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08)
2023(9100)
2022(8014)
2021(7426)
2020(6563)
2019(15143)
2018(15144)
2017(28623)
2016(16622)
2015(18809)
2014(19292)
2013(19113)
2012(18384)
2011(16652)
2010(17193)
2009(15827)
2008(16141)
2007(14970)
2006(12933)
2005(11600)
作者
(53959)
(45147)
(45142)
(42988)
(28789)
(21951)
(20703)
(17788)
(17183)
(16327)
(15680)
(15318)
(14729)
(14674)
(14568)
(14303)
(14024)
(13346)
(13251)
(12973)
(11737)
(11654)
(11298)
(10308)
(10286)
(10230)
(10123)
(10122)
(9472)
(9365)
学科
(64441)
经济(64367)
管理(41247)
(39085)
(30736)
企业(30736)
方法(30308)
数学(26565)
数学方法(26264)
(19427)
(19036)
(17437)
中国(17104)
(15923)
地方(13306)
业经(12563)
农业(12018)
(11849)
贸易(11848)
(11438)
(11411)
理论(11322)
(10871)
银行(10806)
(10686)
金融(10677)
(10509)
教育(10467)
(10429)
财务(10394)
机构
大学(249604)
学院(246376)
(92768)
研究(92399)
经济(90409)
管理(84663)
理学(72273)
理学院(71260)
管理学(69560)
管理学院(69117)
中国(65976)
科学(62367)
(56808)
(55039)
(50596)
研究所(46539)
农业(45262)
业大(44867)
(43432)
中心(40659)
(39794)
北京(34678)
财经(34247)
(34112)
师范(33601)
(33142)
(30946)
(30871)
(30711)
技术(29395)
基金
项目(164158)
科学(124715)
基金(115157)
研究(113132)
(104049)
国家(103227)
科学基金(84242)
社会(66930)
(66231)
社会科(63149)
社会科学(63126)
基金项目(60863)
自然(57007)
(56441)
自然科(55596)
自然科学(55561)
自然科学基金(54554)
教育(53560)
资助(48520)
编号(45943)
成果(38998)
重点(38658)
(35726)
(35547)
课题(33852)
计划(33568)
(33015)
科研(32257)
创新(31091)
科技(30811)
期刊
(104464)
经济(104464)
研究(70654)
学报(53547)
(51420)
中国(51263)
科学(43620)
大学(38487)
学学(36565)
(34636)
农业(34519)
教育(30608)
管理(28386)
技术(20607)
(19998)
金融(19998)
(18566)
财经(17200)
业经(16706)
经济研究(16216)
(15636)
业大(14975)
(14792)
问题(14197)
农业大学(12465)
科技(12039)
图书(11600)
统计(11498)
林业(11455)
技术经济(11453)
共检索到367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河  李杨  徐建平  周国英  
【目的】研究海南省油茶树及其他寄主植物炭疽病菌果生刺盘孢菌群体遗传结构、群体遗传多样性及单倍型地理分布,探索海南地区不同寄主植物炭疽病菌的分子遗传变异规律。【方法】利用单孢分离法对采集自海南省南圣镇、通什镇、枫木林场和澄迈林场4个地区9种不同寄主植物的炭疽病病叶进行炭疽菌分离,并对每个菌株ITS,CAL和GAPDH 3个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按顺序对3个基因的序列进行拼接,然后采用Gen ALex6,DnA SP 5.0,TCS1.21和MeGA6.0软件分别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分离、鉴定共获得12个病菌种群的108个果生刺盘孢菌病菌样品,可推导出18种单倍体型(HAPLoTyPe),...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朝亮  朱树勋  邹丰  王春义  
茶黄螨或称侧多食跗线螨Polyphagotar sonemus latus (Banks)是武汉市城郊菜区的一种主要害螨,严重危害茄子、辣椒、马铃薯、黄瓜、蕃茄、菜豆、豇豆等主要蔬菜,造成大幅度减产。茶黄螨生活周期短、繁殖速度快、分布区域广、寄主植物种类多,防治难度大。为了弄清茶黄螨在武汉地区的寄主植物种类,以便更有效的控制茶黄螨的危害,我们于1991年在武汉市城郊菜区进行了调查,现将初步结果简报如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星州  周国英  陈行钢  江玲玉  包安华  刘君昂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研究方法,筛选分析果生刺盘孢效应子,并验证其功能,为其致病相关基因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油茶病害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对果生刺盘孢非侵染期(分生孢子)和侵染时期(油茶叶片病斑组织)进行RNA-seq测序,并利用生物信息分析软件BUSCA、Target P、big-PI Predictor和GO、KEGG、PHI数据库分析转录组数据,选出符合条件的候选效应子,再利用qRT-PCR技术对效应子进行相对定量分析;克隆候选效应子全长基因,通过烟草瞬时表达系统和DAB染色验证相应基因功能。