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43)
- 2023(9870)
- 2022(8844)
- 2021(8438)
- 2020(7176)
- 2019(16641)
- 2018(16769)
- 2017(32262)
- 2016(17970)
- 2015(20264)
- 2014(20304)
- 2013(20080)
- 2012(18481)
- 2011(16533)
- 2010(16339)
- 2009(14735)
- 2008(14269)
- 2007(12276)
- 2006(10681)
- 2005(9108)
- 学科
- 济(66954)
- 经济(66872)
- 管理(49814)
- 业(46670)
- 企(39208)
- 企业(39208)
- 方法(32730)
- 数学(27992)
- 数学方法(27665)
- 农(17746)
- 中国(17022)
- 学(16722)
- 财(16460)
- 业经(14872)
- 地方(13885)
- 理论(12698)
- 和(11804)
- 农业(11790)
- 贸(11715)
- 贸易(11709)
- 制(11364)
- 易(11346)
- 技术(10917)
- 环境(10694)
- 务(10488)
- 财务(10425)
- 财务管理(10405)
- 教育(10257)
- 银(9967)
- 银行(9913)
- 机构
- 大学(250730)
- 学院(248263)
- 管理(100477)
- 济(92667)
- 经济(90485)
- 理学(87567)
- 理学院(86600)
- 管理学(85052)
- 管理学院(84618)
- 研究(82833)
- 中国(59345)
- 科学(54271)
- 京(53982)
- 农(42924)
- 所(42153)
- 财(41772)
- 业大(40706)
- 研究所(38852)
- 中心(37298)
- 江(35124)
- 北京(34140)
- 财经(33928)
- 农业(33842)
- 范(32977)
- 师范(32650)
- 经(30782)
- 院(30325)
- 州(29020)
- 技术(27682)
- 经济学(26530)
- 基金
- 项目(176759)
- 科学(136940)
- 研究(128268)
- 基金(126028)
- 家(110774)
- 国家(109838)
- 科学基金(93157)
- 社会(77396)
- 社会科(73146)
- 社会科学(73126)
- 省(70174)
- 基金项目(67850)
- 自然(62240)
- 自然科(60744)
- 自然科学(60727)
- 自然科学基金(59580)
- 划(59151)
- 教育(58815)
- 编号(52943)
- 资助(52205)
- 成果(43059)
- 重点(39440)
- 部(38408)
- 发(37145)
- 创(36812)
- 课题(36634)
- 创新(34228)
- 科研(33999)
- 项目编号(32776)
- 计划(32682)
共检索到3517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袁军 袁德义 谭晓风 邹锋 肖诗鑫
为了研究海南油茶光合效率的高低及不同无性系之间光合特性的差异,筛选高光效的海南油茶无性系,以初步筛选的5个油茶优良无性系‘海南2号’、‘海南6号’、‘海南9号’、‘海南18号’和‘海南19号’为试材,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其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光合-光响应曲线和光合-CO_2响应曲线,结果表明:‘海南2号’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其它4个油茶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海南18号’的蒸腾速率呈单峰曲线,其它4个油茶无性系的蒸腾速率呈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9:00
关键词:
油茶 净光合速率 光合特性 日变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瑞 陈永忠 王湘南 彭邵锋 杨小胡 王玉娟 杨杨
以油茶无性系高产品种、中产品种和普通品种为试材,采用LI-6400P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在新梢生长期对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日变化规律及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个品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存在单峰和双峰两种类型,高产品种与中产品种为单峰型,普通品种为双峰型,普通品种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3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存在显著差异;3个品种上、下部叶片的蒸腾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均为单峰型,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曲线均为"U"型;3个品种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在8.404~10.879μmol.m-2.s-1之间,光饱和点在305~318μmol.m-2.s-1之间,光补偿点在24~53μmol.m...
关键词:
油茶 产量 无性系 光合特性 新梢生长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曹永庆 姚小华 王开良 龙伟 林萍 任华东
研究了不同树形油茶无性系的发枝和光合特性及对修剪处理的响应。结果表明:供试油茶无性系的树形指数介于0.72 1.33之间,树形指数大小顺序为长林175号>长林40号>长林53号>长林4号>长林46号,长林175号、长林40号无性系树形直立,长林4号和长林46号无性系树形开张,长林53号无性系居中。与树冠下层和内层相比,树冠上层的新梢发枝量、新梢长度、新叶比、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较高,且随着树形指数增大,新梢长度、新叶比、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总体上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树冠不同部位的新梢发枝量、新叶比差异逐渐变大,新梢长度的差异减小...
