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87)
- 2023(7826)
- 2022(6602)
- 2021(6130)
- 2020(5188)
- 2019(11949)
- 2018(11679)
- 2017(22226)
- 2016(12531)
- 2015(14168)
- 2014(14244)
- 2013(14272)
- 2012(13438)
- 2011(12128)
- 2010(12210)
- 2009(11328)
- 2008(11505)
- 2007(10533)
- 2006(8930)
- 2005(7831)
- 学科
- 济(49929)
- 经济(49883)
- 管理(30930)
- 业(30700)
- 方法(24627)
- 企(23758)
- 企业(23758)
- 数学(21939)
- 数学方法(21718)
- 农(15441)
- 学(13383)
- 财(13053)
- 中国(12799)
- 地方(10396)
- 业经(10326)
- 农业(10295)
- 贸(9712)
- 贸易(9708)
- 易(9397)
- 制(9083)
- 务(8164)
- 财务(8150)
- 财务管理(8124)
- 和(8005)
- 企业财务(7670)
- 环境(7507)
- 银(7492)
- 银行(7453)
- 理论(7081)
- 行(7031)
- 机构
- 学院(183050)
- 大学(182852)
- 济(69815)
- 经济(68185)
- 研究(65556)
- 管理(64741)
- 理学(55729)
- 理学院(55022)
- 管理学(53864)
- 管理学院(53540)
- 中国(48041)
- 科学(44906)
- 农(40445)
- 京(38831)
- 所(35608)
- 研究所(32886)
- 业大(32762)
- 农业(32443)
- 财(32228)
- 中心(30335)
- 江(28485)
- 财经(25712)
- 范(24663)
- 师范(24323)
- 北京(24308)
- 院(23614)
- 经(23236)
- 州(22419)
- 省(21524)
- 经济学(21482)
- 基金
- 项目(124997)
- 科学(95978)
- 基金(88406)
- 研究(86667)
- 家(79897)
- 国家(79257)
- 科学基金(64972)
- 社会(52001)
- 省(50371)
- 社会科(49146)
- 社会科学(49126)
- 基金项目(47229)
- 自然(43685)
- 划(43355)
- 自然科(42575)
- 自然科学(42559)
- 自然科学基金(41779)
- 教育(40025)
- 编号(35704)
- 资助(35698)
- 重点(29507)
- 成果(29246)
- 发(27970)
- 部(26927)
- 计划(25729)
- 创(25708)
- 课题(25326)
- 科研(24888)
- 创新(24116)
- 科技(23285)
共检索到263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华 向仰州 杨曾奖 郭俊誉
【目的】探讨桉树林、橡胶林和次生林3种森林地表径流的月动态以及不同雨量等级发生的地表径流规律,为准确评价3种森林水源涵养效益以及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海南黎母山不同林分建立径流场,其中桉树林中有4个(F1、F2、F3、F4),橡胶林有1个(F5)、次生林中有1个(F6),从2010年4月到2011年3月进行地表径流观测,对比分析了3种森林类型地表径流特征,并借助G(2,1)模型基本思路以及sigmoid模型预测了月地表径流系数。【结果】(1)F1~F6径流场全年地表径流量分别为230、49、170.1、84.2、340、396.4 mm,其中雨季地表径流量分别占全年地表径流量的90.28%、91.61%、87.89%、92.74%、91.86%、90.88%。(2)各月地表径流量大小呈现相同的顺序,即F6>F5> F1> F3> F4> F2。(3)雨季次生林地表径流总量是桉树林的1.75~8.11倍,橡胶林是桉树林的1.49~6.89倍。(4)单次降雨超过10 mm才会发生地表径流,地表径流随降雨等级而增大,大于60 mm的降雨量占全年总雨量的57.95%,而F1~F6径流场产生的地表径流分别占全年地表径流量的84.92%、89.08%、82.14%、87.75%、79.56%、83.49%。sigmoid模型对雨季地表径流系数的预测精到高于旱季,但对2010年8月各径流场的地表径流预测偏差较大。【结论】该地区5年生桉树、6年生橡胶人工林的地表径流并不总是比次生林大,因此在评价人工林水源涵养能力时有必要考虑林龄和地理位置。
关键词:
地表径流 桉树林 橡胶林 次生林 海南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田日昌 陈洪松 王克林 谢小立