【结果】1)转录组结果数据显示,侵染时期相对于非侵染时期有7 850个差异表达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的编码蛋白进行预测分析,345个为经典分泌蛋白,占总数的4.39%。经典分泌蛋白氨基酸长度在各区间段分布较为均匀,而符合效应子筛选条件(<300和半胱氨酸残基数≥4为筛选条件,并过滤已经注释过功能的蛋白后,在果生刺盘孢中筛选出17个候选效应子。2)随机抽样选取9个候选效应子做qRTPCR分析,结果显示9个基因均为上调表达,与转录组数据结果相符。3)克隆出4个候选效应子,并通过烟草瞬时表达系统和DAB染色,验证出4个候选效应子均能引起植物细胞坏死。【结论】果生刺盘孢在侵染油茶时期有多个效应子表达,而在分生孢子时期此类蛋白多为不表达或少量表达,这验证了效应子是植物与病原菌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蔡鸿娇  王宏毅  傅建炜  江兴荣  刘金海  
研究芒果壮铗普瘿蚊不同程度为害下寄主植物叶片中硝态氮、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含量以及植物保护酶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将叶片受害程度划分为4个等级:1~50,51~100,101~200,>200(每叶片虫瘿数),并以无虫瘿为害的叶片为对照组(CK)。结果表明:可溶性糖与硝态氮含量在各个等级之间均没有显著的差异;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各为害等级叶片均显著低于CK;而类胡萝卜素含量,高密度为害等级(101~200,>200)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及CK。植物保护酶系测定结果显示:CK组活力最低,>200等级SOD,POD...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颖  李恺  方燕  
为掌握上海地区蚜虫类昆虫组成情况,在野外标本采集及查阅已有文献资料基础上,得到了上海地区蚜虫物种信息数据库。从分类阶元、寄主植物、寄生部位及寄生方式等方面探讨了上海地区蚜虫类昆虫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上海地区共记录蚜虫8科46属75种,分别占中国已知蚜虫科、属、种数的61.5%、17.2%、6.8%,其中蚜科蚜虫仅占该科中国已知种数的10.0%。上海地区蚜虫寄主植物类群较多,涉及44科83属。蚜虫寄生部位多样化,其中根部寄生的蚜虫目前仅发现于瘿绵蚜科和根瘤蚜科,取食嫩梢、茎和叶片等部位的蚜虫涉及多个科。蚜虫的寄生方式分为不形成虫瘿、形成虫瘿以及形成伪虫瘿3种,上海地区蚜虫的主要寄生方式是不形成...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朱宁  张冬勇  沈红霞  胡琴  樊建庭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的寄主植物范围广泛,既危害衰弱寄主也危害健康寄主。为了寻找影响光肩星天牛产卵的植物源信息物质,并为研制绿色无公害的光肩星天牛引诱剂奠定基础,通过室内有选择和无选择产卵试验,测定了光肩星天牛对青皮垂柳Salix ohsidare,苦楝Melia azedarach和复叶槭Acer negundo等3种寄主植物的产卵偏好行为,并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了3种寄主植物树干挥发物成分。有选择产卵试验和无选择产卵试验结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牛永浩  周长勇  花蕾  
【目的】了解二斑叶螨在菜豆、桃、苹果、凤仙花4种寄主植物上的种群变化规律,为二斑叶螨的测报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室温((25±1)℃)、光照16 h、相对湿度20%的条件下,组建二斑叶螨在菜豆、苹果、桃、凤仙花上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二斑叶螨在菜豆、桃、苹果、凤仙花4种寄主上的内禀增长率rm分别为0.210 5,0.192 6,0.181 7,0.149 7;在菜豆、桃、苹果、凤仙花4种寄主植物上,随着时间的增加,二斑叶螨每雌产雌数总体上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二斑叶螨在以上4种寄主植物上平均每雌产雌数分别为1.867 4,1.436 2,2.851 2,1.034 2。【结论】二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玉德  侯开卫  
为了合理开发紫胶虫寄主植物资源,提高紫胶产量,我们对1949年以来我国在紫胶虫寄主植物种类、优良寄主植物的生理、生态特性,主要寄主植物的栽培和胶园建设以及寄生植物的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系统的总结和评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阿不都拉·艾克拜尔  阿不都瓦哈·艾再孜  阿地力·沙塔尔  王岩  