关键词:
油茶 树形 发枝特点 光合特性 修剪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查钱慧 谭莎 黄永芳 洪文泓 杨亚慧 弓丽花
为了研究油茶花粉贮藏特性及品系间杂交亲和性规律,选取‘长林3号’、‘长林166号’、‘长林4号’、‘湘林8号’、‘岑软3号’共5个油茶无性系花粉进行贮藏特性及人工杂交亲和性研究,通过对不同贮藏条件下花粉萌发率的对比及不同杂交组合杂交座果率的统计与分析,发现随着贮藏时间延长,花粉生活力呈明显下降趋势,油茶花粉最佳贮藏方式为冷冻干燥贮藏,‘长林3号’、‘长林166号’油茶无性系花粉冷冻贮藏90d后花粉萌发率均具45%以上,室温干燥保存50d后花粉全部失活,低温干燥保存90d后花粉萌发率均比冷冻干燥保存下花粉萌发率低10%左右;6个杂交组合中亲和力较好的组合为:♀湘林8号×♂长林3号、♀长林4号×♂...
关键词:
花粉生活力 花粉贮藏 座果率 杂交亲和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袁军 谭晓风 姜志娜 杨巧丽 李泽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3个油茶Camellia oleifera新品种‘华硕’‘华金’‘华鑫’的光合生理指标及叶绿素质量分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①3个油茶品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宽大的单峰型,不存在光合午休现象,9:00时达到最大值。②‘华硕’‘华金’‘华鑫’的光补偿点分别是43.81,58.49和54.24μmol.m-2.s-1,光饱和点分别是693.2,638.8和684.85μmol.m-2.s-1,对光强的适应范围大小为‘华硕’>‘华鑫’>‘华金’。③‘华硕’‘华金’‘华鑫’的总叶绿素质量分数分别为1.35,0.97和0.90 mg.g-1。净光合速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高继银 吴继武 吴会明 焦晓红
在江西进贤对八个油茶无性系通过十年的正规鉴定试验和生产性调查,评选出了7号(优树号:79-5)、3号(抚17)和2号(80-24)三个高产无性系以及1号(79-13)、6号(抚19)两个具有一定丰产潜力的矮化型无性系。经各项指标的检验和综合评定认为,7号、3号、2号三个无性系作为主栽系,1号、6号两个无性系作为配栽系较为合适。向生产上推荐的配置组合模式为:7号-3号-2号-7号-1号-6号,每个无性系一行,轮回栽植。用芽苗砧嫁接苗造林,株行距1.5 m×2.0 m(3 330/hm~2),在一般管理水平下,从四年生到八年生,该配置组合模式年公顷产油可依次达到169.5、210.0、289.5、...
关键词:
油茶 无性系 评选 配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熊年康 吴孔雄 陈祥平 高学琴 邹示炎
1986~1993年在闽侯桐口林场完成油茶低产林嫁接无性系改造面积30.13hm2。本文对1986年首批改造的0.13hm2低产林的改造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1~1994年平均产油量261.756kg/hm2,比改造前增产6.76倍;比对照增产5.98倍。结合嫁接无性系改造进行的无性系测定,新筛选出闽15,闽75—8,闽75—7,闽84四个优良无性系,其平均年产油量567.000~716.400kg/hm2,果油率7.26%~9.22%;比参试平均值增产23.28%~55.76%;而且没有发现炭疽病危害果实。据对10个无性系间可配性测定结果表明:平均成果率21.1%,比对照成果率16....
关键词:
油茶,低产林,嫁接无性系,效果测定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夏玉洁 姚小华
以92个普通油茶和46个小果油茶无性系为试材,从果实开裂时间及开裂高峰期差异性、果实粒径分级处理、最终开裂率和果型指数的相关分析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油茶果鲜果脱壳技术和设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综合普通油茶果实开裂时间、开裂率及剩余籽粒率,无性系2、8、10、13、14、44、50、53、78、110、117、125、130号的性状优于其它无性系;小果油茶中136、143、176号在前3天全部开裂;籽粒性状方面,普通油茶4、12、13、25、28、29、126、129号、小果油茶146、157、162、171、172号较优良,籽粒质量范围分别为1.54~4.96 g、0.92~1.33 g;对开裂速度和剩余籽粒率2个指标聚类分析,性状最优良的第3类其前15 d开裂率和剩余籽粒率均值分别为77.18%和3.48%;未来油茶专用工业脱壳设备的孔隙可大致设置成半径分别为26、30、34 mm;当果型指数在0.95~1.05范围内时,果实最终开裂率较高,基本均高于90%;果实最终开裂率和果型指数的相关性极低,也不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关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敏生 高荣孚 林惠斌
本文以毛白杨6个无性系和4个杂种无性系为材料,对比研究了不同无性系光合速率与温度、光照的关系,光呼吸速率,光合速率的季节变化及叶片发育过程中光合能力的变化.探讨了光合速率与苗木生长的关系.