采用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是红壤丘陵区防治洪涝灾害和季节性干旱的重要措施。利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对红壤坡地7种覆被类型1998~2005年降水特征值和地表径流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覆被类型地表径流系数差异显著,大小排序为农作区>茶园区>湿地松与甜柿园>柑橘园>退化区与恢复区;除茶园外,其他覆被类型径流系数不同水文年有明显差异,且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平均雨强、最大60 min雨强与径流量都无显著相关性,但农作区径流值与小雨呈显著相关,其他覆被类型径流值与中雨呈显著相关;10~30 cm土壤前期含水量与径流量有较明显正相关关系,40 cm以下土壤水对径流量影响很小...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娟英 曹宏宇 王静 何培民
随着城市点源污染控制程度的提高,雨水径流引起的面源污染日益突出。在对上海临港新城不同功能区降雨径流水质监测的基础上,分析了地表径流污染物的出流规律、各污染物在不同功能区的空间分布及各污染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降雨特征不同,污染物的出流规律不同。强降雨事件中,径流具有初期效应,只要控制初期径流,面源污染即得到有效控制;而弱降雨事件中,几乎没有初期效应,整场降雨径流必须得到有效控制。路面径流中,总氮(TN)在交通区、商居混合区和文教区的8场降雨事件平均值中值分别为5.39、6.14和3.27 mg/L;化学需氧量(CODMn)中值为16.9、13.4和6.7 mg/L;氨氮(NH3-N)的中值...
关键词:
地表径流 水质监测 临港新城 污染特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毅 陶勇 万开元 张过师 陈树森 陈防
以坡耕地柑桔园为研究对象,地表覆盖方式采用对照、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3个处理,实验采用完全方案。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坡地地膜覆盖处理一定程度增加了径流量,而秸秆覆盖处理与对照每次降雨径流量基本相当;各处理土壤氮磷养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流失,以氮素流失量较高,磷素流失量相对较低;在地膜覆盖条件下,柑桔园地表径流中N、P流失量较高,其总氮和总磷流失系数分别达0.054%和0.064%,而秸秆覆盖总氮和总磷流失系数最低;对不同地表覆盖方式柑桔园地表径流水体氮素形态特征分析表明,可溶性氮素占总氮的比例较高,可溶性氮素中又以NO3--N为主,而NH4+-N所占的比重较低。以上结果说明,在丹江口库区,氮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金叶 李海防 段文军 唐东明 王绍能 刘兴伟 黄华乾
从2009年1月到2011年12月,采用固定样地定位监测法,对漓江流域典型森林群落木荷Schima superba林降水特征及地表径流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木荷林在雨季容易产生地表径流,但由于木荷林群落结构良好,地表径流系数仅为0.0167;木荷林地表径流平均滞后时间为70 min,最长滞后时间为330 min。地表径流的产生受前期降水和林地条件的影响,在前期降水较充分的情况下,4.3 mm的降水就能产生地表径流。地表径流量与降水量呈显著线型相关;降水强度对径流系数的影响也比较明显,降水强度越大径流系数越大。
关键词:
漓江 降水量 降水强度 地表径流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继峰 李国忠 曹忠杰 王刚 金煜 李景浩 马瑞 王先俐
