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51)
2023(4361)
2022(3754)
2021(3594)
2020(2941)
2019(6443)
2018(6488)
2017(11317)
2016(6349)
2015(7236)
2014(7529)
2013(7013)
2012(6471)
2011(5882)
2010(6127)
2009(5520)
2008(5467)
2007(5149)
2006(4587)
2005(4259)
作者
(19410)
(16023)
(16001)
(15398)
(10256)
(7817)
(7382)
(6231)
(6188)
(6004)
(5639)
(5464)
(5360)
(5100)
(5086)
(5014)
(4959)
(4676)
(4666)
(4583)
(4068)
(4049)
(3866)
(3841)
(3680)
(3647)
(3621)
(3567)
(3288)
(3220)
学科
(20243)
经济(20224)
管理(17398)
(13944)
(11422)
企业(11422)
(7799)
(6850)
中国(6550)
方法(6140)
理论(5846)
(5526)
业经(5214)
(4942)
地方(4735)
教育(4670)
教学(4612)
农业(4593)
(4522)
银行(4508)
数学(4426)
数学方法(4301)
(4276)
(4177)
(3899)
金融(3896)
(3863)
贸易(3858)
环境(3782)
(3734)
机构
学院(88986)
大学(85508)
研究(30920)
管理(27868)
(27560)
经济(26602)
中国(24524)
理学(22476)
理学院(22150)
管理学(21499)
管理学院(21350)
科学(21299)
(19906)
(16669)
(16040)
(15725)
研究所(14904)
中心(14696)
(14534)
业大(14008)
(13446)
师范(13256)
技术(13171)
(13126)
北京(13089)
农业(12431)
(11783)
(11420)
财经(10793)
职业(10465)
基金
项目(54947)
科学(40887)
研究(40753)
基金(35873)
(32279)
国家(31956)
科学基金(26027)
(23183)
社会(21761)
社会科(20306)
社会科学(20303)
教育(19845)
(19288)
基金项目(18688)
编号(18637)
自然(17865)
自然科(17343)
自然科学(17337)
自然科学基金(17009)
成果(15216)
资助(15180)
课题(13852)
重点(13282)
(12069)
(11822)
(10962)
项目编号(10900)
(10609)
(10555)
科研(10416)
期刊
(37826)
经济(37826)
研究(26618)
中国(21550)
学报(16702)
教育(16171)
(14871)
科学(13600)
(12711)
大学(12295)
管理(11415)
学学(11279)
农业(10122)
技术(9878)
(8754)
金融(8754)
业经(7153)
图书(6875)
经济研究(5698)
(5500)
职业(5441)
书馆(5164)
图书馆(5164)
(5136)
财经(4869)
林业(4813)
资源(4793)
(4679)
论坛(4679)
财会(4600)
共检索到143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汪永华  
将Forman和Godron提出的基于植被(或土地利用)的景观分类方法与中国特有的土地类型分类方法相结合,采用区域性原则,综合性与主导因素相结合原则,人类干扰原则与层次性原则等分类原则,确立研究区海岸带植被景观类型系统。根据景观土地属性分类的植被分类途径,将海南岛东南海岸带景观分为植被景观、农田景观、湿地景观、建筑景观与其他景观等5种一级景观类型;针叶林、阔叶林、人工林、灌草丛和红树林等5种二级植被景观类型;青梅Vitica mangachapoi-柄果木Mischocarpus sundaicus林、榕树Ficus microcarpa-桄榔Arenga pinnata林等39种植被斑块类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汪永华  李若英  
对海南岛东南海岸带进行了景观生态规划。根据海南岛东南海岸带的自然资源条件与经济运行特点,将研究区划分为4个生态区:近岸热带海洋旅游区;海水养殖区;海岸平原粮牧生态区;生态林业区。各区的生态与社会经济特征不同,在利用与管理各生态区的过程中应该采取不同的对策措施,即加强宣传教育与宏观管理,以重点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快生态经济建设,优化生态经济结构,建立生物多样性管护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志华  肖文发  蒋有绪  
利用GIS工具 ,基于 1∶5 0万海南岛植被图 ,研究了海南岛植被斑块的大小和形状特征。斑块数量、平均斑块面积、标准差、斑块总面积、最小斑块面积、最大斑块面积、极差、偏度、峰度、中位数、众数等统计量被用于描述海南岛植被景观的斑块大小特征 ;正态分布、Gamma分布、对数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和指数分布等概率分布类型被用于检验各类植被景观斑块大小的分布特征。同时 ,还检验了海南岛各类型植被景观斑块的复杂性。用Krum mel等和李哈滨及Klinkengerg等提出的公式可获得海南岛植被斑块分维数的可靠估计。对于数量较多的基本类型斑块 ,斑块分维数与斑块大小特征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表明 :分...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锬  康慕谊  吕乐婷  
