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6)
- 2023(976)
- 2022(641)
- 2021(663)
- 2020(388)
- 2019(815)
- 2018(600)
- 2017(974)
- 2016(519)
- 2015(529)
- 2014(535)
- 2013(458)
- 2012(455)
- 2011(351)
- 2010(351)
- 2009(281)
- 2008(297)
- 2007(253)
- 2006(251)
- 2005(184)
- 学科
- 济(1948)
- 经济(1948)
- 农(1354)
- 业(1028)
- 管理(1003)
- 农业(970)
- 学(926)
- 中国(886)
- 业经(814)
- 地方(664)
- 发(569)
- 企(523)
- 企业(523)
- 工作(509)
- 农业经济(451)
- 发展(442)
- 展(441)
- 建设(414)
- 环境(398)
- 和(394)
- 制(392)
- 理论(376)
- 资源(355)
- 教育(354)
- 方法(340)
- 体(331)
- 产业(322)
- 生态(311)
- 技术(309)
- 问题(306)
- 机构
- 大学(8086)
- 学院(8023)
- 研究(3771)
- 中国(2740)
- 科学(2637)
- 济(2444)
- 经济(2374)
- 农(2325)
- 管理(2325)
- 理学(1984)
- 所(1979)
- 理学院(1964)
- 管理学(1936)
- 农业(1933)
- 管理学院(1923)
- 研究所(1888)
- 院(1625)
- 中心(1521)
- 京(1493)
- 业大(1463)
- 范(1436)
- 师范(1416)
- 研究院(1377)
- 科学院(1213)
- 师范大学(1207)
- 教育(1165)
- 业(1135)
- 农业大学(1113)
- 省(1106)
- 江(1092)
共检索到120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京辉 陆元昌 刘刚 修勤绪 刘宪钊
以海南省原始天然林和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选取了负指数函数、限定线函数、倒J形对数函数、幂指数函数和Weibull函数5种直径分布模型进行模拟和检验,结果表明:负指数函数和幂指数函数对于热带森林的直径分布模拟,尤其是对大径阶部分的林木株数分布有较好的拟合效果。
关键词:
原始天然林 天然次生林 分布模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元福
本文叙述了尖峰岭昆虫的区系成分,优势种,与国内各地昆虫的相似程度,热量与昆虫世代,该地有我国蛾类特有种的分布地理区以及某些昆虫的垂直生态分布。
关键词:
尖峰岭,昆虫区系成分,优势种,分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孟京辉 陆元昌 王懿祥 刘刚
本文对两类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天然次生林,从直径生长、胸高断面积生长、材积生长、林木死亡率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演替的进程,天然次生林直径生长、胸高断面生长和材积生长呈现下降趋势,林木死亡率也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在演替的早期阶段,速生喜光先锋种在林分中占据较高比例,进而林分表现出较高的死亡率和较高的生长力,但是随着演替的进行,喜光先锋速生树种逐步被耐荫的顶级或亚顶级树种所取代,进而表现出低生长和低的死亡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臧润国 杨彦承 刘静艳 余世孝 杨秀森
通过对海南岛霸王岭原始热带山地雨林中53个林隙的调查,研究了海南热带山地雨林林隙的基本特征和自然干扰规律。海南热带山地雨林林隙的形状近似于椭圆形,椭圆的长短轴比率不随林隙的大小而变化,基本上都在14左右;扩展林隙(EG)和树冠空隙(CG)在热带山地雨林景观中的面积比例分别为5352%和2522%,干扰频率分别为134%·a-1和063%·a-1,林隙干扰的返回间隔期约为160a。海南热带山地雨林中EG的大小一般变化在30~500m2左右,平均约为160m2,大多数CG的大小一般都变化在15~200m2左右,平均约为80m2。大多数的林隙是在40a以前形成的,而10~30a之前形成的林...
