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84)
2023(15659)
2022(13062)
2021(11941)
2020(10023)
2019(22540)
2018(22323)
2017(43258)
2016(23667)
2015(26410)
2014(26109)
2013(25724)
2012(23258)
2011(20850)
2010(20334)
2009(18571)
2008(17935)
2007(15612)
2006(13612)
2005(11626)
作者
(69809)
(57959)
(57727)
(54744)
(36789)
(27919)
(25894)
(22878)
(22145)
(20477)
(19731)
(19545)
(18389)
(18028)
(17940)
(17752)
(17519)
(17374)
(16619)
(16479)
(14666)
(14098)
(13935)
(13090)
(13019)
(12748)
(12715)
(12712)
(11611)
(11496)
学科
(95965)
经济(95852)
管理(68110)
(65832)
(53565)
企业(53565)
方法(46914)
数学(41445)
数学方法(41093)
(27248)
中国(25538)
(24369)
业经(21672)
(20407)
地方(19343)
农业(18192)
(17487)
贸易(17481)
(16926)
(16369)
(15601)
财务(15533)
财务管理(15508)
技术(15334)
环境(15115)
企业财务(14780)
理论(14423)
(13990)
(13416)
银行(13351)
机构
大学(337463)
学院(334693)
管理(134101)
(133227)
经济(130520)
理学(117897)
理学院(116637)
管理学(114589)
管理学院(114023)
研究(111273)
中国(79981)
科学(71431)
(70950)
(61164)
(58648)
(55660)
业大(55653)
研究所(51392)
中心(49998)
财经(48568)
农业(48331)
(47054)
(44484)
北京(43977)
(42769)
师范(42248)
经济学(40455)
(40387)
(38112)
经济学院(36844)
基金
项目(240900)
科学(188865)
基金(176003)
研究(170206)
(155722)
国家(154466)
科学基金(132199)
社会(108667)
社会科(103081)
社会科学(103054)
基金项目(94382)
(93904)
自然(87962)
自然科(85952)
自然科学(85927)
自然科学基金(84415)
(79461)
教育(77441)
资助(71757)
编号(67694)
重点(53908)
成果(52960)
(52646)
(50869)
(50220)
创新(46922)
科研(46567)
课题(46245)
国家社会(45035)
教育部(44833)
期刊
(137223)
经济(137223)
研究(93411)
学报(60364)
中国(57650)
(55438)
科学(52546)
管理(46274)
大学(44845)
学学(42608)
(42436)
农业(37947)
教育(32608)
技术(26551)
(25930)
金融(25930)
业经(23503)
财经(23344)
经济研究(22715)
(19823)
(19316)
问题(18687)
科技(17509)
(16656)
图书(16364)
业大(16025)
技术经济(15814)
理论(15582)
商业(15158)
现代(14451)
共检索到465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许海平  钟茂初  
借助熵值法测算2008-2014年海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在克服内生性问题基础上构建面板数据模型,从市县层面检验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和人均收入等因素对海南省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考虑了城镇化的各方面内容,是一个相对更优的指标;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对能源效率有负向影响;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于能源效率具有正向影响;新能源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对未来能源效率提升有持续的促进作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许海平  钟茂初  
借助熵值法测算2008-2014年海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在克服内生性问题基础上构建面板数据模型,从市县层面检验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和人均收入等因素对海南省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考虑了城镇化的各方面内容,是一个相对更优的指标;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对能源效率有负向影响;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于能源效率具有正向影响;新能源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对未来能源效率提升有持续的促进作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胜男  马昭  
21世纪以来的海南省逐步迈入快速城镇化阶段,为了明确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及其主导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等定量研究方法,建立包括人口、用地、经济和社会等诸多层面因素的复合指标体系,借助SPSS 19.0软件平台综合研究海南省的城镇化进程,明确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及其主导因素。2000年以来,通过复合指标体系测算的综合影响力对新世纪以来海南省的城镇化影响强度整体上逐渐增加,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总体表现为减弱、提高、急速增强3个阶段,不同阶段的城镇化主导因子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蕾  魏后凯  
随着城镇化的大力推进,中国城镇化、工业化与能源消费之间的相互关系已经发生新的变化。而目前对城镇化与能源消费之间关系的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①没有考虑工业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过高估计了城镇化的作用;②没有考虑区域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的差异,正是由于这种差异导致不同区域的城镇化、工业化和能源消费之间关系呈现的不同特征;③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实证方法尚需要进一步完善。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固定效应面板模型,估计了反映不同区域能源消费水平长期趋势的均衡方程。结果显示,在全国层面,中国城镇化、工业化对能源消费的净效应为正,并且城镇化的影响作用更加明显。分区域情况来看,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城镇化对能源消费的净效...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蔡兴  
本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教育发展对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教育发展对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一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和时间阶段差异。地区差异表现为东部地区最强、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弱,存在明显的"中部塌陷"现象。时间阶段差异则表现为2010年之后的教育改革创新阶段强于2010年之前的阶段。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弓  叶蜀君  
