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65)
2023(2096)
2022(1782)
2021(1686)
2020(1530)
2019(3285)
2018(3221)
2017(5508)
2016(3438)
2015(3946)
2014(3945)
2013(3775)
2012(3623)
2011(3275)
2010(3273)
2009(2933)
2008(2867)
2007(2728)
2006(2423)
2005(2062)
作者
(11452)
(9554)
(9446)
(9093)
(6134)
(4632)
(4224)
(3764)
(3690)
(3463)
(3411)
(3376)
(3364)
(3207)
(3182)
(3005)
(2841)
(2764)
(2686)
(2569)
(2536)
(2465)
(2338)
(2257)
(2139)
(2126)
(2090)
(2083)
(2082)
(2069)
学科
(10346)
经济(10334)
管理(6728)
(5608)
(5440)
地方(5009)
(3866)
(3558)
企业(3558)
中国(3332)
(2982)
森林(2982)
(2943)
生态(2847)
方法(2749)
农业(2647)
环境(2419)
地方经济(2342)
数学(2142)
理论(2100)
业经(2097)
数学方法(2095)
(2071)
资源(2071)
金融(2070)
(2042)
(2031)
银行(2030)
贸易(2028)
(2026)
机构
学院(45092)
大学(43933)
研究(20910)
科学(15615)
中国(15373)
(14504)
管理(14117)
经济(14054)
(12069)
(11822)
(11414)
研究所(11298)
理学(11279)
理学院(11072)
管理学(10739)
管理学院(10659)
业大(10217)
(9221)
中心(8999)
农业(8731)
(8205)
北京(8036)
(7858)
林业(7561)
研究院(7374)
(6708)
(6699)
师范(6616)
技术(6597)
科学院(6452)
基金
项目(33437)
科学(24238)
研究(22619)
基金(21338)
(21176)
国家(21027)
科学基金(15765)
(13894)
(12155)
社会(11562)
基金项目(11371)
自然(11362)
自然科(10936)
自然科学(10930)
社会科(10805)
社会科学(10802)
自然科学基金(10706)
教育(9639)
编号(9185)
资助(9096)
重点(8418)
科技(7967)
(7747)
课题(7725)
计划(7554)
成果(7129)
科研(6578)
(6154)
(6119)
专项(6089)
期刊
(18174)
经济(18174)
研究(12501)
学报(11586)
中国(10542)
科学(10231)
(9492)
大学(8184)
学学(7885)
林业(7804)
教育(6219)
农业(6169)
(4776)
业经(4102)
管理(4084)
(4020)
技术(3992)
资源(3751)
(3444)
金融(3444)
科技(3426)
业大(3352)
问题(2801)
(2698)
职业(2464)
科技大(2310)
科技大学(2310)
(2278)
经济研究(2176)
地理(2172)
共检索到727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红敬  候智恒  陈辈乐  陈湘粦  
从 1998年 5目至 2 0 0 1年 10月 ,在海南岛森林溪流中实际采集到 4 0种淡水鱼 ,分别隶属于 5目 15科34属 ,分属五个区系复合体 ,其中热带平原鱼类复合体有 2 3种 ,占 5 7 5 % ,中印山区鱼类区系复合体 10种 ,占 2 5 % ,分布于昌化江水系 2 3种 ,万泉河水系 2 9种 ,南渡江水系 2 0种 ,分别占总数的 5 7 5 %、 72 5 %、 5 0 %。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乐佩琦  
我国淡水鱼类800多种,近十年因受自然环境破坏和人为的过度开发等影响,造成部分种类濒危。本文在调查淡水鱼类致危原因的基础上,针对濒危现状提出保护水域自然环境、合理捕捞、开展濒危鱼类保护生物学研究、建立自然保护区、坚持合理引种、开展人工繁殖和放流、完善法律机制、加强渔政管理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8项措施。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陈治  蔡杏伟  申志新  张清凤  李芳远  谷圆  李高俊  赵光军  王镇江  
