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68)
2023(5769)
2022(4520)
2021(4248)
2020(3531)
2019(7698)
2018(7844)
2017(14620)
2016(8312)
2015(9091)
2014(8898)
2013(8913)
2012(8422)
2011(7566)
2010(7526)
2009(6946)
2008(6833)
2007(6213)
2006(5687)
2005(4930)
作者
(25913)
(22510)
(21866)
(20905)
(13889)
(11211)
(9643)
(8751)
(8628)
(7827)
(7637)
(7560)
(7232)
(7002)
(6978)
(6883)
(6715)
(6634)
(6329)
(6327)
(5878)
(5741)
(5585)
(5225)
(5169)
(5058)
(4997)
(4859)
(4683)
(4604)
学科
(44407)
(33675)
经济(33653)
农业(29472)
(28448)
业经(12646)
管理(11987)
农业经济(9949)
(9717)
(8939)
农村(8924)
方法(8903)
地方(8526)
土地(8302)
数学(8285)
中国(8240)
数学方法(8174)
(8053)
(7839)
企业(7839)
(7444)
发展(6658)
(6655)
(6587)
劳动(6584)
及其(6575)
人口(6410)
收入(6408)
农业劳动(6281)
(5805)
机构
学院(117059)
大学(110252)
(52430)
研究(45910)
(45032)
经济(44079)
农业(40283)
管理(40275)
中国(36185)
理学(35080)
理学院(34687)
管理学(33798)
管理学院(33629)
科学(32796)
业大(30813)
(25513)
农业大学(24447)
研究所(23699)
(23438)
中心(22446)
(20151)
(19829)
(19726)
(17999)
(17034)
科学院(16525)
(15892)
(15524)
师范(15294)
经济管理(14772)
基金
项目(84282)
科学(64795)
基金(60053)
研究(57765)
(55711)
国家(55183)
科学基金(44879)
(35461)
社会(35380)
社会科(32951)
社会科学(32944)
基金项目(32520)
自然(30600)
(30045)
自然科(29818)
自然科学(29807)
自然科学基金(29244)
(28973)
编号(24471)
教育(23572)
资助(23335)
(20251)
重点(19576)
成果(18419)
(18141)
计划(17818)
(17758)
科技(17574)
(16945)
科研(16604)
期刊
(58270)
(57239)
经济(57239)
农业(39527)
研究(29011)
学报(27927)
中国(26856)
科学(24003)
大学(20496)
学学(20153)
(18805)
业经(16961)
农业经济(13178)
(13062)
金融(13062)
农村(12938)
(12938)
业大(10065)
(9982)
(9918)
问题(9014)
资源(8944)
管理(8813)
农村经济(8716)
农业大学(8662)
技术(8273)
世界(7905)
教育(7468)
经济问题(7290)
社会(6728)
共检索到176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福武   吴思怡   田毓婷   杨大顺   刘建卓   王晟   何书海  
为掌握海南农用地土壤微塑料赋存含量与分布特征,以农用地不同农业种植区的土壤微塑料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监测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究不同区域表层土壤和不同深度剖面土壤中微塑料丰度含量与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农用地表层土壤微塑料丰度范围为200.00~3 900.00个/kg,平均丰度为933.33±767.04个/kg;土壤微塑料的成分主要为聚乙烯,覆膜地块丰度明显高于未覆膜地块,且与地块作物种植方式存在较强关联性;整个表层土壤均以偏小粒径(0.5~2.0 mm)微塑料为主,覆膜地块以白色颗粒、黑色薄膜、蓝色薄膜、半透明纤维塑料居多,未覆膜地块则以半透明的纤维塑料占主导;此外,纵向剖面土壤微塑料数量和丰度均随土层深度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尤其是黑色、蓝色农膜塑料(聚乙烯)下降明显,均存在显著负相关性(P<0.05),而小粒径(<0.5 mm,0.5~1.0 mm)微塑料丰度所占比例明显升高,呈小型化的变化趋势,微塑料更易向深层土壤迁移和转化。综上,与国内外农田区域相比,海南儋州农用地土壤微塑料丰度整体处于偏高水平。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群英  李孝良  汪建飞  卫林  
氟是生态系统中一种重要微量元素,过量和不足都会影响人和动物健康,人体氟主要来自饮水和食物,土壤氟含量、形态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等影响着水和食物氟含量。以安徽省主要类型土壤为材料,采用连续化学提取的方法,测定了安徽省主要类型土壤全氟、水溶氟以及不同形态氟含量,分析了土壤氟形态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安徽土壤全氟含量106.6~1 236.7mg/kg,平均为485.2mg/kg,全氟含量高低排序为菜地土>潮土>石灰土>黄棕壤>黄褐土>水稻土>砂姜黑土>黄红壤,成土母质是影响土壤全氟含量的主要因素。土壤水溶氟含量0.42~22.48mg/kg,平均为3.38mg/kg,水溶氟含量高低排序为菜地...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孙玮鸿  张岭  谭露茜  赖洁  李玉霞  颜菲菲  张英  都叶奇  
