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81)
- 2023(16430)
- 2022(14093)
- 2021(13172)
- 2020(10840)
- 2019(24724)
- 2018(24569)
- 2017(47459)
- 2016(25672)
- 2015(28716)
- 2014(29005)
- 2013(28683)
- 2012(26827)
- 2011(24555)
- 2010(25097)
- 2009(22997)
- 2008(22393)
- 2007(19836)
- 2006(17944)
- 2005(16328)
- 学科
- 济(121491)
- 经济(121383)
- 管理(72330)
- 业(67858)
- 企(54282)
- 企业(54282)
- 方法(44858)
- 数学(38572)
- 数学方法(38140)
- 中国(33210)
- 地方(31127)
- 农(30769)
- 业经(25761)
- 学(25071)
- 财(24928)
- 农业(21021)
- 制(20080)
- 贸(19592)
- 贸易(19579)
- 易(18864)
- 环境(18325)
- 银(18074)
- 银行(18033)
- 地方经济(17855)
- 融(17851)
- 金融(17849)
- 和(17439)
- 行(17427)
- 理论(17353)
- 技术(16349)
- 机构
- 学院(370666)
- 大学(370543)
- 济(157054)
- 经济(153609)
- 管理(144103)
- 研究(133541)
- 理学(123088)
- 理学院(121657)
- 管理学(119755)
- 管理学院(119077)
- 中国(100287)
- 科学(80743)
- 京(80396)
- 财(70820)
- 所(68058)
- 研究所(61517)
- 中心(59224)
- 农(58457)
- 江(56344)
- 财经(55466)
- 业大(52072)
- 北京(51831)
- 范(51374)
- 师范(50954)
- 经(50252)
- 院(48421)
- 经济学(47046)
- 州(45513)
- 农业(45219)
- 经济学院(41914)
- 基金
- 项目(244147)
- 科学(192197)
- 研究(181876)
- 基金(175519)
- 家(151988)
- 国家(150688)
- 科学基金(128963)
- 社会(114494)
- 社会科(108437)
- 社会科学(108409)
- 省(95390)
- 基金项目(92371)
- 教育(82814)
- 自然(82133)
- 划(80179)
- 自然科(80139)
- 自然科学(80123)
- 自然科学基金(78661)
- 编号(74841)
- 资助(72682)
- 成果(61821)
- 发(56275)
- 重点(54865)
- 部(53735)
- 课题(52448)
- 创(50031)
- 创新(46666)
- 国家社会(46576)
- 教育部(45989)
- 科研(45728)
- 期刊
- 济(185456)
- 经济(185456)
- 研究(118110)
- 中国(75237)
- 管理(55080)
- 学报(54452)
- 农(53847)
- 科学(52426)
- 财(51243)
- 教育(44175)
- 大学(41276)
- 学学(38652)
- 农业(37375)
- 融(36989)
- 金融(36989)
- 技术(33200)
- 经济研究(29771)
- 业经(29578)
- 财经(27235)
- 问题(23502)
- 经(23402)
- 图书(19579)
- 技术经济(19447)
- 业(18753)
- 理论(18053)
- 贸(17855)
- 现代(17391)
- 科技(17311)
- 商业(16869)
- 资源(16852)
共检索到5718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钱耀军 李娴 刘欢
本文在构建区域经济差异衡量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2014年海南省经济统计数据,以SPSS为工具,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海南省18个市县的经济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探索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差异,分析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并提出协调海南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异 可持续发展 因子分析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苏建军
山西省区域经济差异发展令人堪忧,严重影响了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实现。文章构建了一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系统地分析了山西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得出了5种类型,并比较了各类区域发展的特征,客观地揭示了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齐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渐深入的情况下,海南省经济获得巨大发展,逐渐改变了过去比较落后的局面,但是海南省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文章针对海南省区域经济差异变化进行分析研究,为海南省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促进海南省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荣生
黄河断流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上)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李荣生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下游始现断流,并日趋严重。本文试图从黄河断流的原因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黄河流域经济在全国的地位与作用,以及确保黄河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三个部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荣生
黄河断流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下)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李荣生四、确保黄河安全的战略举措1.“黄河安全”的界定黄河流域区域经济要想按照“九五”计划和2010长远目标获得预期的发展,就必须确保黄河安全。所谓“黄河安全”,系指“三不”,即黄河不决口...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马浩
为了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就非常重要。首先在分析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构建原则的基础上,依据Delphi法,通过问卷调查构建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然后建立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以山东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可持续发展 灰色系统 模糊评价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跃胜
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完善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产品具有较强的外部性,但由于我国生态产品的产权归属不清晰,造成生态保护区提供生态产品积极性不高,生态受益区选择"搭便车"行为,致使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急剧恶化、区域经济发展失衡且可持续性较差。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建立健全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网络型跨区生态补偿体系,是解决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失衡、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章尺木 骆玲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崭新的发展观和发展战略,它要求区域经济发展必须与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以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立在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公正与和谐以及公众积极参与发展的基础上,它特别强调各种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生态合理性。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处理好城镇与乡村之间、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区域之间、区域内部各单元之间的协调发展以及经济发展、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问题。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冯年华
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知识产业。文章分析了知识产业的构成及其特点,从发展高科技产业群、教育产业与研究开发产业、知识服务产业等方面论述了知识产业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知识产业 区域经济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倪志远
世纪之交的历史转折时期,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重心的逐步西移,对处于我国区域经济格局中后进地位的西部不发达民族地区来说,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又酝酿着重大的转折和机遇。因此,西部地区如何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来选择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路径,已成为其经济发展跨世纪转型的关键所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越兰 王宁莲 杨天祥
首先运用标准差、极差、变异系数等指标分析了陕西省1999-2008年间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特征,然后通过泰尔指数对陕西区域内部差异和区域间差异进行分解研究,得出陕南、关中、陕北地区内部差异逐渐减小,地区间差异为构成全省总差异的主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导致区域经济差异的因素——资源条件、经济基础、产业结构等,最后从如何围绕中心城市,发挥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出促进陕南、关中、陕北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陕西省 区域经济差异 泰尔指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启仿 李娟文
本文从区域经济差异内涵出发 ,设计了由 11个指标所组成的区域经济差异评价指标体系 ,采取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法和加法合成模型 ,对湖北省 17个区域的经济差异进行了定量评价与比较 ,得出了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的结论。对此 ,文章从如何建立多层次的区域城市网络体系 ,发挥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如何调整区域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 ,如何促进发达区域与不发达区域共同发展等 3方面 ,提出了湖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关对策。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差异 因子分析法 湖北省 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侯杰
文章构建了中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响应评估体系,考察了多个变量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影响,得出了技术进步是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来源等结论。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可持续发展 响应评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伟 佘济云 郭霞 沈金明
为了研究五指山市历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五指山市2004年~2010年的可持续发展系数进行计算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预测未来6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五指山市可持续发展中经济子系统起到了重要作用;可持续发展系数逐年降低,2008年达到了最低为0.256 6;根据线性趋势预测模型得到的未来6年可持续发展系数;说明五指山市改变现有经济发展模式刻不容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