已知的鱼类环境DNA (environmental DNA, eDNA)宏条形码通用引物主要位于线粒体核糖体基因区,这些12S和16S引物存在部分近缘鱼类无法识别及参考序列不足等问题。本研究以海南岛淡水鱼类为调查对象:基于8目26科101属150种鱼类COI序列,筛选出6个侧翼保守区;综合碱基变异、物种鉴定、eDNA降解及高通量测序读长需求,在4个侧翼保守区设计了26条引物,其中6条引物未达到Premier评分要求;72种海南淡水鱼类的首轮PCR结果显示,有11条引物的通用性较高,其中PCR成功种数≥70且条带亮度均大于marker的引物有5条;次轮PCR结果显示,5条引物相互搭配产生的3 (正向) × 2 (反向)套引物组合的扩增成功率均为100% (72种/72种),经PCR条带长度、亮度筛选后表现最优的引物组合为“HN-A-F4、HN-D-R3”(以下简称HN-COI)。30个水样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HN-COI产生的待分析序列总数、鱼类序列总数、OTUs总数和鱼类OTUs总数分别为MiFish-U的0.77倍(8 919 976/11 532 126)、1.22倍(2 264 965/1 863 905)、0.85倍(406/477)和1.32倍(86/65);HN-COI产生的鱼类OTUs注释到种、属、科及科以上水平的占比分别为81.40%、11.63%和6.98%,MiFish-U则分别为81.54%、4.62%和13.85%。“引物+水样”的NMDS聚类图形成边界明显的2组(胁强系数=0.15);HN-COI的属内物种扩增子两两遗传距离最小值及平均值均分别是MiFish-U的1.23倍(0.006 9/0.005 6)和1.57倍(0.155 9/0.099 4)。室内6个密度组鲤鱼(Cyprinus carpio carpio)“生物量–拷贝数”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较低,HN-COI及MiFish-U均无法准确反映鲤鱼的生物量。本研究筛选并比较了HN-COI与MiFish-U的优劣,表明HN-COI对海南岛淡水鱼类具有更高的靶向性,不仅在防止微生物、哺乳类等非目标生物eDNA污染方面有优势,而且更有利于海南岛淡水鱼类的检出和准确鉴定。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汪锡钧  吴定安  
为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的平衡,合理利用水资源和为制定发电厂热水排放的温度标准,提供有关水生生物的温度基准值,对青鱼、草鱼、鲢、鳙和鲤等七种主要淡水经济鱼类作了温度基准值的研究,提出了最适生长温度,最大致死温度及短期暴露最大高温等基准值,以作为确保水生生物能正常生长与繁殖情况下,环境温度的评价标准。研究结果经鉴定确认可以作为制定渔业用水区温水排放标准的依据,同时也对温水或温流水养殖的管理有参考意义。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林康生  白遗胜  姚红  王东  杨云  李绍明  朱永久  
采用微机人工智能技术,通过研究与开发,建成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人工智能决策系统,扩大了“七五”已建其数据库功能,实现了十种常见鱼类优良经济性状退化原因分析。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邓怀  张四明  汪登强  邹素云  
用14种10bp长的随机引物对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鲤鱼、团头鲂、胭脂鱼、土鲶和黄颡十种鱼进行RAPDPCR扩增。除引物OPK08外,其它的13种引物都得到较清晰的DNA带。13种引物共产生672条带,平均每种鱼产生67条带,每种引物产生52条扩增带。鲤鱼扩增带最多,胭脂鱼扩增带最少。引物OPQ01、OPQ04、OPQ06、OPQ11、OPQ12、OPK07、OPP01、OPP15、OPP17扩增的带谱可以作为种间鉴定的标记。本文结果显示RAPD是一种非常灵敏的种间鉴定技术,特别是对鱼卵和鱼苗的鉴定有重要意义。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葛光映  
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人工生态综合库的技术管理葛光映(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已经注意到占我国淡水养殖鱼类产量90%以上的青鱼、草鱼、鲢、鳙、鲤、鲫、团头等主要经济鱼类,在长期人工控制下繁殖所获得的后代,与在自然条件下所获得的苗...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邓宗觉  