本文从金融地理学角度出发,从理论上分析了金融集聚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及其路径。使用中国2005~2013年省域数据,采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检验金融集聚度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在单独考虑金融集聚的直接影响后,逐个分析得出金融集聚通过知识溢出、资本深化、产业升级3种路径的作用程度。综合对比分析后得出的结论为,金融集聚自身只能对本区域的城镇化水平有所提升,无法对周边区域发挥辐射效应。而金融集聚结合3种路径后,对周边地区城镇化的带动有显著提高。同时测算出产业升级路径作用城镇化的效果最强,其次为资本路径和知识溢出。因此,国家城镇化理应坚持产城融合,最大化发挥金融集聚与城镇化互有的空间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钟唯  周慧  
本文通过对湖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对农民收入及收入结构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可以促进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提高,并通过促进工业的发展和服务业的发展带动了工资性收入的提升。从而提出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并当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城镇化建设,并通过转移性支付以提高农民收入。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郭贯成  丁晨曦  王雨蓉  
研究目的:构建一般化的理论框架,探讨新型城镇化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土地市场化供给程度、非国有工业企业占比及高科技产业企业占比越高,越有利于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2)工业发展规模遵循着规模经济的规律,在一定技术水平的条件下,规模并非越大越好;(3)从短期来看,工业研发投入未能有效促进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增加。研究结论:新型城镇化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且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更能刺激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提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如铁  杨青山  宋宁  王越  
首先,梳理了建国以来辽宁省的城镇化历程,认为2002年至今是进行新型城镇化探索的重要阶段。其次,从产业、土地、人口、城乡关系四个方面对辽宁省新型城镇化路径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解析:产业方面是"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路径,主要与思维方式、人才培养、产业政策相关;土地方面是"投资驱动"路径,城镇化以土地的平面扩张为重点,主要影响因素为我国的土地和财税政策、城市规划以及城市建设监管;人口方面是"集中型"路径,城镇化主要由省内农业人口转移推进;城乡关系方面是"城市倾向"路径,城乡二元特征明显。最后,提出符合辽宁省实际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如铁  杨青山  宋宁  王越  
首先,梳理了建国以来辽宁省的城镇化历程,认为2002年至今是进行新型城镇化探索的重要阶段。其次,从产业、土地、人口、城乡关系四个方面对辽宁省新型城镇化路径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解析:产业方面是"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路径,主要与思维方式、人才培养、产业政策相关;土地方面是"投资驱动"路径,城镇化以土地的平面扩张为重点,主要影响因素为我国的土地和财税政策、城市规划以及城市建设监管;人口方面是"集中型"路径,城镇化主要由省内农业人口转移推进;城乡关系方面是"城市倾向"路径,城乡二元特征明显。最后,提出符合辽宁省实际的新型城镇化路径建议,一方面要"破",即破除和规避不利影响因素,在思维方式、政策制度、建设管理等方面不断消除城镇化建设中遇到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和体制机制障碍;一方面要"立",即利用有利影响因素,加快制度创新,以更好的产业政策、人才政策适应城镇化发展要求,提升城镇化质量。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章恒全  蔡晓莹  张陈俊  
采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计算出全国30个省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结合STIRPAT模型,构建影响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理论框架,通过面板数据得出城镇化率和技术指数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岳国芳  寿纪云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必经之路。过去的城镇化使中国长期保持较高增长率,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城乡二元结构更加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加大、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便是走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以陕西省过去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为例进行分析,试图提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静玉  刘玉振  邵宁宁  郭海霞  
在分析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建立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计算获得2001,2005,2010年河南省各省辖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综合得分,并运用ArcGIS表达这3个年份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空间格局。通过分析2001,2005,2010年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得到其空间演变特征: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空间变化明显,高低值中心跃迁,市域间新型城镇化水平不平衡性加剧,新型城镇化高水平市域有向中部集中的趋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占仓  
由于传统城镇化的弊端日益显现,以促进城乡一体化为目标、致力于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成为非常明朗的发展趋势。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以郑汴都市区为增长极,以中原城市群为依托,着力构建由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省级区域中心城市、县(市)域中心城市、特色城镇和农村新社区构成的新型城镇体系,坚持紧凑型城市布局方针,努力走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城乡统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城镇化道路,建设新型城镇化示范基地。到2020年,全省城镇化率达50%以上,郑汴都市区人口集聚规模800—1 000万,中原城市群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在中西部地区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加配套完善,建设城市立体交通系统,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城乡一体化程度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城乡社会和谐局面初步形成,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肃  许慧  
文章以吉林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吉林省金融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持现状,并结合吉林省的实际情况,对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