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24)
- 2023(4072)
- 2022(3450)
- 2021(3309)
- 2020(2661)
- 2019(6321)
- 2018(6151)
- 2017(11726)
- 2016(6372)
- 2015(6767)
- 2014(6534)
- 2013(6390)
- 2012(5955)
- 2011(5239)
- 2010(4965)
- 2009(4358)
- 2008(4020)
- 2007(3287)
- 2006(2893)
- 2005(2306)
- 学科
- 济(24690)
- 经济(24673)
- 管理(12396)
- 地方(11696)
- 业(11035)
- 农(8475)
- 方法(7852)
- 数学(7304)
- 数学方法(7128)
- 企(6882)
- 企业(6882)
- 中国(6194)
- 农业(6097)
- 地方经济(5823)
- 业经(5114)
- 学(4879)
- 环境(4441)
- 贸(3954)
- 贸易(3951)
- 财(3844)
- 易(3689)
- 制(3248)
- 资源(3237)
- 城市(3235)
- 和(3184)
- 发(3125)
- 产业(2724)
- 理论(2716)
- 农业经济(2623)
- 融(2614)
- 机构
- 学院(78428)
- 大学(77301)
- 研究(28458)
- 济(27665)
- 管理(27464)
- 经济(26855)
- 理学(23866)
- 理学院(23395)
- 管理学(22778)
- 管理学院(22623)
- 中国(20639)
- 科学(19932)
- 京(17362)
- 农(14170)
- 所(14084)
- 中心(13826)
- 范(13607)
- 师范(13514)
- 研究所(13040)
- 业大(12662)
- 江(12112)
- 财(11556)
- 师范大学(11148)
- 农业(11083)
- 院(11017)
- 北京(10530)
- 州(10335)
- 财经(9297)
- 省(9082)
- 科学院(8898)
- 基金
- 项目(59639)
- 科学(46773)
- 研究(42575)
- 基金(42424)
- 家(37984)
- 国家(37687)
- 科学基金(32107)
- 社会(26342)
- 社会科(24912)
- 社会科学(24905)
- 省(24145)
- 基金项目(23952)
- 自然(21764)
- 自然科(21202)
- 自然科学(21200)
- 自然科学基金(20787)
- 划(20483)
- 教育(18751)
- 编号(17550)
- 资助(16258)
- 发(14060)
- 重点(13507)
- 成果(13359)
- 课题(12246)
- 部(11998)
- 创(11990)
- 计划(11364)
- 科研(11333)
- 创新(11268)
- 发展(10943)
共检索到1145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高丽萍 蔡国田 卢斯煜 白如雪 陈毓暑
海上深水区风电场具有水深深、离岸远、规模大的特点,其并网空间布局的合理规划直接关系到投资成本和用海效率,而现有研究多停留于二维平面,精度有待提高。从风电汇集至岛屿再送出的设想出发,建立深水区风电场并网的三维空间布局优化设计模型,以粤东深水区风电场为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深水区风电场并网需要考虑海底地形因素,尽管研究范围坡度很小,优化方案的电缆总长度还比二维平面计算结果长约5%;(2)汇集输电的方式能有效减少用海面积、降低总投资成本,其中征海面积、总投资成本减幅最大均可达65%;(3)不同输电方式的电缆成本越低,空间布局越接近以岛屿为中心的辐射状,随岛屿数量增加区别逐渐减小,220 kV交流、500 kV交流、±320 k V直流电缆成本依次减小,1个岛屿时对应方案的岛屿与汇集中心距离分别为38 km、27 km、9 km,4个岛屿时分别降至19 km、19 km、5 km。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方创琳
中国正在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快速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加剧了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寻找替代的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改善我国城市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又是世界上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这为改变我国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提供了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能性。本文通过分析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我国风能资源与风电基地建设的空间布局格局,提出了我国风能资源开发与风电基地布局的"入"字型空间模式,采用GIS技术选择出与大规模非并网风电紧密相关的七大无碳型高耗能产业基地;提出了由"七点两轴"组成的我国大规模风电开发的点轴空间模式,即集中建设东部沿海风电产业带和三北沿线风电产业带,重点...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明 顾康康 李咏
[目的]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优化城乡生态空间布局,对提升生态环境承载力、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方法]以宣城市为例,基于Arc GIS的空间叠加技术,通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识别主要生态源地,并采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MAC)选取生态战略点及生态廊道分布,构建出生态安全格局,进而对宣城市城乡生态空间布局进行优化。[结果](1)生态极重要和高度重要区域面积为918. 78km~2,占全区面积的35.53%;(2)生态源地的总面积为978.83km~2,占全区面积的37.85%;(3)选取的生态廊道多呈现出南北向的连接走向分布,但两点之间相互连接的空间网络化程度较低,且构建出生态高与较高安全区面积为921.70km~2,占宣城市区面积比重为35.65%;(4)优化并形成"绿核+水廊+绿廊"多层次、网络化的宣城市城乡生态空间结构,并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结论]可为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城市生态安全、优化城乡生态空间布局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南国卫 孙虎 宋永永
基于虚拟水战略背景,以榆林市12个区县为研究区,运用定量分析模型和GIS技术,通过构建时间序列的农业调整指数模型,对榆林市的农业生产空间布局进行优化研究,并对各县区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1)榆林市2000—2014年各区县的农村人均虚拟水含量在时间上具有波动性,呈现"北部高,南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2)榆林市2000—2014年各区县的农业生产优势度空间差异明显,时空变化显著,整体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格局,且各区县农业生产优势度的空间差异逐年缩小。(3)榆林市区域农业生产布局分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雅萍 吴丰林
在对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产业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的视角,开展符合北京市实际的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布局研究。在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城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应的发挥和重要文化创意单元、文化创意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空间的竞争与合作,基础设施导向和推动以及各级政府宏观政策的调控与引导都是推进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结构优化的重要机制。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空间结构 优化机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乐 张凤荣 张新花 关小克 袁雅琴