微塑料因其性质稳定,自然条件下难以降解,并能够在风力和洋流的作用下实现远距离输送,已成为海洋中广泛存在的污染物,从表层海水到深海沉积物中均有微塑料被检出。海洋中的微塑料不仅可被生物摄食,随着食物链的传递危害海洋生态系统健康,还对环境中的污染物有吸附作用,并可作为一个新的生态位为微生物提供定殖空间。基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微塑料在典型海洋生物体内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归纳了微塑料的毒性效应,诸如对生物体生理机能、氧化应激、免疫应答、神经毒性和繁殖遗传等的毒性,阐释了微塑料致毒机理,包括微塑料作为异物入侵生物体后因其颗粒效应所产生的毒性、微塑料产品中添加剂在环境中的释放,以及由于微塑料对环境中各种污染物质的吸附而产生的复合毒性。最后探讨了微塑料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指出成熟完善的微塑料研究系统与标准的重要性,提出未来毒性暴露实验设计需更贴近真实环境,可为今后微塑料的相关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丁玉川  焦晓燕  聂督  程滨  赵瑞芬  刘平  
采用田间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山西省农田土壤交换性镁(Mg)含量、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主要化学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山西省主要农田土壤(0~20 cm)交换性镁含量平均为255.1 mg/kg,变幅为78.1~641.8 mg/kg,其中85%的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在100~400 mg/kg之间,随地区不同而异。土壤剖面(0~100 cm)交换性镁含量为78.1~717 mg/kg,其含量随土壤层次加深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不同类型土壤交换性镁含量高低依次为潮土>褐土>栗褐土>石灰性褐土>黄绵土>褐土性土。土壤交换性镁含量与土壤pH值、EC值、有机质含量和碱解氮含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与K/...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宋波  刘畅  陈同斌  
广西素有"有色金属之乡"美誉,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较为突出。通过总结1989年以来相关文献,探讨了广西土壤和沉积物中砷含量及污染分布特征。3 045个和477个土壤和沉积物有效样点的统计分析表明,广西砷污染土壤主要分布于桂西北地区,尤其是刁江及金城江流域;矿业活动显著影响土壤砷积累,从其均值看:工矿区非农用土壤(140.5 mg/kg)>工矿区农用土壤(80.68 mg/kg)>非工矿区农用土壤(19.11 mg/kg)>城区土壤(18.35 mg/kg),重度砷污染农用地样本均来自南丹;工矿区河流沉积物砷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宋波  刘畅  陈同斌  
广西素有"有色金属之乡"美誉,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较为突出。通过总结1989年以来相关文献,探讨了广西土壤和沉积物中砷含量及污染分布特征。3 045个和477个土壤和沉积物有效样点的统计分析表明,广西砷污染土壤主要分布于桂西北地区,尤其是刁江及金城江流域;矿业活动显著影响土壤砷积累,从其均值看:工矿区非农用土壤(140.5 mg/kg)>工矿区农用土壤(80.68 mg/kg)>非工矿区农用土壤(19.11 mg/kg)>城区土壤(18.35 mg/kg),重度砷污染农用地样本均来自南丹;工矿区河流沉积物砷含量(283.5 mg/kg)远高于非工矿区,主要受影响区分布在刁江及大环江流域。为了控制环境风险,建议开展主要水系沉积物砷污染详查,加强南丹及周边区域污染防控和污染土壤修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韦体  潘峰  吴登宇  陈宏福  高丹丹  徐红伟  杨具田  郭鹏辉  
【目的】旨在掌握高原夏菜种植基地土壤肥力水平及土壤养分分布特征。【方法】以甘肃省榆中县高原夏菜种植区域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利用土壤养分速测仪和农业环境测定仪对高原夏菜种植基地土壤养分进行测定,结合地统计学、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Kriging插值分析等对土壤养分质量进行分析。【结果】土壤速效磷(AP)、速效钾(AK)变异系数>100%,属于强度变异,碱解氮(AN)、全氮(TN)、全磷(TP)、全钾(TK)、电导率(EC)和有机质(OM)变异系数介于10%~100%,属于中等强度变异;土壤养分最优半方差模型为线性、球形及高斯模型,TN、AP、TP、AK、OM块金效应大于75%,空间相关性较弱,TK块金效应介于25%~75%,TK系统空间相关性为中等;AN呈中部高四周低,TP分布情况为四周高、中部低,EC、AK分布情况为北部高、南部低,TK、OM分布情况为南部高、北部低,TN、AP呈多峰分布,经Kriging交叉验证结果较为可靠;高原夏菜种植基地7种蔬菜种植地土壤类型肥力水平均为中等,TN、AP、TP、OM含量水平为丰富,AN含量水平为中等,AK、TK含量水平为缺乏。【结论】榆中县高原夏菜种植基地各土壤养分含量差异较大、分布不均,土壤肥力水平中等,钾元素含量低下。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注意根据土壤肥力水平及土壤养分分布对不同品种高原夏菜进行合理施肥与轮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桂林  陈杰  檀满枝  
