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09)
2023(10716)
2022(9608)
2021(9148)
2020(7741)
2019(17929)
2018(17835)
2017(34300)
2016(18840)
2015(21329)
2014(21332)
2013(21032)
2012(19157)
2011(17330)
2010(17063)
2009(15620)
2008(15018)
2007(12882)
2006(11101)
2005(9684)
作者
(55230)
(45815)
(45530)
(43365)
(29093)
(21999)
(20591)
(18131)
(17440)
(16221)
(15697)
(15325)
(14440)
(14421)
(14023)
(13978)
(13814)
(13605)
(13008)
(12980)
(11485)
(11182)
(11126)
(10431)
(10354)
(10214)
(10041)
(10027)
(9171)
(8999)
学科
(70261)
经济(70150)
管理(52423)
(48834)
(41233)
企业(41233)
方法(33916)
数学(29340)
数学方法(28969)
(18705)
(18489)
中国(17965)
(17824)
业经(15262)
地方(13984)
(13731)
(12149)
农业(12110)
理论(12109)
(12015)
贸易(12009)
(11631)
环境(11378)
(11185)
财务(11120)
财务管理(11102)
技术(11080)
企业财务(10540)
(10313)
银行(10262)
机构
大学(265815)
学院(262336)
管理(105150)
(98365)
经济(96048)
理学(91762)
理学院(90679)
研究(89572)
管理学(89019)
管理学院(88546)
中国(65155)
科学(59151)
(57239)
(45771)
(45098)
(43953)
研究所(42286)
业大(42026)
中心(40132)
(36734)
财经(36431)
北京(36302)
(35722)
师范(35376)
农业(34669)
(33151)
(33088)
(30197)
师范大学(29053)
经济学(28552)
基金
项目(188059)
科学(146838)
基金(136382)
研究(134394)
(120427)
国家(119470)
科学基金(101571)
社会(82106)
社会科(77523)
社会科学(77504)
基金项目(73557)
(72533)
自然(68795)
自然科(67114)
自然科学(67101)
自然科学基金(65882)
(62470)
教育(60870)
资助(56006)
编号(54877)
成果(44185)
重点(42545)
(40941)
(39219)
(38648)
课题(37485)
科研(36590)
创新(36060)
计划(35123)
大学(34561)
期刊
(104761)
经济(104761)
研究(75408)
中国(46933)
学报(45637)
科学(42078)
(39008)
管理(36930)
大学(33527)
(32458)
学学(31556)
教育(28379)
农业(27309)
技术(20889)
(19353)
金融(19353)
财经(16892)
业经(16800)
经济研究(16065)
图书(14608)
(14155)
(13962)
科技(13582)
问题(13572)
资源(13546)
理论(13452)
实践(12566)
(12566)
(12297)
林业(11886)
共检索到3715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顾卫  顾松刚  史培军  刘杨  崔维佳  
认识海冰厚度在气温等因子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特征 ,是估算海冰资源量的基础。该文通过室内冻结实验、现场观测实验和历史资料分析 ,探讨了在气温和风的影响下海冰厚度随时间变化的特征 ,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海冰的再生周期。室内实验利用 5 0 0L温控冰柜 ,实验温度设为 -2℃、-4℃、-6℃、-8℃、-1 0℃ ,冻结时间 1 1 4h-1 2 0h,冰厚取样间隔 6h。现场观测地点为辽宁省瓦房店市长兴岛北侧海区的潮间带平整冰面 ,在观测冰厚变化的同时 ,测定实验地点的冰面温度、冰上气温和邻近岸上的地面温度、地上气温。历史资料分析使用 1 989年 1 2月 2 5日~ 1 990年 2月 2 3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许映军  顾卫  袁帅  林叶彬  史培军  黄树青  
