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74)
2023(9304)
2022(8338)
2021(7958)
2020(6669)
2019(15527)
2018(15543)
2017(29933)
2016(16495)
2015(18551)
2014(18490)
2013(18281)
2012(16534)
2011(14822)
2010(14531)
2009(13117)
2008(12510)
2007(10677)
2006(9202)
2005(7725)
作者
(47666)
(39165)
(38938)
(37225)
(24938)
(18844)
(17578)
(15659)
(14973)
(13920)
(13640)
(13170)
(12370)
(12328)
(12123)
(11891)
(11783)
(11623)
(11160)
(11061)
(9891)
(9484)
(9335)
(8854)
(8782)
(8685)
(8666)
(8547)
(7871)
(7808)
学科
(61481)
经济(61415)
管理(46987)
(42513)
(35526)
企业(35526)
方法(30175)
数学(26023)
数学方法(25717)
(16837)
(16681)
中国(14893)
(14086)
环境(13935)
业经(13793)
地方(13701)
(11567)
农业(11402)
理论(11068)
(10209)
贸易(10205)
(10193)
技术(9982)
(9889)
(9290)
财务(9232)
财务管理(9218)
(9174)
教育(9055)
企业财务(8731)
机构
大学(228076)
学院(226566)
管理(94226)
(83383)
理学(82541)
理学院(81628)
经济(81397)
管理学(80193)
管理学院(79806)
研究(74500)
中国(52906)
科学(49974)
(49348)
业大(37444)
(37257)
(36862)
(35828)
研究所(34635)
中心(33325)
北京(31452)
(31169)
(30684)
师范(30433)
财经(29663)
农业(28473)
(28165)
(27001)
(25999)
师范大学(24719)
技术(24126)
基金
项目(165681)
科学(129179)
研究(120100)
基金(118982)
(104310)
国家(103480)
科学基金(88455)
社会(72843)
社会科(68874)
社会科学(68853)
(65322)
基金项目(64806)
自然(59581)
自然科(58054)
自然科学(58043)
自然科学基金(56977)
(55186)
教育(54101)
编号(49391)
资助(48683)
成果(38805)
重点(36869)
(35419)
(34965)
(34080)
课题(33536)
科研(32099)
创新(31669)
大学(30413)
计划(30398)
期刊
(89125)
经济(89125)
研究(62775)
学报(38697)
中国(37768)
科学(35573)
(32415)
管理(32282)
大学(28818)
学学(27151)
教育(25268)
(24846)
农业(23128)
技术(18963)
业经(16145)
(14549)
金融(14549)
林业(13508)
图书(13439)
财经(13015)
科技(13011)
经济研究(12884)
资源(11921)
理论(11855)
问题(11797)
(11671)
实践(11236)
(11236)
(10854)
技术经济(10495)
共检索到313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臧润国  蒋有绪  杨彦承  
通过对海南岛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林隙更新生态位的研究表明 :同一树种在不同大小和年龄级林隙内的优势度不同 ,不同树种在同一大小和年龄级林隙内的优势度不同。根据树种在不同大小级林隙内的生态位宽度的变化 ,可分为生态位幅度宽、中等、较小和狭小 4类 ;根据树种在不同年龄级林隙内的生态位宽度的变化 ,可分为对林隙时间生态资源利用充分、利用较充分、利用不充分和利用很少的 4类树种。不同的树种或树种组对不同大小和年龄阶段林隙生态资源利用的不一致性 ,表明热带山地雨林中不同树种的林隙大小级生态位和林隙时间段生态位是相对分离的。分析表明 ,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中有很大一部分树种是属于低密度、狭生态位的树种。从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丁易  臧润国  
比较3种采伐方式(重复采伐、径级择伐和采育择伐)对海南岛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恢复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和功能群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方式采伐后(20~25年)的山地雨林恢复群落物种丰富度呈增加趋势,主要表现为小径级(胸径<10cm)的长寿命先锋种增加;与老龄林相比,径级采伐和采育择伐没有增加伐后林中成年树的物种丰富度;3种采伐恢复林中幼树和小树的物种累积速度低于老龄林;森林采伐后恢复群落中的个体密度显著高于老龄林,但胸高截面积显著低于老龄林;伐后林群落中胸高截面积减少最多的为采育择伐,其次为径级择伐和重复采伐;森林采伐恢复群落内长寿命先锋种的物种丰富度、个体密度和胸高截面积均增加,而后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陶建平  臧润国  