关键词:
热带山地雨林,林隙,自然干扰,海南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丁易 臧润国
比较3种采伐方式(重复采伐、径级择伐和采育择伐)对海南岛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恢复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和功能群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方式采伐后(20~25年)的山地雨林恢复群落物种丰富度呈增加趋势,主要表现为小径级(胸径<10cm)的长寿命先锋种增加;与老龄林相比,径级采伐和采育择伐没有增加伐后林中成年树的物种丰富度;3种采伐恢复林中幼树和小树的物种累积速度低于老龄林;森林采伐后恢复群落中的个体密度显著高于老龄林,但胸高截面积显著低于老龄林;伐后林群落中胸高截面积减少最多的为采育择伐,其次为径级择伐和重复采伐;森林采伐恢复群落内长寿命先锋种的物种丰富度、个体密度和胸高截面积均增加,而后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锺功甫,黄发程
海南岛是我国仅次于台湾的第二大岛。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热带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已成为大家瞩目的一块宝地。三十多年来,开发海南已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过去对海南地区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认识不够充分,开发利用未能因地制宜,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不尽合理,影响了自然潜力的充分发挥。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永富 杨彦臣 张怀清 杨秀森 李大江
以森林群系 (以下简称群系 )为海南岛热带天然山地雨林立地质量评价基本单元 (对象 ) ,以群系优势树种组平均优势高为因变量 ,平均优势木胸径为自变量 ,用定量方法求出基准胸径为 4 0cm。以鸡毛松、海南油杉、岭南稠林 ,陆均松、线枝蒲桃、黄枝木林 ,白椎、鹅掌柴、黄桐林 3个群系为例 ,建立了立地指数导向曲线模型 ,经模型适合性检验 ,理论值与实测值之间差异不显著。编制了立地指数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肖荣波 欧阳志云 韩艺师 王效科 李振新 赵同谦
从生态安全涵义理解出发,建立了包括资源依赖性、生态环境状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三方面在内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体系,提出区域生态安全系数概念和计算方法,并以海南岛为例,评价了其陆地生态系统安全,得出海南陆地综合生态安全系数为0.610,其生态服务功能安全性较高(0.772),而资源依赖性安全系数最低(0.468)。从研究可知,海南岛生态安全整体情况比较好,尤其是在水土保持、自然灾害抵制、空气净化等方面,但其能源的自给能力、生物多样性维持以及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安全隐患,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加以改善,从而构建海南岛安全的生态系统,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区域生态系统 生态安全 评价 海南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意德
海南岛是我国森林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地区之一,全岛的野生植物种类约占全国的11.6%。而由于人口的增长,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热带森林遭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森林覆盖率已由1950年的35.4%下降到1990年的7.9%,全岛受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动有102种,植物93种,已灭绝的植物1种,许多物种的生存目前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文中分析了海南岛热带森林的变迁情况、毁林原因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的现状,并提出了保护海南岛热带森林及其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热带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海南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弓明钦
本文在第一期项目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标本,整理并列出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杯区牛肝菌50种,隶属2科12个属。其中食用牛肝菌15种,药用牛肝菌7种,可形成菌根的牛肝菌22种,有毒牛肝菌2种。其中,长柄条孢牛肝菌、黑紫牛肝菌和怪形牛肝菌属印度一马来亚区系的真菌,具热带成分,后两种亦是我国新分布种。文中从生态系统角度出发,对各类牛肝菌的生态环境条件及其分布特点等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牛肝菌目,分布,海南岛,尖峰岭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永富 华网坤 杨彦臣 杨秀森 李大江 周亚东
具有“地球之肺”之称的热带森林,长期以来,只用来采伐木材和开垦农田等,使得热带森林尤其是热带天然林面积不断减少,质量不断降低。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1991年生产年鉴》资料,从1980~1990年,热带地区森林减少9%。全球濒临灭绝的有花植物为1万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焦如珍 彭玉红
对23株从海南尖峰岭自然保护区分离出的木本豆科植物根瘤菌及1株热带根瘤菌标准菌株进行溶磷圈定性试验及溶磷定量试验。结果表明:在以无机磷Ca3(PO4)2为唯一磷源的培养基内,有22株产生明显的溶磷圈;以Ca3(PO4)2为唯一磷源的培养液中有效磷含量超过平均值219.13mg·L-1的菌株有9株:caf333,caf443,caf336,caf278,caf344,caf444,caf276,caf436和caf341,溶磷能力最弱和最强的菌株分别为caf438和caf341,其培养液中的有效磷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0.80和628.57mg·L-1;同一宿主、同一属种的根瘤菌不同菌株之间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意德
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森林群落的20个原始林主要种群和33个更新林主要种群的生态位特征进行了测定,包括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生态位重叠等。结果表明:组成热带森林的各个种群绝大多数为狭生态位的,种群之间的关系不明确,对资源的分割程度很高,种群之间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指标均很低,反映了热带森林的复杂性。
关键词:
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生态位特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臧润国 蒋有绪 杨彦承
通过对海南岛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林隙更新生态位的研究表明 :同一树种在不同大小和年龄级林隙内的优势度不同 ,不同树种在同一大小和年龄级林隙内的优势度不同。根据树种在不同大小级林隙内的生态位宽度的变化 ,可分为生态位幅度宽、中等、较小和狭小 4类 ;根据树种在不同年龄级林隙内的生态位宽度的变化 ,可分为对林隙时间生态资源利用充分、利用较充分、利用不充分和利用很少的 4类树种。不同的树种或树种组对不同大小和年龄阶段林隙生态资源利用的不一致性 ,表明热带山地雨林中不同树种的林隙大小级生态位和林隙时间段生态位是相对分离的。分析表明 ,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中有很大一部分树种是属于低密度、狭生态位的树种。从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