为了给辽宁省北部地区山区水土保持经济林的选择与水土流失的生态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对辽宁省北部地区典型沙地改植榛子林后的2012,2013和2016年进行水土流失定位监测。监测点小区为2012年春新造榛子林地,原土地为玉米地,无工程造林,土壤类型为砂壤土。监测点建设3个径流小区,集中布设,其中两个为沙地改植榛子林,1个为对照坡地,分别于2012、2013和2016年,每年8月中、下旬调查样地内的乔木、灌木、草本和植物总盖度以及乔木、灌木、草本的种类。采用径流小区法,监测地表径流、土壤流失量和土壤侵蚀模数。每次雨后测量集流桶水量,计算地表径流量。取样分析泥沙量,计算土壤流失量和土壤侵蚀模数。并在小区上、下各设1个采样点,每个采样点取土层深度为0~10cm和10~20cm。在每个土壤层面中部用环刀法取样3次重复,测定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项目区监测期间,项目区植物种类均呈增加态势,特别是草本植物增加速度较快,而乔灌木增加较少。另外,植物种类的增加方面榛子林多于对照,至2016年,榛子林的植被盖度达到100%。榛子林样方内植物种类由5种增至24种,对照内植物种类由4种增至为15种;沙地改植榛子林后对水土流失防治效果明显,场次产流过程的地表径流量、土壤流失量与同期有效降雨量和降雨强度呈紧密的线性相关关系,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显著性水平逐渐降低,至2016年,监测点小区无产生径流和土壤流失量发生,显示了工程造林可以迅速减少地表径流和水土流失;项目区监测点土壤理化性质变化来看,至2016年,各项指标含量均有增长,且经常扰动沙地的项目区监测点经过榛子林改造后,土壤容重基本呈增加趋势,榛子林地的土壤有机质和含N、K量始终高于对照区,但由于项目区原土地是熟耕地,所以榛子林与对照林地在相差不大。总体上,林地的保水保肥能力要始终强于非林地。综合来看,该地区沙地改造榛子林可最终形成相对较高的植被覆盖密度,这是减少这一地区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和土壤养分流失有效手段,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
关键词:
辽宁北部沙地 榛子 径流小区 水土流失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蒋艳 周成虎 程维明
选取阿克苏河流域内代表站的径流实测资料,分析流域范围内不同径流补给来源的径流年内分配规律和多年变化特征。阿克苏河流域径流补给具有垂直地带性和多样化特点,径流时序特征与径流的补给来源有密切关系;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集中程度高;而径流的多年变化变差系数小,径流量多年变化比较稳定;运用小波分析方法,对年径流时间序列进行多尺度变换,结果表明山区河流自1990年后进入丰水期。近年来,流域内降水和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冰川融)量增加,以冰)融水补给阿克苏河流域山区径流量显著增加,气温升高对径流量的影响高于降水量增加的影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强 张秋良 代海燕 郭鑫
该文以内蒙古大青山6种植被为对象,在不考虑林冠层作用的条件下,于2006—2007年用人工降雨方法,以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为指标,研究不同植被条件下地表的产流产沙状况,并就降雨因子、坡度、凋落物、地被物、土壤等因子与产流产沙的相关性进行探讨,以期为大青山生态环境建设和植被恢复与保护提供依据。结果表明:①4种林地间凋落物特性和土壤物理特性差别较大,白桦山杨林的减流减沙功能最好,落叶松林次之,油松林最差;②6种植被的水土保持功能不同,差别较大,产沙量大小依次为油松林>未封育荒草坡地>落叶松林>虎榛子林>已封育荒草坡地>白桦山杨林,油松林的产沙量是白桦山杨林的21.8倍;③坡度、降雨强度和降雨量对产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冯夏清 章光新 尹雄锐
乌裕尔河流域上游山区形成的径流是供给中下游平原区和扎龙湿地的重要水源。论文利用乌裕尔河上游2个水文站和8个雨量站1956~2006年系列径流和降水资料,利用多种指标和小波分析法分析径流年内、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乌裕尔河上游流域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8月份;径流年际变化大,径流演变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并伴随41年左右的主周期变化。近50年来,乌裕尔河径流量总体呈减少趋势,而且在1964年发生了一次显著的突变,降水量的减少和人类活动是造成径流变化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径流 乌裕尔河 变化特征 人类活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向亮 刘学锋 郝立生 翟建青 史印山