分析了海南岛霸王岭自然保护区热带山地雨林林隙内树种的种类组成、数量动态以及林隙年龄和林隙面积对树种组成及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热带山地雨林林隙树种组成十分复杂 ,数量分布极不均匀 ,种间差异较大 ,2 7个林隙中共有乔木 116种 ,其中数量较多的 10个种的个体数量占到总个体数量的 4 7 0 3% ,而个体数量较少的 5 8个种的个体数仅占总个体数的 6 0 2 %。林隙面积大小对树种幼苗的种类组成和数量有较大影响 ,幼苗种密度和个体密度随林隙面积的增大而减小 ;幼树和成树在不同大小林隙中的种密度和个体密度变化不大。成熟林隙明显比早期林隙和中等年龄林隙有较大的幼苗个体密度和种密度 ,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骆土寿  陈步峰  陈永富  杨彦臣  杨秀森  李大江  
测定了海南岛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不同择伐强度经营试验初期土壤 C、N含量及其储量 ,结果表明 :原始热带山地雨林土壤 C、N背景值分别为 10 8.91t· hm-2 、9.58t· hm-2 ,表层 50 cm土壤 C储量占深 10 0 cm土层 C储量的 77.6 % ,相应的 N储量占 73.8% ;30 %、50 %择伐强度经营 5个月后林地土壤 C储量分别比原始林降低 4 .5%和 5.3% ,但 30 %强度经营林地土壤 C/N接近未采伐的原始林。结果可作为对热带山地雨林选取持续经营模式的动态参考指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意德  
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森林群落的20个原始林主要种群和33个更新林主要种群的生态位特征进行了测定,包括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生态位重叠等。结果表明:组成热带森林的各个种群绝大多数为狭生态位的,种群之间的关系不明确,对资源的分割程度很高,种群之间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指标均很低,反映了热带森林的复杂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丁易  陶建平  张炜银  杨东华  林瑞昌  王进强  
林隙是热带林生态系统中许多树种的重要更新生态位。论文运用精确的林隙构图调查方法分析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中林隙干扰体系、林隙阶段更新、树木物种多样性与林隙的关系。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中多数林隙由2~3个林隙形成木创造,林隙形成木主要来源于强风过后的折干和根拔。林隙周边树木成为林隙形成木的概率高于郁闭林中的冠层树木。扩展林隙和冠层林隙的平均面积分别为257和113m2,最大面积分别为540和353m2,最小面积分别为101和26m2。林隙面积显著影响幼苗和幼树的物种丰富度和密度,但大树没有影响。物种丰富度和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随林隙面积增加而提高,然而林隙中每m2的物种数量和单位个体的树种数量随林隙面...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臧润国  杨彦承  刘静艳  余世孝  杨秀森  
通过对海南岛霸王岭原始热带山地雨林中53个林隙的调查,研究了海南热带山地雨林林隙的基本特征和自然干扰规律。海南热带山地雨林林隙的形状近似于椭圆形,椭圆的长短轴比率不随林隙的大小而变化,基本上都在14左右;扩展林隙(EG)和树冠空隙(CG)在热带山地雨林景观中的面积比例分别为5352%和2522%,干扰频率分别为134%·a-1和063%·a-1,林隙干扰的返回间隔期约为160a。海南热带山地雨林中EG的大小一般变化在30~500m2左右,平均约为160m2,大多数CG的大小一般都变化在15~200m2左右,平均约为80m2。大多数的林隙是在40a以前形成的,而10~30a之前形成的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臧润国  杨彦承  林瑞昌  杨秀森  
以海南霸王岭 1hm2 热带山地雨林的网格样方调查数据为基础 ,首先对全林分的群落特征进行了分析 ,然后以森林循环理论为指导 ,研究了热带山地雨林的种群与群落特征。结果表明 :热带山地雨林中不同生活型的树种在利用垂直和水平生态资源上是相对分离的 ,绝大部分的灌木或小乔木树种的水平生态位宽度较大 ,垂直生态位宽度较小 ,中、大乔木则正好相反 ,而那些低密度、稀有种的生态位宽度最小。随森林循环过程的进行 ,各树种在不同阶段斑块内出现的频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中占优势的乔灌木树种大都呈聚集分布的格局 ,个体数中等的树种大都呈均匀分布的格局 ,而那些个体数少的低密度种则大都呈随机分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艳林  李景文  李俊清  
为了解热带山地雨林主要树种苗期构筑型特征 ,笔者综合考虑树种在热带山地雨林群落中的重要性、林窗更新进程中的作用及苗圃出苗情况后 ,2 0 0 2年 7— 8月在海南霸王岭自然保护区东二保护站苗圃选择了热带山地雨林中 2 0种主要树木的幼苗 ,分不同苗龄进行了构筑型特征系统观测 .对苗龄≤ 3个月和 3个月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永富  乔婷  雷渊才  陈巧  王继红  