研究目的:对海南岛沿海12个市(县)海岸带区域开展基于防护功能重要性的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揭示区域土地生态安全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方法:运用RS、GIS技术进行定量化综合评价,并计算各市(县)的区域土地生态安全指数。研究结果:海南岛海岸带土地生态安全等级可划分为高安全、较安全、一般安全、较不安全及不安全5个等级,其中一般安全及以上水平区域面积比例达81.8%,安全等级较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开发强度和规模较大的东部以及新兴工业开发区。研究结论:海南岛海岸带土地生态安全总体状况良好,安全等级较低的区域主要因地产、旅游基础设施及农业养殖业等改变海岸带自然景观结构和生态功能。不合理的区域土地资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亚东  周兆德  
基于海南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运用Fragstats在Arc GIS平台下进行多个景观指数计算,对海南岛森林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海南岛森林景观格局以人工林、农地和天然林3种景观类型为主,斑块面积高达89%,是海南岛的优势景观类型,也是维持区域生态系统稳定的决定因素;2)天然林分布以海南岛中部地区的白沙、五指山、琼中、乐东等市县的面积最大,最大斑块指数也较高,该地区的天然林基本保持原始植被状态,集中连片,面积较大,而沿海较发达的市县则天然林景观指数较低;3)部分市县的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森林破碎化程度较高,城市建设呈多中心分散分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亚东  周兆德  
基于海南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运用Fragstats在arc gIs平台下进行多个景观指数计算,对海南岛森林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海南岛森林景观格局以人工林、农地和天然林3种景观类型为主,斑块面积高达89%,是海南岛的优势景观类型,也是维持区域生态系统稳定的决定因素;2)天然林分布以海南岛中部地区的白沙、五指山、琼中、乐东等市县的面积最大,最大斑块指数也较高,该地区的天然林基本保持原始植被状态,集中连片,面积较大,而沿海较发达的市县则天然林景观指数较低;3)部分市县的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森林破碎化程度较高,城市建设呈多中心分散分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柄麟  张振克  纪学朋  蒋生楠  魏国恩  周珂旭  王佩玉  
海岸带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及功能空间布局优化是推进陆海统筹战略目标的科学基础。以海南岛为例,基于环境损益分析思想构建海岸带“潜力—限制”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多要素乘积及空间叠置等方法,对海南岛海岸带地区的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进行集成评价,并依据功能空间判别条件识别“港—工—城”区、滨海旅游区、农林牧渔区以及自然保护区四类海岸带功能空间。研究表明:海南岛海岸带国土空间开发适宜区总体呈现“西岸多,东岸少”的空间分布格局,适宜、基本适宜、基本不适宜、不适宜建设区面积依次为1785.32 km~2、1724.57 km~2、812.86 km~2、4051.67 km~2,适宜区与不适宜区重叠交错,给海岸带国土空间开发带来巨大压力。海岸带地区四类功能空间面积依次为1813.39 km~2、2138.26 km~2、1831.62 km~2和2591.15 km~2,分别占海岸带面积的21.65%、25.53%、21.87%和30.94%,海岸带的功能空间呈现“一环”“两极”和“多点”的空间格局。依据归纳出的三类典型功能空间冲突,对功能空间进行了调整优化,增强了各类功能空间的集聚性和连通性,但仍存在海域与陆域的相同功能空间不连片,海陆经济联系不够通畅,相互支撑不足等问题,国土空间开发还存在较多的陆海矛盾和冲突。研究结果指明了各类适宜性等级区域的开发或保护模式,丰富了适宜性的应用条件,也是对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适当拔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士焜  
海南岛是全国纬度最低地区,年太阳幅射量120—140大卡/厘米~2,年平均日照时数1746.6—2661.5小时,年积温8400℃—9200℃,年平均气温23℃—25℃,年降雨量1800—2400毫米,光、热、水资源丰富,全年无霜,适宜热带生物生长。全岛面积五千一百一十四万亩,农林牧用地三千万亩,其中已开发利用者一千零八十万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发国  叶华谷  邢福武  马其侠  陈红锋  