海冰资源品质评定是实际工程性开采选址的有效依据,海冰理化特征分析是海冰资源品质评定的基础和内容。本文主要选择海冰全盐量、氯度、硬度、pH值、硫酸根、油类含量、悬浮物含量等7项理化特征指标。研究结果显示,平整冰的全盐量、氯度、硬度、硫酸根以及油类含量要高于堆积冰,但低于母体海水;冰样的硫酸根和油类含量高于母体海水。海冰全盐量、氯度、硬度、硫酸根空间分布特征为:海上>辽东湾>渤海湾;近海区总体上随离岸距离的增加而呈现加大的趋势。海冰pH值总体呈碱性:海上>辽东湾>渤海湾;近海区总体随离岸距离的增加而呈现减小的趋势。海冰悬浮物含量:渤海湾>辽东湾>海上,迎风岸>背风岸;近海区总体随离岸距离的增加而呈...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成  车达升  李晓东  
海冰是中国黄渤海冬季主要海洋灾害之一。为进一步认识黄渤海海冰分布特征和日变化机理,提高海冰短期预报水平,本文利用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NSIDC)MASIE海冰范围产品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统计了2018年冬季黄渤海海冰时空分布特征,并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了日海冰面积与海洋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2018年冬季黄渤海海冰集中在辽东湾和朝鲜湾,海冰覆盖率随离岸距离的增加而降低;海冰变化经历了生成、维持和融化3个阶段,其中生成阶段明显长于融化阶段。39°N以北黄渤海日均海表温度(SST)、海面2 m气温(T_(2m))、海面2 m气温<-2℃积温(T_c)和海冰面积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61(P<0.01)、-0.52(P<0.01)和-0.50(P<0.01)。因此,39°N以北黄渤海海气界面的热力环境是影响黄渤海海冰面积的重要因素。另外研究发现在2018年黄渤海海冰生成发展阶段,海冰面积共出现两次异常减少,这两次日海冰面积异常减少主要是由海区前一日升温和偏南风造成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谭蔚  李春亮  高晓冲  贾占斌  
海冰盐度主要来自海水结冰时被包裹在内部的卤水盐胞,海冰离心脱盐方法正是依据此,将海冰破碎,使卤水暴露出来,进而施加超重力,脱除卤水,淡化海冰。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得出海冰离心脱盐后盐度与时间的理论关系式为S(t)=PK1/t,采用该式的计算结果与文献中的实验数据对比表明两者吻合较好。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实验确定了粒度、分离因数和加入海水比例对海冰离心脱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淡化盐度随着粒径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并且当颗粒在6~9mm左右达到最小;随着加入海水比例和分离因数的增大,海冰离心脱盐效果变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林叶彬  许映军  顾卫  卜丹阳  袁帅  黄树青  史培军  
密度是海冰资源的一个重要物理参数,它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有着较大的变动范围。本文以渤海沿岸连续两个年份的平整冰和堆积冰为研究对象,将海冰密度分为实密度和表观密度两种类型,并给出了相应的定义、实验和计算方法;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数据分析,得出渤海湾和辽东湾沿岸的海冰在密度分布方面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研究结果表明平整冰密度介于0.633-0.918g/cm3之间,堆积冰的密度变化范围为0.615-0.906g/cm3。在同一地点,不同年份的海冰密度大小存在差异,但是平整冰的实密度和表观密度均高于堆积冰。利用两种密度值计算得出的海冰空气孔隙率对于了解海冰性质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指导渤海海冰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史培军  顾卫  谢锋  袁艺  景贵飞  
