营者公平竞争意识、积累竞争政策国际谈判经验等方式向国际传递自由贸易港公平竞争规则,从而让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得以确立,真正发挥海南自由贸易港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性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经伟
在改革开放40年之际,党中央决定在海南建设首个"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海南自由贸易区(港)建设的"四大战略"定位和"一项特定"经济目标,需要海南在全面深化改革基础上按照"四步走"发展过程进行推进。这是海南自由贸易区(港)发展路径与国内其他11个自由贸易区差异性所在。坚持并遵循全面建成小康、自身改革、房地产业"断腕"后新产业的培育、充分利用特区立法权制定出"好法"和差异化推进海南自由贸易区(港)金融业改革的5个基础路径,是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区(港)建设的新内涵和新篇章。
关键词:
海南自由贸易区(港) 改革开放新格局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徐华鸿 陈丽琴 叶婷
贸易便利化是海南自贸港建设中的关注点,美国、新加坡和迪拜等全球典型自贸区(港)贸易便利化的制度实践可以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经验。目前,海南通过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优化贸易便利化软环境、实行货物贸易“零关税”等,推进贸易便利化制度创新,逐步彰显政策优势。未来,海南自贸港应继续深化制度集成创新、优化营商政务环境、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推进“三智海关”建设、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和科学布局港口功能。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刘薇
作为中央重大战略部署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区)建设,具有服务现代化全局的意义和需要得到财税体制优化配套支持的主客观依据。本文旨在通过系统化的财税制度改革和政策设计,有效保障海南自由贸易港(区)公共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和其他配套条件的建设,以期推动建立高水平、有利于长远发展的自由贸易港政策体系。为此,本文提出在积极发挥财政的基础支撑作用,服务和保障海南自由贸易港(区)新一轮战略部署贯彻落实的过程中,中央财政优化制度支持、海南优化地方税费体系、相关重点配套改革形成有效支撑等支持重点和方式。
关键词:
海南 自由贸易港(区) 财税体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黄革 何雁明 黄邱婧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宣布了"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大决定。纵观国际上较为成熟的自由贸易港,一般都具有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的特征。由于自由贸易港"境内关外"的特点,在自由贸易港内设立的金融市场和机构以及开展的各项金融业务天然地具有离岸金融的特征。学习借鉴国际自由贸易港发展离岸金融业务的先进经验,在海南自贸港大胆进行制度创新,对海南建成对标国际最高层次开放形态的自由贸易港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罗盛鑫
海南自贸港在建设国际商事仲裁中心的过程中提出要推进仲裁业务开放,引入境外仲裁机构,但目前面临落地难的问题。海南自贸港引入境外仲裁机构可分为两种模式,一是境外仲裁机构在海南自贸港设立单独仲裁机构,二是境外仲裁机构与境内主体合作设立联合仲裁机构。现有条件下模式二比模式一可行,因为其设立更加便捷,成本分担和风险分散更优,仲裁中立性更加突出,能够兼取合作方所长,更有利于国际仲裁人才的培养。联合仲裁机构的性质可明确为仲裁机构法人,内部实行决策、执行与监督权相互制衡的公司化治理。海南自贸港可利用自贸港政策与立法特权,在政策上对境外仲裁机构设立业务机构实行“宽进严管多支持”,在法律上暂停《仲裁法》部分条款的适用并进行补充性立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政
央企海南区域总部需要适应海南自贸港"封关"后的政策特点和国际经贸新形势,努力建设战略管控型总部、区域国际型总部、功能复合型总部,并开展政策创新和体制改革,才能在自贸港建设中发挥央企更大的作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谭建淋 郭仁群 周子旋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和《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要求逐步建立起适合海南自由贸易港2025年前和2035年前两阶段的税制体系。当前,海南自由贸易港税制体系存在多重平衡问题:税制竞争力与财政收入保持稳定之平衡、特殊管理与全国货物自由流通之平衡、简化征税环节与提高税法遵从度之平衡。为此本文认为,应当从分阶段简并税制、明确两种流向两种主体间税制衔接方式、严格落实税务登记管理、电子支付纳入监管范围等方面入手,逐步加强海南自由贸易港税制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加快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制度的建设步伐。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海莉 严佳星 原悦
由于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且产业链长、种质资源丰富,椰子产业已成为海南省的主导产业之一,但其同时也具有种植管理粗放、加工企业稀少、精深加工水平落后等劣势。海南省自由贸易港的建立使得椰子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多项政策的倾斜为海南省椰子产业带来了资金和技术等的支持,扩大了椰子产品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海南本地缺少足够的椰果原材料,并且产品同质化以及低价竞争的现象逐渐加剧,面对低价优质的进口椰果,本地椰子产业也面临着转型的挑战。总结了海南省椰子产业种植与生产状况的时空特征,并通过SWOT分析,探讨了基于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贸港协同发展背景下海南椰子产业的优化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秦亚琳
2020年6月国家出台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其中对自由贸易港内金融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和加快金融改革创新等,同时对于金融业来说也是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机遇。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海南发展的基础,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深入推进,绿色发展势能不断积聚,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的建设将海南的生态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生态文明的保护与建设需要资金的支持,绿色金融再次成为焦点。
关键词:
海南 绿色金融 路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瀛弢 丁小霞
<正>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是党中央着眼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农业在海南产业结构中占比超过30%,深化现代农业对外开放、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应有之义。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是以新型举国体制打造的,体现国家意志、实现国家使命、代表国家水平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种业战略科技力量,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大国重器”,将为海南农业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为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提供新的实践探索。1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对农业开放提出新的时代要求1.1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给农业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202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该方案明确提出,发挥海南岛全岛试点的整体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把海南打造成为我国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对外开放门户。按照方案要求,海南岛2025年全岛封关,这将给海南农业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是提供优惠政策与资金支持。海南全省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个税实际税负超过15%的部分予以免征。出台《关于大力发展农村市场主体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十八条措施》。这些都给海南自由贸易港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熊坚 朱罗娜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系统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视角,分析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机遇及存在的现实困境,探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认为:我国政府颁布的系列利好政策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给海南省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但由于海南经济基础薄弱,内生动力不足,高层次人力资源短缺,面临管理制度和贸易冲突多方面的挑战,复杂的国际关系对自由贸易港的冲击等问题,海南自贸港建设需要以新发展格局为引领,构建自贸港管理制度体系,优化"内循环"结构,强化"外循环"质量,分类设置教育、贸易、旅游产业区,优化生态文明环境,优化市场管理,化解贸易摩擦,加强《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的执法力度,规避国际风险,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