海南岛虽然是热带区域 ,但内部自然条件的差异仍比较明显 ,就南北差异可把全岛划分成南部热带和北部热带两部分 ,已有学者尝试着划分出亚地带的分界线 .龙脑香林作为亚洲热带林的标志 ,在海南主要分布于东南部 .龙脑香科植物为海南的地带性植被类型———热带常绿季雨林优势类群 .通过分析龙脑香林的分布与生态学特性 ,并参考了植物地理区划的原则 ,笔者尝试重新界定海南亚地带分界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远略  余显芳  温长恩  
一、海南岛大农业发展的因素及其生产现状近年来,中央及地方对开发海南极为重视,最近国务院和广东省委为了加速海南的开发建设,制订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在对外开放、对内放宽、对下放权等方面,给予较大的灵活性,开放促开发,重点发展大农业,这对于海南岛的开发建设,有极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农业发展的因素 1.居海防前哨,临近华南经济核心要地海南是我国南疆要地,地处南海西北隅,西面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洪滔  吴承祯  陈灿  谢安强  李键  林勇明  范海兰  林晗  
对闽东南海岸带代表山地灵石山次生林的2种优势乔木和3种优势灌木的叶绿素含量及其不同海拔资源位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米槠和猴欢喜2种乔木的叶绿素含量总体呈现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趋势;围涎树、罗伞树和九节木3种灌木的叶绿素含量没有随海拔升高出现明显变化的趋势;5种树种中唯有米槠叶绿素含量在不同海拔资源位上具有极显著差异;300和400 m两个海拔资源位乔木与灌木叶绿素含量间的差异显著;300-700 m海拔资源位2种乔木叶绿素含量间的差异极显著;200-400 m海拔资源位同种灌木叶绿素含量间的差异不显著,而不同种灌木叶绿素含量间的差异极显著.表明植物能够根据其所处的海拔资源位来调整叶绿素...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戴志军,李春初,陈锦辉  
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的重点应该放在地球系统的重要界面-海岸带。结合国外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研究,对我国华南海岸带历史与现代陆海相互作用研究的现状与问题进行较为详细的评述.并就华南海岸带开展陆海相互作用应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趋势进行了探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欧尚荣  钟业昌  
经济发展战略的研讨不能撇开实际条件考虑。据此,我们试图就海南岛的实际,结合岛内外的经济形式,对其经济发展战略作一初步的探讨。海南岛的实际,简单地说,就是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十分落后的生产力的极大的不相称。对于某一地区,开发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将取决于资源的拥有量。人们对海南岛的认识是,海南岛土地潜力大,热带资源事富,气候条件好,四季常青,雨量充沛(年降雨量达2000毫米),是一块风景优美充满阳光的绿洲。在这个面积达3.4Km~2的热带海岛上,拥有非常丰富的热带作物资源:各类植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志东  臧润国  丁易  
为了解热带天然林景观中木本植物功能群及其基本分布规律,在对研究区进行千米网格样方调查和环境因子收集的基础上,采用演替地位和最大潜在高度2个指标将579种木本植物划分为8个功能群;采用生态位模型对这些功能群的地理分布进行预测,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分析进行模型精度验证;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对影响各功能群分布的主要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态位模型对8个功能群的潜在分布预测都达到70%以上;相对于顶极类功能群,先锋类功能群具有较高的最大潜在分布面积和较低的最适分布面积,同时呈现出较为分散的格局,反映了两大类功能群个体生态学特性和对环境适应的差异;在选择的10个环境因子中,有7个因子(极端最低温、年均温、...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钟解  蔡泽富  陈石泉  张光星  李向民  王道儒  姚海君  
根据2004—2013年海南岛东岸、南岸浅水礁区珊瑚礁鱼类监控数据,利用截线样条法、分类学多样性指数、相对丰富度及相似性指数等方法技术对海南岛东岸、南岸浅水礁区珊瑚礁鱼类种类组成及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海南东岸、南岸浅水礁区近10年调查珊瑚礁鱼类共计6目32科64属130种,其中鲈形目居绝对优势;珊瑚礁鱼类密度大致呈现由南向北逐渐递减的趋势;科级多样性平均值为4.41,属级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3.09,标准化的GF指数平均值为0.30;鲈形目珊瑚礁鱼类相对丰富度占有绝对优势,相对丰富度较高的6个科分别为雀鲷科、隆头鱼科、蝴蝶鱼科、天竺鲷科、四齿鲀科及玻甲鱼科;珊瑚礁鱼类在目级极为相似,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