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91)
- 2023(8990)
- 2022(8202)
- 2021(7830)
- 2020(6565)
- 2019(15308)
- 2018(15374)
- 2017(29653)
- 2016(16551)
- 2015(18503)
- 2014(18399)
- 2013(18370)
- 2012(16759)
- 2011(15121)
- 2010(14857)
- 2009(13197)
- 2008(12542)
- 2007(10718)
- 2006(9238)
- 2005(7777)
- 学科
- 济(60097)
- 经济(60031)
- 管理(44604)
- 业(41943)
- 企(35422)
- 企业(35422)
- 方法(30194)
- 数学(26101)
- 数学方法(25812)
- 农(15660)
- 学(15553)
- 中国(14809)
- 财(14311)
- 业经(13286)
- 地方(12686)
- 理论(10886)
- 制(10751)
- 和(10569)
- 贸(10486)
- 贸易(10482)
- 农业(10439)
- 易(10162)
- 技术(9941)
- 环境(9873)
- 教育(9476)
- 务(9343)
- 财务(9286)
- 财务管理(9271)
- 企业财务(8783)
- 划(8658)
- 机构
- 大学(228320)
- 学院(225679)
- 管理(91839)
- 济(82436)
- 理学(80537)
- 经济(80364)
- 理学院(79577)
- 管理学(78143)
- 管理学院(77760)
- 研究(75577)
- 中国(52697)
- 科学(50666)
- 京(49074)
- 农(40101)
- 所(38692)
- 业大(37925)
- 财(35874)
- 研究所(35770)
- 中心(33506)
- 农业(31685)
- 江(31574)
- 北京(30852)
- 范(30229)
- 师范(29885)
- 财经(29503)
- 院(27737)
- 经(26902)
- 州(26203)
- 技术(25351)
- 师范大学(24270)
- 基金
- 项目(163754)
- 科学(127056)
- 基金(117445)
- 研究(117213)
- 家(103117)
- 国家(102259)
- 科学基金(87176)
- 社会(70495)
- 社会科(66628)
- 社会科学(66609)
- 省(65142)
- 基金项目(63620)
- 自然(59343)
- 自然科(57896)
- 自然科学(57874)
- 自然科学基金(56816)
- 划(54844)
- 教育(53769)
- 资助(48478)
- 编号(48231)
- 成果(38745)
- 重点(36442)
- 部(35308)
- 发(34363)
- 创(34156)
- 课题(33239)
- 科研(31843)
- 创新(31776)
- 计划(30778)
- 大学(30351)
共检索到3152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丽 张荣易 谭志琼 陈德强 宋根苗
美花兰(Cymbidium insigne)为大花蕙兰(Hybrid cymbidium)杂交育种的主要原生种之一,具有极为重要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价值。内生真菌在兰科植物整个生活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解美花兰内生真菌菌群种类,本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首次对海南岛五指山地区的野生美花兰根部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并根据所分离真菌的形态和ITS序列进行鉴定。共分离到内生真菌132株,确定为14属,隶属于半知菌类的Pestalotiopsis 5株,Aspergillus 16株,Penicillium 27株,Trichoderma 13株,Cylindrocarpon 14株,Curvularia 4株...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艳秋 张荣意 孟锐 谭志琼 王玉洁
以海南省白沙镇野生黄花美冠兰Eulophia flava作为实验材料,对不同生境的黄花美冠兰植株根部的内生真菌群落多样性及其对黄花美冠兰组培苗生长作用的研究。从丛生于甘蔗林和荒山中的黄花美冠兰植株新鲜营养根段中共分离出52株内生真菌,鉴定为17个属。丝核菌属(Rhizoctonia13.46%)和镰刀菌属(Fusarium13.46%)为优势属。共生培养表明Dijk&Eck(DE)培养基为黄花美冠兰组培苗和真菌的最佳共生培养基;角菌根菌属CeratorhizaH3、卷顶毛壳菌Chaetomium murorumH12、顶柱霉属AcrocylindriumH52、棘壳孢属Pyrenochaeta...
关键词:
内生真菌 多样性 最佳培养基 共生体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兴胜 黄丽云 陈良秋 杨伟波 李艳 马子龙
应用典型抽样法,调查海南省五指山市油茶资源,观察和比较其生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初步确定了该市的油茶品种结构类型,初步筛选获得2个优良单株.
