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60)
2023(13801)
2022(11419)
2021(10357)
2020(8567)
2019(19353)
2018(19019)
2017(34791)
2016(19784)
2015(21813)
2014(21761)
2013(21063)
2012(19875)
2011(18133)
2010(18399)
2009(16830)
2008(16511)
2007(14723)
2006(13103)
2005(11808)
作者
(62462)
(52180)
(52158)
(49047)
(33414)
(25120)
(23365)
(20495)
(20049)
(18717)
(18007)
(17507)
(17293)
(16753)
(16640)
(15980)
(15638)
(15478)
(15231)
(15065)
(13427)
(13124)
(12827)
(12065)
(11925)
(11797)
(11572)
(11571)
(10887)
(10598)
学科
(82409)
经济(82314)
管理(51200)
(48765)
(37336)
企业(37336)
方法(32481)
数学(28505)
数学方法(28012)
中国(25243)
(23681)
地方(22422)
(20608)
业经(18429)
(17490)
农业(16148)
(15219)
(14884)
贸易(14871)
(14373)
(14348)
银行(14301)
(14268)
金融(14260)
(13829)
环境(13796)
技术(12870)
理论(12695)
(12481)
地方经济(12178)
机构
学院(281997)
大学(280134)
(108773)
研究(106982)
经济(106486)
管理(100303)
理学(86117)
理学院(84971)
管理学(82825)
管理学院(82355)
中国(78892)
科学(72157)
(63629)
(61570)
(58037)
研究所(53354)
业大(50549)
农业(50428)
(48783)
中心(47094)
(44556)
(39305)
北京(38909)
(38885)
师范(38239)
财经(38110)
(36433)
(35396)
(34513)
技术(33789)
基金
项目(194157)
科学(150412)
基金(138121)
研究(132643)
(125814)
国家(124758)
科学基金(103518)
社会(82131)
(79311)
社会科(77708)
社会科学(77690)
基金项目(72517)
自然(70001)
自然科(68383)
自然科学(68357)
(67339)
自然科学基金(67071)
教育(61030)
资助(56602)
编号(51715)
(46725)
重点(45217)
成果(41646)
(40622)
(40439)
计划(39875)
课题(38541)
科研(38146)
创新(37901)
科技(36159)
期刊
(123520)
经济(123520)
研究(80328)
中国(62488)
学报(58600)
(58515)
科学(50155)
大学(42005)
学学(40107)
农业(39594)
管理(37238)
(35880)
教育(33293)
(26316)
金融(26316)
技术(23993)
业经(22175)
(21002)
经济研究(20312)
财经(18213)
业大(16621)
问题(16289)
(15958)
(15634)
科技(15336)
统计(14444)
农业大学(13771)
(13335)
技术经济(13282)
资源(13103)
共检索到430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忠锋  杨锦昌  尹光天  李荣生  邹文涛  袁洁  
以海南岛油楠主要分布区6个天然群体为研究对象,对种子性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指标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采用巢式方差分析、变异系数及聚类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油楠种子表型变异进行了讨论,运用相关分析对种子性状间及其与地理因子、种子萌发、幼苗发育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油楠种子性状在种群间及种群内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种子各性状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24.45%,即群体内变异远大于群体间变异;种子性状与地理因子间相关性较差;系统聚类可将油楠划分为3类,且与各地理分布区有高度吻合性;种子萌发及幼苗发育特征的种群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鹏  傅建敏  周道顺  梁玉琴  张嘉嘉  
对64份采自河南、福建、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等省的柿属植物野生资源和主栽品种的种子表型、发芽率及实生苗生长指标进行了测定和评价。结果表明:64份资源的种子按种子长度可分为长种型、较长种型、普通型、短种型;按种子宽度可分为宽种型、普通型、窄种型;按种子厚度可分为厚种型、较厚种型、普通型、薄种型;按长宽比可以分为高长宽比型和低长宽比型;按发芽率可以分为高发芽率型、普通型、低发芽率型;按实生苗苗高可分为高苗高型、较高型、普通型、低苗高型;按实生苗地径可以分为粗地径型、较粗型、普通型、细地径型。种子发芽率分别和种子长度、宽度、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但和种子长宽比没有相关性,即种子萌发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有志  黄继山  朱杰辉  
采用2种光照和8种温度处理研究了光照和温度对小叶章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除30℃外,其他温度处理光照和黑暗处理的种子萌芽率差异不显著,种子萌发表现为非光敏性.在10~35℃,小叶章种子都能萌发,但萌发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为30℃,最大萌芽率为54%.高温度处理的种子一般比低温度处理的种子萌发早,如30℃处理的在第2天就开始萌发,而10℃处理的在第4天才开始萌发.在适宜的温度时光照能促进小叶章幼苗的生长,在25℃和30℃,光照处理的幼苗在第10天的生长高度和最大根长都大于黑暗处理.幼苗在不同温度下生长差异较大,其中20~30℃的最大根长无显著差异,但比其他处理的大,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尚帅斌  郭俊杰  王春胜  赵志刚  曾杰  