编著者经过八年的坚持努力,《中国淡水鱼类养殖学》第三版终于问世了。这是一部综合性淡水鱼类养殖的重要著作。首先,内容比第二版丰富得多,全书共约112万字。第三版由第二版的14章增加为15章,并将原第六、七两章合并为一章。还增加了两个附录,新增加的“鱼类育种和引种驯化”与“网箱养鱼及其他养鱼方法”两章是非常必要的。第二,内容既多又新。第三版《中国淡水鱼类养殖学》系统地总结了第二版以来10多年里我国淡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方耀林  余来宁  郑卫东  宁宗德  
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人工生态库水质分析方耀林余来宁郑卫东宁宗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荆州434000)我国拥有丰富的淡水养殖鱼类的种质资源,主要养殖对象的种质优劣直接影响着生产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在寻求保护淡水鱼类种质资源的途径和方式等方面...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孙世春  伍惠生  
本文报道在湖北省武汉市(30°30′N,114°12′E)采到的嗜子宫科线虫三个未定种:嗜子宫线虫未定种1,寄生于乌鳢的肾;嗜子宫线虫未定种2,寄生于黄鳝的腹腔;布氏线虫未定种,寄生于蒙古红鲌的腹腔。后两种因只采到雌虫且不完全成熟而不宜鉴定种名。三未定种在国内均未曾有文献报道,本文给出了它们的简单描述、形态图和简单讨论,供进一步研究参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明   李文祥   赵威山   周伟钿   步夏莲   吴山功   邹红   王桂堂  
寄生虫是水产养殖中最主要的病原类群之一,对鱼类苗种直至成鱼各个阶段的危害都十分严重。我国的鱼病学即是从鱼类寄生虫的研究发端并逐步发展起来的。本文从病原生物学、生态学、药物学、免疫学四个方面回顾了我国淡水鱼类寄生虫自新中国建立初期至今70年间(1953年—2023年)的研究历程和已取得的成绩,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前沿热点进行了展望。本文为从事鱼类寄生虫学以及水产其他相关研究的读者提供了关于中国鱼类寄生虫研究的历史、现在发展水平和未来发展动向等较为全面的素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媛华  赵忠芳  包海眉  
近年来我国淡水渔业产量居世界首位,但鱼类病害却日益增加,严重威胁着渔业的发展。现对我国淡水鱼类疫病及防治作一简要的综述,以供渔业生产参考。(1)传染性鱼病及防治病毒性鱼病已知32种。损失严重的有传染性胰腺坏死病(IPN)、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病(VHS)、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ZHE)、鲤春病毒血症(SVC)、河鲶病(CC)、鱼红细胞坏死病(PEN)、草鱼出血病(CTHD),我国以草鱼出血病危害最重。草鱼出血病临床有三种类型:红肌型、红鳍红鳃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冯恩慧  陈炜  
淡水鱼类浸制标本的制作技术冯恩慧陈炜(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鱼类博物馆,武汉430072)在淡水鱼类分类研究中多根据其标本的外部形态特征为鉴别依据,鱼类标本在制作时,应采用浸制法。本文就浸制标本制作中易被忽略或混淆的几个技术性问题给予介绍。1标...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岑玉吉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刘建康、何碧梧二位先生任主编的《中国淡水鱼类养殖学》(第三版),1992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在第一、二版框架结构和内容的基础上,依据我国淡水渔业发展的情况,作了必要的调整和增删。全书共十五章另有二个附录,涉及到淡水渔业的各个方面,是基础理论与生产技术密切结合的一部重要科技著作。书各章均由从事该专业研究的知名专家撰写,内容全面系统,文字简练流畅,其中的第八章,将我国池溏养鱼作了全面的总结与论述,颇具特色;第九章湖泊河道养鱼,第十章水库养鱼和第十二章稻田养鱼,增加了新内容,提出了新观点。新增加的“鱼类育种和引种驯化”(第五章)和二个附录:“水生生物的定量调查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