关键词:
油茶 资源调查 海南五指山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佘宇晨 陈彩虹 陆禹 陈冬洋
运用海南省五指山市1998年、2003年、2007年3期遥感影像数据,2010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1993年、1998年、2003年、2008年4期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数据,应用景观生态学、森林可持续经营和地统计学理论和方法,选取聚合度(AI)、景观形状指数(LSI)、边缘密度(ED)、破碎度指数(FN)、连接度指数(CONNECT)、斑块密度(PD)等6个景观格局指数,利用景观fragstats4.0软件计算五指山市不同林地景观类型的景观格局指数,在此基础上对五指山市林地景观的异质性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近20年内五指山市的林地景观类型分布一直较为均匀,复杂度基本较少改变;各林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谢春平 吴昌魁 付桂 赖水发 方彦 王华晨
海南苏铁是海南岛特有种和国家I级重点保护植物,对研究热带植物区系具有重要意义。受生境缺失及人为干扰等因素影响,海南苏铁在海南岛的种群数量呈缩减态势。采用种群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及种群动态量化分析等方法,对五指山地区不同生境下的海南苏铁种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样地内的海南苏铁为稳定种群,低龄级和中龄级个体数占有一定的优势,但不同样地种群年龄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2)静态生命表结果显示,3个样地整体上表现出随着龄级的增加高龄级个体数量减少的趋势,但样地A和样地B在幼龄级时有大量的个体数死亡。研究区内海南苏铁的存活曲线更趋近于Deevey-II型。3)种群动态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海南苏铁为低增长型的稳定种群,而样地A和样地B种群对外界干扰的敏感性要明显强于样地C。整体而言,五指山地区的海南苏铁种群当前仍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伟 佘济云 郭霞 沈金明
为了研究五指山市历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五指山市2004年~2010年的可持续发展系数进行计算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预测未来6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五指山市可持续发展中经济子系统起到了重要作用;可持续发展系数逐年降低,2008年达到了最低为0.256 6;根据线性趋势预测模型得到的未来6年可持续发展系数;说明五指山市改变现有经济发展模式刻不容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靓 陈梦 廖小锋 刘济明 陈敬忠 童炳丽
【目的】筛选米槁(Cinnamomum migao)根部内生促生真菌菌株,探究其对米槁幼苗生长生理的影响。【方法】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祥乐村、坝碰村和平艾村采集米槁鲜根,分离纯化得到内生真菌,利用透明圈法对所得菌株进行促生作用研究,将所得菌株接种至蒙金娜无机磷固体培养基、解钾固体培养基及King液体培养基进行促生能力测定,筛选促生能力强的菌株;再将筛选所得菌株分别回接至米槁幼苗,以接种等量空白培养基为对照,培养180 d后测定幼苗的生长生理指标。【结果】从米槁根部分离纯化得到41属177株内生真菌,利用透明圈法筛选得到16株具透明圈的真菌;促生能力测定结果表明,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及深色有隔内生真菌(Acrocalymma vagum) 4株菌株具有较高促生潜力。接种试验结果表明,球毛壳菌能显著促进米槁幼苗对钾的吸收,哈茨木霉能显著促进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幼苗对磷的吸收,深绿木霉能显著促进米槁幼苗苗高及地下部分的生长,深色有隔内生真菌能显著促进幼苗SOD活性。4种促生菌对米槁幼苗的促生作用不同,其中促生菌的产IAA能力与米槁幼苗的生长显著相关,溶磷、解钾能力与PPO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球毛壳菌、哈茨木霉、深绿木霉及深色有隔内生真菌对米槁幼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但不同菌种对米槁幼苗生长发育的作用机理不同。
关键词:
米槁 内生真菌 促生特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郑志强 蔡道成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与旅游产业日益紧密的融合,智慧旅游已成为旅游业未来的一种全新旅游业态。智慧旅游依靠信息技术,通过对旅游信息的全方位收集、分析和运用,能够更好地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满足旅客的个性化需求,提升游客的满意度。五指山市的智慧旅游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智慧旅游建设存在较多问题。本文基于五指山市旅游发展现状,对五指山市智慧旅游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指出五指山智慧旅游建设产生的意义,最后提出五指山市智慧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五指山市 智慧旅游 旅游资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锐 喻芬 李忠洲 李萌凯 陈旭辉 曲波
兰科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其根部内生真菌的共生。为探明羊耳蒜(Liparis japonica)根部内生真菌种类和多样性规律,选取东北地区7个不同地理种群的羊耳蒜植株进行根部内生真菌的分离、培养,根据形态特征和iTs序列进行种类鉴定及其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共分离到内生真菌9个类群201个菌株,其中大部分菌株属于TuLasneLLa和sordariomyceTes真菌,在所调查的地理种群中均有分布,而其余7类真菌为稀有属。不同地理种群羊耳蒜根部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无显著差异,但cBs种群分离得到的真菌类群较少。各地理种群根部内生真菌的类群数量和多样性均与羊耳蒜株高呈显著正相关,推测内生真菌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俊丽 牟玉莲 刘小林 冯书堂 王素荣