【目的】通过居群取样以及果实与叶片性状测定,揭示青梅居群间和居群内的表型变异规律,为其天然林保护与经营以及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亦为海南岛青梅种及变种的修订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全面调查海南岛青梅天然分布区的基础上,对9个天然居群133个单株的17个果实与叶片形态性状进行研究,运用巢式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等方法,探讨青梅天然居群表型多样性水平及其与地理、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巢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7个果实和叶片形态性状在青梅居群间和居群内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说明这些性状在居群间与居群内均存在丰富的变异;居群内的变异(50.57%)远大于...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董雷鸣  曾燕如  邬玉芬  黄银芝  武栋  戴文圣  
对安徽省黄山市天然榧树Torreya grandis群体内种子表型性状和化学成分的变异进行分析研究,为优良榧树种质资源收集、品种选育及榧树遗传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①种蒲质量、种蒲横径、种蒲纵径、种核横径、种核纵径、种核质量、种形指数、核形指数和出核率的变幅分别为5.24~12.23 g,1.963~3.018 cm,2.255~3.685 cm,1.438~2.270 cm,2.009~3.208 cm,2.30~5.19 g,0.695~0.902,0.555~0.823,34.80%~66.49%;②营养成分粗脂肪、淀粉和蛋白质的质量分数变幅分别为232.96~425.54 g·kg-...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自刚  沈冰  张雁  
【目的】阐明桔梗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干旱胁迫的形态与生理响应机制。【方法】以桔梗种子为材料,采用质量分数5%,10%,15%,20%,25%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测定干旱胁迫下桔梗种子的发芽特征及幼苗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和丙二醛含量等指标,探讨干旱胁迫对桔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1)干旱胁迫下桔梗种子初始萌发时间延后,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长、胚根长、胚根长/胚芽长和苗鲜质量等指标均较对照明显降低,且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以上指标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干旱胁迫对桔梗幼苗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其对胚芽的影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萍  鲜孟筑  胡立勇  徐正华  
以7个油菜品种为材料,采用光照培养箱进行不同温度处理,观察油菜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对照条件下各品种发芽出苗进程基本一致,品种间差异不大,随着温度降低,各品种发芽及出苗进程变缓,圣光77、德油8号、丰油730受低温影响较大;发芽指数、幼苗活力指数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显著降低,降幅分别为29.5%~99.5%、8.7%~97.5%,平均发芽时间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而明显延长,15℃(光照12h)/10℃(黑暗12h)下延长0.5~4.0d,10℃/5℃下延长4.6~12.0d;随着温度的降低,苗高、根长、总长逐渐降低,其中沣油823受低温影响较小,德油8号、圣光77受低温影响较大,1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泽全  舒长生  董雪芳  赖运平  李俊  魏会廷  彭正松  杨武云  
以3个小麦品种为实验材料,在室温(18℃)和低温(4℃)胁迫下测定发芽特性和幼苗(萌发15 d)形态指标,以各性状低温与室温下测定值的比值(相对值)作为小麦耐低温评价指标,评价小麦萌发和幼苗的耐低温特性。结果表明:低温降低小麦发芽速度和阻碍幼苗生长,苗比根对低温敏感,低温的干鲜比大于室温的干鲜重比值;种子萌发和幼苗期的各性状相对值可以作为鉴定小麦耐低温的评价指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俊风  李庆梅  段新芳  刘广全  彭祚登  
用0.05%、0.1%、0.15%、0.2%4种浓度壳聚糖乙酸溶液对酸枣种子浸种24h,以清水浸种24h为对照。25℃恒温培养15d,每天光照8h,酸枣种子的发芽率、种子活力、α-淀粉酶活性、脱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比对照高,壳聚糖处理的最佳浓度为0.1%;用以上4种浓度壳聚糖乙酸溶液喷施正常生长的酸枣幼苗,清水喷洒为对照,其幼苗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壳聚糖浓度为0.1%时效果最佳。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黄柳  范宣  刘金平  游明鸿  曾晓琳  