用遥感方法估算了 1 999年 2 0 0 0年冬季辽东湾盛冰期 5个时段的海冰资源量 ,海冰厚度的估算依据冰厚与海冰反照率之间的指数关系 ,海冰面积则由NOAA AVHRR第一通道的数据获得。为把握不同海区的海冰资源量分布状况 ,按海湾地形走向和离岸距离远近等将辽东湾分成东、西岸海岸线走向的中线 ,将辽东湾分成东、西岸两个一级区 ;在各一级区内以东西 5 0km为间距 ,划分出东岸 5个、西岸 6个二级区 ;在各二级区内以离岸距离 1 0km为间距 ,再划分出 5个三级区。在此基础上 ,分别统计了不同时段、不同区域的海冰资源量 ,得出如下结论 :①常冰年辽东湾盛冰期海冰在自然状态下的最大储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史培军  顾卫  王静爱  王小彬  刘小京  李凭力  
本文总结了正在执行的"863"项目"海冰资源淡化与利用技术"课题的有关海冰资源研究的部分成果。主要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最近几年在陆基海冰淡化技术开发及集成、海冰水种植与灌溉技术、海冰水灌溉技术体系和农业安全利用模式,以及陆基海冰淡化及农业灌溉应用示范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海冰资源淡化与利用技术研究的方向和重点进行了展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学仁  陈伟斌  刘现明  付云娜  孙育红  关道明  
2 0 0 2年 1月在长兴岛沿岸采集了灰白冰Ⅰ号和灰白冰Ⅱ号 ,平均盐度分别为 1 94‰和 4 2 8‰ ,用灰白冰Ⅰ号做为浸泡液 ,灰白冰Ⅱ号经过破碎过 0 6cm网筛。将筛下冰块放入浸泡液中淡化 ,由于海冰破碎时盐泡也随之被击碎 ,高浓度盐水迅速向低盐度浸泡液中扩散 ,最终达到平衡。实验结果表明 ,在冰温为 -3℃左右、浸泡液用水量是淡化冰量的 2倍~ 3倍、浸泡液水温 1 0℃~ 1 4℃、浸泡时间 2min,灰白冰Ⅱ号经浸泡淡化后盐度从 4 2 8‰最低可降到 1 3 3‰。浸泡法淡化海冰能将盐分脱掉 60 %~ 70 %。影响脱盐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浸泡液用量、浸泡时间、浸...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化  王静爱  徐品泓  雷永登  李睿  高廷  
随着国家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关注,滨海重度盐荒地的改良和利用再次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台田-浅池综合土地利用模式降盐效果显著,分析表明:黄骅淤泥质盐荒地筑造的台田相对脱盐效率达47%。台田作物生育期内2次海冰水灌溉土壤脱盐效率差异较大,总体排盐效果较好,其中7月份台田海冰水灌溉处理下,单位面积的0~120 cm层土体排盐2.70 kg,与盐荒地相比排盐6.16 kg,与台田无灌溉处理相比排盐3.76 kg,台田排盐贡献率PT明显大于海冰水灌溉排盐贡献率PTW。因此在滨海盐碱地区利用旱涝盐碱的台田调控作用,配合海冰水灌溉保障作物需水,可以构建安全的农业种植环境。此研究为滨海盐荒地台田-浅池利用、构建生态...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全富  侯艳华  缪锦来  徐仲  阚光锋  李光友  沈继红  
以南极海冰细菌(Colwellia sp.NJ341)为材料,从蛋白质、酶和脂肪酸等方面对0℃下低温适应性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与15℃相比,0℃下菌株NJ341的生长量和蛋白质含量处于较高值;不饱和脂肪酸C16∶1ω9和C16∶1ω7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C18∶1显著下降(P<0.05);脂质过氧化的重要参数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但在4~-5℃变化幅度不大;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力在8~22℃温度范围内没有检测到,而在4~-5℃范围内其活力极显著增加(P<0.01)。这些重要生理参数的变化将有助于了解低温微生物在接近冰点温度下的适应机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史培军  范一大  哈斯  袁艺  谢锋  