合理布局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是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新农村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首先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归并特征和实地调查,对顺义区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级别划分;其次对农村居民点发展实力与乡镇和区(县)级别公共服务设施的通达性进行分析,并确定未来农村居民点发展模式,作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优化的空间依据;最后,以农村医卫慈善用地为例进行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优化的方法探讨,研究成果可为编制城乡统筹和区域均衡发展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叶艳妹 张晓滨 林琼 林凡凡
以江西省湖口县流泗镇为例,从自然条件、区位条件、规模水平和发展水平四个方面对农居点建设发展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加权集覆盖模型对集聚发展型农居点数量及位置进行选择,从而得出最终的空间布局优化方案。结果显示,加权集覆盖模型能够很好地弥补单纯以适宜性评价结果作为农居点分类依据方法的缺陷:该模型所得出的13个集聚发展型农居点能够保证适宜性较高的同时,将镇域内全部农居点纳入其服务范围。今后流泗镇应当以13个集聚发展型农居点为核心,逐步引导分散农居点向其集聚,从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沙治慧 罗静
农村公共投资不足与布局不合理是导致城乡矛盾与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在对公共投资空间布局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运用数学规划方法研究四川公共投资的空间布局效率,结果表明:公共投资布局效率低下,区域相差悬殊,严重制约着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需要在综合权衡农业经济增长、农民收入增加和贫困人口减少多重目标的前提下,以公共投资空间布局的效率评价为着力点,优化公共投资的空间布局。
关键词:
农村公共服务 公共投资 空间布局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佟岩 谢玉夫
城市空间布局优化能使城市功能效用最大化,带来良好的社会经济效应。而行政区划调整能有效地促进各种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带动城市健康持续发展。本文基于城市发展效应定量分析角度,建立城市空间布局优化效应评价模型,即从基础、结构、效益、质量四个维度展开量化评价,并运用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进而运用该模型对沈阳行政区划调整后空间布局优化效应进行评价研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沈阳市经过行政区划调整后,城市空间布局优化效应各项指标得分逐年提高,优化效应显著,但也存在明显的结构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空间优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行政区划调整 空间布局优化 沈阳市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孙雁
通过构建生态敏感性分析指标体系,对沈阳市辖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进行单因子分析和综合分析,并在ArcGIS支持下,进行空间叠置分析,生成生态敏感性分区图。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合理优化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形成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提供依据。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 优化土地利用 空间布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罗成书 周敏 钱苗
自行车骑行是旅游者体验目的地城市的重要方式,规划建设高效合理的自行车旅游慢行系统已经成为众多旅游城市共同面临的重要任务。以著名旅游城市杭州为对象,利用实地调查获得的数据和相关研究成果,从空间布局视角分析了杭州自行车旅游慢行系统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和完善自行车旅游慢行系统的对策。结果发现,目前杭州的自行车服务点与休闲旅游点的空间耦合度较低、与旅游流网络特征的协调性较差。最后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自行车旅游慢行系统 空间优化 杭州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叶艳妹 张晓滨 林琼 林凡凡
以江西省湖口县流泗镇为例,从自然条件、区位条件、规模水平和发展水平四个方面对农居点建设发展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加权集覆盖模型对集聚发展型农居点数量及位置进行选择,从而得出最终的空间布局优化方案。结果显示,加权集覆盖模型能够很好地弥补单纯以适宜性评价结果作为农居点分类依据方法的缺陷:该模型所得出的13个集聚发展型农居点能够保证适宜性较高的同时,将镇域内全部农居点纳入其服务范围。今后流泗镇应当以13个集聚发展型农居点为核心,逐步引导分散农居点向其集聚,从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唐波 黄嘉颖 邱锦安
针对流动人口密集和商业集中的城市商圈应急疏散的特殊性,建立了城市商圈应急疏散研究框架。该框架主要包括应急疏散需求预测、应急疏散空间适宜性评价、应急疏散路径优化3个层面。通过3σ法、灰色关联法和熵权法、GIS、OD模型等技术,将研究框架应用于广州上下九商圈。结果发现:上下九商圈疏散人口和疏散场地需求较大,目前应急避难场所不能满足区域内疏散需求;适宜性强的紧急避难场所多为学校内操场用地,但有效避难空间极易受到建筑物倒塌影响,导致场地内避难空间不足;人口密集区大部分在选定紧急避难场所500 m服务范围和疏散用时在10 min内,但城市商圈路况复杂增加了疏散成本,同时降低了疏散效率。提出了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布局和疏散路径优化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曲云翠 马婧媛
本文以北京银行营业网点(包括分行营业部、支行)为研究对象,以北京银行在北京市的网点布局为主,分析了北京银行在北京市各区及各省市的网点分布情况,诊断北京银行网点区位选择和布局的特点、问题及优化路径,以期助力北京银行及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空间布局调整和优化。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北京银行官网和北京市《2017区域统计年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志毅,张兆干
区位是饭店经济效益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对商业设施与饭店的区位因素 (市场、设施的集聚、地价水平、消费者因素 )的具体影响机制进行了比较 ,并以南京市为例 ,对饭店空间布局的相关因素及其对饭店住宿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饭店 微观空间布局 区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