关键词:
毛白杨 无性系 光合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曦阳 马开峰 张明 边金亮 焦文燕 张志毅
利用Lico-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研究了30个毛白杨无性系光合指标的变化,并对环境因子与光合指标相关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毛白杨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日变化均呈典型双峰曲线,气孔限制是出现"午休"现象的主要调节因素,胞间CO2浓度(Ci)日变化曲线呈典型的"V"字型。5个毛白杨无性系的光合-光强(Pn-Par)响应曲线、光合-二氧化碳响应曲线(Pn-Ca)均呈"S"型,且符合2次曲线模型,饱和光强下5个毛白杨无性系瞬时Pn的排序为:BL204(24.64μmol.m-2.s-1)>BL206(23.76μmol.m-2.s-1)>BL30(21...
关键词:
毛白杨 无性系 净光合速率 变异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左继林 龚春 汪建平 周文才 温强 徐林初
以油茶Camellia oleifera茶油产量、果实经济性状及其脂肪酸组成成分为综合指标,评价了赣油茶各无性系品质,旨在为油茶良种选育及优中选优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25个赣无性系的品质进行了比较与优劣排序。研究结果表明:赣油茶各无性系间性状差异明显,达到中等强度的变异;评价油茶品质的11个性状指标中,鲜果含油率、干出籽率、亚油酸、产油量和油酸起决定作用;品质优劣依次为赣石84-8,赣无1,赣无11,赣石83-4,赣抚20,赣无16,赣71,赣石83-1,赣6,赣无24,赣石84-3,赣8,赣兴48,赣55,赣永6,赣兴46,赣68,赣无15,赣70,赣无12,赣无2,赣77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湘南 陈永忠 彭邵锋 杨小胡
优良无性系油茶湘林1、湘林104、湘林XLC15和优良家系湘5、湘林XLJ14于2006年通过国家林业局林木良种审定和认定。5个良种均为湖南省林业科学院通过20多年的系统研究选育成功,其亲本均来源于湖南省决选的优树,通过无性系当代测定和半同胞子代测定选育出来的。新品种具有结实早、产量高、丰产性能好,抗性强等特点,平均亩产油490.95~839.7kg.hm-2,各项经济指标优良。
关键词:
油茶 选育 优良无性系 优良家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高雪 莫宝盈 奚如春 丁锐 薛晶晶 易立飒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广宁红花油茶、岑溪软枝油茶和高州油茶3个油茶栽培种的盆栽苗进行光合蒸腾特性测定。结果表明:三个油茶栽培种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均为"双峰型"曲线,红花油茶、软枝油茶的蒸腾速率日变化为倒V型,高州油茶为M型;三者的气孔导度变化也接近M型走势、胞间CO2浓度均呈W曲线。在相同试验条件下,软枝油茶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最高,广宁红花油茶次之,高州油茶最低。光合有效辐射,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和光合速率的相关性最大。高州油茶的光饱和点较高,红花油茶其次,光补偿点相差不大,岑溪软枝油茶最低。
关键词:
油茶 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光响应曲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小胡1 2 陈隆升1 2 彭映赫1 2 陈永忠1 2 彭邵锋1 2 王湘南1 2 唐炜1 2
摘 要:通过设计 31 个杂交授粉组合和 4 个自交授粉组合,研究了不同油茶无性系间的授粉亲和力,结果表明:不同油茶无性系间的授粉亲和力存在极显著差异,湘林 5( ♂ )× 湘林 67( ♀ ) 等 7 个组合具有较好的授粉亲和力,其座果率为 47.3% ~ 90.8%;湘林 5( ♂ )× 湘林 67( ♀ )、湘林 67( ♂ )× 湘林 5( ♀ )、湘林 3( ♂ )× 湘林 5( ♀ )、湘林 3( ♂ )× 湘林 5( ♀ ) 的授粉座果率分别为 90.8%、57.3%、86.5% 和 71.7%,湘林 5( ♂ )× 湘林5( ♀ ) 的自交座果率达到了 68.0%。因此,在造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永忠 王德斌 刘欲晓 彭邵锋 粟粒果 陈隆升
以油茶雄性不育无性系为材料,对其产量性状、遗传特性、开花和花粉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茶雄性不育无性系花粉粒有较多皱缩不规则形状,是发育不全或不够饱满的花粉粒,影响其萌发力,且花粉外壁厚度比可育优良无性系花粉外壁厚度薄;油茶雄性不育无性系并非完全不可育,而是其花粉活力远低于正常可育优良无性系;RAPD分子标记表明油茶雄性不育系的很多遗传性状与普通油茶有明显的区别,与优良无性系1,3,12的亲缘关系较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