基于1984~2003年期间的4期Landsat TM影像以及由苏州市土壤图得到的土壤质量综合评价图,研究利用遥感及GIS空间分析手段阐释了城市化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苏州市的非农用地扩张在不同质量土壤资源上的时空过程,并比较了城镇与农村地区各自非农用地扩张对高质量土壤占用的贡献大小。结果表明,苏州市非农用地占用的土壤资源中,面积最大的是二等高质量土壤,达到92.10%,其次便是一等最高质量的土壤,而对三、四等土壤的占用比例仅占1.95%,几乎可以忽略。通过对城镇与农村地区非农用地各自对土壤资源的扩张占用在时间尺度上的分析发现,在城镇地区,土壤质量越高的地方越容易被非农用地扩张占用,而农村地区的非...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蕊  林勇  
【目的】研究了不同林龄(1、5、10、15年)茶园土壤和茶叶硒含量分布特征,分析了不同林龄茶树林土壤和茶叶硒含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取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结果】①茶树林冠幅、基茎、分枝数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而茶树林密度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降低;②不同林龄茶树林土壤养分含量(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总体上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生长年限为10年时,土壤养分含量达到最大,生长年限超过10年以后,土壤养分含量则急剧降低,依次表现为10年生>15年生>5年生>1年生。③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和游离氨基酸则急剧降低,依次表现为10年生>15年生>5年生>1年生。④土壤和茶叶全硒含量、全硒富集系数和有效全硒富集系数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生长年限为10年时达到最大。⑤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全硒含量与土壤养分呈显著正相关,而茶叶全硒和有效硒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结论】不同林龄茶园土壤硒含量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土壤有机碳(载荷系数为0.689)和全氮(载荷系数为0.702),不同林龄茶园茶叶硒含量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水浸出物(载荷系数为0.623)和茶多酚(载荷系数为0.726)。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晶忠  马剑  高媛  敬文茂  赵维俊  武秀荣  马雪娥  王荣新  贺永岩  
【目的】探究不同灌丛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特征,为改善该地生态系统碳汇管理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以祁连山大野口流域的5种典型灌丛土壤有机碳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pH值、土壤密度、含水量和总孔隙度,并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5种典型灌丛0~6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5种典型灌丛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值由大到小表现为吉拉柳(74.93 g·kg~(-1))>金露梅(62.05 g·kg~(-1))>鬼箭锦鸡儿(41.02 g·kg~(-1))>鲜黄小檗(34.71 g·kg~(-1))>甘青锦鸡儿(13.74 g·kg~(-1));2)5种典型灌丛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值均出现在0~10 cm,表现出表层富集现象,其中金露梅灌丛和吉拉柳灌丛表层富集现象更加明显,并随土层深度加深逐渐减小;3)pH值与鲜黄小檗灌丛、鬼箭锦鸡儿灌丛、吉拉柳灌丛为较高关联度,土壤密度与甘青锦鸡儿灌丛为较高关联度,含水量与鲜黄小檗灌丛为较高关联度,总孔隙度与金露梅灌丛为较高关联度。【结论】5种典型灌丛不同土壤理化因子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具有中等或以上的关联度。因此,在研究祁连山排露沟流域灌丛土壤有机碳环境变化时,也应将不同植被类型和土壤理化因子作为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主要因素进行测定和分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岳晴晴  周卫军  龙立长  丁庭康  商贵铎  崔浩杰  