[目的]为枣实蝇引诱剂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枣实蝇行为学研究入手,以"Y"型嗅觉仪分别测试了枣实蝇对红枣和杏两种寄主植物不同新鲜器官的选择行为。[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枣实蝇成虫对寄主植物枣和杏不同器官的选择性表现出一定差异。雌虫对枣果的选择性比叶片和花的要强(P<0.05),对枣果、枣花、叶片三者的选择率分别为35%、25%、22%;从枣果不同发育期(青果期、半红期、全红期)的选择性来看,雌虫对半红期枣果的选择性最强,选择率为38%,青果次之,为35%。而雄虫对枣花的选择性较强,选择率为38%,半红期枣果次之,为32%。枣实蝇对杏树不同器官的选择性来看,对果实的选择性比叶片的选择性要强(P<0.05),从杏果(青果、熟果)不同发育期的选择性来看,雌虫对青果的选择性最强,选择率为30%,熟果次之,为28%。雄虫对熟果的选择性较强,选择率为28%,与青果、叶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同一性别不同生理状态的成虫对寄主植物不同器官的选择性表现出一定差异,性成熟的成虫比未性成熟的成虫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要强。性成熟的枣实蝇雌成虫对半红期枣果的趋性强于枣花与叶片。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文丽萍  高云霞  
昆虫与寄主植物的相互关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文丽萍,高云霞植食性昆虫在取食和产卵之前,首先必须在众多的植物中,找到它的寄主植物,它的取食活动期又必须与植物可供食用的时期相吻合,并且必须选择到植物在特定的发育阶段的组织或器官。那么,昆虫是如何到达和辨认...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自力  王绍云  叶寿德  陈勇  冯颖  陈晓鸣  
研究了白蜡虫营养需求与寄主植物营养含量关系。结果表明:白蜡虫雌虫生长发育与无机盐,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和糖类物质密切相关;白蜡虫雄虫泌蜡与无机盐,水可溶性物质,纤维素和糖类物质有关。白蜡虫寄生的女贞枝条中有15种氨基酸含量低于不放养白蜡虫的对照枝条,只有谷氨酸、组氨酸和色氨酸3种氨基酸含量高于对照枝条,白蜡虫寄生使女贞枝条的氨基酸总量降低了28.17%。K、Ca、Mn3种元素和K、Na、Ca、Mg、Fe、Mn等元素分别是白蜡虫雌虫生长发育和雄虫泌蜡所必须。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杜燚  杨卫诚  何琴琴  翁涛  肖佳兴  杨姣  
【目的】通过研究绿带妒尺蛾Phthonoloba viridifasciata幼虫对寄主植物的趋向反应和对寄主植物叶片的化学成分分析,为后续研发绿带妒尺蛾引诱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室内用培养皿测定了在不同叶碟组合下,绿带妒尺蛾2龄幼虫对不同叶碟的趋性选择。使用正己烷制作寄主植物样品粗提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寄主植物嫩叶浸提物的化学成分。使用卡方检验比较绿带妒尺蛾幼虫对不同处理的趋性选择。【结果】(1)光照和黑暗条件下,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和小黑桫椤Alsophila metteniana分别与绿色叶碟配对时,绿带妒尺蛾幼虫对桫椤和小黑桫椤的选择频次极显著高于对绿色叶碟的选择频次(P<0.01)。(3)黑暗条件下,4种蕨类植物叶碟共存时,绿带妒尺蛾幼虫对桫椤的选择频次显著高于对其他3种蕨类植物的选择频次(P<0.05),其中对桫椤的选择频次最高,达46次,占总频次的38.3%。(4)桫椤和小黑桫椤的化学组分主要是烃类,其次是醇类、醛类等,GC-MS共检测出30余种化合物,其中桫椤23种,小黑桫椤19种,2种植物相同组分有γ-谷甾醇、豆甾烷醇、对甲氧基肉桂酸辛酯、壬醛和其他烷烃等8种化合物。【结论】绿带妒尺蛾幼虫鉴别寄主植物和非寄主植物能力较强,能被寄主桫椤和小黑桫椤所吸引。在桫椤中存在的叶醇和壬醛有望作为绿带妒尺蛾的引诱剂成分。图2表4参38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窦春蕊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又清  徐涛  陈晓鸣  李昆  
不同寄主植物"树皮"从外向内皆由周皮、皮层、次生韧皮部构成,但是在每层结构中,不同寄主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大叶千斤拔的周皮最薄,光叶合欢的皮层最薄。在栾树和苏门答腊金合欢的周皮中,局部地方木栓层显著加厚,滇刺枣的木栓层角质化呈点状分布。滇刺枣石细胞纤维层最厚,共有4层,聚果榕、苏门答腊金合欢的皮层中未见连续的石细胞纤维层。苏门答腊金合欢的韧皮部最薄,聚果榕的韧皮部最厚,栾树周皮到次生韧皮部的最小距离最短,苏门答腊金合欢到韧皮部的最大距离最短。苏门答腊金合欢筛管在单位面积的分布密度最大。在筛分子具功能区,大叶千斤拔、栾树、滇刺枣射线为单列,偶有多列;聚果榕、光叶合欢、久树射线单列、双列、多列并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亨孝  隆孝雄  周建华  赵蓉  周祖基  
本文对不同海拔和密度的云南松林分内祥云新松叶蜂(Neodiprionxiangyunicus)的发生和危害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该虫的发生和危害与海拔高度有密切关系,与林分密度没有显著关系。其危害局限于海拔1900m以上林分;1850~1900m林分有成群分布,但无危害;1850m以下林分则无成群分布。依不同海拔高度将松叶蜂的发生和危害分为三个类型,分别对不同类型林分松针的韧度、长度、宽度松针干物质、全氮含量、松针油中萜烯类物质种类和含量、松针组织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云南松林分松针韧度、松针表皮细胞厚度、松脂道直径、松针油中萜烯含量组成以及松针全氮和干物质含量与该虫的发生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