论文探讨了利用遥感数据测算海冰资源量的方法,提出了基于GIS技术和光谱特征的海冰信息分层提取法,并测算出2001-01-15的渤海海冰资源储量和可开采量分别为8.19×109m3和4×1010m3,表明渤海海冰作为淡水资源,其数量是相当可观的。论文认为,利用可见光、近红外和远红外波段对海冰资源量测算效果明显;MODIS数据在海冰资源量测算方面优于AVHRR数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肖建国  解利昕  王继忠  冯刚  石斯发  时晓伟  胡云霖  夏时云  
渤海湾海冰盐度一般在 3‰~ 8‰ ,将海冰融水勾兑成 3‰、5‰、7‰和 1‰ (CK)等 4种盐度进行小麦盆栽试验 ,结果表明 ,海冰融水对出苗期影响甚微 ,盐度达 5‰、7‰时仅推迟 1d~ 2d ;抽穗期随盐度的增加而推迟 ,A组 (津强 1号 )全程 3‰与对照相同 ,全程 5‰、7‰处理 ,分别推迟 4d和 6d。B组 (津硬 8号 )全程 3‰、5‰、7‰处理则分别比对照推迟 3d~ 5d,而A、B两组拔节前用 1‰ ,拔节后用 3‰或 5‰海冰融水组合灌溉分别比对照仅推迟 0~ 2d;生物学产量随盐度增加而减少 ,A组与对照相比全程 3‰增产 1 4 % ,全程 5‰、7‰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谢锋  顾卫  袁艺  陈云浩  
文中提出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海冰资源量遥感估算方法 ,包括提取海冰的结冰范围和反演冰厚分布。根据这种方法 ,利用 2 0 0 0年 1月 3 0日辽东湾NOAA AVHRR资料 ,进行了海冰资源量遥感估算的尝试 ,得到了当天的海冰厚度分布图和海冰资源总量的数据 ,进而讨论了估算结果的合理性。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①NOAA AVHRR资料的第一通道数据可以用于进行海陆分离和冰水分离 ;②基于反照率与海冰厚度指数关系的冰厚反演公式 ,可以用于海冰厚度的遥感估算 ;③得到的海冰资源量遥感估算结果 ,基本上符合辽东湾海冰分布的实际情况 ,可以为海冰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晖  俞勇  李会荣  张琳  任大明  
对北极海冰获得的14株低温微生物进行培养条件和胞外水解酶活力的研究,结果表明:(1)菌株最适生长温度均为15℃和20℃左右,最适pH在8.0左右,在酸性条件下几乎不生长。生长需要一定浓度的盐,在3%NaC l的培养基中能很好的生长,而在没有NaC l的培养基中不生长。(2)14株菌株能不同程度的分泌胞外水解酶。(3)菌株i429,i539在低温下产纤维素酶的活力最高,具有低温酶的特性。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忠  刘赫威  余为  陈新军  朱文斌  
根据2013—2017年1—4月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公海渔场生产统计数据以及南极海冰覆盖范围和作业渔场内54、96、193 m的水温等环境数据,利用栖息地适宜性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 HSI)表征阿根廷滑柔鱼栖息地的适宜性情况,以HSI≥0.6的海域范围占比表示适宜栖息地的变化,探究南极海冰覆盖范围与不同水层温度的关系,评估南极海冰变动引起的渔场内海水降温效应对阿根廷滑柔鱼栖息地的影响。结果发现,南极海冰覆盖范围、不同水层温度和阿根廷滑柔鱼HSI均存在显著的月间变化。相关分析表明,南极海冰覆盖范围与不同水层水温存在正相关关系,且海冰高的年份栖息地适宜性要高于海冰低的年份。南极海冰融化导致的阿根廷滑柔鱼渔场不同水层水温降低0.1、0.3、0.5和1.0℃的情况下,随着水温的降低,阿根廷滑柔鱼栖息地时空分布发生明显变动:当水温降低不超过0.5℃时,整个海域适宜栖息地面积略微上升;而水温降低1.0℃时,适宜栖息地急剧减少。不同海域内适宜栖息地变化具有差异,适宜栖息地整体向阿根廷专属经济区(exclusive economic zone, EEZ)线内移动,且EEZ内的适宜栖息地占比显著升高,公海范围适宜栖息地变化较小,而福克兰群岛EEZ内适宜栖息地占比明显降低。研究表明,南极海冰融化导致的阿根廷滑柔鱼渔场内垂直水温降低幅度较高时,可能导致其向阿根廷近海移动,而福克兰群岛EEZ内的栖息地将大幅减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