探究洪江市耕地土壤硒分布特征及规律,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硒分布的影响,能促进当地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对发展特色富硒产品具有重要意义。在洪江市采用室内网格布点、野外调查采样、分析测定、GIS空间分析等方法与技术,采集和测定分析了1 480个样品的土壤硒(Se)含量及相关土壤理化指标,结合相关性分析、地统计分析与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揭示洪江市土壤硒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洪江市土壤硒含量平均值为0.54 mg·kg~(-1),是全球表层土壤硒含量平均值(0.4 mg·kg~(-1))的1.35倍,是全国表层土壤硒含量平均值(0.29 mg·kg~(-1))的1.86倍。石灰岩风化物发育的土壤硒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母质发育的土壤硒含量;紫色土硒含量最高,潮土硒含量最低。土壤硒含量受有机质含量、pH值及铜、锌含量的影响。当pH在5.0~6.0之间,土壤硒含量与pH呈正相关,当pH>6.0时土壤硒含量与pH呈负相关;土壤硒含量与土壤有机质、铜、锌含量呈正相关。洪江市耕地富硒面积占比达到90.53%,在空间上呈现东部高、中北部低,自东、南、西三面向中北部逐渐降低的趋势,适合开发特色富硒产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田大伦  闫文德  康文星  项文化  潘勇军  
研究樟树林地和无林地土壤中PAHs的含量和分布特征,并对两种土地类型土壤中的PAHs含量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种土地类型土壤中PAHs主要积累在0~30cm的表土层,并随土层加深而明显减少,各土层中以高环的PAHs组分为主,PAHs主要源于燃烧源;樟树林地土壤中PAHs含量明显低于无林地,无林地表土层中PAHs含量是樟树林地表土层的1.1倍;对两种土壤中的PAHs含量水平进行评价,得知樟树林地土壤PAHs超标5种,无林地土壤不仅超标8种,且超标倍数明显大于樟树林地,樟树林地土壤的PAHs污染程度小于无林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金兵  桑英  宋金凤  崔晓阳  
[目的]通过实地采样对黑碳进行量化研究。[方法]利用相对密度分组方法探讨了长白山典型森林土壤黑碳含量及在不同有机碳组分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黑碳(BC)含量在表层(A11)、亚表层(A12)分别为6.3916.55 g·kg-1、1.44 6.16 g·kg-1,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p﹤0.01)。在A11、A12层中,轻组有机碳(LFOC)平均含量分别为66.66 g·kg-1、6.65 g·kg-1,轻组黑碳(LFBC)平均含量分别为5.63 g·kg-1、1.21 g·kg-1,同时,LFBC/LFOC在A12层(10.02%34.89%)显著高于A11层(6.99%14....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万红友  周生路  赵其国  廖启林  华明  
研究了农田土壤有效态镉含量的影响因素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土壤有效态Cd含量总体较高,平均值为0.092 mg/kg,最大值高达0.354 mg/kg,且土壤Cd的平均活化率高达53%,Cd是该区主要的重金属污染物之一;②土壤表层有效态Cd含量与全Cd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该区农田土壤有效态Cd含量主要受全Cd含量的影响;③在不同经济功能区,有效态Cd和土壤Cd的活化率均以化工区为高,在不同地貌区,二者均以中部平原区最高,中部平原区Cd的活化率显著高于北部洼区;④在土壤剖面上,土壤有效态Cd含量和土壤Cd的活化率均以表层为高,表明土壤Cd的环境风险主要集中在表层20 cm。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庄腾飞  柳云龙  章立佳  卢小遮  韩晓非  
为揭示城市化、工业化等人为活动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选择上海城郊结合部为研究区域,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对表层土壤样品Cu、Zn、Pb、Cr、Mn 5种重金属的空间变异结构和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Cu、Cr、Mn、Pb、Zn均属中等变异,土壤Mn含量服从正态分布,土壤Cr、Cu、Pb、Zn含量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半方差函数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土壤Mn符合指数模型,土壤Cr、Cu、Pb、Zn符合线性模型、其中土壤Cu、Pb、Zn为纯块金效应模型,反映了城郊结合部土壤污染空间变异的复杂性。通过泛克里格插值可直观反应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发现土壤Cr、Mn呈岛状,土壤Cu、Pb、Zn呈多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