以高寒植物川西柳叶菜(Epilobium fangii)种子为播种材料,设5种土床(草甸土A、杀菌处理的草甸土B、沙土、紫色土和腐殖土)和1种纸床,于18℃恒温进行培养,播后0~21 d测发芽指数,播后30 d时测幼苗性状指标,播后40 d时测幼苗存活情况,研究苗床类型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苗床类型对种子发芽有极显著影响(P <0.01),纸床和沙床的倒伏率与死亡率最大,腐殖土倒伏率最低而成苗率为0,紫色土成苗率2.01%,草甸土A成苗率最大;4)种源地土壤利于川西柳叶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及存活,幼苗倒伏和死亡严重的原因有待深入研究。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孟思宇  李晓青  魏小星  刘文辉  张永超  鲍根生  
水分是影响发草种子萌发和幼苗成功定植的主要限制因素,也是决定高寒退化湿地生态修复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本研究以青海省和四川省5个地理种群发草(Deschampsia caespitosa)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PEG浓度溶液模拟水分胁迫环境,测定不同采集地发草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高度及胚根长度。结果表明:随水分胁迫程度增加,发草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高度和胚根长度不断降低。水涝(年均降水量860 mm)或干旱(年均降水量150 mm)条件抑制发草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而湿生条件(年均降水量400~800 mm)是发草种子萌发和幼苗建植的理想环境。水势模型能准确预测发草种子在不同水势条件下种子萌发进程,预测结果与实测种子发芽率一致。由此可见,水分条件对发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可塑性,可为发草在高寒退化湿地生态修复和人工引种驯化提供基础数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高悦   秦启娟   严佳玥   崔静怡   魏岩  
萹蓄(Polygonum aviculare)为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潜在的草坪绿化资源。萹蓄种子具有二型性:夏季产生黑色小种子,秋季产生棕色大种子。为探究萹蓄异型种子幼苗在大小以及生物量分配模式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采用野外盆栽试验与实验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萹蓄两种形态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生长特性。结果表明:1)新成熟棕色种子的萌发率显著高于黑色种子(P <0.05)。2)棕色种子幼苗株高显著大于黑色种子幼苗(P <0.05),且棕色种子幼苗比黑色种子幼苗根系伸长和生物量积累更快、子叶更大。3) 5月12日四叶期最后一次测量时,棕色大种子和黑色小种子幼苗的根冠比分别为0.07和0.29,黑色种子幼苗的根冠比显著大于棕色种子幼苗(P <0.05)。异型种子幼苗的差异为种群提供了灵活的生态适应策略,最大限度地保障种群的成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小红  胡文海  曾守鑫  余盼辉  黄丹  黄鲁  曾志锋  
以华椒15号辣椒种子为材料,采用浸泡法和添加法2种方法,研究低温(15℃)胁迫下不同质量浓度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辣椒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001~1.000mg/L质量浓度范围内,EBR对辣椒种子发芽势没有显著影响;浸泡法中,0.001~0.100mg/L的EBR对辣椒种子的萌发率产生显著促进作用,0.050mg/L时促进作用最强,发芽率达44.00%;添加法中,在设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EBR对辣椒种子的萌发率产生抑制作用,1.000mg/L时抑制作用达差异显著水平。浸泡法和添加法中,0.001~1.000mg/L的EBR对辣椒幼苗的根长均产生显著抑制作用,1.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景  王娟  高素萍  赵志惠  何海峰  
试验以紫萼玉簪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铅(125,250,500,1000,2000 mg.kg-1)胁迫对紫萼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b2+浓度小于500 mg.kg-1对紫萼玉簪种子的发芽及幼苗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浓度提高,Pb2+胁迫对紫萼玉簪萌发的抑制作用增大,浓度为1000和2000 mg.kg-1抑制作用明显,同时POD活性随Pb2+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SOD活性随着Pb2+浓度升高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说明低浓度Pb2+处理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和提高生物量;高浓度则抑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向明龙  易自力  郑铖  项伟  肖亮  
采用室内发芽试验,设置温度、光照、土壤含水量、激素浸泡和播种深度等处理,通过分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长和胚根长等指标,研究环境因子和播种深度对南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南荻种子在10℃下不萌发,在35℃时的发芽率最大,达92.00%;对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进行综合比较后,认为南荻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35℃,属于喜高温型种子;南荻种子对光照敏感,光照24 h条件下南荻种子的萌发率最高,达95.33%,且幼苗生长良好;5%土壤含水量即能维持种子发芽所需的水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