以海南岛霸王岭热带天然山地雨林原始林为对象,实施了择伐强度为0.0%(未采伐)、30.7%(低择伐强度)、45.3%(中择伐强度)、53.5%(高择伐强度)4种试验,观测和分析了择伐后13年间各种试验类型的乔木总碳储量、枯死木碳储量、进界木碳储量、保留木碳储量、树种组碳储量和径级碳储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高强度择伐林分枯死木碳储量比率最大,中强度择伐林分枯死木碳储量比率最低;低强度择伐和未择伐林分的保留木碳储量增长率、总碳储量增长率高于中高强度择伐林分;进界木碳储量比率随择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45.0%左右采伐强度是树种组碳储量增长较理想的强度;45 cm及以下径级保留木各径级碳储量增长率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彦承  张炜银  林瑞昌  杨秀森  
霸王岭林区是海南岛最典型的热带山地雨林分布区。在该区,现存分布面积最广、资源数量最大的是热带山地雨林的各种伐后林。以霸王岭分布最广的以陆均松(Dacridium pierrii)为主的山地雨林的伐后林为对象,研究了其组成、径级、高度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对比分析了伐后林与原始林以及伐后林不同类型之间的异同。结果表明:原始热带山地雨林经采伐后中小乔木和灌木的优势度增大,而大乔木树种的优势度则明显下降。阳性树种的种类、数量和相对重要性随采伐破坏的程度而增加。伐后林中矮、小树木在林分中比例随采伐破坏的程度增加,而高、大树木,特别是进入主林层树木的比例则随采伐破坏的程度明显下降。从林分测树因子的变化来...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德祥  李意德  骆土寿  陈步峰  林明献  
2001年旱季,用Li 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下层乔木中华厚壳桂主要光合生理生态因子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显示:冠层不同部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无明显差异;中华厚壳桂具有较低的光饱和点(800μmol·m-2·s-1)、光补偿点(15~20μmol·m-2·s-1)和最大光合速率(≤7μmolCO2·m-2·s-1)等耐荫性光合特性,并且缺乏对高光强改变的光合调节能力,但对光斑却有快速的光合响应能力;短期内高CO2浓度会使其光合速率增加,但对气孔导度和蒸腾作用却有抑制作用;在光合最适温度范围内,温度的升高将明显促进光合作用,温度升高4℃能够使其净光合速率平均提高1 6倍,但一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志东  臧润国  丁易  
为了解热带天然林景观中木本植物功能群及其基本分布规律,在对研究区进行千米网格样方调查和环境因子收集的基础上,采用演替地位和最大潜在高度2个指标将579种木本植物划分为8个功能群;采用生态位模型对这些功能群的地理分布进行预测,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分析进行模型精度验证;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对影响各功能群分布的主要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态位模型对8个功能群的潜在分布预测都达到70%以上;相对于顶极类功能群,先锋类功能群具有较高的最大潜在分布面积和较低的最适分布面积,同时呈现出较为分散的格局,反映了两大类功能群个体生态学特性和对环境适应的差异;在选择的10个环境因子中,有7个因子(极端最低温、年均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丁易  臧润国  杨世彬  蔡笃磊  王进强  周照骊  
调查海南霸王岭热带低地雨林群落学特征,研究林下棕榈植物对树木幼苗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hm2热带低地雨林样地中,共记录到5种棕榈植物1288株,其中大白藤的个体数占棕榈个体总数的82.7%;不同棕榈物种的平均个体冠幅面积存在差异,大叶蒲葵显著大于其他4个物种;小样方棕榈植物多度在群落中呈显著的正态分布;小样方中棕榈多度与胸径<10cm树木个体数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大树数量与棕榈数量无显著的相关性;小样方中大幼苗、幼树和小树物种丰富度随棕榈多度增加而减小,而小幼苗和大树的物种丰富度与棕榈多度无相关性;棕榈个体覆盖降低了更新幼苗的密度,仅有18%的幼苗(包括小幼苗和大幼苗)分布于棕榈树冠之下;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永富  杨彦臣  张怀清  杨秀森  李大江  
以森林群系 (以下简称群系 )为海南岛热带天然山地雨林立地质量评价基本单元 (对象 ) ,以群系优势树种组平均优势高为因变量 ,平均优势木胸径为自变量 ,用定量方法求出基准胸径为 4 0cm。以鸡毛松、海南油杉、岭南稠林 ,陆均松、线枝蒲桃、黄枝木林 ,白椎、鹅掌柴、黄桐林 3个群系为例 ,建立了立地指数导向曲线模型 ,经模型适合性检验 ,理论值与实测值之间差异不显著。编制了立地指数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