【目的】为探讨五指山小型猪(WZSP)近交系群体中SLAⅠ3(SLA-3)位点等位基因分布结构及其特性。【方法】利用4对引物,采用RT-PCR扩增了32头WZSPSLA-3基因部分外显子1、外显子2和大部分外显子3序列。根据家系和扩增结果,选择8头个体的PCR产物克隆测序。【结果】获得9个不同的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所用SLA-3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确定这9个序列均为SLA-3位点上的新等位基因,但这些等位基因间核苷酸变异很少;氨基酸序列比较发现猪和人之间有很高的保守性。同时,构建了23个SLA-3的等位基因和1个HLA-A等位基因核苷酸序列的系统树。【结...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舒 陈春黎 刘敏 廖庆刚 赵小兰
为探讨益生真菌对大花蕙兰组培苗生长的促进效应,从野生兰科植物根系分离的内生真菌中筛选出2株真菌菌株C2y1和S1g1,对其进行形态特征和ITS序列鉴定,分析2株真菌共生对大花蕙兰幼苗营养生长、矿质元素吸收以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并检测了真菌在兰花根系中的定殖特点。结果表明:2株真菌能促进大花蕙兰植株根系生长、总生物量增长和叶绿素含量增加;C2y1相比于对照能显著促进大花蕙兰幼苗对N、P、K、Fe等矿质元素的吸收,尤其是菌根化苗Fe元素含量高出对照163.24%;菌株S1g1则显著促进植株对Ca、MN、ZN的吸收,处理植株的Ca和ZN含量高出对照62.00%和68.09%;形态结构和ITS序列分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赫俊阳 宋小双 宋瑞清 邓勋
【目的】以樟子松根部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 DSE)的分离鉴定和抗病促生菌株的筛选为目标,验证其对于樟子松的抗病性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深色有隔内生真菌-樟子松互作抗病机制打下基础。【方法】采用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樟子松根内深色有隔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然后通过对峙培养和发酵液抑菌实验筛选抑制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高效生防菌株,以及将深色有隔内生真菌接种到一年生樟子松苗上测定其对樟子松的促生作用。【结果】共分离得到24株DSE菌株,主要包括Phialocephala bamuru、Phialocephala fortinii、Alternaria tamaricis、Paraphoma chrysanthemicola、Paraphoma radicina等。对峙培养条件下A024、A002对立枯丝核菌抑制效果最好,达到74.69%和71.20%,其中A024对立枯丝核菌的相对抑制效果达到22.47%,在抑制立枯丝核菌生长的同时,自身菌落生长未受到限制。发酵液抑菌实验中,抑制效果最好的菌株包括A024、A083和A002,抑制率分别为69.41%、64.11%和54.11%,可有效抑制立枯丝核菌菌丝的生长。樟子松一年生苗接种实验,菌株A003、A024对樟子松表现出较好的促生作用,同对照相比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分别提高21.34%和15.40%、34.14%和30.67%、70.52%和35.85%。【结论】通过筛选得出的深色有隔内生真菌菌株A024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效果显著,且菌株A024和A003显著促进樟子松苗木的生长发育。本研究可为进一步研究深色有隔内生真菌-樟子松互作抗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梦莉 赖泳红 郭凤根 崔晓龙 王永霞 肖炜 李治滢
【目的】本研究对昆明市寻甸县人工栽培的大田灯盏花的根、茎、叶、花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旨在筛选产黄酮的内生真菌菌株。【方法】采用纯培养方法分离植物内生真菌,利用形态鉴定及显色反应筛选产黄酮内生真菌。【结果】共获得内生真菌40株,经显微形态观察40株内生真菌初步分类鉴定为14个属。通过黄酮类物质特异颜色反应,筛选到7株内生真菌产黄酮类物质,这7株内生真菌经初步鉴定为交链孢属(Alternaria sp.)、镰孢霉属(Fusarium sp.)、痕格孢属(Sirosporium sp.),根中内生菌产黄酮最
关键词:
灯盏花 内生真菌 多样性 黄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凯 冯书堂 牟玉莲 杨述林 韩建林 刘岚 员新旭 郭勇
【目的】探索五指山猪近交3个不同家系F14-F18等位基因的遗传学规律,为大型动物近交系培育提供依据。【方法】利用14对微卫星DNA引物,以五指山小型猪(Wuzhishan Miniature pig,WZSP)F13-F18世代的3个近交家系为研究对象,通过估算基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等位基因数(N)等参数,检测近交3个家系微卫星等位基因的纯合度,以及随近交代数的推进每个星座上等位基因的变化规律。【结果】WZSP近交系Ⅰ系F14-F16的14个微卫星座平均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为2个、平均杂合度为0.40、多态信息含量为0.26;Ⅱ系F15-F18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92,平...
关键词:
五指山小型猪 近交家系 微卫星 杂合度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立武 佘济云 程玉娜
为了了解五指山市乔木林的空间分布特征,掌握主要林分因子的发展趋势,结合海南省五指山市四期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运用ArcGIS10.0、SPSS软件,对五指山市连续15 a乔木林地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乔木林为五指山市主要的用地类型,且数目逐年增加;(2)乔木林分主要分布在海拔在500~1 000 m、坡度在15°~35°之间向阳的空间范围内;(3)平均年龄为28.54,平均树高为11.41 m,平均胸径为13.46 m,平均每亩蓄积为8.86 m3,平均郁闭度为0.609。从龄组结构来看,大多属于中龄林与幼龄林,处于正演替阶段。
关键词:
空间分布 林分 动态变化 五指山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