为了研究滦河流域未来百年(2010-2100年)不同排放情景下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利用ECHAM5/MPI-OM模式在3种排放情景下(A2高排放、A1B中排放、B1低排放)下所做的21世纪未来百年气候变化预估实验得到的数据,应用HBV模型对滦河流域进行了模拟研究,模型率定期和验证期的结果表明HBV模型在滦河流域具有很好的适用性。结合HBV模型和ECHAM5/MPI-OM模式在3种排放情景下的百年气候变化预估数据,结果显示在3种排放情景下滦河流域百年平均径流深度相差不大,但变化趋势有较大不同,年际变化突出。整体而言,未来百年在3种情景下滦河流域的径流深度都将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其中在B1低排放情景下,增加趋势显著;在周期方面,A2和A1B情景下,2-9年的年际变化周期较为明显,而在B1情景下周期不太明显。
关键词:
HBV模型 滦河 聚类分析 最大熵谱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领梅 沈冰 宋孝玉 李怀恩 罗光明
和田河流域位于大陆腹地 ,水资源紧缺。通过对地表径流的研究分析指出 ,和田河径流以高山冰川积雪融水为主 ,年际变化较平稳 ,但年内分布极为不均 ,春旱夏洪严重 ;和田河出山径流以及入塔径流均存在不显著的递减趋势 ,具有 2 6年和 11年的周期变化
关键词:
地表径流 和田河流域 变动周期 干旱地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万里 刘宏斌 鲁耀 付斌 段宗颜 陈兴位
采用田间径流试验观察方法,详细剖析了南方丘陵区7个试验点连续4年(2008-2011年)的实验数据,研究南方丘陵区耕地磷素地表径流流失特征。结果表明,南方丘陵区耕地磷素流失量与地表径流产生量成显著正相关,颗粒态磷素是磷素流失的主要形态,占到总流失量的78%以上。磷素施用量和农艺措施是影响磷素地表径流量的关键因素,在坡耕地上农艺措施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在平地上磷素施肥量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耕地 磷流失 径流量 农艺措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华 范少辉 刘蔚漪 刘广路 闫文德 赵亮生
以闽北杉木林和常绿阔叶林为对照,对闽北山区主要毛竹林类型—竹杉混交林、毛竹纯林和竹阔混交林的产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降雨量对地表径流的产生有重要影响。当降雨强度增加到10~20 mm时,各林分地表径流量都有所增加,毛竹纯林的地表径流量(3 mm)和地表径流系数(1.9)为各林分最大;对不同月份及不同林分间地表径流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毛竹纯林与其它林分之间差异极显著,而其他各林分之间差异不显著;并拟合出了地表径流量和降雨量之间关系的曲线方程。总之,毛竹纯林的空间结构简单,径流量较大;竹阔混交林结构复杂,径流量较小,是一个较好的经营模式。
关键词:
不同类型毛竹林 降雨量 产流特征 闽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琨 赵小蓉 王昌全 曾祥忠 赵燮京
通过在成都平原稻麦轮作区建立5种不同的施肥水平处理模式,对每个小区径流水样中的氮磷含量分析,探讨成都平原区氮磷流失系数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下氮磷流失系数为:常规处理为氮素0.047%、磷素0.018%;优化施肥处理为氮素0.042%、磷素0.021%;增氮处理为氮素0.034%、磷素0.026%;增磷处理为氮素0.015%、磷素0.040%;保护性耕作为氮素0.018%、磷素0.017%。
关键词:
成都平原区 地表径流 流失系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志强 王礼先 余新晓 李亚光 E.Klaghofer
在流域水文学研究与应用领域中 ,坡面水流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但如何获取坡面水流的有效糙率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本文针对林地地表径流运动的形成过程和运动特点 ,建立了林地渗透坡面地表径流运动基本方程 ,通过讨论土壤水分运动和地表径流运动参数 ,将土壤水分运动简化为一维Smith Parlange模型 ,地表径流简化为运动波模型 ,采用一步Lax Wendroff有限差分格式进行数值模拟 ,以最小离差平方和为目标函数 ,通过叠代计算获取林地地表径流的有效糙率。根据人工模拟降雨地表径流过程实测资料计算了油松林、刺槐林、蒙古栎林 3种林分的有效糙率 ,计算结果表明 ,2 2a生刺槐林地的最大 ,在 0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